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國喪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不管德康所在的朝代,會不會影響到後世的某些發展,至少在她的故事裏,東方定會比西方更先進
沒辦法,她向來爭強好勝。就跟在現代一樣,她手下的那些員工,要是安逸享樂的話,是會被踢出局的。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她力求做到最好。
或許是蘇曼容等人要從晉源經過的消息,早就傳到了晉源。
三位礦主已經等在城門前了,一行人寒暄了一會兒,便直奔重點。
“驚華城主放心,我等已經命人將猛火油送至德康,這一路上,城主和護國公也不用操心猛火油了。”
“三位礦主有心了。”蘇曼容禮貌的笑了笑,心裏卻不免覺得三位礦主太貼心了。
她想藏一些猛火油進空間的
這樣一來,就隻能等到德康之後再來研究了。
“能為驚華城主分憂,是我等的榮幸。”三位馬屁精礦主上線,說著說著便開口討要著:“我等很想學習黔州的管理之道,不知道驚華城主能否詳說一二,也好讓晉源效仿”
“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若是三位礦主會錯了意,隻怕好心辦壞事。
等我到達德康後,抽時間整理一份黔州管理手冊,從律法,惠民政策,改革理念等等各方麵進行整理。
定會詳細的將黔州發展的軌跡書寫下來,到時候三位礦主隻需要按照冊子來管理就行了。”
蘇曼容揚起唇角,毫不猶豫的說著。
她原本也打算這麽做的,將黔州的管理之道整理成冊,交給永治帝來學習。
以永治帝的聰慧,不用多解釋,他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樣,她也就不用浪費口舌,頻繁入宮了。
她不喜歡宮中的氛圍,不喜歡看到動不動就下跪的宮人們。
在現代,她喜歡開會,喜歡看到那些股東們在一起互相較勁。
他們都是成功人士,一言一行都值得學習。
但是麵對那些人,她不需要刻意的奉承。
但是在皇城中,一言一行都會被人議論,要下跪,要卑微
如果永治帝需要幫忙,她寧願融進百姓中,親自參與政策。
隨後一行人繼續前行,出了晉源城,連著趕路。入夜後,便宿在了距離德康百裏外的驛站。
這裏也是他們流放路上,第一次住宿的地方。
當時,蕭府的流放隊伍再次停留,等著蘇府的流放隊伍
如今故地重遊,還真是令人感觸頗多啊。
“夫人,可還記得此地”
蕭成羨一臉壞笑的看著蘇曼容,說著說著便忍不住笑了起來:“夫人每次飯點都以出恭為借口,前往空間裏偷吃。
每次回來時,嘴角明晃晃的,看上去就是剛剛偷吃的樣子。
我還納悶過,為何出恭回來,夫人看上去有一種酒足飯飽的樣子”
蘇曼容撇撇嘴,欺身逼近,下一秒則是伸手扯了扯蕭成羨的耳朵,不悅道:“我怎麽能忘記,我說我吃了榴蓮,臭臭軟軟,金黃色的。
你還當著我的麵吐了,你那時候眼底都是鄙夷”
當時的蕭成羨還真以為蘇曼容吃了什麽了不起的東西,畢竟驛站後院就隻有茅廁了
但是自從知道了空間的存在,蕭成羨隻恨自己沒有早點跟蘇曼容一起,暢飲美食。
“不吵,不吵”媛兒小跑著衝到蘇曼容和蕭成羨的中間。
“嘿,你這個小丫頭,是擔心娘親欺負你爹嗎”
蘇曼容嗔怪著:“是他笑話我在先的!”
“看來閨女確實是父親的心肝寶貝,知道護著我。”蕭成羨欣慰的抱起媛兒,感歎著:“往下我也是有人護著的人了。”
“嘿,打”
在一旁轉悠的錚兒,見狀也跑了過來,牽著蘇曼容的手敲打著蕭成羨的胳膊。
“兒子護著我。”蘇曼容也一臉光榮,將錚兒抱在懷裏後,四個人便打鬧了起來。
自從聖康帝下台,德康帝登基,天災動亂不定。
哪裏還有需要被流放的罪犯所以驛站這邊也很是淒涼,鮮少有人在此過夜。
他們四人的嬉戲打鬧聲,在整個驛站中回蕩著,平添了幾份生機。
臨睡前,蘇曼容依舊給眾人分了盤香。他們一家人就都睡在了帳篷中,不用擔心蚊蟲。
等兩個孩子睡著後,蘇曼容給蕭成羨使了使眼色,便一個人進入了空間。
不過現在時間還早,她也沒有太多困意,就拿著錄音機,不停的念叨著黔州各個管理策略。
她的普通話很標準,畢竟當初靠普通話證的時候,都考到了一乙
錄音機很容易就識別了她的普通話,整理成電子文檔後,她在手動刪刪減減,整理分類。
不過黔州的管理策略太多了,一時半會兒也做不完,確定了鬧鍾會在半夜十二點半響起後,便放心的睡著了。
“奧特曼,奧特曼,打怪獸,打怪獸”
床上的女人黛眉未蹙,紅唇還未張開,就被一聲嘈雜搞怪的鬧鍾響聲驚醒。
“太好了。”
蘇曼容伸手打了一個響指,一點也沒有起床氣,反而很是歡喜的替自己加油打氣。
“我命由我不由天,想讓我來就讓我來,想讓我走沒門。”
說完這句話,蘇曼容又重新調整姿勢,繼續睡覺去了。
還是跟之前一樣,醒來之後,她先洗漱化妝後才回到帳篷中,所以蕭成羨根本看不出來她的真實狀態。
她晚上也都老老實實用著眼霜和精華之類的產品,畢竟不知道要這樣半夜醒來多少次,肌膚狀態一旦變差,不容易好起來,所以她的護膚意識還是比較自覺的。
馬車剛剛從南城門進入德康,便聽到了太上皇駕崩的鍾聲,全城百姓聞聲也都在原地長跪叩首,啜泣聲不絕於耳,舉城同悲。
蘇曼容和蕭成羨相視一眼,也停下馬車,站在原地朝著皇城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他們知道德康帝的生命隨時都可以消逝,卻沒想到竟然隻差了這一段路程
“關於太上皇的葬禮,乃是國喪。夫人不懂其中的繁文縟節,就帶著了兩個孩子回護國公府,我先入宮,伴在陛下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