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奔赴草原
字數:3527 加入書籤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東南部,介於蒙、冀、遼三省區接壤處。是蒙東、遼西、冀北地區經濟中心、區域中心城市。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轄三區、七旗、二縣,是一個以蒙古族、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的中心城市。
別看赤峰隻是一個地處塞外苦寒之地小城,可那裏卻是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境內有在國內考古界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紅山文化遺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五千餘年前的大型玉龍,更在全國引起轟動,被譽為“華夏第一龍”。
這裏曾是商族、東胡族、匈奴族、烏桓族、鮮卑族、庫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夏、商、周至春秋時期,活動在這一帶的主要是商族和東胡族,行政區劃屬傳說中古代中國九州中之冀州。
戰國初期,全境屬東胡;秦初,南部屬燕國和遼西、右北平郡,北部屬東胡,後屬烏桓;東漢中期到三國前期,全境悉屬鮮卑;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屬鮮卑、後屬北朝的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和後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時期分別設饒樂都督府和鬆漠都督府。
而最讓赤峰引以為傲的是,這個小城在遼代,曾經是兩個都城所在地。
遼代是一個由契丹族建立的當時極為強盛的國家。這個國家比較有意思的是設立了五座都城,被後人稱為“五京製度”。這五座都城分別為遼上京、遼中京、遼東京、遼南京與遼西京。而在這五座都城中,有兩座都城遼上京與遼中京,是處於今天的赤峰地區。
後來遼國被金國所滅,金國重新劃分行政區域,赤峰歸屬於北京路。雖然不再是都城,但這裏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重要的經濟樞紐,少數民族文化在這個地方得以保存發展。因此,赤峰也被古玩行裏一致認為是遼金時期物件最集中的地方。
要不然,向北寒也不能從一張照片上就判斷出那件綠釉菱口盤,是難得的傳世遼代精品磁盤,而且斷言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是內蒙古赤峰。
趙勇是個有話憋不住的人,離開市區後,他就對這次赤峰之行提出了他的幾個疑問。
“我說小北,就憑這麽一張照片,你怎麽就知道是在赤峰呢?”
趙勇邊開車,邊說出了他對向北寒的判斷抱有的懷疑。
“我說你小子最近在算計錢上進步不小,可在別的方麵,你這腦子怎麽還是不轉彎兒啊!”
向北寒說道:“還記那張照片下部邊緣處有一張皺皺巴巴的報紙嗎?那是用來包裹那隻盤子的。從報頭上看是‘紅山日報’,我查了,紅山日報是赤峰市的報紙。這也符合這隻盤子的遼金風格出處。”
“對!紅山日報是赤峰的政府報紙。我爸爸現在還每年訂閱的。”
李悅倩接過話說道。
“嗯!聽小倩這麽一說,我覺得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不過,就算知道照片是在赤峰拍的又能怎麽地?赤峰大了,到哪裏去找那麽一個農家小院啊?我看比大海撈針還難。”
趙勇現在滿腦子都是李悅倩,這拍馬屁的功夫也是見長。不過,一想到要找那個普通的農家院有多難,剛才的興奮勁兒一下子就涼了。
“我說你動動腦子不行嗎?遼代古都在赤峰市的林東鎮,我們就到那裏轉轉,在周圍玩玩兒。沒必要非要找到那個院子,我也並不是為了那隻盤子來的。在赤峰看看這裏的風土人情,近距離感受一下遼金時期的文化,如果運氣好了,能夠買到幾件老物件做標本,這趟就沒白走。況且……沒有這次的出行,你那有機會陪李姐回家呀!這近水樓台的好事兒,說不定得多少年以後呢!”
向北寒開始說的是正事兒,這後來就是有點損趙勇,逗李悅倩的意思了。
他說完,趙勇倒沒什麽,隻是嘿嘿一笑,偷偷瞄了一眼副駕駛的心上人。可李悅倩就坐不住了,回過頭就衝向北寒說道:“小北!本來以為你這個當醫生的能穩重一點,可沒想到嘴上也不老實。我和趙勇就是普通的朋友,你可別瞎說。”
“我沒瞎說,就是描述一下小勇的心理狀態罷了。別的我不敢說,這小子心裏想的是什麽我比他們家老爺子都門兒清。”
向北寒說的絕對沒錯,這兩個小子一起長大,彼此太熟悉了。
“朋友就是朋友,朋友也可以是男女朋友,對吧?”沙莉陽也開了一個小玩笑。
四人同坐一輛車,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無聊,開車的趙勇也不覺累。
這次赤峰的行程,都是由李悅倩和趙勇定的。為了讓第一次出門的向北寒,以及第一次去草原的沙莉陽能夠更多地看看沿途的風景,感受一下內蒙的風土,他們沒有走京承高速,而是走的國道。
雖然比不了高速路的平整,可路況還是不錯的。再加上這輛奔馳大g超強的越野功能,一路上非常的平穩。把開車的趙勇興奮地不停地喊好。
開出北京城有三個小時了,由於是國道,趙勇還沒有開的太快,才開了一百五十多公裏。但向北寒眼中看到的風景就完全不一樣了。青茂的農田,蜿蜒的河流,如獸脊的山脈,甚至已經出現了一點草原的影像。這些景色對第一次出門的向北寒,對在香港長大的沙莉陽來說,都非常的新鮮,看什麽都感興趣。
眼見就到了中午,該吃飯了。雖然車上有吃的,但李悅倩還是提議找個村鎮,請他們品嚐一下內蒙的風味。
車子開進了一個名叫沙窩的小鎮子,李悅倩指揮趙勇在一家小餐館前停了下來。
“陽姐!小北!我請你們嚐一嚐這家餐館裏的東西。這裏還沒有進入內蒙牧區,但是已經有了顯著的蒙古族的風格,可以吃到還算正宗的蒙族風味。別看這個館子小,可這裏的牛肉麵和菜都非常的好吃。我們次開車路過都要進來吃一頓,解解饞。”
李悅倩顯然是這個小餐館的常客,進到裏麵問都不問向北寒幾個人,點菜、點主食全都由她自己一個人操辦。老板娘也是個痛快人,對李悅倩好像也有點印象,算是熟客吧。點完菜以後,給他們沒人上了一碗奶茶炒米。雖然聞著很香,但多少有點羊奶的羴氣味。趙勇和李悅倩喝了一口都說香,可向北寒和沙莉陽有點喝不慣。
別說,館子雖然小,可上菜的速度很快。不到十分鍾,四碗牛肉麵,兩個菜就端上了桌。而且還有一小碗深綠色的,像是韭菜花一樣的東西。李悅倩介紹說,這是沙蔥醬,是內蒙的特色,吃肉必須要陪的一種小菜。
飯菜上桌了,幾個人還沒動筷子,就聽到外麵傳來了一首帶有典型蒙古族音樂特征的歌,婉轉悠揚,非常的好聽。
被歌聲吸引的幾個人都忘記了眼前的美食。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