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笑不出來了
字數:12341 加入書籤
孟貞媽把現有的一切看的比命都重要,因此當孟老太太說出分家單過,還讓他們把這些年孟家給他們的都還回來,她徹底慌了。
也顧不上孟老太太陰陽怪氣了。
孟貞媽連忙麵紅耳赤地解釋,“媽,瞧您說的,好像我在質疑您的決定,我可不是那意思啊。
我既沒那心又沒那膽兒。
今天過來,我隻是單純地跟您聊聊天,談談心,咱們娘倆可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在一塊兒這麽說話了。
至於孟貞的婚事,那自然是全憑您做主。
我一點兒意見都沒有。
您是孟家當家做主的人,出發點肯定都是為了我們孟貞好,這做的決定自然也經過了深思熟慮。
我見識短淺,有時候免不了會糊塗些。
您大人有大量可千萬別往心裏去。
這事兒歸根結底,是孟貞不懂事兒。
她這孩子年輕氣盛,想一出是一出,有時候做事兒全由著自己的性子,根本不過腦子,又在外麵看了太多花花熱鬧,看花了眼。
所以這眼皮子也淺了。
她看人啊隻看外表,還喜歡以貌取人,覺得那相貌好的個子高的才合她心意。
殊不知知人知麵不知心。
有的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麵上看著挺好,像個正人君子,實際上一肚子花花腸子,骨子裏根本不是什麽正經人。
這樣的人就是圖一時新鮮,新鮮勁兒過了之後,會去外麵拈花惹草。
又怎麽可能對咱們孟貞一心一意。
就孟貞那個虎脾氣,到時候還不得天天吵架刺撓,生活裏淨是雞飛狗跳了,還有什麽幸福快樂可言。
那樣的日子也長久不了。
說不定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離婚。
您給介紹的對象才最穩妥靠譜。
那人雖然外貌條件差了些,但為人還算老實,這樣的人憑著咱們孟貞那點兒本事,也好把控。
她若是嫁過去,姑爺肯定什麽都聽她的,日子肯定會過的十分舒坦。
以後說不定還能幫襯家裏的兄弟們。
我這腦袋一時間軸住了,這麽簡單的道理,這會兒才明白過來。
您放心,我這就回去,把道理掰開了揉碎了,好好給孟貞講一講。
她這孩子腦瓜比我靈,見識也比我多,一定會明白過來的。
到時候她還得好好感謝您的英明決斷呢,要是沒有您,她這輩子上哪兒去找那麽合適的對象去。”
孟貞媽說到最後,自己都想給自己幾個大嘴巴。
哪個正常人願意通過貶低自己去襯托他人厲害?
尤其孟老太太還是她的婆母。
孟老太太本就看不上她,私下各種陰陽怪氣不說,當著外人的麵也從來不給好臉,甚至都不拿正眼瞧她。
孟貞媽被孟老太太那般輕視,心中自然忿忿不平,但她是真惹不起。
她也不是沒想過像三房一樣討好孟老太太。
有一段時間,她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給孟老太太買這個買那個,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孟貞媽想著,不看別的,孟老太太就算看在她孝敬的那些東西上,也會給她幾分好臉吧?
結果,孟老太太該吃吃該喝喝,她花錢孝敬的東西無論是否貴重,全都照收不誤。
不過,卻並沒有因此給孟貞媽一個笑臉。
不僅如此,孟老太太那態度比之前更輕視了,連三房都敢明目張膽地輕視他們。
孟浪媽也不是個什麽好東西,從她討好老太太開始就一直暗戳戳地陰陽怪氣,後來見老太太看不上,開始明目張膽地嘲諷她。
時間一長,孟貞媽努力討好老太太的心思也就淡了。
她隻是想通過討好孟老太太讓自己家的生活變得更好,又不是天生的賤。
孟貞媽也學乖了,既然孟老太太不待見自己這一家子,那她平時在孟老太太跟前,就努力降低存在感唄。
能少說話就少說話,能不說話就閉口不言,需要她開口了,她就順著孟老太太的心思發言。
那些話可不是她的真心話,全是昧著良心說出來的。
她為啥非得昧著良心說話呢,還不是迫於孟老太太的威嚴,怕老太太一怒之下收回給他們二房的東西。
更擔心孟老太太給他們穿小鞋。
把孟老太太惹急了眼兒,她可是什麽都能做的出來。
別管是不是親生兒子,照收拾不誤。
孟貞媽疼愛閨女,但也不可能為了孟貞一個人把一家子都搭進去。
所以隻能選擇委屈孟貞,以此來保住全家人。
讓孟貞嫁給電視台的矮冬瓜?
她願意才怪呢。
孟貞覺得自己雖然不是什麽傾城佳人,但長相上也算清秀好看,再加上精心打扮之後,長相氣質不輸城裏姑娘。
而且孟貞不像孟家其他人,需要靠親戚走後門,才能進機關單位上班,她能去報社工作全靠她自己爭取來的。
大家想過什麽樣的日子全憑自己的本事,本事大就過好日子,本事小就過一般尋常日子。
憑什麽犧牲她來換取一家人的幸福。
家裏人幸福了,就不管她的死活了唄。
就電視台那個又胖又銼的矮冬瓜,她光是看到都想吐,更別提跟他結婚領證過一輩子了。
以她的條件,她完全可以找個很好的男人,憑啥跟看了就想吐的男人將就一輩子。
為了這事兒,孟貞在家裏又哭又鬧。
她覺得父母太窩囊了,從她記事起,父母在孟老太太跟前就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別說正常表達自己的想法,就連大氣都不敢出。
甭管孟老太太提出多無禮多過分的要求。
她爸媽從頭到尾隻有兩個字,服從。
像極了沒有脾氣,能隨便被人拿捏的軟柿子。
不僅孟老太太能隨意拿捏他們,就連三房的人也能對他們吆五喝六。
他們一家也就在外人麵前能有些麵子,在孟家孟老太太跟前連個屁都不如。
關鍵,他們還受製於孟老太太,不得不對她唯命是從。
這讓孟貞覺得窩囊極了。
她拚了命地考進報社為的是啥?
不就是自己有本事了可以自由些,至少能決定自己的人生麽。
若是從一開始就知道努力到這種地步,依然沒辦法脫離孟老太太的管控,那她還努力個什麽勁兒。
直接在家待著,等著嫁人就得了唄。
反正她的存在也就那麽點意義。
孟貞在家裏鍋碗瓢盆地砸了一通,發泄著心裏的怒火。
孟貞媽也沒攔著。
說真的,這事兒擱誰身上誰能好受啊。
一時間沒辦法接受也正常。
誰家閨女放著條件優質的男人不要,選擇跟又老又銼的矮冬瓜過一輩子?
那鐵定是腦袋裏有泥,被泥糊住了。
孟貞發泄情緒是好事兒,如果讓她一直憋著,最後人都有可能憋出病來。
等孟貞發泄完了,孟貞媽才無奈地說道,“你是我十月懷胎的親閨女,整個家裏我最疼你,老太太那麽可怕,你爸都不敢去找她說道,我為了你不也去了嗎?
你也知道老太太她說好聽點兒是個能人,這麽大年紀了還管著孟家的大小事,還有所有的小輩們。
這說不好聽點,那不就是個瘋子麽。
她發起瘋來可不管不顧,連親兒子都不放過。
你若是不答應她,你以為她隻教訓教訓我們就完了啊,你也脫不了幹係。
她不可能會放過你。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我不答應她,又能怎麽辦?
難不成咱們這一大家子都別過了,跟她耗著,可老太太不缺錢花更不缺時間,她無論耗多久她都耗的起,咱們可耗不起。
你小時候又不是沒過過那種什麽都沒有的苦日子。
如果因為嫁人的事兒把老太太給惹急了眼,還真回老家種地生活啊?
家裏不止是你,將來你兩個哥哥結婚的時候肯定也得聽老太太的。
到時候,老太太指不定會給他們挑個什麽樣的歪瓜裂棗呢。
說白了,還是咱們得實力不如老太太,你爸又是個窩囊廢撐不起來,咱們才會被她拿捏住。”
孟貞媽一番語重心長地勸說,讓孟貞冷靜了下來。
她仔細地考慮了一下,不得不妥協。
因為雙方實力差距太大,孟老太太又心黑手狠,不是她說不想嫁就可以不嫁。
孟貞不僅不能決絕孟老太太的無理要求,孟浪媽當初找到她,讓她幫忙將鯽魚罐頭有問題的消息登報,她也沒法兒拒絕。
當然了,刊登假消息汙蔑鯽魚罐頭有問題,這事兒孟貞也在裏麵添了不少油加了不少醋,為的就是能出一篇爆款文章,在報社界出名,讓單位領導給她提前轉正。
孟貞一家子的妥協,讓孟老太太得意洋洋,在背地裏笑得合不攏嘴。
她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因為家裏人誰什麽性格什麽樣,她早就拿捏得清清楚楚。
這些小輩們,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也不想想若不是她求了親戚拉他們一把,如今他們還在地裏刨食呢。
想去機關單位上班,下輩子都沒可能。
她十分自信,自己能給他們利益,就自然能收回來。
不怕他們不聽話。
隻可惜,孟老太太臉上的笑容沒過兩天,便消失不見了,甚至換上了一抹凝重。
因為她最寶貝的幺孫被人給打折了一條腿!
孟老太太最開始知道這消息的時候又驚又怒,恨不得自己會飛,能立馬殺到易水村,把打她寶貝幺孫的人殺個片甲不留。
對於孟浪,她捧在手心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不敢打不敢罵,甚至說話也從來都是溫聲細語。
家裏有什麽好吃好喝好用的,全都是先緊著孟浪。
誰也不能跟孟浪唱反調,更不能惹他生氣。
家裏別人說話做事兒要小心謹慎,說錯了做錯了要挨訓,孟浪可以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即便是說的不對做錯的離譜,隻有孟老太太有資格指正,別人不可以在孟浪跟前指指點點的。
不然就是跟孟老太太作對,更整個孟家作對。
孟浪在這種環境下,被眾人捧著長大,從來沒有吃過一點兒苦,更沒受過一點兒罪。
居然會被人打斷了一條腿,成了殘廢。
還有孟貞因為幫孟浪媽刊登消息,被報社辭退了,好好的工作打了水漂,如今就蹲在家裏吃閑飯。
電視台的那記者聽說了這事兒之後。
還特意跑去跟媒人說,說親的事情就算了,以後千萬別給他介紹孟家的姑娘,孟家人他可消受不起。
這無疑在孟老太太盛怒的火氣上澆了一把一桶熱油。
內心翻滾的怒火洶湧而來,壓都壓不住。
再聽說打人的是孟季凡的合夥人時,孟老太太連飯都沒吃,馬不停蹄地跟孟浪媽跑到縣醫院看了一下孟浪。
還沒進病房呢便開始心肝寶貝大金孫的嚎上了,知道的以為老太太心疼孫子,這不知道的還以為孟浪人沒了呢。
孟浪原本在悠哉悠哉地吃蘋果,一見孟老太太來看他,立馬換了一副嘴臉,一個大男人埋在孟老太太懷裏哭得稀裏嘩啦。
他抽抽噎噎地說道,“奶奶啊,我被堂哥的合夥人打成了殘廢,大夫說我這腿是粉碎性骨折,即便是養好了,以後也會落下病根,變成一個瘸子。
奶奶,我還沒有娶媳婦兒就變成了殘廢,以後怎麽娶媳婦兒,又有哪個單位要我啊。
娶不上媳婦兒也掙不來錢。
這下不是徹底變成了廢物麽。
你說我還治療幹嘛,還不如死了算了呢。
也好給家裏省點兒錢。”
孟浪邊哭邊作勢去拔手上的輸液針。
別說,還真的挺像那麽回事兒。
一旁的趙真真看的歎為觀止,要不是方才孟浪還跟她有說有笑,講葷段子占她便宜,她幾乎都信孟浪是真的不想活了。
孟浪不想活了?
那怎麽可能,就剛剛這家夥還說等他出院之後便同她結婚,辦幾桌盛大的席麵。
趙真真當然不願意了。
沒有變成瘸子的孟浪,她還能考慮考慮,如今他成了殘廢,她才不會嫁給他呢。
如今她來照顧他,不過是趁著機會,把能撈走的錢全都撈走而已。
再攛掇一下孟浪,讓他家裏把她安排進機關單位上班,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後再一腳把孟浪給踹開。
一個沒用的殘廢,誰願意跟他結婚誰就去結吧。
至於她得了他們家的好處,又不跟孟浪好了,會不會遭到孟浪媽的報複?
嗬嗬……她也不是傻子,這段時間她從孟浪這套出很多話來,知道了孟浪媽一些把柄。
有這些把柄在手,孟浪媽不僅不敢報複她,還得想方設法地保她衣食無憂,不然孟浪媽這工作也保不住了。
她已經盤算好了,就讓孟浪媽把她安排進稅務局,之前去攤位上給孟浪買白粥,她看稅務局的那些女人每天拎個小包,到各個攤位前收費。
那些攤販們全都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
女人們收完費不用急著回單位,可以跟同事們逛逛街吃點點心,一個個的打扮的都十分漂亮。
趙真真看到之後好生羨慕。
她覺得那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所以孟浪跟她在病房裏拉拉扯扯,企圖占她便宜,她半推半就也沒真拒絕。
把孟浪哄開心了正好提提這事兒。
她讀書是為了考大學,上大學是為了能進機關單位上班,如果這會兒就能走捷徑,她還那麽辛苦幹什麽。
而且就算辛辛苦苦考上大學,沒有人幫忙,以後等畢業了,指不定會被分配到哪個犄角旮旯呢。
趙真真看得清,她必須抓住機會。
正要跟孟浪說這事兒,孟老太太便來了,兩個人抱頭痛哭一通,她到嘴邊的話就沒法張口了。
所以說,孟浪不想治療了,那都是屁話。
也就騙騙孟老太太,可騙不了她。
果不其然,孟老太太看了一眼孟浪被打上石膏沒辦法動彈的腿,立馬又哭嚎了一通。
孟浪媽也跟著哭,整個病房特別壓抑。
孟老太太哭夠了,拉起孟浪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浪浪,你放心,你擔心的這些事兒都不會發生,這裏治不好,奶奶就帶你去省城的大醫院治,省城大醫院不行,咱們就去京市,找專家給你看,總之這腿咱們一定得治好了。
你不用擔心娶不上媳婦兒。
咱們家這條件再這擺著,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但兩條腿的好姑娘可多的是,我定會給你找個門當戶對,漂漂亮亮的好姑娘。
另外你更不用擔心掙不到錢。
我之前說過,讓你堂哥把加工廠交給你管理,他之前去南方出差,走的匆忙,才把這事兒給耽擱了。
我聽說他已經從南方回來了,如今人就在加工廠,你放心,我一準兒把加工廠給你要來。
你有加工廠,就是名副其實的老板了。
就算坐在那裏什麽都不做,這錢不是大把得來麽。”
“那敢情好。”孟浪一雙眼睛冒著綠光,轉瞬又變得委委屈屈,“可堂哥他並不是加工廠的老板,他隻是在加工廠有三成股份而已,他那個合夥人也就是打斷我一條腿的林知瑜有四成股呢。
就算堂哥把他手裏的股份都給我了,我也還是鬥不過那女人。
你孫子我照樣挨人家欺負。
哎呦,奶奶,你說那樣還活著幹嘛吧,一點兒尊嚴都沒有。”
孟老太太臉一沉。
低聲訓斥道,“呸呸呸,你說的那是什麽話,好好活著不好嗎?成天把死掛在嘴邊上,好運氣都讓你說沒了,好事兒還能落到你頭上?
你就安心地給我好好養傷,回頭我把你堂哥那兒的股份要出來,咱們再看是去省城醫院還是京市醫院,讓專家好好給看看。”
孟老太太這會兒已經冷靜下來了。
孟浪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自己的孫子什麽脾氣秉性,她還能不清楚?
這粉碎性骨折怕是有水分,估摸著是怎麽重了怎麽說。
他這麽做的目的無非就是哭哭啼啼想讓她心疼罷了。
孟浪這些小把戲,孟老太太早就知道。
當然,孟老太太明知道孟浪在耍小聰明,打心眼裏心疼。
她舍不得打舍不得罵的寶貝金孫,居然被打斷一條腿,這筆賬可不得好好算一算麽。
孟浪埋進孟老太太懷裏,十分開心,“奶奶,你可真是太好了,這輩子我能給你當孫子真是太幸福了。
你怎麽能對我這麽好呢,比我爸媽對我還要好。”
“嗬,你是我孟家的寶貝金孫,我不對你好對哪個好?”
對其他孫輩們好麽?
可他們也不配啊。
孟家這些小輩裏,隻有孟浪才配有這種待遇,其他人通通靠邊站,想都不要想。
安撫好孟浪,孟老太太便跟孟浪媽馬不停蹄地跑來了易水村。
她們從縣城坐車到易水鎮,鎮上跟村裏沒有公交車,別說拉人的三輪車,就連個過路的驢車都沒有。
想從鎮上去易水村,隻能靠走路過來。
孟老太太年紀大了,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孟家莊,很少出遠門,就是出門也是坐車,不會靠走路。
孟浪媽平時上下班都是騎自行車,也不常走路。
從鎮上到易水村的距離隻有十三公裏,卻把兩個女人給難壞了。
她們找不到過路車,隻能靠走路從鎮上過來,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走到易水村。
孟老太太感覺口幹舌燥,兩天腿發顫,好像不是自己的了。
孟浪媽也好不到哪裏去,渾身又累又疼,心裏不禁開始抱怨,她讓老太太給孟季凡打個電話。
讓孟季凡去城裏見她。
孟老太太不同意,說那樣效果不好,非得自己親自來易水村。
她就不明白了,見孟季凡而已,誰去見誰還不一樣麽,這還需要什麽效果。
現在又累又難受,整個人跟被大卡車碾過一樣,大太陽一曬,兩人像是剛從河裏撈出來的一樣,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滴滴答答地往地上滴水。
這樣效果就好了?
孟老太太打量著村裏,疑惑道,“這是易水村麽?怎麽一個人也沒有啊。”
從鎮上到易水村,要經過兩個村子,其他村子都有人,要麽紮堆在大槐樹底下乘涼,要麽三五個湊在一塊兒張家長李家短聊閑,農村人本來就天生的大嗓門,聊到興致上,還會很大聲很誇張地笑出聲來。
可一進易水村,才發現整個村子太安靜了,安靜的可怕,好像沒有人一般,想找人打聽一下加工廠怎麽走,走了半天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孟老太太懷疑她們走錯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