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見龍在田22

字數:4786   加入書籤

A+A-


    
    郭嘉談起戰後豫州的利益分配問題時,&bsp&bsp呂昭一臉興趣缺缺,像隻沒睡醒的貓,&bsp&bsp連尾巴都懶得搖晃一下,&bsp&bsp渾身上下透著明晃晃的“敷衍”二字。
    郭嘉為了緩和氣氛,隨意詢問一下棉花的相關事宜後,呂昭整個人都精神了,&bsp&bsp把寫滿字的紙放在他麵前,對著他侃侃而談,&bsp&bsp內容條理清晰,&bsp&bsp一聽就知道在心中醞釀許久了。
    他沒有打斷暢想美好未來、嘴角甚至不自覺地勾起微笑弧度的呂昭,隻是定定地注視著她,&bsp&bsp恍然大悟。
    怪不得荀彧會選擇留在這兒。
    雖然呂昭打仗確實很猛且有一手,&bsp&bsp但比起掃清,&bsp&bsp席卷八荒,威加海內,她顯然以穩定局勢、緩慢經營為先,&bsp&bsp更樂意走占領一塊根據地後慢慢消化、將其從內而外徹底變為自己勢力的穩妥路線,並在消化過程中推行各種惠民政策造福百姓,&bsp&bsp讓他們過上樸素的好日子。
    這與荀彧的目的不謀而合。
    郭嘉很懷疑要不是袁術主動進攻,&bsp&bsp呂昭能在南陽安安穩穩地窩上好久,呂布在前麵打仗,&bsp&bsp她就在後麵啃哧吭哧地啃地盤,&bsp&bsp啃個幾年,&bsp&bsp劉表的荊州就都是她的了。
    但文若似乎看錯了一件事,&bsp&bsp郭嘉想,&bsp&bsp君侯的確無意逐鹿天下,&bsp&bsp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bsp&bsp總有一天她會對抗漢室,因為那是擋在她前進道路上的最後、最弱、同時也是最龐大的一座障礙。
    她的理想純粹無一絲雜質,有私心的反而是文若。
    真有意思啊。郭嘉的眼裏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荀彧的理想不必問,荀攸還未做出最終的抉擇,賈詡是待遇安排到位一切都好說,徐庶任俠好義,為報救命之恩,隻要呂昭不墮落成凶國害民、殘剝海內的第二個董卓,他是不會棄她而去的。
    唯有郭嘉,他的態度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匡扶漢室”這四個字從來都沒被他放進過眼裏,他隻想找個對胃口的主公,事事都能跟上他的思路,與他配合默契,一個眼神就能互相明白對方的想法。
    若真能有幸遇上這樣的明主,無論對方想做什麽,哪怕去黃泉,他也願意跟著走上一趟。
    呂昭符不符合他的要求,他暫時還不能確定,但至少她很特別,與其他人都不一樣。
    之前他隻想看看呂昭能走到哪一步,現在他開始希望她能走得更遠一些。
    “……你發什麽呆呢?”不知何時,呂昭停止了解釋,微微眯起眼睛打量著郭嘉,“我剛才說的話你一句都沒聽進去吧!”
    她並沒有因為下屬走神摸魚而感到不滿,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怎麽會呢?”郭嘉眨眨眼睛,鎮定自若地微笑,“我聽到了,棉花是不能吃的。”
    換成別人,肯定會翻個白眼再吐槽一句廢話,呂昭卻聽懂了郭嘉的意思,露出讚同的神色,“是的,不能吃。”
    從西漢晚期開始,小冰河時期降臨,整體氣候從溫暖潮濕向著寒冷幹燥不斷轉變,糧食產量也跟著逐年遞減。曾經涼州、並州都是水草豐美的產糧大地,物產豐富,價格低廉,連帶著與周邊羌胡的貿易也十分發達,可如今這兩州的氣候甚至惡劣到了豆子的產量都很低的地步。
    南方相對好一點,至少種植溫度是達標的。但頻發的自然災害可不分南北,水災、旱災、蝗災來一輪,再加點反季的冰雹,糟糕的一年很快就過去了,什麽也沒能種下,什麽也沒能收獲。
    這種情況下,百姓們當然是想盡辦法多種一些糧食,希望能多一口飯吃。
    棉花可以保暖,聽起來很美好,但他們會覺得,吃不飽飯,早就餓死了,沒機會熬到冬天等著凍死。
    除非呂昭強製要求百姓們必須在她發的田地上耕種棉花,否則在溫飽都難以保證的前提下,不會有多
    少人自願種植經濟作物的。
    即使百姓們迫於威勢,種了棉花,他們也會陷入“糧食不夠吃”的憂慮中,整天提心吊膽,時間長了,人心浮動,會有局勢不穩的隱患。
    不能怪百姓們沒見識、想太多,整個社會環境就是如此的稀爛,不是戰爭就是天災,甚至二者齊頭並進,導致百姓們動不動就流離失所,被迫逃難,整□□不保夕的,誰能有安全感啊!
    “你是擔心糧食會不夠。”呂昭說。
    郭嘉點點頭。
    “放心吧,我考慮到這種情況了,”呂昭的目光掃過係統麵板,確認豐穰buff正在發揮作用。她微微一笑,以十分篤定的語氣說,“今年會是個豐收的年份。”
    郭嘉的思緒轉了一圈,還是想不明白呂昭到底為什麽如此有把握,但他知道她不會在這種大事上犯蠢,因此也沒糾結,隻保留了一點好奇心等待來日驗證。
    這時斥候送來了三份最新情報。郭嘉見呂昭沒反對,便自己接了過來,快速拆開看完,給呂昭總結道“昨天傍晚,紀靈率領先頭部隊五千人抵達葉縣附近,停留在之前黑山軍待過的位置,重新紮營。”
    “走得真慢,”呂昭毫不客氣地吐槽,“也不怕被我再燒一次。”
    其實這速度算快的。吳房與葉縣之間距離將近三百裏,步兵一天正常的行軍速度大約是三十裏,超過這個數值,士兵們會因為疲憊而戰鬥力大幅下降。從袁術派出紀靈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六天,紀靈能在六天內帶著五千人走完三百裏,要麽是借助了船舶的便利,乘船從汝水北上,要麽是命令士兵們快速行軍,玩命趕路了。
    “瀙水大營的旗幟從孫換成了袁,應當是袁公路到了。”郭嘉繼續說。
    呂昭心想這人可真能磨蹭,再晚幾天他就不用來了,直接往南逃吧。
    郭嘉晃了晃第三封情報,“曹孟德進入潁川了。”
    呂昭挑眉,“喔,反應挺快的嘛。”
    這句話將雙標體現得淋漓盡致——曹老板的速度才算是慢,他跟袁術掐了許久,在陳留邊境囤了不少兵馬和糧草以防萬一,基本不需要時間動員,真要立刻響應了呂昭,他現在早該深入潁川腹地,截斷紀靈的道路,將他打得措手不及了。
    呂昭估計曹操是觀望了一下,想確定她值不值得合作,會不會拖後腿,以及尋摸個最佳時機,令自己既不會損失太多,又顯得出了很大力氣。但他沒料到她的速度那麽快,先破黑山軍再斬橋蕤,幾天之內接連獲勝,大大挫敗了袁術的士氣。
    再不行動就白白浪費大好形勢了,曹操這才迅速出動。
    “其實我沒指望曹孟德,”呂昭實話實說,“他能幫忙牽製一下袁公路,令他有所顧忌就很好了……但現在看來沒什麽用處。”
    她說的沒用不是指曹操。
    其實曹操不需要做多少事,他帶點人去潁川和陳留的邊境溜達溜達,就能起到威懾作用了。
    誰能相信曹操是真的吃完飯撐得慌,出門隨便轉轉遛彎呢?來都來了,大好的機會,必須得試著偷襲一把。
    正常人都會這樣想,可惜從迄今為止袁術的一切布置來看,他顯然不是正常人。
    呂昭和郭嘉都懷疑袁術發動了士族的主動技能——寫信暗通款曲,勾連兗州士族給曹操找點麻煩,讓他騰不開手。要不然他怎麽總是一副完全不擔心後方可能被偷襲的樣子呢?
    袁術實在過於自信,自信得呂昭都有一點點迷惑了,一時搞不清到底是他在虛張聲勢,還是真的有狂妄的底氣。
    “您接下來打算如何應對?”郭嘉詢問。
    局勢似乎又繞回到了最開始的狀態,區別在於,此刻雙方已經互相摸清了對方的實力。
    我可以不用那麽謹慎了,呂昭
    想,繼續謹慎就是對袁術的不禮貌,我應該打得更放肆一些。
    如果孫堅沒能順利逃脫,他還得有幾天才能到前線,至少昨晚的時候,他還沒收到袁術的命令。
    “我要趕在破虜將軍來之前,好好地招待一下袁公路。”呂昭微笑著說。
    事到如今,解決這場戰爭最方便直接的辦法已經很明了了,那就是直接把袁術揍一頓。
    袁術要是躲在後方,呂昭這點人手還得守城,跑不了太遠,真不見得能夠到他。
    幸虧他自己主動上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