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三老收徒
字數:3554 加入書籤
當李肖說要出三十萬收這隻鼻煙壺的時候,向北寒就知道了,這隻鼻煙壺又撿到漏了。而且比他自己的估價還要高出五萬。
不過李肖開口要收這隻鼻煙壺,向北寒是不好收那麽多錢的。
強忍著心疼,說道:“李老師!您要是喜歡這件東西,拿去就好了,我怎麽能收您的錢呢!”
說完,向北寒就把鼻煙壺放到錦盒裏,雙手推到了李肖的麵前。
“嗬!嗬!嗬!好小子!”李肖看著眼前的鼻煙壺,點點頭很是欣慰地笑了笑。
“嗯!得了件兒稀缺的物件,老頭子我高興是高興。可白收你一件寶貝,我著心裏也不落忍。”
抬頭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得嘞!這件東西你十四萬收的,我也給你十四萬。”
一聽李肖這麽說,向北寒心裏多少好受了點,最起碼沒賠呀!
可李肖接下來的話,就讓向北寒更加的心花怒放了。
隻見李肖起身進了旁邊的一個房間,顯然那是他的獨立工作室,再出來的時候,手裏多了兩本筆記本。
“小子!這兩本手稿是我這輩子鑒物識寶記錄的一點兒心得。咱爺們兒見了兩次麵,就是看你有眼緣,我這點兒壓箱子底兒的手藝你能學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
看著麵前兩本厚有兩公分的筆記本,向北寒知道這比三十萬要貴重的多。這是李肖一輩子鑒賞古董文玩總結的技巧經驗,這可是老爺子一生的心血結晶啊!
兩本筆記交到自己的手裏,無疑是把他視為學生、傳人了。這比什麽都值錢啊!
“李老師!您的這份回贈太貴重了,我何德何能得到您老如此的垂青厚愛啊!”
向北寒激動的兩隻手輕輕地摩挲著筆記本絲絨的封麵,眼淚都快下來了。
“小子!你別激動,也用不著感激老李。他那點兒鬼畫符我們最清楚了,除了繁雜無序,還晦澀難懂,你能學到多少真是要看你的悟性了。”
自打第一次見麵,鄧偉倫就對向北寒極為欣賞,就覺得這小子是古董文玩行裏的材料。今天見李肖先他一步把自己的看家本事都交給向北寒了,他能不急嘛。
“小子!就衝你對鑒別這鼻煙壺上仿馬少宣內畫的這份眼力,你就是我老鄧的菜。今兒個咱們就說定了,得空兒家去,我手裏的這點兒古畫鑒定能耐手把手交給你。”
這份厚愛,更是讓向北寒受寵若驚。這就相當於鄧偉倫收了自己為入室弟子了。
還沒等他表示出感激之情呢,楊起榮不幹了。
“我說你們兩個老家夥當我是個嚏吩(北京話,不當回事的意思)是不是?收學生就說收學生,教徒弟就說教收徒,還給自己找個借口。就不能爺們點兒直說啊!”
轉臉衝著向北寒認真地說道:“小子!今兒我有話直說,你這個學生我收了。別的不敢說,就這陶瓷鑒定知識,在北京、天津我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跟著我學,老楊我絕對傾囊相授。”
三位國內古董文玩界的泰鬥級鑒定專家爭相受向北寒當學生,這要是傳出去還不得轟動一時啊!
三個老頭掙向北寒弄得麵紅耳赤,搞得他不知道怎麽回答好了。隻能是一臉的不知所措,頻頻鞠躬感謝。
眼見著三位專家都想要收向北寒這個學生,而爭執不下。管淩海出麵解圍了。
“三位,三位老師!你們別爭別搶,我在一邊看的明明白白,三位是都喜歡小北,也都想收他這個徒弟。我看這麽著,你們三位都有獨門絕學,小北不但聰明,悟性也高的很。不有那麽句話嘛,藝多不壓身,你們把各自的本事都交給他,一起帶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好徒弟,不也是古董文玩界的一段佳話嘛!”
管淩海不愧是在商場上遊藝多年的老手,待人接物,處理尷尬局麵的能力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番話把三個老頭說的也都暗自點頭。
“三位老師!如果覺得我還不算笨,我願意做三位老師的學生,一定盡我最大的努力學習老師們高尚的人品和淵博的知識。”
管淩海的話剛說完,向北寒趕緊站起來,衝著三個老爺子就表決心,當下就鞠躬行了拜師禮。
李肖嗬嗬一笑,把向北寒拉到身邊坐下,說道:“做我們三個人的學生你可要想好了,我們三個可都是出了名的嚴厲,在這間工作室裏走出去的人,至今還沒有一個能學到我們三個一半以上的能耐。看你悟性很高,眼力也出奇的好,希望你不辜負我們三個老東西的期望。”
李肖的話忽然讓向北寒明白了,剛才那一出應該是三老演的一出戲,目的就是想談談自己的意思,看看自己有麽有決心。多少年一起工作生活,三位老爺子早已經情同兄弟了,怎麽會為一個學生爭執不下呢?
想明白了,自己也著了三個老頑童的道,也認下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師。
之後,除了李肖的那兩本鑒寶手記,楊起榮也送給向北寒一套他自己編纂的《中國古代瓷器明鑒》,這可不是對外發行的圖冊,而是他個人著錄編纂的,裏麵不但詳細記載了曆朝曆代燒造的名品瓷器,還收錄進了很多地方小窯口燒出的瓷器品種。說白了,這就是一本中國瓷器發展史,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鄧偉倫沒有送他什麽學習資料,而是把自己隨身佩戴的一對龍鳳環形玉佩飾送給了向北寒。這對玉環,雖然隻有瓶蓋大小,可卻是用一塊和田玉籽料雕成的,寓意著和和美美。據鄧偉倫介紹,這是一對明朝官造的玉佩飾,當年應該是拴在扇子上的裝飾品,自己也是無意間得到的。
“小子!李、楊兩位老師的能耐是有實物可摸可看的,可我擅長的書畫鑒定可完全要靠理論上的學習,因為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古畫給我們上手。不過,這古代玉器的鑒賞,還是有據可循、有物可察,我手裏就有不少的標本,以後再慢慢教你。”
鄧偉倫說到這裏,話音一頓,鄭重其事地說道:“小北!古董文玩這一行可以致富發財、揚名立萬,但你記住了,我們上手掌眼的物件東西首先它是文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切記不可為了錢而背棄民族氣節,損害國家利益,也不能不守道德道義、倫理人情。”
“還有,古玩這行裏有句老話,‘識古不窮,迷古必窮’。你記住了,我們從事的是古董文玩鑒定,不是癡迷古玩的老頑固。不能為了收藏而忘乎所以,而搭上全部身家。”
楊起榮接過鄧偉倫的話頭,又深刻提醒教訓了向北寒一番。
至此,李肖、楊起榮、鄧偉倫三位古董鑒定泰鬥,共同收下了向北寒這個學生。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