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招人嫌的方式
字數:3110 加入書籤
呂遼自我介紹的方式,明顯比金尚要正式多了,有一股讓人感到違和的生硬感,似乎是將一段話通讀無數遍後,背誦熟練,現場照本宣科地念出來。
這種說話的態度,四平八穩,沒什麽問題,可總覺得缺少了青春少年的朝氣蓬勃之感。
『家中長輩或者助理顧問寫的稿子吧,看來呂遼背後還真有一股力量在幫他運營“人設”啊!』
互聯網時代還沒有來,明星網紅的影響力還沒顯現,但是並不代表廣告媒體人以及從業人士認識不到個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至少現在,呂遼在廣大中小學生眼裏,還是反抗權威,彰顯自我的一麵大旗,他所宣揚的理念,在當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
不止是青少年,一部分教育界的老師、教授、專家,都比較認同呂遼的“素質教育”的倡議,推動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的呼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說實在的,這年頭,開口創新,閉口素質,是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呂遼隻是風口浪尖上的一個靶子而已。
國家這麽大,就沒幾個明白人,搞得清楚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利弊?
隻是沒有夠分量的人物站出來說幾句大實話而已。
呂遼現場說出來的話,或許合乎他的心意,但未必是他本人想說的。
僅僅聽了開頭幾句,金尚就猜出來接下來他要說些什麽了。
無非就是家庭和環境的熏陶,造就了現在文采飛揚的呂遼,即便沒有繼續上學,依然可以茁壯成長,摒棄了片麵追求智力發展的應試教育,也不代表將來就前途暗淡。
道理當然是講得通的,可實際操作起來,到底有多難,其中弊病如何消除,卻絕口不提。
接下來幾分鍾,呂遼說了很多,吳蟬也不時提幾個小問題。
微微眯著眼睛,裝作耐心傾聽的金尚,一直沒有什麽表示,待兩人的對話告一段落,吳蟬突然問起金尚的意見,才回過神來。
“都挺好,就是退學……太草率了點!”
見金尚說得比較簡略,吳蟬追問道:
“你的意思是,追求愛好和興趣的同時,完全可以兼顧上課與升學,對嗎?”
“本來就不衝突,為什麽要非此即彼呢?”
金尚很認真地點點頭,
“喜歡繪畫、音樂、表演和體育運動,有提前批的專業大學供進修;酷愛文藝寫作,可以報考各大主流高校的文學專業,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個語言文字方向應有盡有,總有一款是適合你的……”
“這倒也是!”
吳蟬十分理解地附和了兩句,
“除了你之外,學習成績優秀,多才多藝的例子,能夠列舉的還是很多的。”
原本想著的比較激進的言辭,還是被金尚咽了下去,最主要的考慮,還是在於,被貼上了“支持應試教育”的標簽,還挺麻煩的。
“不管是藝考、特長加分還是定點特招,主流升學途徑之外,還有不少供偏科的孩子出頭的,比如國內各大電影學院、音樂學院和美術學院,隻要專業能力達標,高考成績三四百分就過了投檔線。這個標準,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衡量,都不高……”
似乎對金尚的話有些意見,呂遼不失時機地插話道:
“藝考和提前批招錄的名額太少了,和眾多學生相比,九牛一毛。而且,很多特長,並不在特招和加分項之列……”
“不能這麽說……”
對呂遼幼稚的話很有意見,但是金尚也不可能在這種場合說得太深,而是很含蓄地反駁道:
“每年招錄的藝考生,占了考生總人數的百分之五,人數接近十萬人。這個比例,已經高得不正常了。事實上,很多學習成績稍微落後的孩子,轉投藝考這條捷徑的越來越多,遠不是你所說的名額太少。每年這麽多所謂的‘藝術生’,社會的需求真的如此之多嗎?而且,你覺得,對廣大‘特長生’來說,真正難以逾越的難關在哪嗎?”
“上升渠道不夠?”
“噗嗤……”
如此天真的回答,讓金尚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了,
“抱歉,失禮了!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笑的,除非沒忍住……”
接過吳蟬主持人遞過來的紙巾,擦了擦眼角的金尚,在呂遼略有點陰沉的眼神注視下繼續解釋道:
“上升渠道什麽的,那是入門之後需要考慮的。目前,國內大部分家庭,其實是供應不起一名‘藝考生’的培養費用的。什麽鋼琴、小提琴、吉他、手風琴等等,很多孩子除了在電視報紙上見過,壓根不知道摸起來是什麽感覺。有一把玩具級別的口琴,就是班上最靚的仔了。暫且不提父母買不買得起專業級別的樂器,拿不拿得出一年好幾千甚至上萬的錢送孩子上培訓班,許多地方中小學壓根沒有音樂、繪畫課。所以……”
金尚攤了攤手,不再繼續。
就算是祖墳冒青煙,唐宋八大家投胎,無錢無勢,跨越不了那一道鴻溝,最後還是得去擠中考高考這一條獨木橋。
“怎麽會如此?”
“你所說的……特長與天賦,門檻其實一點都不低。對廣大中小學生來說,再沒有比投資教育,考學升級更加劃算,更有希望的手段了……”
“可是,國外的素質教育,似乎更注重天性、特長與能力的培養,效果也很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