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沈陽魯園

字數:4006   加入書籤

A+A-


    向北寒、趙勇、蔣英城三個人出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這一次,車上多了一個人,他就是向北寒現在的同學——胡一江。
    有了上次內蒙鄂爾多斯考古現場合作的經曆,胡一江和向北寒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這次楊起榮讓學生自由組合,自選地點,進行地區性文物考察學習,胡一江第一個就找到向北寒,提出了他一組。
    向北寒自然也就不好拒絕,反正自己的大奔坐四個人還是很寬敞的。
    本來,馮佳瑤也要和向北寒一組的,但聽說向北寒還要帶兩個朋友一塊走,就不好意思提出來了。
    剛出北京城奔馳車上的趙勇和蔣英城就跟出了籠子的鳥兒一樣,談笑風生。
    他們兩個小子就是這樣的揍性,成天讓李悅倩、祁小美管的毫無自由可言。相處的時間長了,就想著要放飛自我。但分開時間長一點兒,就又難耐相思之苦。
    “痛快!這一出北京城,我身體瞬間就感覺到充滿了飛翔的動力。”
    開車的趙勇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搖晃著身體。
    蔣英城也是樂顛顛地說道:“誰說不是呢!原來,我手下二、三十號人,各個都得聽我的。可現在倒好,小美咳嗽一聲,我都得趕緊問問有什麽吩咐。你說我哪兒說理去呀!”
    聽了這兩個小子的抱怨,向北寒笑了笑,說道:“你們不覺得這也是一種幸福嘛!”
    這句話一說,趙勇和蔣英城不禁微微一愣,在心裏各自回味了一下向北寒話中的深刻內涵。都不約而同地點點頭,表示讚同。
    趙勇說道:“小北這話說的在理,自由受限了,但心裏踏實了。”
    “我這也有同感。”
    蔣英城跟著說道。
    見一直搭不上話的胡一江坐在那裏稍顯局促,向北寒主動轉移話題。
    “一江!你沒去過東北吧”
    向北寒問胡一江。
    “沒有!我家是江浙人。這麽多年一直在上學,除了北京,還有上次我們去的內蒙,其他地方我都沒有去過。”
    胡一江笑著回答道。
    “我和城哥也沒去過。隻有小勇在東北轉過。”
    向北寒指著開車趙勇說道。
    “那沒錯!我連著兩年冬季訓練都在東北,這次你們就聽我的,保證吃好玩好。”
    趙勇大大咧咧地說道。
    “我們可不是出來吃喝玩樂的,是帶著學習任務出來的。你呀!還是消停兒地吧。”
    向北寒說道。
    “別的先別嘮,我們第一站去哪裏呀”
    蔣英城側著身,看著向北寒說道。
    “沈陽魯園古玩城,先把這趟的費用賺回來。”
    向北寒風輕雲淡地說道。
    “撿漏去唄太好了!多少日子沒這機會了,這回得好好痛快!痛快!”
    趙勇興奮地直接雙手鬆開了方向盤。
    “哎!小心點兒,這可是高速。”
    坐在副駕駛的蔣英城嚴肅地提醒著趙勇。
    趙勇也覺著自己有點兒忘乎所以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說說笑笑,不到中午,四個人駕車就進了沈陽城。
    本來,向北寒要先吃飯,再去魯園古董文玩市場。可趙勇和蔣英城已經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了,硬是要先去撿漏再吃飯。
    一看時間也確實有點早,向北寒也就隨他們去了。
    沈陽魯園古玩市場坐落於沈陽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在東北地區是屈指可數的古董文玩交易市場。營業大廳建築麵積五千平方米,主要經營古玩字畫、玉器、陶瓷、奇石、根雕、鮮花、綠植、草花、水族、木器、票證、徽章、錢幣及各種雜項民俗收藏品。
    這裏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院內地攤區萬餘平方米,並設有三千平方米的陽光大棚,能容納千餘個攤位。這一個硬件條件就把東北地區其他的古玩交易市場給全麵碾壓了,冬季冰天雪地裏擺地攤,可沒有在陽光大棚裏來的舒服愜意。
    “我去!這地方可夠熱鬧的,人山人海的感覺啊!”
    一進市場,趙勇就說道。
    向北寒一笑,說道:“人多也不一定都是玩古玩的,那邊不還有花卉區嘛!”
    果然,進入這裏的人,很大一部分都奔了花卉盆景、奇石根雕區域那邊了,真正地慢慢悠悠古玩地攤的人並不多。
    用眼睛掃了一眼後,向北寒對趙勇和蔣英城說道:“小勇!城哥!老規矩。”
    “得嘞!隻看不說話。”
    趙勇痛快地回答道。
    “你們這是打什麽啞謎呢咋還不說話了呢”
    胡一江雖然學的是曆史考古專業,但他對古玩行裏的規矩、規律一點兒不知道。
    蔣英城一笑,說道:“一江!你第一次來這地方吧多看,少說話。看小北是怎麽賺錢的。”
    向北寒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胡一江,讓他跟著自己走。
    就見向北寒背著手,晃晃悠悠地在數百個地攤圈成的長蛇陣中穿行著,不時地在哪個攤位前駐足掃上兩眼。可一直沒見他對那件東西感興趣,更沒有對那件物件詢價。
    趙勇和蔣英城知道向北寒這是在尋找目標,找可能是漏兒的東西。但胡一江不清楚向北寒這是在幹什麽,寸步不離地跟著他。
    又往前走了幾個攤位後,向北寒的眼睛一眯,紅光閃爍一下後,他停下了腳步。
    嚴格來講,這不是一個純正的古玩地攤。眼睛掃過,攤位上擺放著的都是一些什麽算盤、馬鞍、秤盤、金屬的熨鬥、陶瓷的暖水袋,甚至還有什麽醃鹹菜的壇子,搗蒜的蒜缸子,總之就是一個專賣民俗物件的攤位。
    “呦嗬!這個攤兒上的東西都挺有意思。”
    向北寒拿出一副好奇的神情,蹲在地上,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的。
    “看看吧!別看我這攤上的東西不出奇,但保你老,那件東西都得五十年以上。”
    剛剛還沉浸在手機遊戲裏的那位十多歲的攤主,見來生意了,放下手機,招呼著向北寒。
    “嗬嗬!老不老的我還真看不出來,就是覺得好奇。”
    向北寒拿出一副“青梆子”的樣兒說道。
    老板嗬嗬一笑,說道:“這些東西可都是有年頭的玩意兒了,估計你還真真不全。”
    “嗯!這根棒子挺有意思。給我大侄兒當金箍棒正合適。”
    向北寒說著就把攤位最邊上的一根紅的發黑的棒子抄了起來。在手上一摸心裏就有數了:“這趟行程的所有花銷全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