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 歸順之談

字數:2760   加入書籤

A+A-


    崇禎15年11月下旬
    周鉉都沒來得及回家裏同一本先生商量一番,就急急忙忙地去了乾清宮。此時,早已經散了早朝。
    行過禮後,崇禎皇帝突然問道:“內弟,外麵怎麽傳遍了你的消息,說你在蒙古草原上打了一個大勝仗,榆林鎮有很多騎兵,怎麽這些消息都傳出來了?”
    “回皇上,可能是臣弟回京時,大量的馬匹上攜帶了很多物品,被人看到了;另外,那七家侯爺、衍聖公家的子弟回京城後,宣傳出來的。”
    “可現在內閣和朝中大臣都詢問朕這件事,你看怎麽辦?”
    “這……”周鉉本想說但憑皇上處置,可擔心崇禎皇帝胡亂操作,到時候又不能反駁,於是道:“回皇上,這8000‘滅蒙古韃子’騎兵隊隻在榆林鎮呆著,要麽去草原打蒙古韃子,要麽去草原打建虜,這應該是好事情!”
    “內弟,你是不知道啊。朝中大臣知道一些消息,那七家侯爵的3500騎和衍聖公1000騎都已經曝光了,剩餘就是你率領的騎兵數量。”
    “敢問皇上,這些大臣想幹什麽?”
    “他們希望內弟將這些騎兵交上去,先用於滅流寇,然後打建虜。”
    “可這是臣弟花了大量銀兩訓練出來的,原來也隻是想通過打擊蒙古韃子,實現‘以戰養戰’;當然,在特殊時期,如果建虜入關,臣弟將聽從皇上的旨意,率領他們打建虜。”
    “這,……,改日再說這件事吧。你今日覲見朕,有什麽重要事情?”
    周鉉連忙將李自成要歸順、他派出了三人在京城的事情稟告給了崇禎皇帝。
    崇禎聽後,一陣愕然,他問道:“內弟,闖賊能夠相信嗎?朕派人招順過他好幾次,可是每次事後都繼續造反。”
    “這,……,臣弟這次跟他的軍師講了半天,也讓他的親信和軍師去看過薊遼防線以及建虜。我大明官軍如果不是因為建虜,早就可以滅掉他們。
    臣弟相信,如果他們有自知之明,歸順朝廷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這不僅是為了他們自己,也是為了大明和大漢民族。”
    “內弟,他們如何歸順?”
    “他們提出的條件是朝廷封闖王為王、封那些將領一些爵位,但都需要封地。”
    “這怎麽行呢?內弟,你糊塗啊!如果這些流寇將領都封王封爵,那大明的官軍將領當何以處?”
    “臣弟思考不周,請皇上責罰。”
    崇禎皇帝第一次感覺自己可以批評周鉉了,因為以前周鉉做事總是正確的,於是道:“責罰就不要了。臣弟年紀輕,所經曆事情有限,當然會犯一些錯誤。”
    “臣弟以為,如果讓流寇出動大軍,去打建虜,換取封地和爵位,是否可行?”
    “這樣?朕擔心他們不可靠。這樣吧,讓內閣和兵部尚書來一趟,聽聽他們的意見。”說完,崇禎皇帝派王承恩去請內閣和兵部尚書過來。
    等待時間裏,周鉉將再次迎娶太康伯二女兒、永康侯徐錫登,懷寧侯孫維藩的事情稟告給了崇禎皇帝。
    如今的崇禎皇帝,到是對周鉉納妾的事情釋懷,他並沒有過多過問,隻是讓周鉉不要過份宣傳。
    周鉉又稟報上次“草原行動”,七位侯爵家的子弟和衍聖公家的四位子弟都立功了,是否可考慮給他們升職。
    崇禎皇帝對武官職位升遷到是沒有多大要求,隻要沒有到總兵職位,又不需要朝廷出餉銀和糧草,兵力數量不多,又是朝廷登記在冊,他到是沒有多大意見,承諾過幾天讓兵部處理一番。
    一會兒,內閣五位成員和兵部尚書都到齊了。
    相互禮節上行禮過後,崇禎皇帝讓周鉉把李自成歸順的事情將了一遍。
    周鉉將李岩等四人去薊遼防線觀看大明官軍、長城關口和建虜狀況,以及提出的具體要求講述了一遍。
    眾人聽後,都在思索。
    一會兒後,崇禎皇帝問道:“眾愛卿,有何建言?”
    兵部尚書張國維反對與李自成歸順,原因有三個:首先是給李自成等將領封王封爵會影響到大明各總兵的態度和積極性;
    其次,給了封地後,他們有可能下次還會造反;
    最後,讓他們去打建虜很難操作,相互之間很難獲得信任。如果到達了天津衛、濟南府等重要城池附近,他們趁機造反,那該如何辦?
    內閣成員蔣德璟、吳甡、張四知則是難以決定。他們對流寇嚴重不信任;同時,他們又認為如果大明內部恢複了太平,則對付建虜就輕鬆多了。
    讓人意外的是周廷儒和陳演都讚同讓李自成歸順。他們認為:事實上,現在湖廣和開封以南的河南都在流寇手中。將襄陽以南的湖廣讓給他們,也未嚐不可。
    讓流寇派出幾萬隊伍,按照朝廷規定的線路,去遼東打建虜,隻要立功了,就可以累計功名,換取封王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