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熱鬧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華成要回來了?!
張春暖懵了1下,直到王冬雪跑到麵前,才回過神來。
“你說的是真的?華成要回來了?”
當初周華成因為重傷龍鐵柱,被判了6年勞改,去往北地。
那個年前,還是周浩然帶著王冬雪、周建軍和王3哥1起去北地為周華成打點的。
如今犁頭草才剛能走路,滿打滿算周華成才過3年刑期,就算減刑,也沒有直接對半減的吧……
怎麽這會兒就要回來了?
張春暖1開始聽到這個消息,隻是高興,想了想又覺得可能性太小,說不準是王冬雪被騙了。
誰知王冬雪接下來的話,卻讓她心裏的疑慮直接煙消雲散。
“是郵遞員送了信到家裏!華成寫信來說年前就回來了!”
說著,她從衣服兜裏拿出1封信,遞了過來。
張春暖接過信,展開來1目十行快速瀏覽了1遍。
緊皺的眉頭隨著目光下移慢慢鬆開,將信看完,她臉上的擔憂疑慮已轉變為笑容。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張春暖沒忍住張開雙臂與王冬雪抱在1起。
“那你們秋收完是不是就要準備建新房了?”
周華成在信上沒說明減刑的原因,卻也說年前就要回來,而且除了他以外,認的幹爺爺刁老也跟著來。
雖然心中沒有明說,但從字裏行間也能體會出周華成要與王冬雪1家子搬出來為幹爺爺養老的意思。
王冬雪聞言連連點頭:“嗯,晚點我就跟爹媽還有大哥2哥和嫂子們商量。”
按照王冬雪的想法,肯定是分家了找周立學批1塊宅基地建新房畢竟好。
畢竟如今家裏雖然還算住得下,可大哥家解放到年紀了,到時候結婚生娃兒,家裏就有點擠了。
最主要的是刁老是認的幹爺爺,跟著周華成來山腳村養老,總不能讓他也住在老周家,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因此,王冬雪想來想去,還是決定搬出來重新建房。
如果能批到離沈家近1點的宅基地就更好了!
可惜鐵牛山靠近山腳村的這1麵,也就隻有沈家這1片適合建房,且當初張春暖直接全占了。
不然王冬雪非得在沈家邊上建房不可。
張春暖聽王冬雪說要建房,心裏估摸著算了1下她手上的餘錢。
當初周華成被判勞改,張春暖借給王冬雪不少錢。
刨去給龍鐵柱治傷的醫療費和後來他們去北地1路上的花銷,王冬雪退回給她2百8十塊。
至於欠下的那2百2十多,因為老周家還沒有分家,所以這兩年他們1大家子已經00碎碎還回來將近2百塊了。
王冬雪這兩年因為生孩子時傷著了,1方麵要調養身體,另1方麵又要照顧兩個孩子,根本不能下地幹活。
他們手裏,應該是沒有餘錢建新房的。
.
想到這裏,張春暖反手握住王冬雪的手,“冬雪,建房子的錢要是不夠,你1定要同我張口。”
王冬雪似乎想到了什麽,再次掏兜,翻出兩張大團結遞給張春暖:
“我差點忘了,這是還欠的欠,還差多少回頭我再拿給你。”
張春暖看到遞過來的錢,臉上的笑容瞬間斂去,冷聲道:“我讓你張口,不是要你還錢的意思。
這兩年你1個人既當爹又當媽,身體差又帶著兩個娃兒,不能下地賺工分,吃喝都靠婆家和娘家。
如果你還把我當姐姐,就把錢收回去,之前你大嫂2嫂還回來的錢,我都放著,等下吃過飯了你先拿回去用。
等華成回來了,你們日子過好了,再還給我也不吃。”
王冬雪剛要說話,又被張春暖開口堵住了:
“你曉得的,我家裏真不缺這點錢,要不是現在外邊太亂,我早就拿錢去市裏買工作做城裏人了,聽話,把錢拿回去。”
張春暖反手將王冬雪遞錢的手推了回去,轉頭又去招呼周明達兩口子了。
她看到跟在周明達身後抱著小石頭的年輕小媳婦,揶揄道:
“這就是小苗吧,明達也真是的,成天把你藏在家裏,也不說帶出來走走親戚朋友,小石頭都那麽大了,我還是第1次見到你。”
張春暖是第1次見到莫小苗,而莫小苗同樣也是第1次見到張春暖。
她看到張春暖時,整個人都呆住了。
之前見到周浩然時,她雖然沒跟人說過話,心裏卻時不時會8卦1下。
那麽好看的1個男知青,為什麽會娶個帶著拖油瓶的寡婦?
與年長女性審美不同,村裏不少大姑娘小媳婦都覺得周浩然長得好,見到時總免不了臉紅心跳。
之前她沒見過張春暖,也免不了覺得周浩然是昏了頭。
可現在見到真人,她又覺得是不配了。
張春暖看到莫小苗呆呆的模樣,噗嗤1下笑出聲來,看著周明達打趣道:
“難怪你不讓你婆娘出來玩,那麽呆,人家1忽悠就騙走了。”
周明達也跟著笑,寵溺地看了莫小苗1眼,說道:“嬸娘就別笑了,小苗平時不這樣。”
“哦~~~”
張春暖似笑非笑地看了小夫妻1眼,“明達你帶小苗去堂屋先坐坐,我去跟你媽說說話。”
待她離開後,周明達單手抱過小石頭,空著的手牽著還在發呆的莫小苗就往沈家堂屋走。
路過飯亭時,他看到談正平正和王心昱在擇菜,停下來打了個招呼時,莫小苗才回過神來。
她捏了捏周明達的手,小聲說道:“春暖嬸娘長得真好看!”
周明達樂了,“你之前不是見過小8月,還說她生得好嘛,媽當時就說8月長得像嬸娘,當時你就該曉得嬸娘長得好看了。”
莫小苗怔了1下,卻覺得不對,“長得像也不1定就好看啊……你看小囡囡蠻好看,長得也像冬雪嬸娘,可是冬雪嬸娘就沒有春暖嬸娘那麽好看……”
她1時間解釋不清楚。
隻覺得自己被張春暖的相貌驚豔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