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草原上的戰鬥(2)
字數:2716 加入書籤
崇禎15年10月下旬,草原
過了黃河後,隊伍一路西行,夜不收主要探測北麵和西邊的狀況,這兩個方向可能有大量的機會。
中午時分,夜不收探測北麵50裏處有一個小型部落。周鉉派出了盧家良和張大磊率領的快騎隊,以及薛華率領的騎兵連隊。
主力隊伍繼續向向西前行。
一路上,周鉉有疑惑,因為他覺得這次來草原,包括上次路過草原,也沒有如何的凶險。如此掃蕩草原,可獲得這麽多的馬匹和羊肉羊群,可為什麽大明官兵不這麽做呢。
於是,周鉉好奇地向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以及尤世威兄弟問道:“四位將軍,為什麽官軍以前很少主動出擊,到草原上打擊蒙古韃子呢?”
眾人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總結起來有三個原因:其一,每位總兵所帶領的騎兵數量有限,一般情況下,不超過2000騎,這個數量去蒙古草原肯定凶多吉少;
其二、大明騎兵整體馬術、射擊、速度、馬匹狀況都不如蒙古韃子,這種情況下,麵對蒙古韃子,很難占到便宜;
其三、朝廷不允許這麽做。過去,擔心破壞大明與蒙古草原的關係,引起他們的報複和掠邊;現在,朝廷與邊關卻是沒有能力如此做。
周鉉點了點頭。其實,周鉉率領騎兵隊成功掃蕩的原因不僅僅如此。周鉉腦袋裏有蒙古騎兵戰鬥特點、粗略的黃河地圖、青城大概位置,以及土默特部落、河套平原、九原(包頭)等這些地方的具體狀況。
這些信息對戰鬥會有很大的幫助。正因為如此,周鉉大多數的部署是正確的,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
傍晚時分,張大磊、盧家良、薛華回到了主力部隊中。
這次,一共又獲得400餘匹馬、4000隻羊、1000隻羊皮,2千兩銀子,其它雜物若幹。
第二天早上,夜不收又發現西北麵100餘裏,有一個超大型的部落,人口眾多、牛羊、馬匹眾多。
周鉉心中想了一下,估計是後世的“鄂爾多斯”。他決定派出8千騎兵隊出發,包括張大磊部率領2000快騎兵、盧家良率領2000快騎兵、其餘人馬有李大武和王軍兩人率領的騎兵。
隊伍繼續西行。周鉉又問了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以及尤世威兄弟一些河套平原的情況,因為他們長期駐紮在榆林鎮,肯定對周圍有所了解。
尤世威答道,寧夏衛(銀川)是河套平原裏的一個重要的衛所,它位於黃河邊,依黃河而建,離榆林鎮有700裏。寧夏衛向北600裏左右,出了黃河,就是沙漠,不適合人居住。所以,整個河套平原最有價值就是黃河圍起來的一個套子。
周鉉點了點頭,基本上與後世沒有什麽差別。唯一差別在於後世將河套平原建設成了“塞北江南”。
再次西行後,有夜不收偵察到西麵60裏有一個小型部落。為安全起見,周鉉隻派出1000快騎兵和1000重型騎兵。
但在派出這2000騎兵不久後,突然夜不收傳來消息:東北麵有一大股騎兵向主力隊伍騎過來,距離隻有30裏。
看來,周鉉率領的這波騎兵隊肯定早被對方探測到,對方一直在蓄勢;當然也有可能剛發現不久。他們來自後世的鄂爾多斯方向。
周鉉猜測:土默特部落原來的“都城”為青城,但崇禎元年(1628),青城被左翼察哈爾部林丹汗攻破,土默特部落“卜石兔”率部下逃入河套。
自此,河套平原成為了土默特部落的大本營。這十五年的時間,河套平原水多草盛,足夠他們發展起來。
周鉉派出李雄部、薛華部做主力騎兵,由李定國率領輕騎兵發動突然襲擊。
為安全起見,等待了三盞茶,待蒙古韃子靠近主力部隊更近後,李雄、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率領隊伍往東北方向進軍。李定國在繞東邊包抄。
這些人走後,騎兵隊隻有幾百騎,卻守護著8000匹運輸馬,大量的銀兩和黃金,以及眾多物資,尤世威兄弟很擔心。
周鉉笑著道:“尤將軍很是擔心,是嗎?是擔心打不贏,還是擔心這裏的安全?”
尤世威尷尬地點了點頭,答道:“周國舅,我都擔心。現在可不是以多打少,而且這裏人馬太少。”
“尤將軍,不用擔心。隻要夜不收真正發揮作用,很容易查看到敵情的。現在夜不收沒有敵情,說明周圍就是安全的。況且,我們已經派出了三股騎兵隊伍,這草原上,也養不起如此多的騎兵。
至於打仗,不要擔心。我大明的官軍,素來餉銀不足、訓練不到位,在加上欲建虜和蒙古韃子打仗,輸多贏少,所以還未開打,就已經怯戰。
但“滅蒙古韃子騎兵隊”不一樣。他們要麽從來沒有與建虜和韃子打過仗,要麽打仗經常贏,而且糧餉充足、訓練刻苦,肯定能夠贏。”
周鉉的一番話讓尤世威兄弟很是信服,這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放在這個時候的大明,卻完全做不到。正因為做不到,所以經常打敗仗,而且還惡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