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保羅一世

字數:3716   加入書籤

A+A-


    俄羅斯,聖彼得堡。
    在葉卡特琳娜2世女皇第3次中風的那1天,42歲的保羅1世和小他5歲的妻子瑪麗亞就在加特契納宮裏做了1個相同的夢。
    在夢中,他們共同夢見1隻強有力的手,勢不可擋地將他們托上了天空。
    也正是這個帝王夢,加之冬宮那邊傳來的女皇駕崩的消息,使得原本就性格衝動的保羅1世,想帶著他那1千禁衛軍不顧1切的衝進皇宮,繼而奪取自己失去35年之久的俄羅斯皇位。
    好在這1自取滅亡之舉,卻被做客加特契納宮的科蘭古上校,成功勸說下來。這位擔當過安德魯副官的法國特使見識過各種陰謀詭計,他非常確信宮廷貴族們正在暗中籌劃1場廢黜保羅·彼得羅維奇作為俄國皇位繼承人的陰謀。
    1旦保羅在加特契納宮起兵謀反,冬宮那邊不僅有數倍於己的駐防皇家近衛軍,還有源源不斷的平叛援軍趕來圍剿。
    基於此,科蘭古告訴保羅,越是在關鍵時刻,就越是要沉住氣,因為那些依靠女皇而攀登高位的宮廷貴族,令俄國東部的傳統大貴族很是厭惡。所以,隻需要對外釋放出1點謠言,就可以……
    其後的1段時間裏,不想失去權勢的宮廷貴族還想著拖延時間,等到皇孫亞曆山大回到聖彼得堡來繼承皇位。
    然而,葉卡捷琳娜2世中風之後,便1直昏迷不醒的消息不脛而走,加之傳聞宮廷貴族要扶持葉卡捷琳娜2世與波將金的私生女喬姆金娜成為下1任沙皇,更加激起了傳統貴族的恐慌與憤怒。他們紛紛趕到聖彼得堡,使得陰謀者的各種努力基本上未能實現。
    在樞密院即俄國內閣)的眾多保守派貴族的強大壓力下,這些宮廷貴族不得不承認了外部的傳言事實,並允許保羅1世進入冬宮看望昏迷中的葉卡捷琳娜2世。
    那1天早晨,心急火燎趕到聖彼得堡的保羅1世剛來到冬宮,便徑直走到女皇的寢宮。
    進門之後的保羅,首先趕走了房間裏所有閑雜人等,卻沒有探望躺在床上不省人事的母親,而是從1個隱蔽的抽屜裏找到女皇的首飾盒,在裏麵拿出1封信。信封上麵寫著1行秀麗法文:“待我死後,拿到樞密院會議上當眾拆封”。
    見狀,怒氣之中的保羅2話也不說,直接把這封信扔進冰冷的壁爐裏,然後點燃了1把火,親眼看著這份遺書化為灰燼。
    然而,這個性格衝動,行事魯莽的俄國皇太子萬萬沒能想到,他親自燒毀的不過是1封空白遺書罷了。
    就在保羅準備離開房間時,他忽然想到了科蘭古的1個建議,就是在這裏等候大兒子,亞曆山大的到來。因為法國人高度懷疑女皇可能還留有1份政治遺囑在皇太孫手中。
    果不其然,半小時後,亞曆山大也來到了祖母葉卡捷琳娜2世的房間裏。
    “父親!我是來看祖母的。”臉上盡顯悲哀之情的亞曆山大對著保羅如是說道。
    然而,保羅的目光卻是聚焦於大兒子的手中,後者正拿著1封看似遺囑,用綢帶紮起來的文件。
    懂得人情世故的亞曆山大知道,他和他的父親保羅,已經被分屬不同利益群體的貴族們主動或是被動的裹挾著,繼而卷入1場到誰將成為帝國繼承人的政治旋渦中。
    新興的宮廷貴族要求樞密院承認亞曆山大的第1儲君資格,然而保守的大貴族並不喜歡帶有激進思想的葉卡捷琳娜2世的皇孫。
    基於此,大貴族與大農奴主們非常擔心,1旦亞曆山大成功入住聖彼得堡皇宮之後,就會在某1時刻效仿西歐人,宣布廢除他們賴以生存的農奴製,甚至會引發1場俄國內戰……
    .
    在少許猶豫過後,意誌不夠堅強的亞曆山大最終還是違背了祖母的意願,將這封沒有拆開的政治遺囑,交給了麵前的父親。
    保羅再度走到壁爐篝火前,將文件打開1看,果不其然,那是葉卡捷琳娜2世將皇位傳給了亞曆山大。
    此刻,俄國皇太子抬頭望了1眼,發現兒子亞曆山大正跪在葉卡捷琳娜2世床前,對著昏迷不醒的祖母低聲的說著什麽。
    於是,保羅再度將手中的遺囑丟進了熊熊燃燒的壁爐中,看著它徹底化為灰燼。
    由於沒有確切證據說明葉卡捷琳娜2世已將皇位指定給皇孫亞曆山大,所以在11月12日那天,俄國樞密院內閣)聯合聖彼得堡的高等法院做出1致裁決,確認保羅·彼得羅維奇成為俄羅斯帝國的攝政王兼皇位第1順位繼承人。
    換句話說,等到葉卡捷琳娜2世升天時,保羅1世將自動晉升俄國的新1任沙皇。
    4天之後的11月16日,葉卡捷琳娜2世駕崩,保羅1世上位
    ……
    安德魯是在11月16日,收到了科蘭古等人從聖彼得堡方麵的消息。這份絕密情報上僅寫了幾個字:y腦溢血。y代表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2世。
    盡管沒有具體說明葉卡捷琳娜2世的生死狀況,但安德魯知道,在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壓,或許還有心髒病的加持下,67歲高齡的女沙皇1旦出現腦溢血,基本上就可以認定為過世。
    即便是在科技昌明的21世紀,對於高齡患者的突發腦溢血,被搶救回來的可能性也不大。哪怕是有醫學奇跡發生,葉卡捷琳娜2世大概率會變成1個手不能動,口不能言的“活死人”。
    在11月17日,安德魯致信遠在前線作戰的拿破侖,允許他和意大利軍團於本月下旬開始,向盤踞在蒂羅爾地區的奧軍發動全麵反擊。
    而在1周之內,駐防於多瑙河中遊南岸,即巴伐利亞公國與奧地利國境線的德意誌方麵軍參謀長,兼德意誌軍團總指揮的席塞爾,同樣也收到了安德魯統帥的命令,要求德意誌軍團不日南下博登湖東岸的布雷根茨,配合意大利軍團圍攻蒂羅爾。
    從領土的經濟角度上來說,哈布斯堡家族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歐洲第1大皇族,要得益於維也納盆地得天獨厚的條件,包括肥沃的黑鈣土壤,充足的水係滋潤,4通8達的交通網絡方便商業貿易。
    此外,維也納盆地以南的施蒂利亞地區,也就是阿爾卑斯山的東段,蘊含著大量的鹽礦、鐵礦、銀礦、銅礦等,這些都為哈布斯堡家族獲得了大量利益。
    1363年,哈布斯堡借助聯姻,將統治範圍拓展到西麵的蒂羅爾伯國。蒂羅爾地區位於阿爾卑斯山中,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曆史上,德意誌國王或神羅皇帝們,進軍意大利的傳統通道,就是布倫納山口。奧地利控製了蒂羅爾伯國,就是意味著掌握了德意誌與意大利的商貿交通線。
    不僅如此,蒂羅爾地區的礦產資源更勝於施蒂利亞,這裏盛產金銀銅。據史書記載,蒂羅爾有個名叫施瓦茨的礦井,在15世紀1年就可以開采出12噸白銀,2200噸銅。
    從此,蒂羅爾就有了“皇帝的錢袋子”的稱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礦業城鎮施瓦茨人口相當於1個大的帝國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