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巨大的聲望,無可阻擋的戰役

字數:7133   加入書籤

A+A-




    宇穹對皇帝說的這些也不算是忽悠,至少不能全算是忽悠,一些比較珍貴的煉丹材料,如今的大地上確實不存在,而在海洋之上,確實也存在著大量的珍貴材料。
    所以,在宇穹的勸誡之下,皇帝的目光由大陸之上轉向了四海之上,甚至已經開始著手安排,組建所謂的海軍了。
    而整個龐大的帝國被全部調動起來之後,所爆發出來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僅僅隻是一個月的時間而已,春耕就已經遍布全國,並且形勢良好,沒有任何一塊良地被荒廢,甚至土地還在不斷的被開墾出來。
    這是為了儲存大量的食物,為了第二年的戰爭做準備。
    而除了這些之外,海軍也算是籌建出了一個架子,隻要有著帝國的支持,就可以不斷的向裏麵填充,並最終組建出一個完整的海軍。
    而隨著禁軍大勝而歸,大量的俘虜以及京觀被運回之後,更是直接引爆了全國的輿論,而這場輿論的中心,赫然就是身為國師的宇穹。
    畢竟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主要還是因為三千書生的輔助,正是因為有了書生的輔助,禁軍的行軍才會如此的迅速,才會有那種突襲的機會,才能夠讓士兵有體力和能力驅趕著崩潰的蠻族。
    這一切的一切,絕大部分都要歸功於書生的浩然正氣,而浩然正氣的傳播,其源頭自然要歸功於宇穹。
    如果沒有宇穹這位浩然正氣的開山之祖,自然也不會有禁軍的這一次空前勝利。
    更何況,對於更多的達官貴人來說,除了這赫赫軍功之外,他們最關注的,還是所謂的長生丹藥。
    雖然這位國師煉製出來的丹藥並不會流出,而是會直接轉交給皇帝,但是他畢竟不是無根無憑,還是有著自己的世家的。
    隻要和國師的家族打好關係,哪怕不直接從國師這裏求取丹藥,隻要國師能夠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他們自然就能夠得到更多的長生丹藥。
    這種神奇的丹藥,一些頂級的權貴是得到過賜予的,所以他們也明白這究竟有多麽的神奇。
    而那些沒有得到過丹藥的世家門閥,在見識過皇帝以及那些吞服過丹藥的貴胄,從他們的神態來看,就已經能夠知道這丹藥有多麽的珍貴了。
    所以宇穹如今的名望,無論是底層還是高層,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難以想象的巨大,更何況有著華朝皇帝的眷顧,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而在有了這麽巨大的名望之後,宇穹也沒有大刺刺地跳出來,直接在朝堂之上指手畫腳,而是在每次皇帝來到他府上之後,非常隱晦的進行轉達,以達到自身操縱朝堂的目的。
    而至於他原本所在的家族,雖然他並沒有多大的關照,但是因為他如今的地位,那勢力也是極大的擴張,僅僅一年時間所積累到的底蘊,就已經超越了整個王家接近三百年來的積累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宇穹隻能感覺到這具身體的意誌力量在不斷的成長,配合著正氣之域的境界加持,他的實力也在穩步的提升之中。
    但這種提升始終是有著極限的,至少在短時間之內,想要達到移山填海的境地,幾乎是不可能做到了,除非他還能夠繼續向前,在正氣之域的境界上還能夠有所突破。
    但這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這已經是這個世界的極限了,哪怕他這具身體因為他的到來而擁有著前所未有的資質,配合著如今的境界,他最終所能夠擁有的力量,也不會超過兩千噸的發力。
    這種力量簡直弱小的可以,恐怕這個世界在發展幾百年的時間,一般的普通人就能夠通過武器解決他了。
    所以實力這方麵他已經不奢望了,他如今最看重的,還是對於藥理方麵的研究,以及這群學會了浩然正氣的書生,對於浩然正氣的研究和探索。
    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年七月,隨著秋稻種下,宇穹突然心血來潮,有了想要研究稻種的想法。
    這種想法來得非常突兀,對他來說實際上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但是他非常清楚這究竟是因為什麽,這依舊也是在學習藥理,隻不過如今已經開始深入基因之中了,開始了探究本源。
    而且,雖然更優質的稻種,對於原本的世界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但是對於很多弱小的世界來說,這簡直就是實現全麵小康的利器。
    隻要他今後還會穿越世界,穿越到其他的世界去,那麽優質的稻種,就一定會有用處的。
    更何況,他也想要見識見識,這個世界如果有了優質的稻種之後,究竟會朝著什麽樣的方向發展。
    雖然他在這個世界所能夠待的時間並不長久,但是說實話,擁有洞察未來以及時空行走這兩道神通的他,在來過這個世界之後,就已經不會丟失這個世界的坐標了。
    隻要他今後的實力成長起來,哪怕不借助大道之碑的輔助,他也能夠憑借自身的實力本體降臨到這個世界。
    他就是有著這樣一個自信,並且他自信在這一次回歸原本的世界之後,他就會迎來一次全麵性的爆發式增長。
    浩然正氣的實力加成就不說了,一個他我的本源加持就已經足以讓他的實力得到大跨步的提升了。
    而隨著他實力的提升,他就可以進入演武場之中獵殺投影,獲得投影力量的加持,這簡直就是如同滾雪球一般,不斷的增長自身的實力。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種種的優勢,他才有著那個自信,不去參與原本世界的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哪怕有著各種各樣所謂的機緣,他也絕對不會去眼饞。
    因為他十分的自信,隻要自己能夠苟得住,未來就將一片坦途。
    ……
    身為華朝的皇帝,李純功一直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而自從宇穹出現之後,他的這種感覺就更加的強烈了。
    他不僅獲得了一個強悍的修煉體係,培養了一大批輔助型的人才,並借此掌控了三軍,更是打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勝戰,並且可以預見的,他還會一直勝利下去,直到推平整個北方,將整個世界納入統治之下。
    而除此之外,他更是打開了長生的大門,擁有了能夠令自己不老的丹藥,如今更是獲得了保命的神丹,或許在國師的輔助之下,他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神朝大帝,一個建立在大地之上的神朝。
    而如今,國師卻跟他說他要去研究稻種,希望能夠研究出產量更高的稻種。
    這不由得讓他感到欣喜,因為,自從眼界開闊之後,並且決定建立海軍,出海探尋世界,他就知道,以華朝如今的人口,已經遠遠跟不上他的需求了。
    他雖然擁有著長生不老的能力,但他也是一個急性子,不可能真的等一兩代的時間,等著他的子民成長。
    更何況,就算他願意等,糧食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如果無法解決糧食的產量,那麽就絕對不可能有更多的人口,人口無法得到提升,哪怕他等到天荒地老,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意義。
    雖然大海之中能夠捕魚,甚至這幾個月來,海軍已經初見成效,僅僅捕魚的收獲,一艘海軍軍艦一個月的補獲,就足以養活一個十萬人口的小鎮。
    如果開放海洋,鼓勵民眾出海捕撈,那麽如今的人口再多上一倍,似乎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他心裏也清楚,華朝的根基還是在耕種之上,一旦根基出現問題,那麽整個民族的性質就會發生轉變,比如蠻族,以遊牧聚居,那種形態,可不是皇帝想要的。
    所以,宇穹如果願意研究稻種,哪怕將長生丹藥的研究暫時擱置,皇帝也都沒有任何的異議。
    而這件事情在傳播出去之後,更是得到了廣大達官顯貴的支持,因為一旦研究成功,就意味著他們能夠收獲更多的糧食,雖然他們是地主階級,自己家中就有大量的佃戶,但這也並不妨礙他們需要更多的糧食。
    更何況,有了更多的糧食之後,佃戶們就能夠生育更多的孩子,到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人供他們剝削,那豈不是樂哉?
    所以他們自然是大力支持的,而那些選擇反對的小型地主,因為目光短淺,遭受到了華朝由內而外從上至下的打擊,大量小地主直接破產,有的甚至直接被打上了造反的名頭,一波抄家,全家殯葬。
    而隨著宇穹開始研究稻種,學會浩然正氣的書生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並且因為浩然正氣加持的緣故,他們的學識更加淵博,他們的頭腦更加清晰,於是他們開始進入各大衙門,官員從上至下,幾乎到處都是。
    這些新興的階層聯合站在一起,自奉儒家正統,並且開始排除異己,貪婪的將雙手伸向這個國度的任何一個角落。
    一張屬於浩然正氣的大網徐徐鋪開,隻不過無論是皇帝還是宇穹,對此都毫不在意。
    宇穹是因為沒有任何必要,這些家夥就算聯合在一起又如何,還不是需要他的長生丹藥,還不是要尊奉他一聲祖師。
    就算他們欺師滅祖又如何,宇穹在這個世界的實力雖然受到了一定的限製,但是對付這些家夥還是輕而易舉的。
    而對於皇帝來,這就更加不用擔心了,因為他不僅掌握著長生丹藥,更是掌握著大義,掌握著軍隊。
    並且他也知道,所謂的浩然正氣究竟是什麽,這群家夥如果有一個敢於造反的,浩然正氣必然全然消失,根本就不用在意。
    所以無論這群家夥跳的如何的歡快,處在最頂端的兩位大佬,對此都毫不在意,反而還在背後推波助瀾,似要在整個華朝推廣浩然正氣。
    因為隻要所有人都學了浩然正氣,那我天地君親師,就是他們一生的追求和執念了。
    哪怕有一部分人跳脫出了這個藩籬,相較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人也就無關緊要了。
    而隨著整個官場暗流湧動,秋收以及兵造卻還在不急不緩的進行著,明年對於蠻族的戰爭是不可動搖的,是無可抵擋的,是必須進行的。
    到了這個時候,這已經不僅僅隻是皇帝一個人的意願了,而是從上至下,整個華朝的意願了。
    如果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為,在此刻說出停戰之類的話語,皇帝直接將他殺了甚至抄家,都不會有任何人會說他殘暴。
    現在是眾望所歸,也是百年以來,華朝人揚眉吐氣的一戰。
    第三年春季,戰爭如期打響,這一戰不僅調動了三十萬的軍隊,更是有著接近兩萬習得浩然正氣的書生同行。
    在書生的輔助之下,軍隊的行進速度不僅大幅度提升,行軍途中的折損,更是直接降到了半成不到。
    三十萬的軍隊,跋山涉水一個半月,跨過漫漫路途,來到草原之上,最終僅有不到一萬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脫離軍隊,這已經是一個難以想象的低數字了。
    而在如此氣勢高昂的軍隊麵前,他們所要麵臨的敵人,僅僅隻是一群被打怕了的蠻族。
    最終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僅僅不到十天時間,幾十萬的蠻族再次被打崩潰,烏泱泱一大片不斷的潰逃。
    而身為這一次的總領軍張信文,卻並沒有趁著這個機會直接衝殺上去,而是整理軍陣,慢條斯理地向前推進,壓縮蠻族的生存空間。
    他們這一次,要的可不僅僅隻是一兩次的勝利,他們這一次,可是直接奔著打崩,甚至直接打散整個蠻族的目的而來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區區三個月的時間,整個蠻族就發生了十多次的大崩潰,而每一次的崩潰,華朝大軍至少斬首三千餘,因為大崩潰而死的甚至超過了一萬五千人,十多次大崩潰下來,至少有近二十萬蠻族死在了這次戰爭之中。
    而這些死去的蠻族,大部分都是蠻族的戰兵,而這樣的戰兵,根據以往的統計,絕對不會超過六十萬,甚至有可能都沒有。
    而僅僅隻是三個月的時間,華朝就直接吃掉了他們三分之一的戰力,這如何不讓這些蠻族感到惶恐,哪怕是所謂蠻族的王,此時也是惴惴不安,麵對華朝那排山倒海一般的軍勢,他們除了敗亡,似乎就沒有其他的出路了。
    “阿土可洛,我們的蠻神啊,為何要這樣對待您的子民,難道您已經不再眷顧我們了嗎?”蠻族的祭司開始瘋狂的祈禱,有的祭司甚至直接發狂,開始瘋狂的撕扯自己的麵皮,血跡斑斑,似乎也不感覺到痛苦。
    而這似乎就是蠻族最後的掙紮了,在這一連串看似瘋狂的祭祀之後,蠻族的士兵似乎又重新湧現出了新的勇氣,再一次的組織起來,向著華朝的軍陣衝殺而去。
    “殺,為了阿土可洛。”
    “殺,為了阿奇滿滿。”
    “殺,……”
    這似乎是蠻族最後的衝鋒,似乎攜帶著他們不屈的執念,變成了毀滅世界的怪獸,戰馬踐踏著大地,仿佛要將戰火蔓延至天際。
    “轟。”
    雙方碰撞在一起,騎著戰馬的蠻族士兵直接被人潮淹沒,他們那恐怖的衝鋒直接被刹停,在大量浩然正氣的加持之下,士兵們仿佛天神護體,哪怕是高速衝擊而來的戰馬,也依舊衝不開他們這一堵人牆。
    而騎兵在被攔截下來之後,他們也就失去了他們最大的依仗,最終的結局也就不言而喻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