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過往

字數:5423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是個陰天,林悠然出門的時候天還黑著。沿著清水溪一路走到河口碼頭,遠遠看到食肆中已經燃起了燈。
    繪著小黃鴨圖案的風燈掛在窗欞下,投下一小片暖黃的光暈。這抹亮光在薄霧籠罩的清晨如同一盞指路明燈,點在了林悠然心間。
    在這個陌生的時空,她不再是單打獨鬥,有人為她燃起了一盞燈。
    林悠然走近,看到趙惟謹站在窗下,肩頭蒙了一層細密的水珠,像是等了許久。
    林悠然緊走兩步,柔聲問:“在等我?”
    “並沒有。隻是早起路過此地,見門開著,以為招了賊,便過來瞧瞧。”趙惟謹臉不紅心不跳地扯著謊。
    林悠然一點都不意外,笑道:“現在看完了?”
    “看完了。”趙惟謹垂眼瞧著她,視線並沒有移開。
    籠著薄霧的清晨,風也溫溫軟軟的,莫名透出別樣的情愫。
    “那我進去忙了。”林悠然聲音不自覺放軟。
    趙惟謹微微頷首,目光追隨著她的身影,直到她進入灶間,他才轉身離開,挺拔的身影沒入薄霧中。
    沒有忘記帶走那盞畫著小黃鴨的風燈。
    家裏琉璃殼子的燈有,繪著美人圖的也有,他近來卻唯獨樂意用這盞,還給自己找了個無法反駁的理由——
    這世上,再沒有第二隻醜得如此別致的“小胖雞”了。
    灶間。
    六名幫廚,誰都想早些過來幹活,沒想到竟不約而同都早來了。林悠然到的時候,晨間的準備工作已經被她們做好了。
    麵團放在溫熱的灶台上醒著;灶膛中燃著柴禾,紅紅的火光將一室小灶照得亮亮堂堂;鍋中溫著水,和麵、洗菜都會用到;蔬菜鮮肉都已經洗淨剁好,整整齊齊地擺在案板上……
    林悠然看著這一切,心裏暖融融的:“嬸子們這般能幹,倒用不著我做什麽了。”
    “咱們也就能做這些雜活了,最關鍵的掌勺還得是東家來!”相處了一天,大夥知道了林悠然的好性子,敢跟她開玩笑了。
    林悠然束起袖子,笑道:“成,那我就露一手!”
    正好今日陰天,濕漉漉的,適合做一鍋熱騰騰的胡辣湯暖暖身子。
    都說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胡辣湯的做法,林悠然也有自己習慣的方子。
    木耳、香菇用溫水泡發,沒有豌豆用黃豆嘴兒代替,金針菇、黃瓜也沒有,放些菠菜梗和南山上野生的菌子同樣美味,胡蘿卜、海帶也可以放一些。
    一應食材切丁的切丁,切絲的切絲,然後起油鍋,加蔥、薑、木耳、菌菇煸炒出香味,再加高湯燉煮,不忌葷腥的可以放上兩勺鮮香的豬油。
    湯底燉得差不多了,再加菠菜、胡蘿卜絲、海帶絲、麵筋和鮮豆腐。其中最要緊的是麵筋,麵筋做好了,胡辣湯就成功了一半。
    林悠然洗麵筋的功夫還是穿越之後跟著許氏學的。許氏在豆腐坊消磨了小半輩子,手上功夫不比老師傅差。
    最後的胡椒粉、香醋和芡汁是靈魂。胡椒粉夠不夠味兒,醋純不純,芡汁是濃是淡,都決定著這一鍋胡辣湯能不能成。
    胡辣湯分為素胡辣湯和肉胡辣湯,今日要配著鮮肉燒麥吃,林悠然做的是素湯。雖然沒加肉丸、火腿等葷菜,但香醋和茱萸粉一灑,濃香的味道勾得人饞蟲都出來了。
    婦人們禁不住林悠然勸,一人盛了一碗,熱騰騰喝下去,早起的寒涼瞬間驅散了。
    林悠然也嚐了半碗,總覺得和記憶中的味道不大一樣。
    她第一次喝胡辣湯是在河南開封。
    那時她剛剛創業,去開封談合作,舍不得買高鐵票,就買了張普快的硬臥,顛簸著坐上一宿,住宿費都省了。
    不巧的是,正趕上她生理期,下了火車疼得險些暈過去,強撐著去見客戶,卻被對方放了鴿子。
    沮喪之下,誤打誤撞進了一間街角的胡辣湯小店,一碗濃香的湯慢慢喝完,所有的疲憊、委屈和疼痛都消失了。這碗胡辣湯給了她勇氣,讓她憑著死磕的精神拿下了那個客戶。
    從那時起,林悠然就愛上了開封這座城市,也愛上了胡辣湯。
    喝完胡辣湯,緊接著又做起了燒麥。
    婦人們又要躲出去,愣是被林悠然拉了回來。
    “六七十個人吃飯,就算一人吃十個也要包上六七百個燒麥,嬸子們忍心看我一個人忙麽?”
    大夥這才留了下來,跟她學習包燒麥。
    到底是做慣了活計的,稍稍一學就能上手,最後的成品不比林悠然差。
    林悠然還發現了一個驚喜——
    一位姓崔的婦人麵點手藝極好,擀出來的麵皮個個薄透溜圓,大小都一樣。速度還快,可以用一根擀麵杖同時擀六個皮!
    林悠然讚不絕口。
    婦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都是逼出來的。剛當媳婦那幾年在婆母手下討生活,一個人要做一大家子的飯,稍稍慢上一點就要挨罵……”
    “誒,都是這麽過來的。”
    “往後就好了。”
    婦人們笑著安慰她。
    “是啊,往後就好了。”崔娘子看向林悠然,眼中滿含感激。
    “鐺——”
    “鐺——”
    “鐺——”
    銅鈴敲響,開飯了。
    趙惟謹看到麵前的胡辣湯,神情有一瞬間的愣怔。
    “祖母在時,常常做給我吃。”淡淡一句話,飽含著複雜的情緒。
    他口中的“祖母”指的是孝章皇後,宋氏。
    宋皇後生於顯貴之家,生母是後漢永寧公主,自幼長於宮廷,見多識廣。十六歲那年嫁給太.祖,成為他的第三位皇後。太.祖駕崩時,她曾支持秦王登基,因而被太宗記恨,日子過得並不好。
    趙惟謹本是趙氏旁支,依照太.祖遺願被孝章皇後收養,成為皇室中特殊的存在。他同孝章皇後在宮中相依為命,如普通人家的祖孫般過著冷清卻溫馨的日子。
    當年,在東西二宮生活的過往是他此生最寧靜、最溫暖的記憶。盡管之後金戈鐵馬,軍功日豐,財帛漸厚,日子卻越過越無趣了。
    數月前,澶淵之盟簽訂,趙惟謹功成身退,自請回鄉,原本也是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態。
    沒想到會在這個地方遇見一個讓他移不開眼的小丫頭。而今日,她端上一碗對他來說意義非同一般的胡辣湯。
    趙惟謹用木勺舀著,緩緩地喝下一口,明明鮮美可口,卻說:“味道一般。”
    林悠然也嚐了一口,點頭附和:“確實差點意思。”
    當年在開封喝下人生第一碗胡辣湯時,林悠然怎麽都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穿越。這時候的開封叫東京,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沒有之一。
    “聽說東京的胡辣湯更正宗。”林悠然說。
    趙惟謹看著她,眼中意味不明:“你想去東京?”
    林悠然微笑點頭:“有機會的話。”
    倘若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找一間街角小店,再喝一碗胡辣湯。
    趙惟謹沒再開口,而是一口一口將胡辣湯喝光,神情姿態無比認真。
    蒼茫的霧色中,兩個人隔著一個小小的原木桌子,一個著緋色官服,一個穿素色布裙,不同的顏色,同樣的風姿,和諧又引人注目。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著。
    看似日複一日,平淡無奇,實際一個個變重的存錢罐,一天天增高的木橋,一日日顯出模樣的三河碼頭都無形中記錄著人們為生活做出的努力。
    林二丫的情況也越來越好。
    早在兩個月前她還是被村中孩童孤立、隻敢躲在母親身後的“小社恐”,如今幾乎成了食肆“幼兒園”的孩子王。
    所謂“幼兒園”,就是林悠然在樹下鋪上草席供孩子們玩耍的那一小片地方。
    原本隻有十來個幫工家的孩子,林悠然時不時炒些香豆子、蘸幾支糖葫蘆給他們吃。
    漸漸的過來玩的孩童變多了,一張草席變成兩張,兩張又變成了四張,儼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幼兒園”。
    林二丫和另一個叫“小花”的小丫頭自發地成了幼兒園的小先生。
    小花性格柔和,做事細致,總能把弟弟妹妹們照顧得妥妥帖帖。
    二丫話不多,也不大會照顧人,卻是個“手工達人”。這丫頭不知從哪裏學了一套做木工的手藝,做出來的小車、小馬、小鴨子被幼兒園的小家夥們奉為神物,就連林悠然都覺得有幾分模樣。
    就這樣,許氏在家裏熬糖稀、磨豆腐,林悠然經營著河沿兒食肆,林二丫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一切都步入了正軌。
    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欣欣向榮的生活。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故事越寫越喜歡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