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新醬菜
字數:10135 加入書籤
林知瑜種的大白菜都是那種包心的,外麵一層翠綠嫩白,裏麵的葉子卻是鮮黃的,這樣的大白菜一層層的長的特別瓷實,毫不誇張地說一顆白菜起碼有十五斤重,就那麽一顆掰成白菜塊兒,估摸著能掰出來半盆子。
她賣給工友們的醬菜實惠量大,除了感念他們單位讓免費使用店麵,還為了讓工友們多宣傳。
但在商言商,她也不能白折騰,一點兒錢都不賺,所以她選的白菜品種出數多,尤其種子經過空間水浸泡之後,種出來的白菜比她預想的還要好。
除了葉子層數多瓷實,一顆的量比普通的白菜多兩倍左右,最關鍵的是口感特別脆,自帶一股子甜味兒,普通白菜澀味兒一點兒都沒有。
食材本身就極好,做出來的辣白菜能差得了?
這也是她做的醬菜好吃的秘訣之一,她的醬菜有獨特性,別家做的醬菜就算用一樣的配方,都不能做的一樣好吃。
所以林知瑜完全不擔心出現競爭者。
當然了,除非這世界上出現一個跟她一樣帶空間的人,還跟她有同樣的想法,又能碰到支持她想法的人,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林知瑜挽起袖子開始處理大白菜。
最外麵一層大白菜葉沾土多,口感也不如裏麵的脆,所以得剝下來不能要,不過也不會浪費了,她家裏還養了好多雞呢,這些雞每天吃著新鮮的菜葉子,喝著靈水,下的雞蛋也好吃,昨天做了滿滿一大鐵鍋西紅柿雞蛋湯,大夥兒都說好喝,還問她放了什麽調料有什麽秘訣。
其實秘訣就是這雞蛋本身,不僅一點兒腥味兒都沒有,還特別鮮香。
林知瑜感覺跟幾十年之後出現的無菌蛋差不多,那種無菌蛋能生吃,味道很鮮沒有腥味兒也很有營養。
林知瑜琢磨著,以後她是不是能發展一下養殖業,養雞鴨鵝,賣雞蛋鴨蛋跟鵝蛋,這雞蛋鴨蛋鵝蛋除了吃新鮮的,還可以做成醃雞蛋鹹鴨蛋油鵝蛋,那味道也是一絕……
想的有些遠了,林知瑜收回思緒,繼續處理手裏的白菜,外麵一層的白菜也剝掉之後,裏麵嫩黃的白菜葉要一片一片的剝下來,然後再用手掰成三厘米見方的塊狀兒。
“瑜瑜姐,為什麽你不用刀切啊?”宋錦為在地裏拔了一會兒白菜,過夠了癮便跑來看林知瑜做醬菜。
他第一次見人做菜不用刀切而用手掰,刀切多快呀?
哢嚓哢嚓幾刀下去,一棵大白菜就能切成塊兒,這麽掰又費手又浪費時間。
“用刀切過得白菜有刀鏽味兒,會直接影響辣白菜的口感,用手掰就不會。”
這樣啊,宋錦為跑到一旁將手洗幹淨,拿起一個白菜學著林知瑜的樣子用手掰成四方塊,白菜的清甜味兒直往他鼻子裏鑽,聞著還挺鮮甜。
他沒忍住伸手捏起一塊兒放進嘴裏嚐了嚐,清甜爽脆一點兒白菜的澀味兒都沒有。
還挺好吃!
宋錦為愣了愣,懷疑自己的味覺出現了問題,怎麽感覺大白菜比水果還好吃呢。
他又多嚐了幾塊兒,十分確定不是他的味覺出了問題,而是這大白菜本身就非常好吃。
生吃都這麽好吃,若是用這樣的白菜做乾隆白菜的話,那得多好吃啊……
“想什麽呢?”
這麽心不在焉。
林知瑜好奇地看了宋錦為一眼。
宋錦為也不藏著掖著,“瑜瑜姐,你知道有一種菜叫乾隆白菜不?”
“知道。”林知瑜想了一下,是京市的一道名吃,聽著大氣上檔次好像多貴的菜,其實就是麻醬涼拌白菜,“咋,你想吃?想吃的話得等晚上了,中午隻能吃肉包子湊合一下。”
為了節省時間,林知瑜早上蒸包子的時候把中午的飯也準備好了。
宋錦為點了點頭,隻要能吃就行,管它早晚呢。
兩大顆白菜掰了滿滿一大鐵盆,宋錦為默默感歎了一句,這玩意兒還挺出數,他記得家裏白菜兩顆也就一盆而已,這個大盆又大又深,比他們家的盆大了至少得三倍。
宋錦為忍不住伸手撓了撓頭,是他的記憶出現了偏差,還是現在的白菜都這麽出數?
有宋錦為幫忙,林知瑜拿了一個新盆過來,讓他繼續掰白菜,她那滿滿一大盆的白菜塊拖到旁邊,往裏麵撒上粗鹽,充分拌勻,就放到一旁靜置著。
然後她便開始製作辣白菜需要的醬料。
因為要製作大批量的辣白菜,所以需要用到的醬料也多,這個醬料製作起來也麻煩些。
所以林知瑜直接用鍋做,兩口鐵鍋一起用,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
往鐵鍋裏各自倒入兩盆水,一盆糯米粉,小火慢慢熬粘稠時熄火放涼,這時在往裏麵倒入一盆辣椒麵,還有切的細細蘋果絲跟梨子絲,一盆白糖,一盆蒜泥還有鯽魚醬油,這鯽魚醬油她離村之前就做好了,現在拿來用正合適。
做辣白菜得用魚露提鮮,不過這個年代還沒有那玩意兒,就是有數量也不多且價格足夠貴,即便是托關係也不好買到。
至少她向孟季凡打聽了一下,孟季凡在南方混的好,見多識廣的,這魚露他還真見過,不過是在滬市的百貨大樓裏,一小瓶就大幾十塊錢。
她需要的量大,至少得需要五萬瓶,一瓶就大幾十塊錢,五萬瓶的話便是五十萬,這還不算運輸費跟途中的耗損費,都加上的話得五十萬還不止。
孟季凡粗略的給她算過賬之後,便讓她放棄做辣白菜,別說她自己做,就是一個成熟的加工廠做,都不能投入這麽大手筆,跟搶錢似的,能開十來個加工廠了。
有那錢幹點兒什麽不好。
再說,投入這麽高的醬菜賣給誰去?
現在改革的春風隨便吹遍了華夏大地,但真正開始富起來的也就是沿海的一些城市,大部分城市並沒有飛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也有限,誰舍得花大價錢買她做的醬菜。
就算能托關係將醬菜賣到滬市,不需要運輸成本嗎?
這一來一回搞的聲勢浩大,到時候她手上現有的這點兒的產業估摸著都賠進去也不夠。
孟季凡建議她要麽放棄做辣白菜,要麽找一種能替代魚露的調料。
林知瑜不可能放棄做辣白菜,這東西十幾二十年後會非常受歡迎,如果她能提前做出來將其品牌化,以後的收益不可限量,還很有可能出口到其他國家。
所以林知瑜便自己琢磨著,魚露到底能不能用別的代替。
林知瑜記得前世,她用過的魚露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之後變成一種像醬油一樣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
辣白菜之所以那麽好吃,魚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調料。
林知瑜決定自己研究調味,經過她反反複複幾十次試驗之後,還真讓她鼓搗出來了。
用鯽魚做出來的醬油跟魚露顏色上差不多,味道比魚露更鮮,關鍵魚露的保質期短,買來之後還得低溫存放,打開之後得盡快用完。
她這鯽魚醬油可不會輕易壞掉,當然,並非她廚藝高超,全因熬煮的時候用的是空間的泉水。
林知瑜把一大罐子鯽魚醬油往兩口大鐵鍋裏各自倒了一半兒進去,攪合均勻之後,醬料紅辣粘稠,看起來還挺像那麽回事兒。
林知瑜用勺子將醬料舀到碗裏嚐了嚐,味道完全可以,不比十幾二十年後的差,她甚至考慮以後要不要賣辣白菜醬料呢,或者賣鯽魚醬油也不錯。
林知瑜感覺自己快鑽錢眼裏去了,什麽錢都想賺一賺。
說起來還是這個年代的緣故,好多東西都還沒出現,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肯定能掙大頭。
但這時候人們的思想還特別保守,寧願在一畝三分地裏刨食,寧願在國企工廠上班掙一份踏實工資,也不敢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一是家裏不富裕,掙得錢勉強夠家裏開銷,沒有多餘的錢幹事業,二是都沒那個勇氣,不敢邁出那一步。
其實隻是邁出那一步的時候難,等邁出去之後就會發現根本沒有那麽難。
過個十幾年後,各種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到時候競爭品一多,掙錢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林知瑜管不了別人,她有這個優勢,自然要充分發揮,將能掙的錢都掙到了,除了能給小豆包打下一片夯實的江山,還能照顧好家人,等退休之後她也有足夠的錢養老,還能跟宋嶼川這裏那裏旅遊……
林知瑜收回思緒,從容不迫地往鍋裏放上半盆韭菜段,攪合均勻了,這做辣白菜的醬料便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林知瑜把之前用鹽醃製的白菜段用清水洗了好幾遍直到把裏麵的鹽洗幹淨,又放進幹淨蒸煮過的白布裏,擰幹白菜裏的水分,將控幹水的白菜重新放回到鐵盆裏,之前冒出尖來的白菜經過沙水擰幹之後,隻剩下多半盆。
林知瑜用勺子往裏麵舀了幾勺醬料,醬料將每一塊兒白菜都裹均勻,紅辣辣的醬料包裹著嫩白鮮黃的白菜,看起來很有食欲。
林知瑜用筷子夾了一片讓宋錦為嚐了嚐。
“好吃。”
宋錦為點頭如搗蒜,辣椒的辛辣爽口,白菜的清甜,蘋果跟梨的酸甜,還有鯽魚醬油的鹹香,白糖的甜滋滋,所有味道混合到一起,沒有一絲雜亂,反而有秩序地層層遞進,味蕾上接二連三地體會到不同味道,口感豐富在加上白菜本身的脆,確實是非常好吃。
宋家條件好,家裏在吃食上也從來不會拘著小輩,飯館裏有什麽新鮮的名菜,宋老爺子都會從飯館裏買來,給孩子們嚐嚐鮮。
所以,宋錦為從小到大吃過不少好東西,但他還從來不知道白菜還能做的這麽多花樣,還能做的這麽好吃。
他吃過白菜豆腐燉粉條,吃過豬肉白菜餡兒餃子,還吃過乾隆白菜,像是今天早上的酸菜豬肉包,還有辣白菜別說吃,他也沒見過。
還是問過林知瑜,他才知道原來早上肉包裏的菜不是尋常的白菜,而是經過發酵之後的白菜。
發酵又是什麽東西?
宋錦為腦袋裏嗡嗡響,這些東西已經嚴重超出他的認知範圍了,他實在是搞不懂,但他愈發敬佩林知瑜。
越相處越發現她會的新奇東西特別多,好多都是他沒聽過沒見過的。
宋錦為覺得自己以前的日子都白過了,若是早一點兒遇到林知瑜該多好。
他朝林知瑜豎起大拇指,“瑜瑜姐,你可真行,一個白菜都能做的那麽好吃,比乾隆白菜好吃多了。
這辣白菜幹吃都那麽好吃,若是配上白粥或者白麵條,肯定會更好吃。”
林知瑜笑了笑,“這辣白菜不僅能配白粥白麵條,還能做辣白菜湯,做辣白菜海鮮餅,還有辣白菜烤肉,把上好的五花肉烤的焦黃油滋滋的,配上酸辣甜鹹的辣白菜,那味道……”
那味道一定很香!
宋錦為咽了咽口水,光聽就覺得一定會好吃。
“瑜瑜姐,晚上吃烤肉跟辣白菜吧,還有你說的那啥辣白菜湯。”
他都忍不住開始期待晚上的到來。
林知瑜:……
剛才還說要吃乾隆白菜的,這會兒怎麽就變了?
果真還是孩子心性。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林知瑜點頭應了,“沒問題。”
她覺得按著現在的進度下去,估計天黑也做不了多少,於是便讓林母騎車回村裏喊人過來幫忙。
原本村裏就有好多想來蔬菜基地上班的婦女們,這些人要麽是奶奶輩的,幹不了細致活兒,要麽是生了孩子家裏沒人幫忙看的年輕女人。
林知瑜早就讓林母雇人幹活兒,林母前些天倒是選了幾個老實本分,幹淨麻利還能幹活兒的女人。
不過林母並沒有直接安排她們來幹活兒,想著等林知瑜回來把把關,擔心自己看走了眼,招一些不好的人過來,到時候幫不上忙就算了,怕給閨女惹了麻煩。
別人隻知道林知瑜這買賣越做越大,幹的事業也多,弄這個用那個,經手的事業都發展起來了,好像掙錢特別容易一樣。
但林母知道,她閨女有今天的成績,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熬了多少夜,又幹了多少活兒?為了送鯽魚經常忘了吃飯。
就林知瑜幹的那些重活兒粗活兒,受的那份累,外人都不知道。
所以林母心疼自己閨女,做事兒也比以前更謹慎。
這會兒她將人喊過來,有十來個,林知瑜粗略地看了一眼,倒是都同林母說的一樣,確實老實本分。
不過到底人怎麽樣,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
林知瑜讓她們去地裏拔白茶跟蘿卜,並耐心地將注意事項一一跟她們解釋清楚。
把秦雙喜跟宋然然等人換下來,讓她們跟宋錦為一起幫著掰白菜,就連小豆包都加入了掰白菜的大軍。
剩下的醃製衝洗拌料都由林知瑜來。
林知瑜一邊自己幹,還讓林母在旁邊跟她一塊兒幹,她撒多少鹽,醃製多長時間,清洗多少遍,拌多少醬料,事無巨細地跟林母講清楚。
算是手把手教學。
林母跟著做了一盆,林知瑜伽嚐了嚐味道,還行,跟她做的差不離。
後來林母自己又單獨做了一盆,味道也還不錯,便算是出師了。
其實這些都是標準化操作,隻要按著她教的方法,不會出錯,味道也會很好。
林母一開始緊張的手都在發抖,拌了兩盆之後,便沒有那麽緊張了。
而且林母幹活兒麻利,幹活兒還特別帶勁兒,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都是平時幹農活鍛煉出來的。
林知瑜教會了林母之後,便將之前做好的辣白菜裝進醬菜壇子裏,還是之前裝醬菜的壇子,容量大密封性好,壇子足夠厚實,即便路上磕磕碰碰也壞不了。
她們這些人算是弄起來一條生產線。
純看人工的那種。
林知瑜原本還想著醬菜生產線的事兒要慢慢進行,因為暫時還沒有那麽大量的訂單。
隻供應宋嶼川單位裏,她可以先自己做著,畢竟引進一條醬菜生產線,也不少錢呢。
可沒想到,她隻是出了一趟門,便收到了好多國企單位給的訂單,當然了他們都隻先定了一小部分,說是要嚐嚐味道。
但架不住單位多啊,這個單位訂一部分,那個單位訂一部分,加起來就不少呢,光是確定的就有六千來份。
所以除了要給宋嶼川單位做一大批,還得多做六千份小罐裝的。
這六千份小罐裝的不著急,可以晚幾天,她甚至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一批小罐子。
但宋嶼川單位這等不了,先頭已經答應了江勇,楊金楊樹哥倆這趟回去,絕對會讓他們滿著車。
所以,林知瑜隻能臨時組織起一條生產線,沒機器設備還能不辦事兒了?
大夥兒相互配合,到中午十一點的時候,三十來個半人高一米直徑的大醃菜瓦罐全都裝滿了辣白菜,用了整整一畝地的大白菜。
這還不算完。
因為辣白菜製作完了,還有酸甜脆蘿卜塊還沒製作。
下午兩點,楊金楊樹哥倆就得裝車走。
宋錦為雖然已經累的不行了,但看著一個個醃菜罐子,他心裏特有成就感,身上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量。
他一直都在學習如何做買賣,但不知怎麽入門,現在他感覺好像已經親身參與到裏麵來了。
不過他還有些擔心,“瑜瑜姐,咱們光做辣白菜就用了一上午的時間,還有三個小時,算上裝車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還有兩個小時,能把你說的那酸甜脆蘿卜塊兒做好嗎?”
林知瑜很淡定,“沒問題,這酸甜脆蘿卜塊製作工藝簡單的多,隻需要把蘿卜洗幹淨,一分為八個長條,再切成兩厘米的塊兒,直接放到醃菜缸裏,倒上料汁就行。”
而且白蘿卜已經從地裏拔出來了,就差清洗跟切塊兒。
林知瑜讓林母去跟那些幹活兒的女人們說,再幹一個小時,算加班,這一小時給加班費,晚上請大家去家裏吃烤肉。
開工第一天就幹這麽累的活兒,理所應當該吃頓好的。
這點兒錢林知瑜不會省,也是幫林母建立威信,讓她慢慢學著怎麽管理,不管以後去京市開店,四年之後回家鄉來,學會的本事是自己的,誰也偷不了去誰也搶不了去。
林知瑜不僅會給自己留好多後路,同樣也會給林母考慮周到了。
大夥兒一聽,多幹一小時不僅給加班費,晚上還能去家裏吃烤肉,哪兒還顧得上累不累,這渾身的力氣便又回來了。
而且她們雖然看著老實巴交,但心裏活泛著呢,都想好好表現留在蔬菜基地幹長期活兒,苦點累點沒關係,關鍵是能帶孩子一起來。
地頭上什麽危險都沒有,一眼還能看到孩子在做什麽,最最關鍵的是還能掙不少錢,這擱誰誰不樂意啊?
在家裏圍著鍋台也是一天,有這機會為什麽不出來幹活兒掙錢呢,手心朝上的日子誰過誰知道,不容易著呢。
有了錢才能有底氣,也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這段時間,李光明經常給村裏人開會,村裏打算辦個小學學校,讓孩子們都有學上。
臨時先在蔬菜基地的木房子裏,由秦老師教。
天底下哪個母親不願意讓自己孩子念書識字做文化人,以前是窮沒條件,自己也做不了主,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哪兒還有多餘的錢給孩子上學。
能湊合活著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