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與洪承疇見麵
字數:5022 加入書籤
崇禎14年4月中旬
再過一天,洪承疇就要去薊鎮了,這裏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這次,總算有驚無險,順利地把危險留給了周國舅,洪承疇一聲感慨!
他心裏很清楚,硬碰硬,大明官軍絕對占不了便宜;
崇禎11年後,洪承疇便擔任薊遼總督;除了內閣首輔外,這個官職是大明朝最引人注目的職位。
從天啟年間開始,大多數的重要消息,包括好消息,特別是壞消息都來自這個地方;
從天啟年間開始,朝廷幾乎一半以上的開支,都源於薊遼防線。
這次,防守宣府鎮、薊州,一直到山海關,總體上來說,洪承疇是非常有信心的。
宣府有楊國柱,後麵還有密雲總兵唐通;
薊州有白廣恩和朱國棟兩位總兵;
山海關有馬科和王廷臣;
目前,修理重要關口的60萬銀兩到位,六位總兵的軍餉也發了60萬銀兩。有了這些銀兩,事情應該好辦,軍心也可用。
防守長城,也屬於以逸待勞,所以洪承疇很放心。
傍晚時候,客棧裏,他接到了周鉉的邀請,明日中午去望月樓吃飯。
他既納悶,又欣喜;畢竟,結識一位朝廷新貴是件好事情!
在朝堂上,洪承疇可是見識過周鉉的厲害;
周鉉竟然當著皇上和滿朝文武的麵,抨擊各路官員,甚至連內閣成員都敢抨擊。
第二天中午,望月樓的包房裏,周鉉單獨見到了這個明末曆史上的重要人物。
這次約洪承疇見麵,周鉉內心很矛盾。
但為了大明,為了以後的路更順利點,他準備還是點撥一下洪承疇。
並不是在軍事上點撥洪承疇,周鉉沒有這個能力;隻是在曆史上錯誤的地方點撥一下他。
包房裏隻有周鉉一人,洪承疇也讓自己的幕僚和侍衛在外麵;
周鉉則在酒樓大堂裏再安排一桌,供幕僚、守衛們喝酒吃飯。
兩人寒暄一陣後,洪承疇主動說道:“周國舅可是藝高人膽大,本人都不敢主動與建虜對戰。”
周鉉記得曆史上崇禎15年,阿巴泰率領10萬清兵,於秋天從薊鎮入關,掠奪河北和山東,在大明境內呆了8個月,最後於崇禎16年5月撤回關外。
於是,他說道:“接下來,洪大人有可能要與建虜展開大戰了,如果今年沒有,明年就肯定有。
薊州長城和防守有漏洞,一定要多加小心!”
洪承疇嚇一跳,他急切問道:“周國舅怎麽知道有戰事?”
周鉉說道:“洪大人,我們還是不要這麽客氣。盡管在京城,但現在隻有你我兩人,這四周有我周家的護衛,所以不用擔心外人來。
你年長,我年輕;你就稱呼我為周公子,我稱呼你洪先生,如何?
洪承疇在朝堂上見過周鉉的所作所為,所以也不覺得周鉉的話有多麽荒唐,於是點了點頭。
周鉉為了打消洪承疇的顧慮,又說道:“洪先生,在這包房裏,你問我答或者我問你答,這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不用擔心。”
洪承疇再次點頭,他也好奇周鉉會講些什麽話。
“洪先生,建虜已經三年沒有入關了;依照他們吃光了、用光了就搶的特點,今年或者明年是肯定要想辦法入關的;而防守的薄弱點就在薊鎮、其次是宣府。”
“周公子認為最重要的風險是什麽?”
“就是怕洪先生做不了主,有隨軍太監,甚至兵部也會派人,他們都有想法。有的怕死要逃,有的要防守自保,還有的要拚命,你如何選擇?”
洪承疇遲鈍了一下,竟然發現這個事情他從來沒有想過。
“這種事情不會發生的吧!本人乃薊遼總督。”
“很難說,順風的時候沒有問題;但是逆勢的時候,你會顧慮太多,不敢承擔太多責任,這樣往往會造成更糟糕的後果。”
洪承疇心裏不認為這件事會發生;但曆史上,就是因為洪承疇不敢拿定主意,讓太監和兵部派員說了太多的話,結果軍心渙散。
“洪先生,兵部派人了嗎?皇上派太監了嗎?”
“派了!你那邊也會派人的。”
“到關鍵時候,洪先生再想一想我的話。總兵不聽指令,可能會擅自逃跑的,一定要震懾他們。”
“謝謝國舅的意見!我倒是認為你那邊的風險大。”
“洪大人指點一下,有哪些風險?”
“在野外,建虜非常難打,你的兵力少了,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官軍害怕,就會逃跑。要攻破建虜的防線非常難。”
“那當初洪大人為什麽還敢率領10萬官軍去打建虜呢?”
“周公子應該明白,在朝廷上,不管能不能打,說打總是正確的,不打就是錯誤的。我在薊遼總督這個位置,也很難選擇。”
“洪先生高見!這句話是你的心裏話。正因為你前麵的原因,所以我準備選擇不怕死的官軍,還要多些騎兵,打建虜措手不及。”
“你這樣說,還真有可能速勝,但怎麽會有那麽多不怕死的騎兵呢?”
“要靠用心對待士兵,善待他們,然後充足的軍餉,吃得好,無後顧之憂。”
“我也希望這樣做,可是沒有銀兩!”
“洪先生,吳三桂總兵是個什麽樣的人?”
“我認為他不錯,很有膽量,我也曾經提拔過他。”
“吳三桂有多少兵?騎兵和步兵分別多少?寧遠有多少兵?”
“騎兵有5千多,步兵有三萬多;兵力主要分散在寧遠和附近的堡裏;寧遠城隻有2萬兵力。這個數字待周公子去了寧遠自然知道。”
“洪先生有什麽忠告給在下嗎?”
“曹變蛟很勇猛,但是他的兵力不足;寧遠要留一部分兵力防守;至於你要的周遇吉,本人了解太少,不便於多說。總而言之,要小心,多偵探,不要輕易出動大批人馬;”
“謝謝洪先生的提醒!洪先生在薊遼防線,這建虜的兵主要是什麽厲害,我大明官軍主要怕什麽?”
“建虜最厲害的是騎兵,他們騎術很好,很勇猛,也不怕死;然後就是弓箭很厲害。”
“他們騎兵多嗎?這次建虜圍住錦州的有多少兵力?”
“騎兵應該有1萬多,預估一共有4萬多兵力,但是有些分布在錦州附近的幾個山頭。”
“這樣說,建虜做了一個大套子,等待著大明官軍往裏麵鑽。”
“差不多,否則,本人怎麽會提出10萬以上兵力去馳援錦州呢。”
“洪先生,寧遠的防守如何,建虜是否會像圍困錦州一樣圍困寧遠?”
“這個可能性非常小,因為寧遠的糧草非常充足;然後城堡眾多,呈犄角之勢。”
周鉉問題提得差不多了;
洪承疇剛開始以為這年輕人就是一不知天高地厚之人,但仔細聽下來,他才發現這年輕人還是有點東西。
本著無論是提醒也好,結交也好,讓對方多說點話對自己總是有幫助的;
於是洪承疇問道:“周公子,你還有什麽中肯的建議嗎?”
“有,就是要親力親為,長城每個地方都要檢查一番,特別是重要關口,然後花銀兩好好修建,一兩銀子都不能挪用。絕對不要相信總兵、太監的說法。”
“但是防線這麽長,很難做到!”
“洪先生的親兵和幕僚可以幫助你;如果第一道防線都防不住,第二道防線也很難防得住,更不要說第三道防線。所以優先管住第一道防線。
另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警惕,一些重要關口的守護,一定要有信得過的人看管;責任要分配到每一個千總。”
“周公子可是真的很細心!言之有理!”
“小心才駛得萬年船!”
洪承疇、周鉉都哈哈大笑起來!
隨後,兩人相互敬酒,相互預祝得勝回朝!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