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分開行動
字數:2829 加入書籤
崇禎15年8月上旬,京城
這次行軍並沒有很快,因為有400輛馬車運載有馬料和銀兩,他們不像馬匹,路窄的地方還需要錯開行走。另外,半路上,馬車還容易壞。
周鉉讓夜不收提前出發,探測周圍的消息,看看周遇吉現在在哪裏,還有孫達、盧家良和王軍在哪裏。並希望濟南城外麵碰麵。
四天後,大軍到達了德州,此時離濟南府還有200餘裏。
夜不收傳來消息,周遇吉部隊經過接近半個多月行軍,已經到達天津衛附近,大概每天的新軍速度60到70裏。
另外,孫達、盧家良和王軍已經等候在濟南府城外。
周鉉讓夜不收通知周遇吉部隊和孫達等人,在濟南府城外50裏會麵。
第二天早上,隊伍加速前行,終於在濟南府外50裏,與孫達、盧家良、王軍以及十幾名排長相遇了,此時大軍還未過黃河。
周鉉握住孫達、盧家良、王軍的手,又拍了拍排長們的肩膀,大聲讚揚他們好樣的。
野外的營地裏,除了遠在榆林鎮的李雄、張大磊和多位排長外,周家護衛隊其他骨幹都到齊了。
孫達稟報來山東濟南後,所做的三件主要事情:
其一、目前隻收糧16萬石,主要是銀兩不夠;當然,目前恰好處於秋糧還未收割時候,糧食不足,糧價也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孫達購買的糧食存放在五個地方,有德州、兗州府、濟寧、萊州和濟南外原來的騎兵中心處。
其二、已往京城運輸三次,一共運輸8000石糧食,全部采用馬車運輸,這樣速度較快;
其三、已經在濟南、德州、兗州府、濟寧、萊州設立了五個商鋪,開展糧食等收購。原來招募的1000名隊員目前隻有400名做購買和運輸工作,其餘600名早已經加入了騎兵隊,正式訓練成了騎兵。
聽完這些消息後,周鉉當場表揚了孫達。
同時,周鉉提出,這次又帶來了60萬兩銀子,用於繼續購買糧食和發放月錢;另外,8月中下旬,會有商船從南直隸陸續運輸20萬到25萬石糧食抵達山東臨清,讓孫達在臨清設商鋪,接貨。
孫達聽後,大喜。
盧家良則代表隊伍這邊稟報了最新的軍情狀況:
其一、留在曹變蛟部、周遇吉部、祖大弼部三邊的騎兵已經全部返回了山東,算上新加入的600騎兵,一共有5700餘騎兵(不含周鉉從京城帶過來的700騎);
其二、除了騎兵所騎的馬匹外,馬匹多餘了3500餘騎,可專門用於運輸或拉馬車;
其三、這次加入的600騎兵經過2個月的騎馬訓練,都具備較好戰鬥能力;
其四、濟南這邊總共有150兩馬車,可用於運輸糧草。
周鉉再次表揚了盧家良、王軍等人;他心中測算了一次,不含周遇吉的騎兵,一共有6400騎兵,另外還有200夜不收騎兵。
運輸馬車則合計有550輛,每次可運輸糧食1萬石。
了解完山東這邊的情況後,周鉉先簡單說了一下流寇的兵力以及官兵這邊的兵力狀況,後讓孫達拿出明朝地圖,詢問了大家的看法。
周鉉提出了二個主要問題:其一,如何將如此多的軍糧送入開封城;其二,是否可以與流寇一戰,如何戰鬥?
當然,周鉉並未提可能說服起義軍那邊投降大明這邊,然後大家一起對抗建虜。
眾人議論紛紛,最後提出沿泰安、曲阜、兗州、濟寧,在濟寧過大運河,走菏澤方向,然後一直到開封,整個路程大概有900裏。
但因為擔心糧草被流寇截住或者燒毀,幹脆過菏澤後,離開封約200裏處,設一安全轉運點。以安全轉運點為基地,不斷往開封送糧草。
所以當務之急是將糧食在濟寧運過大運河。
周鉉認為以上打法當然沒有問題,但過於平穩,做不到出其不意。
大批的糧草,一旦讓流寇發覺了,就等同於貓聞到了腥味,他們會放棄嗎?
無論如何,運河是一定要過的,周鉉需要提前與山東巡撫王公弼商談,以獲得他的幫助,將糧食和人馬快速運過運河。
另外一個問題是周遇吉的部隊到達濟南城,還有600餘裏,這樣下來,至少還要10天時間才能相遇。
周鉉決定分開行動。
他自己率領侍衛隊去見山東巡撫王公弼等人,以搞好關係、尋求幫助。
李大武、薛華率領人馬將馬車上的物資快速運過黃河;然後派出夜不收和部分騎兵,攜帶550輛馬車和1000多餘馬匹過黃河,早日將周遇吉部輪番運送至濟南府,讓他們早日同周鉉匯合。
孫達、盧家良和王軍率領人馬將糧草、馬料往濟寧方向運輸。盡可能使用馬匹、馬車,或者雇傭一些濟南府及當地搬運、押運工,將物資快速轉運至濟寧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