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敞開了吃
字數:5031 加入書籤
此時,林知瑜家裏特別熱鬧。
蔬菜基地裏的人跟水果基地的人加起來有兩百三十來人,幸好她家的院子大,盛下這麽多人完全沒問題。
大夥兒都挺開心,好像在趕集又像在拜年,總之氣氛很融洽。
肉串按著人分,每人十個肉串,每個肉串上有八塊兩厘米見方的肉塊兒,肥瘦相間的豬肉烤到表麵微微焦,熱油順著肉的紋路慢慢滑下,上麵裹著一層紅潤油亮的醬料,香味兒撲鼻而來,饞蟲迅速被勾起。
就這麽看著,那口水咽了一口又一口。
村裏人的晚飯一般都是紅薯稀飯,配上點兒鹹菜,有條件的再來個玉米麵餅子,這便是好日子了。
誰家大晚上的吃肉啊。
即便吃肉那也是留在中午,因為早飯吃的簡單,幹一上午的活兒體力會消耗很多,中午吃飽了吃好點兒不僅可以快速恢複體力,下午還能有勁兒幹活兒。
關鍵大夥兒吃肉,都是切個兩三片薄薄的肉片,油也不會放很多,多放些白菜啥的,有個肉味兒這菜便算是香的。
可現在,大夥兒才發現,他們那根本不叫吃肉,純粹地打打牙祭解解饞。
林家小閨女給準備的這些才叫真正的吃肉!
還有這吃肉的法子多新鮮呐,沒有切成片炒,也不用水煮,而是切成塊兒放在碳火烤。
仔細一聞,烤肉裏還有一股子淡淡的碳火香。
大夥兒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吃法,一時間不知道該咋吃,這裏麵是不是還有什麽講究呢?
有人終於忍不住,顧不得燙,想要嚐嚐味道,一咬就是一大口,豬肉經過碳火烤製本就香氣四溢,又因蒜蓉醬的增色,變得更加入味,外麵一層焦酥,裏麵滑嫩可口。
鮮鹹,蒜香一瞬間都在味蕾上層層疊疊而來,滿口火熱沸騰。
有人帶頭,大夥兒也不在多想,紛紛拿起手裏的肉串開吃,這肉串上的肉切的很大,而且每個人分到了十串,大口吃肉的感覺特別爽,何況這烤肉還這麽香。
大夥兒吃著吃著,心裏不約而同地出現一抹幸福感。
有人忍不住感歎,論做好吃的還得是林家小閨女,這廚藝就算是縣裏飯店的大廚都比不上。
這才叫好日子呢。
他們過得那日子隻能算活著。
若是能天天吃上這樣的肉串,少活幾年都沒問題。
不過大夥兒感歎歸感歎,倒不會嫉妒林知瑜。
有啥好嫉妒的呢,林家小閨女能過這樣的好日子,全是因為人家天生的頭腦聰慧,是個做買賣的好手,關鍵人家吃苦耐勞也能折騰,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人家憑自己掙來的。
不說其他,就林家小閨女這份能幹勁兒,在場的又有幾個比的了?
他們隻是種了一天樹,還累的渾身痛,林家小閨女幹這個幹那個,一天天的就沒個閑著的時候,這體力這精力他們自愧不如。
雖然都是地裏刨食吃的農民,但村裏大多數人都善良淳樸,想的也簡單,心態也好。
他們不像林家小閨女一樣天賦異稟,更沒她精力旺盛,也不如人家能折騰。
那他們就別異想天開唄,跟著林家小閨女好好種樹,好好幹活兒就行。
在家門口就有錢掙,還能長期穩定,這日子總會好過起來。
以前的易水村實在是太窮了,村裏人連飯都吃不飽,春夏秋天還好說,到了冬天除了忍受饑餓之外,還要忍受刺骨的寒冷,想穿件帶棉花的衣服禦寒?
想都別想。
家家戶戶上有老下有小,而且一家還有不少孩子,哪兒又那麽多棉花跟布料?
別的村裏,不管平時過得有多拮據,過年的時候肯定會給孩子們置辦一身新衣服,這新衣服一穿便是兩年三年,等大的孩子實在穿不了了,才會給小的穿,小的穿個兩三年,再給更小的穿。
一件棉衣跟寶貝似的,即便破破爛爛了,隻要沒有全爛了,縫縫補補又三年,會一直穿下去。
不過這種情況隻限於別的村。
易水村根本不可能有棉衣,一年四季,無論大人跟孩子,身上就隻有那一身衣服,單薄破舊的衣料別說禦寒,風稍微大一點,就能透過衣服往身體裏灌。
所以,一到冬天,易水村裏的老人小孩們很少出屋門,也很少下炕,白天晚上的窩在被子裏,當然了不幹活兒,這飯也是能省就省,跟進入冬眠的動物一樣。
這段時間的易水村,家家戶戶都安靜,整個村裏跟沒人似的,連平日裏互看不順眼逞凶都狠的人都會在這時候偃旗息鼓。
都快被凍死了,誰還有心情幹那些不著邊的事兒。
都紛紛祈禱希望冬天能少下點兒雪,也希望冬天能快一點過去。
這份寒冷不是每個人都能挨得住。
年紀大的身子骨弱的,有時候熬不過也就跟著冬天一塊兒去了。
不忍心又怎樣,難受又怎樣?
窮且無能為力,除了眼睜睜地看著,半點兒有用的都做不了。
易水村的村民們懼怕冬天,因為窮沒有錢買衣服禦寒,身體上受罪,精神上還要承受親人離去的痛苦。
最讓他們恐懼的是,對於這種情況他們什麽都改變不了。
看不到希望,沒有指望的日子最痛苦。
都是湊合活著罷了。
他們也不知道為了什麽而活,為了下一代能通過讀書過上好日子?
嗬嗬……家徒四壁,連活著都異常艱難,更別提讓子女們上學了。
所以,現在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已經算好日子了,起碼比以前好太多。
今年掙了錢,冬天來的時候,可以給家裏人做些帶棉花的衣服,那暖暖乎乎的穿在身上多舒坦呐。
也不用眼睜睜地看著家裏人挨不住寒冷,被活生生凍死。
這就跟人生處在最低穀了,無論往哪邊走都是上坡路。
因為林家小閨女,大夥兒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跟期待,不再懼怕冬天的到來,這身上也充滿了幹勁兒。
有人大口吃了兩口肉,過了嘴癮便不肯再吃了,想著能不能把分到手裏的肉串帶回家裏去,讓家裏的老人媳婦兒跟孩子們都嚐一嚐。
但想著若是拿回去,且不是又吃又拿了,大夥兒都有些不好意思。
這時,林知瑜給每人發了一張又厚又圓有臉盆大的麵餅,還往上麵鋪了一層涼拌豬頭肉。
還招呼大夥兒敞開了吃,吃不完的可以帶回家去。
她當然知道這些人心裏再想什麽,有好吃的自然會想到家裏人,就算好吃的再香,自己也舍不得吃完,淺淺的嚐過之後便想帶給家人吃。
這都是正常想法兒,是有人情味兒的體現。
若是不管家人死活,隻管自己在外麵瀟灑快樂,那還是人嗎?
所以,林知瑜給他們一人烙了一張洗臉盆大又圓又厚的大餅,還在上麵鋪了一層涼拌豬頭肉。
就是為了讓他們敞開了吃之外,還能有東西能帶回家去。
不說讓那些家人吃飽喝足,但嚐嚐味道,吃個半飽沒問題。
當然了,一個豬頭肯定不夠兩百來人分,林知瑜將豬頭肉切成了細細的絲,裏麵放了很多洋蔥絲還有油炸過的花生米,總之麵餅上麵鋪了厚厚一層菜,對折再對折,外麵包一層油紙,也省的裏麵的菜掉出來。
至於豬蹄,就更好說了,熬了滿滿一大鍋豬蹄湯,奶白濃鬱香味四溢還熱氣騰騰的,給大夥兒一人分了一大海碗。
幸好,家裏經常管飯,這碗管夠。
吃著油滋滋香噴噴的烤肉,厚實的大餅裹涼拌豬頭肉,還有濃鬱噴香的豬蹄湯,大夥兒心裏如同這肉菜湯一樣,熱氣騰騰,充滿了感激。
這林家小閨女不僅心地善良,為人大方利落,還特別細心。
紛紛暗下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幹活兒。
村裏人表達感激,不會很直接,更不會說那些彎彎繞繞的好聽話,甚至連客氣話都說的少。
但他們也不是不會表達,隻是會把心意都表現在實際行動上。
比如,他們會比平時幹活兒更賣力更上心。
林知瑜深諳其理,人性雖然複雜,但在不觸及底線的情況下,很多人骨子裏都保留著淳樸跟赤誠。
人心換人心,她也原意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