第72章 抨擊
字數:5401 加入書籤
崇禎14年4月上旬
周鉉的辭職讓乾清宮的氛圍很不好;
這不僅是打眾官員的臉,也是打崇禎皇帝的臉。
可周鉉不管了,他不想自己辛苦賣命做事情,背後被人天天嘀嘀咕咕的!
左都禦史王道直麵子掛不住了,還有人敢當麵懟上他,更重要是當著皇上的麵;
內閣成員也很不滿意周鉉的說詞;
崇禎皇帝的麵子也掛不住了,他以為他的話能緩和局麵,但周鉉不吃這一套。
張四知站出來說道:“周國舅,你這是要挾朝廷,藐視皇上!”
周鉉回答道:“張大人還挺會給人帶個‘壞帽子’。我哪裏要挾朝廷,哪裏敢蔑視皇上?
本人這次出使開封不就是張大人舉薦的嗎?
如果本人有罪,那你張大人的罪也不小啊!識人不察啊!
本人就是一生意人,也是皇親國戚,不適合在朝堂做官;
正因為如此,所以本人辭掉‘中書舍人’,這有什麽問題嗎?
這件事上次王大人不也是反對過的嗎?”
張四知很生氣,沒想到周鉉把他給繞進去了。
張四知想起了衍聖公奏折裏提到的“皇家孔聖人學院”,這恰好由禮部來管;
此時,他絲毫不考慮衍聖公的260萬銀兩對朝廷的重要性,也不在乎“皇家孔聖人學院”對於大明的價值,他隻在乎自己的臉麵和利益。
於是,他駁斥道:“周國舅,你做官與否,自有聖裁;但‘皇家孔聖人學院’可是與你有關係?你該如何解決?
你總不能把這件事不當一回事吧!
這可是我大明朝200多年來,第一次有人要敢這麽做。”
周鉉回答道:“張大人,你是朝廷的重臣,應該思考一下‘皇家孔聖人學院’對大明是否有利。
如果無利,那當然無需理會它;
如果有利,應該想著接納它。
但現在,它不僅有衍聖公的260萬銀兩的捐款,還會給我大明每年帶來50萬銀兩的收入;另外,它還能夠培養更多的讀書人和人才,為什麽不去做呢?”
眾官員一聽到50萬銀兩,馬上呼吸加快;
朝廷太缺銀兩了,50萬銀兩的餡餅的確能夠吸引眾人的視聽。
張四知、魏照乘、陳演和內閣成員兼吏部尚書謝升馬上意識到後麵的巨大利益;
很顯然,衍聖公既然願意拿出260萬銀兩和8萬石糧食以及幹草,縱然可能被逼,但更主要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
否則,傻子才願意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銀兩捐獻給朝廷;
如果禮部、戶部、吏部和內閣官員能夠接洽,那豈不是既有功勞又有好處。
大家都在思考著這背後的東西,連崇禎皇帝也在思考。
這時候,周鉉決定拋出更大的炸彈;
因為這件事他也隱瞞不了,朝廷就像一間漏風的房屋,藏不住消息的;
同時,這件事最終還是要經過禮部和內閣的;
於是,他拱手道:“啟奏皇上,臣從山東回京城時,路過德州;德王款待了臣,他請求臣轉交一份奏折給皇上,並願意捐銀50萬兩。”
說完,周鉉再次舉起50萬銀兩和德王的奏折。
崇禎皇帝和乾清宮的大臣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今日怎麽動輒就是50萬銀兩,要知道往日可是30萬銀兩就把眾官員難住了。
待王承恩激動地數完銀票,點頭後,眾人這才相信是真的;
崇禎看了德王的奏折,一會兒是高興,一會兒又是眉頭緊鎖。
崇禎看完奏折後,他讓王承恩將奏折遞給內閣首輔範複粹看,接下來所有內閣成員、都察院左都禦史、兵部尚書等大臣都看了一次。
大家都不知道怎麽開口;
一方麵,50萬銀兩是很好的;
另外一方麵,祖製怎麽辦?全國各地的王爺和郡王怎麽辦?
右都禦史站出來道:“啟奏皇上,臣以為這件事違反祖製啊!會導致各地王爺和郡王四處走動,對朝局有很大影響!”
崇禎沒有講話,他也在權衡;
如果僅僅隻有20萬銀兩及以下,他根本不會考慮;
但50萬銀兩,特別是在缺銀兩的情況下,他不得不思考這後麵的得失;
同時,他還要聽聽大臣的意見。
周鉉實在看不起右都禦史這種表達“政治正確”意見的人;
如果讓這些人去弄銀兩,他肯定弄不來;
但隻要有人做,他就要雞蛋裏挑骨頭,不停地反對或者彈劾。
周鉉大聲說道:“這位官員說話很輕鬆,能否為國庫弄些銀兩來?
如果依靠祖製能夠讓朝廷有足夠的軍餉,當然不需要考慮這50萬銀兩;
但如今朝廷困難,軍餉嚴重拖欠,有王爺願意捐款給朝廷,為什麽不接受呢?
況且,德王隻是因為擔心建虜和流寇影響到他的安全,所以提出到京城居住;
如果建虜今年再次入關,他該怎麽辦?
豈不是德王的性命和銀兩都要送給建虜?
你現在的說法和做法置皇上於不顧親情,薄情寡義的境地。
如果德王真擔心德王有異心,給他製定規則,並派人到府上要求他不就行了。”
左都禦史大聲嗬斥道:“周國舅,你膽子真大,竟然當著皇上的麵訓斥一個二品朝廷重臣。”
周鉉藐視地說道:“我怎麽大膽了,難道說的是假話!
在開封,我不僅帶領護衛隊上戰場殺流寇,打了二場勝仗,還掏出自己的幾萬銀兩,給楊總督、虎大威總兵和陳永福守備補充騎兵。
你身為朝廷二品大員,能夠做什麽實實在在的事情?
為自己的下屬撐腰,或為了都察院和自己的麵子,就隨意彈劾官員?
鬼知道你彈劾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為公還是為私?
你的彈劾真是為了朝廷、為了皇上、為了大明嗎?你捫心自問!”
周鉉的話可是讓乾清宮炸開了鍋;
明朝200多年的曆史,還沒有大臣敢在乾清宮裏這樣羞辱和抨擊一個朝廷二品官員。
左都禦史氣得鼻子冒煙,他不幹了,正準備再次駁斥周鉉;
這時候,內閣首輔範複粹希望息事寧人;
他說道:“諸位大臣不要爭論了!我們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討論,薊遼總督洪承疇大人正等著朝廷的決定。”
崇禎皇帝也希望穩定下來,他對周鉉很是不滿,但對都察院和左都禦史也同樣不滿意;
都察院這些人每次朝會就動輒彈劾這個、彈劾那個,每次朝會都被搞得偏離了主題。
偏偏自己身為皇上,還真拿他們沒有辦法。
因為都察院的規矩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他沒有辦法反對。
他想起了這麽多年,都察院好像也真的就隻是彈劾,從來也沒有幹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德王這麽誠心誠意地送上50萬銀兩,還每年上交一成收益,也隻是想保命;
都察院這幫官員卻這麽反對;
如果真把德王的請求不當一回事,這天下人該怎麽看他這個皇帝。
這時候,隻見一個麵容清臒的中年官員身著大紅仙鶴補服,頭戴烏紗端站出來,並向周鉉打招呼;
周鉉估計他是洪承疇,他微笑地點了點頭,並心中一動,到底是讓21世紀諷刺語句“忠君愛國洪承疇”去死,還是保他的命呢?
原本,周鉉出發去開封時,也隻是想攪亂“鬆錦之戰”,並未想到如何處置曆史上的這些漢奸,比方說最有名的洪承疇和吳三桂;
但如今,該怎麽辦呢?
周鉉本著治病救人的想法,還是給這些人一些機會,畢竟他們也不是天生的漢奸;
洪承疇是完全按照朝廷的命令,無怨無悔地去馳援錦州;
堅持了大半年後,才戰敗被俘虜;
即使被俘虜後,也不是立馬投降;
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人呢?
在大勢麵前,很多人無可奈何!不能要求人十全十美,更何況那時候還沒有國家的概念。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