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李世民獲得假書!洛風手裏的才是真跡!

字數:10286   加入書籤

A+A-




    “什麽?蘭亭序?”
    當身邊的考古隊員,聽到這個明知道時候,心裏想的是,不會聽錯了吧?怎麽可能是蘭亭序?
    想了想,有好奇的工作人員就問道:“洛先生,你剛才說的是”
    洛風看到幾個人這個樣子。
    並沒有說話。
    他們這些反應,洛風一點也不意外。
    畢竟蘭亭序,可了不得啊。
    雖然說天下第一草書是自敘帖沒錯,但知道的人不多。
    但是《蘭亭序》知道它是天下第一行書的,雖然也沒有幾個,但總之知名度?超級爆炸吧?
    別說其他的,周董的一首歌,就讓大家知道了蘭亭序。
    這書法在民間的知名度,可謂是蒙娜麗莎在歐洲的知名度。
    不知道比自敘帖高了多少的熱度。
    雖然說放眼全世界的話,蘭亭序的知名度不是那麽高,但是要在龍國這一地區的話,基本是沒有任何書法能打的。
    不過它的真跡,可一直都沒有被發現,或者說尚無定論。
    存在的那些不過都是臨摹。
    就算現在故宮博物館收藏的蘭亭序,也不過是草書版本,而且是後世的臨摹。
    東北那邊的博物館,也是宋朝的臨摹。
    不過就算是臨摹,也t是鎮館之寶了啊。
    文物上的書法,能超過蘭亭序的,真的不多,或者基本沒有吧。
    想想看,臨摹本就能成為鎮館之寶,這是多大的麵子了?
    “媽呀,我沒聽錯吧?這是蘭亭序?”
    “臥槽!這東西不得了啊!”
    “這是天下第一行書嗎?”
    “王羲之的真跡?”
    “書聖真跡?”
    “在蘭亭序這裏,什麽王獻之,什麽懷素,全都是渣渣!”
    “王羲之一出,蘭亭序一出,天下再也沒有能打的!”
    網友們聽到蘭亭序這三個字後。
    也是激動得很。
    別說專家們了,他們這些小白,也知道這是超級大作,這是舉世無雙的存在啊。
    隨後,蘭亭序被發現的消息,就像是龍卷風一般,徹底席卷了整個互聯網。
    大家都躁動了起來。
    “臥槽!臥槽!蘭亭序!”
    “這不是我周董的一首歌嗎?”
    “你周董?你以為蘭亭序是你周董寫的啊?”
    “哈哈哈!還你周董的!我服氣了!”
    “我說錯了嗎?蘭亭序這首歌,的確是周董寫的,我說的是歌!”
    “哦,也對,單純是歌,而且他那個叫做蘭亭集序!”
    “周董都不敢用蘭亭序這三個字嗎?”
    “煞筆吧?蘭亭序和蘭亭集序,都一樣,都是指的是王羲之的作品!”
    “那要是王羲之活著,周董也不敢用他老人家的東西來做歌名吧?”
    而書法圈,此刻一統統的電話,也是打個不停。
    “什麽?蘭亭序?”
    這個老人,一晚上,不知道接了多少電話。
    也不知道震驚了多少回。
    一開始是懷素天下第一草書。
    接下來就是王獻之真跡。
    李白杜甫等等等。
    得到這些消息,他已經夠激動了,可是後續又來了蘭亭序麵世?
    這尼瑪?
    能不能考慮一下老人的感受,就真的不怕老人得心髒病嗎?
    “飛機安排好了嗎?”
    “安排好了,會長,明天一早就過去!”
    “不是說這個洛先生正在直播嗎?打開我看看先?”
    一群老人忙活完畢後。,
    立馬就想起來了直播間。
    打開了,然後觀看了起來。
    “小洛啊,還是你來吧,我感覺我有點手抖!”
    古三通聽到蘭亭序三個字,不知道為何,那笑容,比哭了還要難看。
    他本來已經想伸手去拿的了。
    但是那手,卻是小心翼翼的放了回來。
    要t是真跡。
    這東西一件,就堪比整個書法文物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
    “那好!”
    洛風點了點頭,知道古老頭怕是承受不了這麽貴重的文物,打眼就朝著箱子看了過去。
    這是一個70公分左右的箱子。
    打開後。
    洛風發現,並沒有自敘帖那麽大的規模,但依舊是有三米的。
    【叮!書法!屬性:?????】
    【價值:???????】
    洛風立馬一愣。
    這係統是抽什麽風?
    價值是問號他見過太多了,那就是價值不可估量。
    但是朝代什麽的?都沒有顯示?
    材料是什麽?也沒有顯示?
    這什麽鬼啊?
    很快,洛風打眼看去,這蘭亭序的內容,讓他心驚。
    可是蹲下來,慢慢看,他發現這篇蘭亭序,問題很大。
    忍著疑惑,洛風繼續翻開,整篇蘭亭序,就y入了眼前。
    “雖然我不是很懂書法,但是看上去很牛!”
    “我就不一樣了,主播說牛,那麽我就相信,主播說是垃圾,你就是黃金也是狗屎!”
    “臥槽!主播是你爹啊?”
    “但願如此!我就能繼承主播五百億家產了!”
    “別搶,主播是我爹!”
    “明明是我爹,義父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
    洛風仔細的看著,這幅蘭亭序,但看字的話,絕對是大師的手法。
    但是其中的意境,或者說那份情感,還是不夠飽滿。
    蘭亭序為什麽能是千古第一行書?
    因為他的創作環境,是不可以複製的。
    這是一群詩詞書法家,在會稽山的蘭亭,搞的一個聚會。
    也就是喝酒作詩。
    輪到誰,就開始作詩,做不出來,就喝三杯酒。
    參加的文人,都是40多個,寫了37首詩。
    這東西,就是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
    前麵就說過了,蘭亭序和蘭亭集序,其實都是一個東西,沒有區別。
    所以說,這樣的意境下,每一筆,每一個字的強烈情緒,都是無法複製的。
    就比如李白每次喝酒,就能意氣風發的寫出來好詩,這和意境是脫不開關係的。
    如果沒有那些意境,說不一定他還作不出來呢。
    所以說,對於後世書法家,蘭亭序,就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隻能仰望。
    “這幅蘭亭序?會長,你覺得是真的嗎?”
    京城的書法協會裏。
    大家守著一個大投影儀。
    看著洛風的直播。
    “單輪書法來說,是一個大家,筆法也是根正苗紅的王氏筆法!但是情感上差了一些東西!”
    “是啊,不太像是真跡!”
    “我和你們的看法一樣!差一口氣!”
    大家心裏。
    立馬有些失落。
    這東西不是真跡?
    不過很快,李會長這裏來了電話,居然是彎彎那邊的蘇館長。
    “李會長,您看了那篇自敘帖了嗎?”
    “看見了,怎麽?”
    “要不你看看,這是不是真的?”
    “倒是沒有仔細看!”
    李會長笑了笑,知道這蘇館長什麽意思。
    就是希望自己鑒定一下洛風的自敘帖是假的。
    那麽他們博物館的東西,就是真的了唄。
    “看了一會兒,是真的!這樣的意是臨摹不出來的,如果是臨摹本,那麽這樣的實力,怕是真跡都要被壓下去了!”
    看了一會兒。
    李會長直接給了蘇館長這麽一個回答。
    讓對方直接原地爆炸。
    他知道李會長的能耐和權威,他要是說真的,那幾乎也不會走眼了
    “小洛啊,怎麽樣?看出什麽門道了沒有?”
    古三通很是著急的問著,他雖然不懂什麽書法,但是也能感覺,這書法寫得是非常的好的。
    “是啊,小洛,看出來了沒有?到底真假?”
    張少偉也對這一行還是了解的,可是並不是精通的專家,看看門道還可以,再深入的話,他就不行了。
    此刻兩個人都很期待的看著洛風。
    就等著洛風的回答。
    不僅僅是他們兩個,其餘的考古隊,還有全網的人,幾乎都在等待洛風的回答。
    洛風看了看他們期待的眼神,也隻能無奈說道:“真跡倒不是,隻不過是臨摹本!”
    臨摹本?
    這三個字出來的時候。
    眾人那一副激動的樣子。
    立馬就錘頭了下去。
    一陣歎息啊。
    居然隻是臨摹本嗎?
    “但是這東西,似乎透著一股不對勁!”
    說完了絕望的事情。
    洛風又拋出去了讓大家帶有希望的一句話。
    “不對勁?這是什麽意思?”
    “哪裏不對勁啊?”
    洛風搖了搖頭,“我現在也不知道!”
    其實洛風也看不出來。
    如果隻是看字的話,這是非常根正苗紅的王氏寫法,這不是故意模仿王羲之的筆法,而是那種從小就這麽練習,自然而然形成的王氏筆法。
    非常的成熟,並不是刻意為之。
    可這整篇蘭亭序,就是沒有那一份強烈的情感和意境,完全有形無意。
    不過係統的提示,也讓洛風無比的疑惑,臨摹本怎麽就無可估價了?
    難道說?
    比真跡還要值錢嗎?
    這就太扯了吧?
    天下的書法文物當中,哪裏有什麽臨摹本超過真跡的?
    所以說,洛風才說,這個蘭亭序,真的是大有問題
    很快,洛風一個字一個字的觀看著欣賞著
    想要從中,看出來一些端倪。
    “這書法行雲流水,以中鋒為主!”
    “剛柔相濟!”
    “的確是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而且手法老練,寫出了自己的東西,不像是刻意模仿王羲之的特點!”
    “真是太奇怪了!”
    洛風摸著下巴,真是一個百思不得其解啊。
    而且那直播間外麵,一群書法家聽著洛風的這些解釋,其實也開始迷糊了。
    “這個年輕人,倒是對書法的了解,堪稱大師了!真是難得啊,這麽年輕,就有這樣的造詣!”
    “能看出來這些,這個人的水平,也是能進入全國前二十了吧?”
    “那當然能的,在座的各位,有幾個人能這麽快看出來問題?”
    “其實他說的我也很疑惑,雖然說意境上,的確相差甚遠,但是隻看筆法的話,完全又沒有刻意模仿的痕跡,王氏筆法的特點很明顯!”
    “那麽李會長,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就是王羲之的後人?練筆之作?”
    “有可能,不是很清楚!”
    這一幫書法家,想了想,最終的結果還是傾向於王羲之的後人練筆之作。
    其實洛風也往這方便想過
    但是看到那結尾處的時候,洛風就把這個想法直接拋開了。
    這份蘭亭序,一共印章就有幾十個。
    其中有很多都是東晉時期名家留下的印章,也有王羲之本人的落款。
    如果是王羲之在蘭亭聚會上寫的,那麽這些印章就有點假那時候交通很不方便,這麽多名人聚集在一起本來就不容易。
    不可能給你回家後,重寫一遍?你到處送去?然後給你加蓋印章吧?
    所以說,這些印章就太刻意了。
    “咦!”
    洛風此刻聚精會神的看了看,盯著一個印章,仔細看了看,一下子就腦袋靠了過去,想要看得更清楚。
    “小洛,怎麽了?”古三通好奇的問道。
    “這是這是智永大師的印章!”洛風見此,立馬哈哈大笑了起來,“我現在明白了,我現在明白了”
    看見洛風大笑,古三通疑惑了一下,隨即開口問道:“智永和尚?”
    古三通哪裏不知道這個人呢。
    智永和尚俗名叫王法極,會稽人,生活在南朝陳朝末期到隋朝初期,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的7世孫。幼年時期飽受戰亂的困擾,不得不跟隨家人出家,後來雲遊四方,最後長住永欣寺(原名雲門寺)書閣,深居簡出,苦學書法30年。
    由於是王羲之的後人,智永遺傳了祖先的優秀基因和天賦,悟性很高,再加上勤學苦練,終成一代書法大師。隋唐年間學習他的書法的人不計其數,智果、辯才、虞世南等書法大家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他們把智永譽為“書法奇才”。
    “是的,就是這個和尚,王羲之的七世孫!”洛風點了點頭,笑容逐漸擴大,“這份蘭亭序,是真跡!”
    這句話。
    直接讓在場的人,都為之一驚。
    “蘭亭序可以說是王家的傳世之寶!”
    “到智永和尚這裏,已經是第七代了!”
    “王家的書法大家很多,除開二王,那麽有名的就是智永和尚了!”
    “蘭亭序的真跡,也一直被智永和尚收藏,去世的時候,才交給了弟子辯才!”
    “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唐朝很多人都對書法情有獨鍾,尤其是王羲之的墨寶!”
    “唐太宗先後三次,請辯才去京城,詢問蘭亭序的下落!”
    “但是辯才就裝傻充愣,不知道蘭亭序的下落!”
    “李世民就想了一個不光明的手段,把蘭亭序誆騙了過去!”
    “這事情被大畫家閻立本記錄了下來,也就是《蕭翼賺蘭亭圖》!”
    “但是現在看來,辯才不是真的愚蠢被李世民騙了,而是另想手段,把一份臨摹本交上去了!留下了真跡!”
    聽到這裏,張少偉還是不解,到:“不對啊,蘭亭序是紙本,這一篇不過是絹本,對不上啊!”
    洛風笑了笑,拿起來這東西,“不設絹本的話,怎麽能騙得過李世民?張老師不知道一句話,真亦假假亦真!唐太宗認為絹本是假的,可實際上,真跡就藏在這絹本當中”
    “也就是說,真正的蘭亭集序,就夾在裏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