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他豁出去
字數:2411 加入書籤
林方政說:“早點調整才好呢。去年市裏的黨代會,他丟的票可不少,是全省各市委書記中丟票最多的。明顯已經惹得下麵的人不滿了。”
對於黃英典,林方政也是有意見的。
1方麵是源自他往朗新摻沙子,搞得縣裏1團糟。對許哲茂不滿,那就直接免掉就是了,非要彎彎繞繞搞這麽多,最後受傷的是朗新幹部隊5和老百姓。
另1方麵就是創收整治,黃英典是不太樂意的。為了財政收入好看,甚至縱容許哲茂他們亂搞。否則這麽多年了,許哲茂在朗新默認搞創收,他1個市委書記豈能不知?!現在這個爛攤子落到自己手上,雖然暫時刹住了,但顯現出來的窟窿,卻逼得自己不得不采取別的辦法去填補。
嶽婿兩人,最後聊得話題是機構改革。
對林方政打算撤鎮設街道,孫衛宗說:“這個改革不錯,早就要改了。2十年前朗新有城關鎮,2十年後其他很多地方都撤銷,朗新還是1成不變。不過,黃英典跟你說的統籌考慮,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林方政1驚,知道孫衛宗不會胡亂下論斷,他所處的高度,肯定看得更遠。
“您是說,黃英典所揣測的小縣體製改革,真會在秦南選1個試點?”
孫衛宗點了點頭:“他的推斷並非空穴來風,是有依據的。你的位置可能得不到這方麵的信息。你知道,當中央決定對某個方麵進行改革的時候,要先做什麽嗎?”
“造勢。從理論上、輿論宣傳上發力,相當於提前吹風,廣泛凝聚共識。”林方政幾乎是不假思索回答。
孫衛宗卻搖頭:“這是第2步。在這之前還有1步,那就是調研!”
“調研?”
“對。我們黨從來強調的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決定發動理論貫徹、輿論宣傳時,說明這項改革已經定了調,再也不會猶豫回頭了。要下這個決心,沒有廣泛調研,是不行的,很可能導致改革方向出現偏差。從去年初開始,由中央編辦牽頭、中組部、財政部、人社部等多部門組成的調研組,對全國開展了實地調研,當然,主要是中西部省份。去年3月,調研組到了秦南。不過沒到西平,而是選取鄰市那個全省人口最少的縣。”
原來如此。就說黃英典怎麽會這麽果斷呢?原來是中央的調研組已經到過秦南了,那就勢必會在秦南選取1個試點縣了。
.
這些組成部門也是很有針對性的。小縣製改革,改的是什麽?無非就是8個字:精兵簡政、節省財政。
具體這裏就不展開論述了。
“既然調研組都是去的鄰市,那跟朗新縣也沒多大關係啊,他黃英典猶豫啥?難不成他想把這個改革試點爭取到西平來?”林方政拋出了自己疑問。
孫衛宗微笑著點了點頭。
林方政驚訝道:“不應該啊。這個改革可是絕對費力不討好的硬骨頭,他1向務虛不務實,能主動去挑這個擔子?”
孫衛宗沒有直接回答他的驚訝,而是提醒道:“所以我說黃英典這步是豁出去的。你再好好想想,我之前跟你說了什麽。”
林方政開始回憶剛剛孫衛宗說過的每句話,很快,1個信息閃現在腦海。
“黃英典想通過承擔這項改革任務,博取文冠書記的認可!”
就在剛剛,孫衛宗說黃英典在胡文冠那裏不討好,可能仕途就此為止了,再想上副省級,希望渺茫。所以,黃英典想搶到這個任務,不為別的,就為改變自己“不務實”的印象,從而獲得胡文冠的支持,向中央推薦上任副省級。
孫衛宗欣慰的點頭,對林方政的才思敏捷表示讚賞。
他說:“如果省裏已經有了試點縣,那黃英典再怎麽爭取都是白搭。但去年調研組離開秦南時,與胡文冠見了1麵。明確表示,那個縣雖然人口最少,但發展底子還不錯,並沒有嚴重的財政供養失衡情況。可以選其作為試點,也可以再斟酌其他縣。這個內幕消息,黃英典肯定是打探過的,才會萌生爭取試點的心思。”
“原來是這樣。”信息差被孫衛宗解開後,林方政明白了1切,“如果真被他爭取到了,那勢必是放到朗新來。難怪他會這麽急切要自己和許哲茂開戰,不是頭腦發熱啊。”
當官的人,做事都會思前想後。要真把這項改革弄好,那朗新的1把手,就絕對不能是不聽招呼的許哲茂!也就必須敦促林方政盡快解決許哲茂,成為朗新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