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家庭小作坊開工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A+A-




    單春英不知道叔叔腦補過度了,她拿著那半截戰利品,和薛長河一起回到辦公室。
    單春英很大度的分給工會人員一人一片,在合諧友好的氣氛當中簽下了三千斤的采購合同,預付了一千七百塊的訂金(17元一斤)。
    是按照普通職工二斤,辦公室人員三斤,科長主任以上職別五斤,統計出來的。
    臘月二十六日交貨,不足二十天的時間要搞出三千斤來,劃算下來就是每天一頭肥豬的量。時間緊任務重,薛長河簽完合同後,就準備出去辦點事就趕回去了,笨鳥先飛嘛。
    “誒,對了,你們這次去省城,檢查結果怎麽樣?”算起來也是朋友,臨分開的時候單春英忍不住問薛長河。
    薛長河的嘴巴都要咧到後腦勺了:“我媳婦兒肚子有點大,這次就是為了去查查是不是雙胞胎,孩子健康不。”
    單春英看一眼薛長河的臭德性就知道了:“肯定是雙胞胎。薛長河,你這是走了什麽狗屎運了,真讓人羨慕嫉妒恨。”
    “眼讒的話,就趕緊找個男人接盤,沒準也能生個雙胞胎。”
    單春英示意薛長河趕緊滾,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男人是能湊合找的嗎?孩子是能隨便生的嗎?
    都是猿糞啊,她的猿糞還沒到。
    薛長河離開白酒廠,又去了縣食品公司的屠宰場,不找別的,隻為了腸衣而來。
    這麽大的量,腸衣哪夠啊?屠宰場每天宰殺幾十上百頭豬,小腸肯定多。大腸能當作下酒菜,有人就好那個臭哄哄的味,相比起來,小腸有時候就扔了。
    負責掃掃屠宰場衛生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小老頭。薛長河到的時候,他正坐在場院裏休息,麵前是一個滿載垃圾的獨輪車。
    薛長河湊過來和他搭話:“大爺,我和您打聽個事唄。”
    老人看了薛長河一眼,說道:“我就一個土埋半截的老頭子,能知道什麽事。”
    薛長河不兜圈子了,問道:“您這裏有沒有豬小腸?我媳婦兒懷了雙胞胎,就好這口。莊戶人家也沒什麽錢,別的買不起……”
    老人說道:“今天的基本上扔了,我呆的那間屋子裏有一些,是留著我自己吃的,你要就拿點……”
    “大爺,這樣吧,您把豬小腸集中起來裝袋,我兩天一來拿行不行?大爺,我不讓您白勞動,每天給您一塊錢的辛苦費,可以嗎?”
    老人也是普通人,也需要掙錢養家,收拾垃圾是份內的事,垃圾還能掙一塊錢,他哪能不樂意?
    屋子裏有二三十斤豬小腸,都是大體上處理過的,薛長河把大部分拿走了,給老人留了一塊錢。
    雙方約定後天下午再來取。
    回到家,已經是暮色點點西沉,寒風陣陣凜冽。
    飯桌上,一家人開了一個小會。
    從明天開始,爺爺的工作是買豬,每天保證在兩頭及以上。
    薛長河和薛名友負責殺豬,豬肉不能不賣,否則流失的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顧客群。每天固定在兩頭,一頭賣,一頭做灌腸。
    薛長河賣肉期間,薛名友還要處理豬下水。豬下水除了賣老季一副,另一副賣生品,哪怕半成品都沒時間弄了。
    李桂蘭和顧慢婆媳兩個,就負責灌腸這一部分。人手不夠,顧慢就讓婆婆從為人踏實肯幹,人品好的老婦女小媳婦中挑選兩個人幫忙,每天付一塊五毛錢的工錢。
    “你長路家嫂子行,還有前街的狗子媳婦,等會我去問問,行的話明天就開始幹。”
    “長河,還有咱爹這活,太累的話也請個人幫忙。爺爺,您可以多找幾個幫手,就幫您打聽著貨源就行了,每人送點咱家的灌腸。”
    小媳婦兒安排的明明白白,體貼周到,一家人都沒什麽議異。顧慢也說了,以現在的條件,灌腸是有季節性的,過了年天暖了,這個營生也就不能做了。
    所以大家辛苦一點,忙十幾天,掙多點錢過個好年。
    不得不說,顧慢的這個“戰前動員”開的很及時,也很有必要,一家人分工合作,精神抖擻又毫無怨言。
    第二天,等家中男勞力都去忙了,顧慢她們的臨時家庭小作坊迎來了兩名新成員:薛長路的媳婦王玉芬,狗子媳婦安右菊。
    冬天不能下地,家裏就是針頭線腦的雜活,李桂蘭去找她們說的是一天幹九個小時,給一塊五毛錢的工錢。
    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除了帶孩子幹家務下地種莊稼,沒想到有一天她們也能掙錢補貼家用?連家裏老爺們都表示分擔一部分家務。
    王玉芬把袖口一挽,對顧慢說道:“弟妹,要幹什麽你隻管說,嫂子沒別的能耐,就是有把子力氣,指哪打哪。”
    安右菊年輕,要靦腆一些,張了張嘴,覺得自己想說的都讓王玉芬說了,連補充的機會都沒有。
    “兩位嫂子,要你們幹的活很簡單,就是把肉切成薄片,大小厚度這個讓我媽教教你們。紅雪,灌腸就交給你了,不過也得悠著點別太累,我怕長民不饒我。”
    顧慢和於紅雪這些日子熟了,有時候也開點無傷大雅的玩笑。
    “我天天坐著,像工人上班似的,哪裏累了?嫂子放心,累了我就偷偷懶。”
    李桂蘭教兩個新人切肉,大小薄度都是有要求的。好在都是家庭煮婦,刀功還可以,很快上手了。
    顧慢醃肉的大任一直沒有假手於人,配方這個不算秘方的秘方,要是讓別人學了去,她還怎麽掙錢?
    李桂蘭是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切肉跟不上切肉,灌腸跟不上灌腸,還要把成品拿去通風的房間裏去晾幹,還要做一家人的飯,她可是最累的。
    上午從七點幹到十二點,十二點收工,王玉芬和安右菊要回家吃飯,顧慢讓李桂蘭給兩個人一人帶了六七塊豬血,中午添個菜。
    別鄙視小恩小惠,困難時候有人遞根火柴棍都能記一陣子,雇傭關係怎麽著,也需要經營。
    於紅雪中午回去也是一個人,冷鍋冷灶的,李桂蘭一般都留她在家中吃飯。
    當然這是顧慢提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