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乎意料
字數:3224 加入書籤
“不考慮文藝?沒有名作家坐鎮,文學圈子捧場,恐怕走不出京西這塊土地。”
“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太小眾了,我隻想做一點下裏巴人,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
再過不到十年,紙媒都得玩完,就算衝出京城,走向全國又怎麽樣?徒留時代的眼淚!
辦一份小報和地方雜誌,是為了培養相關人才,以後轉網絡媒體也能順暢一點。
除此之外,還能賺點小錢,補貼家用。
僅此而已。
“也對,關起門來自娛自樂,最後也隻會被人拋棄。”
鄭良知倒是比較認可金尚的判斷,老一輩的藝術家們,還在曆史的故紙堆裏尋章摘句,賣弄自己的文采。
新時代的年輕人,其實早就煩透了。翻來覆去地說,長篇累牘地解讀,以證明那個年代的文化是多麽璀璨,有多麽了不起。
難道隻有崇古才能證明自己有文化,今天的普羅大眾就都是不懂欣賞文盲?
發生在身邊的事,就不值得您高貴的眼睛看幾眼?
未來不值得暢想暢想?
再大的事,說了幾十年,難道肚子裏就隻有這點貨了?
“如今的年輕人,不想跟在老一輩的身後,亦步亦趨,論資排輩了。等著熬死他們,自己才能上位,多累啊,還不如另起爐灶,玩點新花樣。”
旁觀了好多年的鄭良知,倒是能客觀地看待這個正在急速變化的世界。
兒已壯,父祖未死,不好辦呐,難道真有七十年的太子?
豈不是黃花菜都等涼了?
“小金放心,我雖然脫離一線很久了,經驗還在,幫你看著這點家當不是問題。”
“麻煩鄭老叔了,要是南大彪要開劇本研討會,我又不在,您就幫忙捧捧場,那些文化人,被人吹捧習慣了,比較好麵子。”
將主要事情托付給鄭良知後,金尚才對二十一歲的大三實習生黃漪漪安排工作。
黃漪漪的本科專業是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學科,在國內的地位也很微妙。理論上,一家企業能否發展壯大,和人力資源管理息息相關,重要程度不亞於財會。
但是,很多人都將人力資源和人事混為一談,以為就是發發工資,抄抄寫寫,員工招聘,補缺退休等,屬實是招攬了臥龍鳳雛,卻當做刀筆吏使喚了。
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根據自家公司的情況,獲取、整合、調整、控製和開發人力價值,為決策者製定戰略決策提供必要的支撐,甚至就是決策層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在一家企業膨脹到需要完善的製度和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管理前,這門學科的畢業生也是空有金剛鑽,沒有瓷器活可攬,處境相當尷尬,隻能幹幹簡單的人事了。
雖然姓黃,但是金尚確認,這個黃漪漪,五百年前和自己不是一家。出生在東南沿海閩浙一代的她,祖上是數百年前改姓的少數民族,宋朝就從海外泛舟而來做生意,在溫陵一帶安家落戶,並發展壯大。
後值戰亂,地方興起了“反色目人”的風潮。為了不受傷害,黃漪漪的先祖們紛紛改姓為黃。東南沿海、兩廣腹地,黃氏本來就是總人數前三的大姓,多了溫陵這一支,也不怎麽起眼。
幾百年後,這一支黃姓族人,偶爾還會生出有異於東亞族裔特征的孩子,黃漪漪就是如此,乍一看和漢民沒什麽兩樣,細看卻有一股十分吸引人的異域風情。
“漪漪姐隻是實習,而不是入職,太麻煩的事就不好拜托你了。”
到了大三下學期,課程已經很少了,考研的考研,考公的考公,找一家靠譜的企業實習,增加工作經驗,好為走上社會做準備。
“小金總不用太遷就我,麻煩金叔叔幫忙,並不是為了來此做個樣子,而是為了長見識,學點真本事。”
“我這個老板也是新手上路,沒什麽可教的,互相學習吧。”
學以致用,是最理想的情況,很多時候,大學生畢業後,會發現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和現實差距極大,甚至派不上用場。
社會與大學,遵循的是不同的運轉模式,盡快適應才能在將來走得更穩。
接下來,金尚花了將近十幾分鍾,詳細地將今夕文化馬上要做的事情,告訴了黃漪漪。
“這個網吧,就是主營業務?”
到底是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即將開門營業的網吧,讓黃漪漪不由得眼前一亮。
“是很長一段時間的現金流來源,但說它是主營業務還有點微妙。咱們畢竟是個文化公司,生產內容才是重中之重。網吧就是配置了電腦,能上網的咖啡店、茶室,如何吸引客人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裏麵,就需要我們提供足以吸引人的文化產品。”
金尚慢條斯理地敘說著,好奇的黃漪漪居然拿出個記事本做筆記,嘴裏還在碎碎念,見頂頭上司停了下來,才好奇地抬起頭:
“還有呢?”
話剛說出口,就瞥見鄭良知和金尚臉色古怪地看著自己,似乎憋笑憋得很難受。
女孩臉上泛起了一絲不好意思的羞紅,金尚咳嗽了幾聲,打破了尷尬的氣氛道:
“好學是好事,但是,職場不是教授學問的地方,除了工作需要,其他人沒有義務為你答疑解惑……”
“知道了,我改!”
動不動就掏出小本本,旁若無人地寫寫畫畫,從這一點上看,黃漪漪確實很有上進心。但是,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就忘了自身所處的場合,總感覺有點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