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曠世之作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A+A-




    狂熱歌迷們追捧所謂的搖滾信仰與精神,其實不見得有什麽高人一等的文化內核。國內的普通音樂愛好者並不排斥搖滾,也沒有將其捧上至高無上地位的意思。這也是國外搖滾大行其道,國內卻不溫不火的原因所在。
    說白了,大家聽歌欣賞音樂,是為了享受其中的藝術之美,感受旋律與節奏中的共情點。陽春白雪是藝術,下裏巴人也不見得就俗不可耐。
    都是為大家獻上美好音樂的藝人,硬要分個三六九等其實沒有必要。關鍵還是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交口稱讚的好樂曲。
    拿出幾首優質的搖滾歌曲,金尚也能做到,可是,考慮一下文化背景的差異,還是得慎重行事。
    前世比較有影響力的國語搖滾歌曲並不是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粵語歌。
    這個時代的兩廣文化,依然占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但是和前世有了很大出入。
    就好比前世的《山路十八彎》這種地方民歌,確實能火遍全國,但這不代表地方少數民族的藝術表現形式通行天下。此世的粵語歌也是如此,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閩南區的地方特色歌曲影視依然很強勢,但也沒到可以壓製中原與北方文化,一躍成為主流的可能。
    南大彪和戴義琴會願意在自己的專輯中放入《海闊天空》,《大地》這種粵語歌曲麽?
    多半不會!
    至於外國重金屬硬核搖滾就更不可能了!
    以後應該會試試拓展歌迷範圍,複出專輯是絕對不可能冒險的。
    這樣一來,金尚暫時能幫到戴義琴和南大彪的就很有限了。
    當然,金尚也不覺得南大彪和戴義琴會真的將希望寄托在自己這麽個業餘玩票的音樂愛好者身上。
    “最近太忙了,公司裏的事很多,尤其是網站改版,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了。身為老板,居然成為全公司編程能力最強的技術員,我也說不好是好事還是壞事。”
    創業初期,懂一點技術的老板,肯定是有優勢的,以後要是還這樣,那就太可悲了。
    “小金年輕,精力旺盛,學什麽都快,我們就不行了。”
    南大彪十分爽朗地笑道,
    “我們就差遠了,對新鮮事物不如以前敏感了。”
    不過,話題說到這了,金尚倒是想起一件事來。
    “倒是有件不太急的事,需要大彪叔幫幫忙……”
    想了想今後幾個月的安排,小金還是覺得時間太緊了,有些事得提前安排,
    “今年中秋節,我的公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互聯網軟件要上線,相關的推廣工作,已經要提上日程了,這其中最重要一首應景的宣傳歌,詞曲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還急需一名女歌手,其音色特點要求通透有質感,慵懶、隨性,哀宛動人,最好有一種如春燕呢喃般優雅吟唱的韻味……”
    還不待慢慢琢磨措辭的金尚繼續說完,戴義琴就忍不住噗呲一笑:
    “小金,滿足你說的一半條件的女歌手,就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天才了,完全符合的,一個時代都不一定有一個。”
    “我也知道有點強人所難,但是,這次產品發布,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好的機會,未來等著我的是大魚大肉、還是吃糠咽菜,就看這一遭了,不慎重不行啊!”
    “嗯?”
    原本漫不經心的老金回過神來,看著金尚說道,
    “你小子,從小到大就沒有幾次如此認真過,看來是真的很重要了。”
    廢話,能不重要嗎?
    即時通訊軟件投放市場,是連個水花都沒一個就消失無蹤,還是就此站穩腳跟,成為國內互聯網世界未來舉足輕重的力量,就看這次豪賭了。
    見金家父子如此鄭重,南大彪沉吟了一會後回應道:
    “這樣的女歌手,一旦被發現,肯定是各大唱片公司的搖錢樹,寶貝得不得了。據我所知,如今國內的當紅歌星,沒有這樣的,小戴,你有印象嗎?”
    雙臂抱胸,皺著眉頭回憶了一會的戴義琴輕輕搖頭:
    “一時半會想不出來,要不我找人問問,新人中有沒有大致符合條件的!”
    “新人?”
    金尚有點猶豫,沒有基礎,沒有名氣的新手,駕馭得了嗎?
    今年中秋節,公曆九月九號,是金尚計劃好的“渡劫”之日,在門戶網站改版上線後,最重要的一天。
    費了那麽大的勁,金尚的目的是推廣自家的即時聊天軟件,可不是為了捧菜鳥歌手。
    遲疑了片刻,小金有些為難地回應道:
    “戴大哥,大彪叔,我有很大把握,這首歌會一炮而紅,甚至有徹底出圈的可能。找成名女歌手,是互相借勢,人紅歌紅,順便為我的宣傳計劃開路。新人的話,大概也不會差,但是,太虧了……”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
    憑什麽?
    這可是金尚第一次拿出前世最經典的作品,中秋詩詞的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換個時間,換個地點,蘇東坡本人都未必能寫出這種曠世之作;
    本世界的蘇軾,因為際遇不同,沒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的情懷,自然也沒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千古傳唱之辭。
    至於歌曲《明月幾時有》,其譜曲隻能勉強算是上等,和蘇軾的詩詞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但是,這不是曲作者梁弘誌有問題,而是蘇軾的作品實在太經典,遍觀曆史,有能耐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譜上相配曲子的大才都沒幾個,矮子裏拔將軍,梁弘誌的配曲已經是最優秀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