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出手撿漏

字數:3529   加入書籤

A+A-




    土財主薑廣哲跳出來一攪合,台子底下的來賓也順勢開始嚷嚷了起來。
    “對啊!一個高仿贗品,咱們就別瞎耽誤工夫了。大家夥都挺忙的。”
    “這話說得對,我這邊還等著和廣東的譚老板嘮買賣上的事兒呢。”
    “是啊!趕緊地,上下一波吧。”
    ……
    一陣子的其吵亂嚷的忽悠後,白西裝主持人也是有點兒措手不及。對於這件清乾隆工藏傳佛教護法神“大黑天”造像,他也沒有得到拍賣方十分確切的斷代依據。因為高橋隆田他自己也沒有搞清楚這尊造像究竟是怎麽回事。
    薑廣哲帶頭這麽一鬧騰,白西裝心裏就更沒底了。就算是他具有豐富的臨場應變能力,可台下麵的這些人來頭都不小,他還真不敢胡來,得罪哪一個,弄不好以後就不能在這個行當裏混下去了。
    白西裝不由地回頭側目看了一下台子右邊的角門一眼,向北寒瞬間就明白了,原來正主兒高橋隆田就在那扇門的後麵。
    等白西裝再次轉過來後,臉上已經恢複了原來的從容自信。
    “嗬嗬!既然各位貴賓對這件東西都不感興趣,那我們就換下一批的拍品。”
    正在白西裝要招呼工作人員要把這尊“大黑天”請回去的時候。向北寒一舉牌子,站了起來。
    “請問一下,這尊護法神造像的起拍價是多少”
    向北寒的聲音瞬間就把宴會廳內所有的人目光都吸引了過來。台上的白西裝也不由地愣了一下。
    在看到向北寒滿臉認真地在問起拍價,白西裝又回頭看了一眼側門後,說道:“這位先生是有意拍下這尊造像”
    向北寒一笑,說道:“雖然這尊造像的時代模糊,表麵的鎏金也不久遠,但好在做工還不錯。再者說,佛沒有真假,我請回去供奉,也免得這尊造像受到怠慢。”
    向北寒的話說的有禮有節,而且一點兒疑點都沒有顯露出來。
    白西裝滿臉笑容地說道:“這位年輕人的話很有道理,也證明他是一位虔誠地佛教信徒。這尊造像的起拍價是五萬元人民幣,如果……”
    “好!那我隻出五萬元。”
    向北寒幹脆利索地說道。
    這話說的非常明白,也很堅決。意思是告訴在場的所有人,這尊“大黑天”造像,我出價了,五萬元。但如果你們那位想要,出價就完了,但向北寒絕對不出第二口價。
    聽了向北寒這麽一說,現場的人沒有一個出價的,臉上都帶著或嘲諷、或疑惑、或無奈的表情。對曾經聽說過向北寒以往傳言的那些人來說,看到他出價這尊造像後,臉上明顯露出了失望和輕視。
    那意思簡直就是在說:“傳言就是傳言,什麽叫眼見為實,這不就露餡了。”
    隻有奚文奇用讚許的眼神看了看向北寒。因為隻有他心裏清楚,這個價格拍下這尊造像,那就是撿了個天大的漏兒。
    白西裝也知道,在場的人裏再也不會有人出價了,也就沒有再費事兒,象征性地問了三麵“還有沒有出價”後,一錘定音。這尊藏傳佛教密宗護法神一麵四臂瑪哈嘎拉造像,就被向北寒輕輕易易地收入了懷中。
    “小北出手,肯定是個大漏兒。估計是真正的乾隆工。”
    陳思嘉小聲地和沙莉陽說道。
    沙莉陽也含笑點點頭,沒有說什麽。
    成功拍下這尊“大黑天”造像後,向北寒從容不迫地坐回原位,既沒有顯露出高興,也沒有其他任何的表情。
    奚文奇衝著他微微勾了勾嘴角。在場的好幾十人,估計情況也隻有奚文奇明白其中的隱秘。
    第一批拍賣的東西或拍出、或流拍,也算是走完了過場兒。
    緊接著就是第二批東西被推來上了。
    這第二批隻推上來九輛小車,也就是九件拍賣品。
    向北寒用眼睛一掃,心裏就明白了,這九件東西確實比上一批的二十一件拍品,在整體等級上確實高了不少。
    一麵唐代水坑海獸葡萄鏡,一件明永樂年製青花高足杯,一套完整的明代和田玉籽料玉帶板,一隻康熙青花一把蓮賞盤,一對康熙雙耳寶相花花瓶,一隻乾隆天球賞瓶,一隻嘉慶黃花梨嵌和田玉三鑲如意,一塊落款王大凡的瓷板畫《聞雞起舞》。
    而讓向北寒和奚文奇同時注意的是最後一件,西周方鼎。
    這類的青銅器,在近些年國內拍賣會上已經被嚴令禁止。但今天畢竟是日本人拿出來的東西,又是在吉林市這麽個小地方,所以也就出現了眼下這個民不舉、官不究的情況。
    “兄弟!我還得上手。不過,以你的眼力看,這隻方鼎看著怎麽樣”
    奚文奇側目問向北寒。
    “距離有點兒遠,不過,看著還行。”
    向北寒有點言不由衷地說道。因為在那輛放著方鼎的小車子剛推出來的時候,向北寒的雙眼就已經被紅芒刺了一下,他的眼睛已經不經意地閉了閉。
    奚文奇也明知道,向北寒沒有說心裏話。在他看來,向北寒是過於的謹慎了。可他想不到的是,向北寒這是在有意地藏匿。
    當然,他這樣的藏匿並不是因為防著奚文奇,而是防著台角邊上那道門裏的高橋隆田。在沒有弄明白對方的真正意圖前,向北寒並不想提前暴露自己的實力。
    淡淡一笑,奚文奇說道:“咱們過去看看吧。”
    帶頭就走了過去。
    還是剛才的那番操作,雙手把那隻高有二十五、六公分的四足方鼎捧了起來,上下掂量了一下後,就用手指觸摸這鼎身上鑄出來的紋飾。
    這隻方鼎鑄造依舊是通用的合範法,器壁及外觀普遍較厚重。的四根柱足呈現出西周早期細長足的特點,方座的雙也是西周早期特有的形式。
    紋飾崇尚繁縟,表麵鑄有獸麵紋、龍紋、不分尾的鳳鳥紋、乳釘紋,也都帶有較商代的特種,但也有新的發展演化。
    無論是器型還是紋飾,包括表麵的銅鏽,都說明了這隻方鼎是西周早期鑄造的。
    由於封頂內堂鏽跡較重,還看不出有沒有銘文。如果這隻青銅鼎內部有銘文,那可以說是國之重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