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召見

字數:6065   加入書籤

A+A-




    突然聽到貝勒爺的聲音,將屋裏的人都嚇了一跳。也許是因為剛剛在上藥的關鍵時刻,大家都神經緊繃,竟然沒有聽到貝勒爺進門的聲音。
    墨泉看府醫已經開始忙著上藥,墨溪在打下手,於是急忙出去回話。
    胤禛剛到小院正堂,就發現葉先生身邊伺候的一個都不見,還是個小太監給他打的簾子,疑惑著就聽到一聲慘叫,叫他也嚇了一跳。
    這會知道緣由,幹脆不再顧忌禮數,步入裏間,就見葉林一臉蒼白的靠坐在床沿上,由著府醫給他上藥包紮,見他進來,還要掙紮著起身行禮,胤禛忙揮手:“不必拘禮,快好好歇著。我來看看你的傷情如何,直接往傷口上擦酒水,葉先生也太膽大了些!”
    葉林也不逞強,坐在床上躬身行禮,才道:“還是這樣好的快些,學生無事,多謝貝勒爺關心。”
    胤禛在一旁的圈椅上坐下,無視了葉林的話,細細問了府醫,知道隻需擦這一次才作罷。府醫見兩人有話要說,便告退由墨溪領著去給墨鬆看傷了。
    屋裏安靜下來,胤禛見葉林精神還好,讓他將昨日的情形再講述一遍,思索一番道:“可惜這幫賊人逃得快,隻留下幾具屍體,已經拉到京兆尹衙門,葉先生放心,這次的事情我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葉林拱手:“學生多謝貝勒爺!”隻是他心知這事查起來也不容易,沒留下一個活口,從哪能知道這些人是受什麽人指使的?目前他隻為家人安危擔憂,自己在貝勒府呆著,有重重守衛,絕對安全,可葉婆婆他們怎麽辦?
    “學生有個不情之情,望貝勒爺相助,學生想請幾個護衛日後看家護院,晨哥兒去上學也安全些,隻是學生也不知到哪去找,不知您能否幫忙聯係?”
    “這個容易,你不必擔憂,我叫人安排。對這次的襲擊,先生有什麽頭緒嗎?”
    葉林搖搖頭苦惱道:“這些人說話粗俗,動作並無章法,不像是軍伍出身。可若是普通的盜匪,為何又不肯收銀子?一上來就下狠手,且不圖財,應該是背後有人指使。”
    胤禛微微頷首:“嗯,我也會派人暗中調查一番。好了,葉先生還是先養傷吧,這些等以後再說。”
    見葉林答應著躺下,胤禛就帶著蘇培盛離開了。
    接下來幾天葉林在養傷中度過。也許是酒精起了效果,也許是墨鬆命大,擦過酒精後他終於退熱,傷口也開始慢慢恢複。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隻可惜幕後指使還是沒有確實消息。
    京兆尹衙門查出來,那些人是被通緝許久的盜匪,但由於一個活口都沒留下,因此無法推斷背後的主使。
    好在葉林家中有貝勒爺安排的護衛,安全無憂,讓他放心不少。
    也不知貝勒爺是從哪裏請來的,都是些上過戰場的退伍兵,警覺性是一流的,見過他們淩厲的眼神,葉林就放心多了,隻有晨哥兒一人需要經常外出讀書,所以重點是看護好他。
    對於幕後黑手,葉林是有所猜測的,貝勒爺的政敵應該不會特意殺他敬猴,此事專門針對他的意圖十分明顯,除了李屏不做其他猜想。可沒有證據,這讓人有些為難。
    胤禛當然也有此猜想,便稍有動作,讓李家在京城的生意處處被掣肘,借此試探一番。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麵對這些針對,李家卻沒有任何反應,令人困惑不解,難道幕後之人真的不是他們?
    胤禛卻覺得,沒有反應就是最大的問題!如果李家不知緣由,那麽他們應該會找人來試探詢問,沒有反應,不正說明他們心裏很清楚問題出在哪嗎?
    他吩咐人盯緊李家的一舉一動,看他們還有什麽貓膩?派出去的探子沒幾日便傳來消息,原來竟是李屏離開沫陽縣來了京城,雇了幾個盜匪做下此事。
    胤禛心中十分惱火,李家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指使凶徒圍殺葉先生,實在是膽大包天!真當自己這個四貝勒是做耍的不成:“李屏此人現在何處?”
    其貌不揚的灰衣漢子單膝跪在胤禛書房,沉聲答道:“李屏已被其父李德高押往江南。”胤禛轉動著手上的白玉扳指,思忖片刻:“看樣子這次是李屏擅自行動,急急去往江南,應該是投奔李旭去了,你找人跟著他們,但不要打草驚蛇,若有動靜再來回報。”
    “是,奴才遵命。”灰衣漢子抱拳離去,胤禛捏了捏手中的扳指,不論如何,李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葉先生,不把他這個四貝勒放在眼裏,必須給李家一個教訓。
    李家,李旭……雖然深受皇阿瑪信任,在江南幫著皇阿瑪監看文武官員、學子百姓的一舉一動,又與內務府做些貢品的生意,是皇阿瑪的錢袋子,那真是風光無限,誰都不敢得罪。
    但正因如此,看他們不順眼,想將他們手中的權力搶過來的人必然更多!雖然高高在上,但也群狼環伺,若是能找到大漏洞而攻之,定然有很多人自發上來咬一口。
    而人有了權勢,往往把控不住自己,自然要在某些事情上放浪形骸,享受起來,錢財美人、或更多的名利。這些把柄想找必然能有,但在皇阿瑪看來,隻怕都是些小事,即便收集來證據告到朝會上,也難以影響李家根基。
    要想李家傷筋動骨,得從能動搖皇阿瑪信任的事上下手才行!
    隻是此事還得細細謀劃才行……
    正在胤禛仔細琢磨,準備收集證據對付李家時,突然接到皇上口諭宣他進宮。蘇培盛忙喊小太監去車馬房通知準備車馬。
    胤禛穿上大氅疾步往外走,一邊思慮著最近的朝政大事,想著若皇上問起來應該如何應答,一邊在心中將最近發生的事過了一遍,沒聽說太子和直郡王有什麽動作?難道他漏了什麽消息?
    這個時辰到了乾清宮,應該是申時過半,有些晚了,再過不久宮門就要下鑰,因此若沒有突發狀況,應該不是什麽急事,胤禛想著,還是不敢怠慢,坐在馬車上,腦子裏依舊一刻不停的過著最近的朝政之事。
    到了乾清宮很快被小太監引進去,隻見康熙坐在上手案幾後,正在批閱折子。
    胤禛恭敬行禮道萬安,康熙見他來了,招呼道:“坐吧,今兒叫你過來是為著解一樁誤會,聽說你府上有位姓葉的清客,前幾日受了傷,可好些了?”
    胤禛心中一動,皇阿瑪怎麽知道葉先生的事兒?麵上卻不動聲色地答道:“正是如此,這位葉先生前幾日在去莊子的路上,受到匪徒襲擊,身受刀傷,目前還在休養。”
    康熙埋首於折子中:“看來並無性命之憂?那就好,這封信你看一下吧。”
    梁九功將一封書信遞到胤禛手中,胤禛接過來展開細細一看,卻見這是李家寫的封請罪書。
    信中所寫,乃是那李家小子跟人結怨,一氣之下受奴仆鼓動,打算找人教訓一番對方,誰知當日對家並未如打探的消息一般出現在城郊路上,而那雇傭來的凶徒卻誤將葉林認作了李公子的仇家,這下犯了大錯,傷了四貝勒的清客。
    那李德高身為李屏的父親,深感慚愧沒有教好兒子,因為一時氣憤就雇人找對方麻煩,實在不對,又誤傷了貝勒府的清客,更是犯下大錯,因此和幾個李家人進宮跟康熙負荊請罪,並且還主動賠償了京郊的幾個莊子,京城的幾個鋪子,還有金銀千兩,補品上好傷藥幾瓶,古董玩物兩箱,望四貝勒大人有大量,原諒李家的無心之失。
    康熙抬頭看了一眼胤禛的神色,笑道:“他們讓那李小公子到江南,在他叔父跟前嚴加看管,保證再不入京城一步。”
    胤禛咬牙微笑“:是還需嚴加管教,不然家中子弟怎能成器?”
    康熙哈哈一笑:“這孩子教的確實是有些衝動魯莽,不好好讀書上進,隻一味跟人意氣之爭,以後隻怕也沒什麽出息。”
    胤禛看著這書信心裏直冒火,但仍恭敬地聽著康熙的話。
    康熙大半心神都放在批閱折子上,也不耽誤跟胤禛閑談:“李家做事向來都是這麽小心謹慎,不過是誤傷了別人,怎滴還不許孩子入京城?既然人家不是故意的,又已經賠禮道歉了,你那清客也還康健,我看這事就這樣子過去吧。”
    “是,”胤禛心中暗恨李家惡人先告狀,嘴上卻答道:“既然是誤會,解開了自然也就無事了。”
    這李家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被他們這樣一說,倒顯得這隻不過是個紈絝子弟跟別人逞凶鬥狠的小事,誤傷了他一個門人罷了。若是他還斤斤計較,隻顯得他太沒心胸。這李家著實可恨,讓人有苦也說不出。
    康熙笑著調侃胤禛:“老四啊,你也可適當放鬆放鬆,總是這樣嚴肅著張臉,其他人看了都要怕,本來是一件小事,還特意繞到我這裏來求,登你的門道歉都害怕,你還能將人打出來不成?”
    胤禛收斂了心緒,湊趣兒道:“那不至於,頂多是上杯涼茶,把人晾在門房半天罷了。”
    康熙哈哈一笑:“你呀,這性子打小就是認真又較真,須知這世間的事,除了極少數外,大抵都難以區分出個是非對錯,黑白分明,無非是個人立場不同罷了。”
    胤禛躬身道:“兒子明白,謝皇阿瑪教導。能讓我大清發展更好的,就是好事。”
    “嗯,心有家國,很好!”康熙笑著讚了一句。
    “另外兒臣認為,隨意就能在京城雇傭到帶刀凶徒,且這些人來無影去無蹤,說明京城的治安還需提高才是。”
    今天這情形,皇阿瑪心中已經聽信了對方,因此不但不能再追究下去,反而要輕輕放過,顯出大度的態度來,否則更是會打草驚蛇。
    不過從側麵點一下這刀劍,也算是小小的回擊。不論皇阿瑪是否派人去查,答案隻有兩個,李家自己的人手帶刀截殺,李家有能力找帶刀凶徒。
    在京城隨意動用刀劍可不是良善人的富貴人家該做的事。按規矩普通人家根本不許私藏刀劍,想造反還是怎麽的?這事讓皇阿瑪看來肯定心中不快,也算是小小動搖了一下李家在皇阿瑪麵前經營出來的老實本分良善的形象。
    康熙沉吟了一下,點點頭:“確實是要抓一抓京城的治安了,畢竟刀劍無眼。”
    “是。”胤禛又跟康熙閑話幾句,見他還有許多公務要忙,便帶著李家的賠償告退。
    至於將葉林和李家的恩怨詳細說給康熙的這個選項,胤禛是從頭到尾都沒考慮過的。說到底這都是葉林的一麵之詞,並沒有實際的人證物證。
    自己派人去查,自然能推理當時的情景和真相,相信葉林的說辭,那是因為自己看重葉林這個人。而對皇上而言,看重的是李家!
    空口白牙說他深信的李家,有什麽用呢?正所謂疏不間親,人都會更偏向也更相信自己親近的人。
    就算說動了皇阿瑪去查,看了他也完全相信是李家謀害葉林,那又怎樣?
    也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招貓逗狗的升級版罷了,京城這些富貴宗親,哪家哪戶沒出過一兩個不成器的子弟?不都幹過些說出來都嫌髒嘴的事?又能怎麽樣?
    所以拿著自己的委屈到皇阿瑪麵前訴苦,或許還有點用,可拿著葉林的委屈到皇阿瑪麵前說,皇阿瑪認識葉林是誰?
    說到底,皇阿瑪是皇帝,不是坐在衙門裏斷官司的青天大老爺。一個不成器的子弟做了些不好的事罷了,完全不會影響皇阿瑪對李家的信任和繼續用李家作為江南的耳目的心。
    要動李家,還需緩緩圖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