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清朝藩王頭顱!滿清第一麵國旗!
字數:10886 加入書籤
至於“七殺碑”是什麽?
簡單來說,是川地的民間,長期以來流傳的故事。
是關於明末大西軍領袖張獻忠的傳聞。
據說,張獻忠非常喜歡亂殺人,還假借天意立碑明誌,上書“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也就是有名的“七殺碑”。
以前看來,這東西,隻是活在了傳說當中。
但是現在。
這東西好像真的就出來了。
“這東西寫的是什麽玩意啊?”
“怎麽那麽多個殺字呢?”
“這字說實話,看得我心慌死了!”
七殺碑上。
那鐵鉤銀劃。
雖然看不清楚幾分了。
但依舊殺氣騰騰。
人們說,看字識人。
是有道理的。
書法家的字,大氣豪邁。
而這張獻忠的字,完全就如本人一般,殺氣騰騰啊。
“這是七殺碑,很顯然是張獻忠留下的”洛風考慮了一下,還是開口說了出來。
“誰t能翻譯一下,上麵的字,是什麽意思?”
“張獻忠也是個狠人啊,殺人還這麽名正言順?”
洛風這裏,也沒解釋太多。
蘇美姬應該認識這東西。
派她給直播間的人講講就是了。
而洛風,則是繼續挖掘了起來。
從下午2點過開始,一直挖到晚上差不多淩晨,所有的箱子,都挖了出來。
百米大的巨坑。
一共出土了1000多個箱子。
這些箱子。
堆積起來,都有十幾米。
但是其中有兩個箱子,距離這些成堆的箱子,大概十幾米,而且埋的深度不同。
這兩個箱子,一個是半米左右,一個長2米,但寬度隻有二十幾公分。
完全和其他箱子格格不入。
像是倒插門進來的一般。
有點像是後麵埋的。
“我們先休息一會兒吧,天亮了再繼續!”
洛風看了看時間。
就算自己不休息。
其他人也要休息啊。
晚上的時間點,肯定沒有招來李詩詩了,畢竟今天太累了,這樣的狀態下,想必做起來,也不會太舒服。
躺在遊艇的房間裏,洛風首先聯係了航空公司,幫忙運送箱子。
隨後倒頭就睡覺了。
不過當第二天出門。
普照寺的香火,一下子就鼎盛了起來。
裏麵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怎麽回事。
對於他們問的?什麽張獻忠寶藏?更是一無所知,很懵逼。
“眾施主,你們因為什麽事情登門?”
方丈很是懵逼地看著江別鶴等人。
這是官方的。
方丈當然得親自接待!
“我說方丈啊,你不知道張獻忠寶藏的事情嗎?”江別鶴也來了普照寺。
“我不知道!”
江別鶴:“就是明末時期,張獻忠把你們普照寺一把火燒掉了,後來清朝時期又重建!這事情你們也不知道嗎?”
“這個當然知道!”方丈點了點頭,。
“那麽你們寺廟沒有記載,這些建設的錢,是哪裏來的嗎?”
“這個倒是沒有記載!”方丈搖了搖頭。
反正寺廟他出生就在了。
他哪裏會關心這些問題。
“聽說你們寺廟,不受捐贈?”
“是的!”方丈點頭。
“那麽寺廟下方,藏有寶藏的事情,你們也沒聽說過嗎?”
“沒有!”
“那我們可以自己找找嗎?”江別鶴道。
“額,這個。”
方丈很明顯有點抗拒。
可是江別鶴也不想啊。
他是被委派過來的。
普照寺雖然明麵上屬於方丈,但實際上,可屬於當地官方。
而且官方每年都要撥款給他們修路,架橋,開支可不小。
知道了張獻忠寶藏很可能在普照寺下麵,考古隊是很開心的,那意味著,洛風辦證了,也不能挖普照寺。
“老衲就問問,會不會對寺廟有所毀壞?”方丈問道。
“這個當然不會,我們肯定會加以保護!”江別鶴點了點頭,也很清楚,自己要不是官方代表,那麽和尚們,肯定不同意。
“既然如此,各位就去尋找吧!”方丈點了點頭。
“謝謝方丈!”
江別鶴見此,也是非常開心的,當即就拿起來探測儀,帶著大家尋找了起來。
而與此同時。
今天的普照寺,也被武警給看了起來。
遊客們,都不能進入。
這裏或許要封閉一段時間了。
滴滴滴。
“江老師,這裏有反應!大量金屬!”
滴滴滴。
“江老師,這裏也有反應!”
滴滴滴
不斷的聲音響起來了。
說明下麵,真的是有東西啊。
大概五個小時左右,最終確定,寶藏就埋在普照寺的後院。
大約是長寬20米的一個地方。
當然,這裏是最多的,其他地方也有反應,但是很少。
江別鶴都懷疑,其他地方的錢財,是過去普照寺的和尚,取出來用了。
反正初步探查,寶物的量,是很小的。
“看來洛先生分析得對啊,這裏果然有寶藏,而且應該是張獻忠用來迷惑世人的!”
下麵的東西數量太少。
根本不能稱之為寶藏。
方丈也鬆了口氣,這樣的數量,就算全部挖走,對於寺廟來說,破壞應該不大。
照著地方,考古隊開始挖掘。
挖了足足2米深,才挖到大箱子。
“江老師,這裏的寶物,和洛先生挖到的寶藏,是一樣的嗎?”
“不知道,挖出來就知道了!”
埋葬的深度,的確有差別。
但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既然要迷惑外人,那麽寶藏就得埋深一點,埋太淺了?看著也不像是寶藏啊!畢竟張獻忠都不重視!
或者是當年的和尚挖出來後,自己再次掩埋的。
江別鶴更相信是和尚弄的。
張獻忠的想法就是,大張旗鼓毀掉普照寺,那麽就會讓人覺得,寶藏是埋在這下麵的。
然而其實寶藏是在青城山另外的地方。
另外一邊,洛風一覺就睡到十二點。
起床的時候,發現蘇美姬,秦如冰,李詩詩等人,已經在房間外麵等待了。
並且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
女孩子,昨天挖寶,也沒有費太多的體力活。
故而今天起來得很早,也是正常的。
吃了早飯。
洛風就帶著大家開始去昨天的地方了。
一個一個的箱子如今被洛風打開。
發現不外乎,都是金銀珠寶。
這一點,洛風沒有覺得意外。
因為本來張獻忠就是逃亡,他除了帶金銀珠寶這樣的硬通貨?還能帶什麽書法字畫嗎?
嗬嗬。
那玩意本來就容易損壞。
隻有金銀這東西,摔不爛,打不壞。
銀子有刻著大西的銀錠。
也有“西王賞功”的金銀錢幣。
但是沒看見玉璽。
也沒有其他重大文物。
全是硬通貨。
“寶物還真是多啊!”
“人家其他考古隊,金銀都是按件?主播這裏是算箱的”
“這怎麽會算箱呢?直接按照噸計算!”
“不過為什麽還有最後兩個箱子,主播舍不得打開呢?”
“我覺得吧,這肯定是好東西,主播是留著最後再打開的箱子!”
“快快快,打開看看,到底是什麽!”
對於未知的東西。
網友們,當然是期待無比的。
畢竟開了一大堆都是黃金白銀。
如果能來點別的東西,倒是可以讓大家眼前一亮。
“還剩下兩個箱子,洛風你為什麽不打開?”蘇美姬好奇的看了看,“是不是這兩個箱子和其他不一樣,你比較好奇,或許東西也不一樣?”
“是啊,我們美姬就是聰明,這兩個箱子不管是埋葬的地點和深度,都不一樣!我打算最後打開!”洛風誇獎了對方,隨後想了想,還是道,“那麽我們就先開這個小箱子吧!”
隨後。
洛風找來那半米的箱子。
哢噠一下打開了。
裏麵卻直接出現一個骷髏頭。
“臥槽!”
“尼瑪啊?這是什麽鬼?人頭骨?”
“這不會是張獻忠的腦殼吧?”
“牛逼,張獻忠埋寶藏的地方,怎麽會有他的頭?”
“如果真埋在這裏,這就是墳地了!”
洛風看到這個頭骨,也是非常意外的,平複了一下心情,看了看盒子裏,還有一個小木牌。
但看到木牌上麵的字。
洛風差點暈倒。
“愛新覺羅尼堪?”
臥槽?
清朝皇族姓氏?
“這寫的是愛新覺羅?”蘇美姬也惡補繁體字,看懂了上麵的意思,詫異地道:“怎麽回會是清朝皇族姓氏?這人是誰?”
“愛新覺羅,這肯定不是簡單的名字啊!”
“能這個姓氏的,都是皇族!”
“廢話,不用你說,電視劇裏我看過!”
“而且是明朝末期的愛新覺羅姓氏?那肯定是康熙乾隆的老祖宗了!”
“這身份好流弊啊!”
“這不是張獻忠的寶藏嗎?關愛新覺羅什麽事情?”
“我記得愛新覺羅尼堪,應該是張獻忠死了後才死的吧?時間線完全有問題啊!”
“難道寶藏是尼堪埋下的?”
洛風也思考了一下,這的確是努爾哈赤的一個孫子之一。
“我覺得,應該是陪葬!”洛風摸著下巴道,“或者是祭奠!”
“這個地方,可能是被當成了衣冠塚祭拜了!”
“至於是誰!”
洛風說到這裏,嗬嗬一笑道,“應該是李定國!”
能想到這些。
主要是李定國的身份比較特殊。
李定國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張獻忠發動陝北饑民起義,將少年李定國收為養子,改姓張。
從此,他跟隨張獻忠轉戰南北。
李定國成年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鍾愛。張獻忠死後歸順南明政權,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繼攻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
李定國七月初占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麵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麵。
公元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清軍吳三桂部十萬大軍進入緬甸,逼緬王交出永曆帝,未果。次年,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在西南邊陲堅持抗清鬥爭17年的李定國於公元1662年六月在猛臘病逝,時年42歲。
這就是李定國的生平。
簡單來說,李定國就是殺了愛新覺羅尼堪的人。
這裏能出現尼堪的頭顱。
而且李定國又是張獻忠的養子?
那麽祭拜。
是很合理的。
“所以說,現在看來,是李定國,用這人頭,來祭奠張獻忠的!”
洛風說完,把木牌丟在了盒子裏。
雖然這裏不是張獻忠的墳墓,但李定國肯定把這裏當做了張獻忠衣冠塚。
沒管那麽多。
洛風再次打開了另外一個長條形的盒子。
盒子打開,居然是一個絲綢包裹的長筒物件。
洛風眼睛一亮。
難道又是字畫?
不過跟著腦袋一起埋葬的?或許不是字畫吧?
想到這裏,洛風還是有點失望的。
不過既然一起祭拜了,那麽東西的身份,應該很有意義。
“這個東西?是什麽?”
打開綢緞後。
裏麵的東西。
讓洛風也看不懂了。
這包裹的是一塊布匹嗎?
懷著疑惑,洛風把這塊布匹打開。
卻發現,布匹底色是白色的,長2米多,左邊寬一米五,呈現三角形,邊緣有波浪形的鑲邊。
而那布匹中間,卻繡著一個雄鷹!
“這這應該是一麵旗幟了!”
畢竟沒有什麽名家的落款。
也沒有其餘的東西。
就一個雄鷹。
那肯定是旗幟。
不是絹布字畫。
“這是大明朝的國旗嗎?”
“明朝哪裏有國旗?”
“而且旗幟是白色為底?這什麽地方的風俗?”
洛風搖了搖頭,“肯定不是國旗,而是旌旗!”
“而且也不像是明朝的旌旗!”
洛風知道。
明朝那個時期,根本沒有國旗的概念。
旌旗這東西倒是有,那就是打仗的使用的。
“春秋無義戰,諸侯竟交兵,中原無寧日,旌旗卷長空”
這裏提到的旌旗,就是打仗用的。
至於國旗的出現,清朝時期是光緒帝時期出現的第一麵國旗,叫做黃龍旗,上麵畫的是一條龍。
背景是黃綢緞!
“難道是滿清八旗?”蘇美姬開口道。
洛風沒有回答,而是開口道:“滿清八旗,一開始隻有四旗,黃白藍紅四種純色旗!”
“努爾哈赤掌管黃旗,長子愛新覺羅諸英,掌管白旗。
愛新覺羅尼堪是諸英的兒子,自然打的是白旗!”
“這眼前的白旗,應該是李定國殺了尼堪後繳獲的戰利品!”
p:謝謝大家的支持,投點推薦票和月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