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對普魯士的外交辭令

字數:5733   加入書籤

A+A-


    需要說明的,1795年初的巴貝夫盡管號召民眾搞暴力革命,但在具體實施的時候,習慣於瞻前顧後,猶猶豫豫。由於巴黎民眾的芽月起義和牧月起義時,巴貝爾身處監牢而都沒能參加。然而,最終促使他與法國督政府決裂的時間點,是在1796年之後。
    由於國民公會沒有能在1794到1795年的冬春,滿足60萬巴黎市民的基本口糧問題。等到了夏季,氣候異常幹旱炎熱,11月份霜凍給了法國農業最後的致命1擊。
    在1795到1796年冬春之際,也就是督政府執掌開始的時候,巴黎的麵包價格1度漲到每磅50裏弗爾,黃油為100裏弗爾,咖啡250裏弗爾。
    就是在這1期間,巴貝夫那年僅7歲的女兒因為沒飯吃,活活餓死了。這1慘劇,才最終促使這位革命者變得鐵石心腸。
    ……
    回到眼下,巴貝夫最終還是成功說服了絕大部分戰友,帶著各自的家眷,集體移民到法屬殖民地,聖路易斯安娜,去建設他們心目中那個“人人平等”的和諧家園。
    至於定居點,初步定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中部的“孟菲斯鎮”,也就是安德魯推薦的那座小村落。
    在官方的文件中,巴貝爾和他的戰友們,親朋好友與家眷,總共5百餘人都屬於主動移民,因此每1位成年的法國公民,無論男女,都將獲得孟菲斯附近的100公頃土地。
    5周後,巴貝爾1行人乘坐兩艘3桅大商船順利抵達了北美洲的南部沿海,密西西比河在墨西哥灣的入海口,新奧爾良城。此刻,這座城市統治權重新回到法國人手中,還不足50天
    與勒阿弗爾相比,新奧爾良的1切,都是亂糟糟的,城裏汙水橫流,生活環境惡劣;城外治安奇差,殺人越貨比比皆是。
    好在巴貝夫1行人不僅人數眾多,還隨身攜帶了上百支的燧發槍和短槍,女人孩童手上也有馬刀和匕首,那些不法之徒也不敢隨便招惹。
    由於巴貝夫拿著執政官安德魯的親筆信,因而1路暢通無阻的,從殖民地總督府那裏拿到了孟菲斯的土地批文。在前往“夢想之地”之前,巴貝夫還依照總督府官員的建議,於城郊招募了2500名,來自德意誌各諸侯國的移民。
    在《宅地法》實施細則中,那些非法國的歐洲移民,必須連續勞作12個月之後實際隻需10個月),就能憑借原雇主的介紹信,向殖民地總督府申請殖民地的法國公民權,獲得通過之後,才能享受分配土地的權利。
    依照殖民地總督府的規定,在巴貝夫領導這3千多人的移民隊5中,必須組織1支不低於500人的武裝自衛軍,所有成年男女都必須熟練使用槍械和軍刀,以及學習戰場救護的基本知識。
    由於是安德魯的特別關照,“巴貝夫部自衛軍”獲得各種槍支彈藥的費用,僅是市場價格的3分之1;而其他生活物質,以及食物種子等等,也隻有市麵售價的1半左右。至於為什麽不直接從歐洲攜帶農作物的種子,那是美洲先期移民們的血淚教訓。
    不僅如此,新奧爾良總督府還特別派來3位軍官和50名士兵,在這支移民隊5中擔當軍事教官,1路護送到目的地。在未來的1年時間內,士兵們還教導新移民如何抵抗美國人,英國人,印第安人,以及層出不窮的武裝匪徒的侵襲。
    20年後,巴貝夫和他戰友苦心經營的孟菲斯城,已擁有了78萬人口,成為整個聖路易斯安娜地區,除殖民地首府新奧爾良外,最成功,也是規模最大的移民城市。
    然而那時的1切,距離巴貝夫最初的“廢除私有製,人人擁有平等”的革命信念,卻是原來越遠,甚至變得虛無縹緲。
    因為最早的1批移民,但凡能夠活下來的,如今都已經成為了自己土地上的領主,絕對的有產者。大家在舒舒服服享受著豐碩成果的同時,哪個會想不開,想著要來革自己的命,將自己的財產平均給其他1無所有的歐洲移民,或是剛剛脫離奴隸身份的黑人。
    此刻,巴貝夫才知道自己又1次上了安德魯的當。後者不僅在不知不覺間摧毀了他本人與同誌們的革命信念,而且遠在巴黎的安德魯弗蘭克才是孟菲斯,乃至聖路易斯安娜地區最大的土地有產者,真正的大領主。
    巴貝夫明白,自己所做的1切,其實質都不過在為安德魯打工。
    ……
    在熱月黨人的國民公會,以及隨後的督政府時期,由激進左派或是雅各賓派策動的3次有影響力的起義,包括1795年4月的芽月起義,當年5月的牧月起義,以及1796年5月的平等派起義。
    這其中,隻有牧月起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雅各賓派山嶽黨人)1次大反攻,也是最後1次的反攻。
    那是這場起義不僅涉及了原救國委員會成員巴雷爾、比約瓦倫與科洛德布瓦,治安委員會的瓦迪埃、阿馬爾等人,以及國民公會中的6位左派議員迪盧瓦、羅姆、古戎、迪科努瓦等人。
    基於此,安德魯並不打算像對付平等派那般,進行先發製人,而是打算借助左派山嶽派)的這場起義或是暴亂,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不給予即將在月底離職的卡爾諾,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以及鞏固與加強安德魯本人在救國委員會的領導者地位。
    ……
    而所謂的“芽月起義”,不過是巴黎市民自發的1場遊行示威,目的隻是向國民公會的代表們討要“廉價麵包”,至於恢複“1793年憲法”的主張,這不過是民眾們隨便說說的1句口號罷了。
    盡管示威者1度衝進了國民公會,但整個過程中並沒有暴力發生。示威者很是順從的聽信了國民公會熱月黨人的各種承諾,繼而主動的離開了國民公會大廳與杜伊勒裏宮。
    “芽月起義”後,國民公會信守承諾也沒打算繼續追究此事,隻是將鼓動起義的幾個雅各賓派分子關押起來。
    而如今,在安德魯推動的糧食補助方案下,“芽月起義”的基礎,廉價麵包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基本解決。
    .
    那是在巴黎周邊,由共和國士兵嚴密把守的12座大穀物倉庫裏,存放著能夠滿足60萬巴黎市民在6個月的安全口糧。
    在安德魯擔當救國委員會委員的當天,他站在國民公會大廳的講演台上,鄭重其事的向700多位國會代表,以及60萬巴黎市民,做出如下保證:
    每塊重4磅的棕色麵包又稱黑麵包)的售價,將控製在8到12蘇之間。折合每磅2到3蘇。而且是從上午7點,到下午5點供應給攜帶有麵包證的共和國市民。
    在1795年初的巴黎,1個普通體力勞動者,如貨物搬運者、建築工,他們的每天平均收入為20到30蘇折合1到1.5裏弗爾銀幣);
    如果是銅匠、鞋匠、印刷工、馬車夫之類的熟練手藝人,大概能拿4060蘇約2到3裏弗爾銀幣)。
    所以,在扣除必須繳納的房租,購買日常的蠟燭、葡萄酒、食用油脂、蔬菜、衣物、燃料之外,麵包就成為普通家庭的主要開銷項目,約占30到50左右。
    於是,安德魯以借口要“保證麵包供應量和控製麵包價格”為由,成功將經濟委員會納入到救國委員會的管理範疇。
    ……
    隨著1794年11月16日,瓦烏雷茨基在拉多什茨向俄普聯軍投降,這標誌著波蘭大起義的結束和波蘭政權的摧毀。
    盡管奧地利、俄羅斯與普魯士就如何吞並波蘭的全部土地,依然在討價還價,尚未達成最後的協議文本。但在普魯士占領下的波蘭西部與馬佐夫舍省,已經迅速從戰亂中恢複過來,
    此刻,波蘭的大莊園主們也開始向西歐各國,尤其是法國兜售自家倉庫裏的大量糧食。不久,中德意誌諸侯們輸往法國的小麥價格就猛然下降了15,肉類價格降低了10。
    對此,奧地利王國駐帝國議會位於巴伐利亞的雷根斯堡)大使提出了嚴重抗議,他認為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等國向法國大4售賣糧食,相當於資助了神聖羅馬帝國最危險的敵人。
    很快,3國常駐雷根斯堡的外交官的回複,也是簡單明了,如果奧地利軍隊能派出15萬軍隊幫助中德意誌諸侯們堅守中萊茵河,他們就在1個月內,徹底斷絕與法國人的商貿往來。
    回到巴黎述職的巴泰勒米特使,借著說笑話的口吻,向安德魯描述了這1外交情景。
    然而,安德魯卻敏銳察覺到奧地利在波蘭大起義之後,正在計劃悄悄的集結軍隊,準備將占領波蘭的軍隊大部調往萊茵河與阿爾卑斯山方麵。
    “普魯士王國的下1波特使什麽時候來巴黎?”安德魯問。
    外交官回複說:“要等到主顯節之後,也就是雨月中旬,舊曆2月初吧。”
    “勒貝爾對你的工作有什麽具體指示?”安德魯再問。
    此時,勒貝爾依然是外交工作委員會的執行委員主席),法國的1切外交問題自然是不能繞開他。
    巴泰勒米說:“勒貝爾公民要求盡快與柏林方麵締結1份和平條約,時間是在4月與5月之間。當然,兩國和談的最大障礙,依然是萊茵蘭的歸屬問題。”
    安德魯點了點頭,他也清楚巴泰勒米敘述的都是實情。事實上,萊茵蘭的主要問題是政治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
    之前,軍委會1直掌握在卡爾諾的手中,後者以眾所周知的理由安德魯是霍恩索倫家族的成員),拒絕安德魯參與到有關萊茵蘭與普魯士的任何談判中。
    如今,卡爾諾放棄了對軍委會的獨裁專製,加之他月底即將離開救國委員會,所以安德魯在軍委會的勢力已經急劇膨脹。
    “你告訴勒貝爾委員,我與軍委會1致認為:隻要普魯士方麵承認共和國對萊茵河西岸的占領,那麽法國軍隊則將所占萊茵河東岸的土地交予普魯士。其次,副本密約上可以提及兩點,第1,允許萊茵河以東的北德地區,成為普魯士的勢力範圍;第2,如果普魯士與漢諾威發生戰爭,法蘭西將處於善意的中立。”
    通常而言,兩國公開發布的《和約》之下,還有1個不被公開的《密約》。比如說,《法西密約》中就規定了兩國締結的反英同盟,還有支持西班牙吞並葡萄牙等多項內容。
    至於安德魯所說的“善意中立”,屬於1句典型的外交辭令,翻譯起來,就是法國將暗中支持普魯士對英國在歐洲大6的領土,漢諾威王國的吞並,繼而完成對北德意誌地區的統治權。
    毫無疑問,安德魯就是想要普魯士與英國鬧翻臉,繼而徹底瓦解腓特烈大帝時代與7年戰爭以來的,堅不可摧的“英普同盟”。
    如果柏林方麵不反對,安德魯甚至考慮讓法國軍隊以“魯爾大公國”的名義,協助普魯士王國,由西向東攻擊漢諾威。
    需要說明的,上述的《密約》內容不是給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2世看的,而是普魯士內部的軍事擴張派貴族。
    這1切,看似美酒,實為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