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詩見九月
字數:4905 加入書籤
林墨聽聞,更為撼動。
他想起了一首詩,不由得出聲念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林墨聲落,羌笛音起。
這淡淡的羌笛聲,自虛空響起,思念如風席卷天地間。
玉門關,堅挺筆直的身影向林墨而望。
青瓷姑娘怔怔出神,悠悠道:“這詩真好!”
“那是自然嘍,少爺詩才無雙!”西晚傲氣的回答。
林墨回過神,對著青瓷說道:“青瓷姑娘,這首詩送你了。”
“這不好吧?”青瓷心跳加速,她很想要又覺得不妥,畢竟已經欠他一首詩的人情。
“我不缺詩詞,你留著吧,等到了京都,沒有幾首詩詞傍身可不行。”
“多謝林公子!”
青瓷忽然猶豫不決道:“我……”
她本是白虎城民,去離陽城時就買了通行證。
她也知道林墨和西晚身上的銀子不夠買一張的,自己也沒多餘的錢財。
林墨會心一笑道:
“月嬸告訴我了,入了玉門關就是白虎城,這裏有傳送陣,可以直接抵達京都城,青瓷姑娘先去吧。”
青瓷姑娘擺擺手,急忙道:“我不是不願與公子同行,我想先去京都城掙點碎銀……”
林墨打斷道:“你的心意我領了,本公子七尺男兒,怎會用女人的錢。”
青瓷還想解釋,林墨打斷道:
“總有分別時,姑娘何須在意呢。再說,我和晚晚晚些日子也會抵達京都城的,那時還會相逢。”
青瓷姑娘走了。
她到了京都城,隨便找了一間客棧住下,開始規劃如何在京都城立足。
青瓷明白一個道理,京都城遍地都是詩修,如果自身修為不夠,想要出人頭地就要掂量掂量傍身的詩詞夠不夠分量。
第二天。
青瓷姑娘就去了大夏書院,這裏的書山可以給所有的詩詞排名。
不同於詩文絕壁,隻能顯化品級詩名和寫詩人,想要掂量一首詩,隻能去書山正名。
書山,位於大夏書院後山,是大夏國底蘊,不僅有精兵把守,不少大儒也坐鎮於此。
一般而言,大夏書院不得隨意出入。
給詩詞正名,也成了進入大夏書院一個不錯的借口。
大夏書院有座品詩崖,坐落正門偏側,從這裏可直入書山。
品詩崖人聲鼎沸,來這裏的人多是湊熱鬧的京都城民,和一些各方勢力的探子。
品詩崖有麵絕壁,可倒影書山品鑒詩詞的景象,一旦好的詩詞出世,探子們便開始活躍了。
青瓷姑娘顯得緊張兮兮,小心翼翼的說明來意,才被允許進入大夏書院。
當然需要拿出詩詞,給守門的書院先生過目,他們覺得還可以,才能放你進入。
書山。
文氣匯聚成海,在書山上空流淌,一首首詩詞文章似魚兒在鬧水嬉戲。
青瓷親眼目睹了書山的壯觀,震驚的張口結舌,暗讚天底下也隻有書山才能見到如此仙境吧。
一書生低頭歎氣,自青瓷身旁路過,讓本身就緊張的姑娘更加緊張了。
她再次小心翼翼的上前,穩住聲音道:“奴家青瓷,給先生請安。”
鶴發童顏的老者,單手擼著胡須,點點頭道:“嗯……姑娘是詩修吧!”
“正是,奴家手中有一詩需給書山品鑒。”青瓷拿出了事前抄錄的詩。
“姑娘手中詩是否已得到寫詩人的允許,否則書山會代為拒絕。”
青瓷連忙點頭。
老者接過詩,看了一眼後微微一愣,問道:“這詩……還未天地認證吧?”
青瓷點頭,她倒是忘記了。
“無妨,書山自會品鑒,天地也會認可。”
老者說罷,低頭看詩。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老者滿意的點點頭。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好詩,必然上境!”
品詩崖。
絕壁前,眾人嘩然。
詩詞有四境,上境便是一境或者二境。
大夏不乏百萬書生,能寫出上境詩詞的讀書人寥寥無幾。
書山文氣海,直入蒼穹。
青瓷姑娘凝聚文氣,把抄錄的詩拋向文氣海,詩句遇到文氣海,頓時化作一個個文字。
絕壁前,眾人投去目光,全場鴉雀無聲。
突然。
一個個文字首尾相連,成為了四句詩,泛著月光。
文氣海中倒映一輪月亮,熠熠生輝,接著兩輪……三輪……四輪月亮遙相呼應。
絕壁前,轟然喧囂。
眾人驚訝不已,剛入文氣海就映出四輪明月,這詩了不得啊。
就在眾人感歎時,第五輪月亮,第六輪月亮一同倒映而出。
眾人還未來得及吹捧,又亮起了第七輪月亮,看勢頭還沒停止。
“七輪明月,已經極為罕見了。”
“詩見七月,要驚動京都四院了!”
“會出九月嗎?”
“少見多怪,怎麽可能呢!能見九月的詩,必然引發某種玄妙,大儒都要親至。”
絕壁前,討論聲愈演愈烈,文氣海緩緩亮起第八輪月亮。
眾人心都驚到嗓子裏,之前品鑒這首詩的老者悄然而至。
他是書院大儒,七境儒修。
一境童生,二境秀才,三境舉人,四境進士,乃至五境翰林,在京都城內隨處可見。
然而六境大學士是難以逾越的門檻,至於七境大儒,可謂鳳毛麟角。
八境翰林大儒,生平難遇,九境儒聖——翻翻古籍裏或許有記載吧。
書院大儒驚訝的看向青瓷,“姑娘帶來的這首詩,不簡單啊!”
青瓷姑娘不知所措的點點頭,被八月詩震驚的迷迷糊糊。
大儒又道:“有此詩傍身,姑娘可在京都立足了。”
青瓷隻知道點頭,說不出話來。
而此時!
品詩崖,絕壁前。
眾人驚叫出聲!
或許過於驚愕,言詞粗魯。
“仙人板板!第九輪……月亮!”
突然!
一輪輪明月倒懸,九月橫空。
頓時!
書山蕩起漣漪,一片朦朦朧朧,隱約間玉門關如龍一樣翱翔。
更為奇妙的是,遠在白虎城的林墨心有所感,抬頭遠望,視線直至書山。
他仿佛置身於玉門關上,身後披風作響,孤身一人,劍指前方。
這一刻,林墨雙眼濕潤。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