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開端

字數:6690   加入書籤

A+A-




    抱怨歸抱怨,金尚也明白,持續不斷地長久曝光才是名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鹹魚當不了明星。
    這年頭,演藝圈的名聲全靠紙媒和廣播電視宣傳,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一首傳唱全國的金曲,或者上了知名節目,都是極大的成功,這也是明星們熱衷上春晚刷存在感的原因,星光大道這樣的全民選秀會大火也就很能理解了。
    男藝人三五個月沒有新聞,說不定會被認為去洗浴中心瀟灑被逮了,女明星一年半載沒有新聞,那多半是退圈或者結婚生孩子去了。
    反正當下的輿論環境就是這樣的!
    像金尚化名的元休這種偏幕後的半職業人士,近兩年的曝光寥寥無幾,小馬紮樂隊發行的歌曲專輯,熱度被三個女孩子瓜分,至於出版的詩集和出創意的小說漫畫以及影視作品,就更沒人關注了。
    別說什麽明星的國民認知度,恐怕認識金尚的中小學生都比追星的小青年要多,好幾首詩詞被選入標準課外讀物和興趣讀本,應試的時候,時不時會考到。
    據說下半年的教材重編,會有兩篇被收錄到選修課裏,將來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子對加大了他們背誦題庫的金尚抱有怨念。
    母子之間無傷大雅的調侃,顯得比較和睦。
    “外祖母……已經睡了?”
    探頭探腦地往裏間看了下,金尚問著,梅杏紅輕輕搖頭道:
    “受涼,有點不舒服,喝了點甜酒,和小金風一起看煙花禮炮,吹了冷風,小孩子沒事,老人家倒是有點扛不住。”
    “不年輕了,身體不如以前硬朗。”
    遺憾地歎了一口氣,金尚十分敏銳地意識到,隨著自己長大成人,長輩們又老了一歲,那個精力旺盛,喜歡四處遊玩的冼老夫人,漸漸成為過去式。
    恐怕以後很難再有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即便待不住,家裏人也不會放心她一個人去。
    這話題也不好深入,將來怎麽相處,那是父母考慮的問題,金尚再親近,也隔了一輩,安心當個老實不惹事的孫子就好了。
    此時父親和闕勝去查看後院的情況了,天氣預報說今晚可能還有一場大雪,得將殘雪除掉,以免壓斷樹枝,砸到車房或者行人,老邊和桂鳳在打掃衛生,檢查水電煤,準備休息了。
    “這些時,我見您的工作室產出作品變多了,忙得過來?”
    “還好,主要是提供思路和把控大方向,把關現在也有兩個得力的助手,實力還行。這兩年,有誌於在這一行發展的年輕人變多了……”
    “行業景氣周期來了。”
    八十年代中期那一波嬰兒潮時出生的孩子,差不多十來歲了,心智漸趨穩定,手裏的零花錢更多了,對動漫,武俠,科幻以及特攝等文創產品的消費能力提升。
    說到底,還是經濟得到了發展,父母手裏有錢,也舍得給孩子花錢,就好比推出不久的“換皮”學習機,寒假期間賣得不錯,開發出的一款袖珍隨身聽的銷量也不錯,搭配的英語學習磁帶更是供不應求。
    “前些時我看了下,您的作品貌似風格略有點變化,以前以趣味性和故事性為主,現在偏向小清新了,是市場風向變了?”
    “這倒不是,原來的作品受眾還是很穩定的,就是現在的消費群體開始有了變化,比較年長的高中生和大學生讀者在增加,而且,有一個新動向,那就是讀者群體中,女孩子占比越來越多了。”
    “女學生?”
    “對,雖然目前絕對數量還不顯眼,但上升速度很快。”
    “確實,女生漫畫市場值得關注,以前確實沒太多類似的題材。”
    類似“死火海”之類的熱血民工漫,也不乏女讀者,受眾主體肯定是男孩子;
    像《南家三姐妹》這種劇情幾乎沒有起伏,以日常瑣事為主的作品,男生讀者和女生讀者差不多;
    而《櫻男高校男公關部》,《會長大人是女仆》,《夏目友人帳》和《元氣少女緣結神》等,喜歡的以女孩子居多。
    隻有親曆第一線的創作者,才能敏銳地感受到讀者市場的細微變化,不出意外的話,男生漫畫市場是比較穩定的,女生漫畫領域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公司旗下的《東方漫客》以鬧哄哄的熱血漫為主,《少年繪心》則以小清新畫本居多,看來要適當調整一下發展方向了。”
    還有今夕文庫這個網絡閱讀平台,男讀者和女讀者的愛好傾向極為明顯,且差距很大,將來做出一定的區分是必然的事。
    “其實,也不是我一定要轉型,而是……從業這麽多年,對現在的孩子們的喜好,把握得不是那麽準確了,需要多做點嚐試,以免被市場拋棄。”
    哪怕什麽都不改,靠著以前積累的人氣,一時半會也不會太差,可長此以往,肯定會被邊緣化。
    不接地氣,閉門造車,天真地以為大家愛看,而不是跟隨市場潮流隨時微調方向,遲早會淪落到積重難返的地步。
    就連屈南容老先生想要盡一點微薄之力,推動文藝界革新,也沒有想當然地自作主張,而是讓市場來檢驗作品,這個思路肯定是對的。
    聊了會創作的事,時間就不早了,母親梅杏紅回屋休息,金尚則去看了下累了一天的李萱,洗漱過後,已經熬不住睡著了。
    幫她緊了緊被子,將露在外麵的手臂蓋好,金尚轉身去書房,打開電視,今年的元宵晚會格外的長,都快十一點了,還在繼續,不過,看著也快接近尾聲了。
    換了幾個台,沒什麽值得關注的節目,金尚關掉電視,打開電腦,在網上隨意翻看了下。
    綜合類門戶網站的數量已經不少了,除了北方聯合在線一家獨大,還有三四家做得還行,照著行業龍頭抄,還能保持自身特色,也不容易。
    翻看了一下主頁,有意思的新聞不多,大多是你抄我,我抄你,原創極少,以轉載為主。
    而這也是現實情況的限製,發布新聞類資訊,不是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的,得有資質。
    要是大家都是“黑戶”也就算了,關鍵是市麵上有一家資質齊全的正規公司,還是行業龍頭,其他的追趕者自然就被視作草台班子。
    這不是今夕文化自吹自擂,而是大家公認的,至少現在是沒有第二家能挑戰北方聯合在線的“一哥”地位。
    別的暫且不論,就一個采編權,哪怕是有條件受限的,也不是一般網站可以辦下來的。
    『咦?金球獎……自家球隊一個安慰獎項都沒撈到?評委膽子可真大!』
    都不給老板麵子,明年還要不要經費了?
    哪怕發個定製的最受期待獎,一種關注,最佳青訓球員什麽的也好啊。
    不過嘛,關於足球俱樂部的發展,金尚早有打算,不能走金元足球的路,至少現在不行,以自家球迷基礎和獨一檔的聲望以及無與倫比的曆史底蘊,再加上地處京城的主場之利,隻要表現不是特別差,就足以吸引國內諸多優秀球員加盟。
    另外,有了“金掃帚”的加持,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就行了,花太多冤枉錢,沒有必要。
    隨手點到娛樂新聞,戴義琴的“西行記”係列演唱會,即將主演兩部電影,新專輯籌備等消息,熱度都不低。
    這才是大明星的地位,名為“元休”的小歌星,找了一會都沒看到幾次名字。
    網上“衝浪”十幾分鍾,沒看到特別有意思的,又去京城學聯論壇與網友吹吹牛,才算盡興。
    打了個哈欠,伸了伸懶腰,正準備關機睡覺,金尚突然想起了什麽。
    『對了,博客公測了,再去看看?』
    打開主頁,登錄賬號,掛上公司老板的徽章,然後進入消息版麵,結果讓金尚十分鬱悶。
    總共才一百多個注冊賬號,其中小半是開發團隊和測試人員,網絡推廣也沒落到實處,大過節的,大家都沒注意這一茬,寥寥無幾的注冊數量,就掛在那,都不知道怎麽玩。
    這已經不是冷清,而是直接涼了?
    『這一屆網友不行,文青都不會?』
    一念至此,金尚決定給他們打個樣。
    嫻熟地進入編輯頁,選好炫酷背景和主題,刷刷刷就把一首詞給寫上了,點擊發送一氣嗬成。
    『這首《青玉案·元夕》算是十分應景了吧,剛剛好。』
    果然,發布後沒兩分鍾,就有還沒睡的看到了金尚的動態,尤其是關注了老板的辛勤員工,點讚加拍馬屁如影隨行。
    可惜的是,關注者寥寥無幾,用戶數量也就那麽回事,左右都是那麽幾個熟人。
    『活躍用戶太少,沒勁啊!』
    難怪前世的博客類sns網站出現了好多年,都那麽涼,一點熱度都沒有,直到facebook橫空出世,才為其正名。
    至於國內的sns類網站火起來,還是“木子美”事件起的頭,後來的著名爭議作家,導演以及賽車手憨憨同學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網絡罵戰,才讓廣大吃瓜網友恍然大悟。
    『原來博客是這麽玩的,誰火罵誰,逮誰咬誰,黑紅也是紅,隻要出了名,利自然也就不遠了。』
    於是,原本小清醒的文藝範博客,變成了各路牛鬼蛇神的輿論場,徹底揭開了網絡媒體烏煙瘴氣的真麵目。
    持續擴張的影響力,第一批所謂“公知”的出現,奠定了後來自媒體大發展的基礎。
    現在嘛,全國能上網的電腦才百來萬,其中有三分之一,不,能有五分之一成為活躍用戶,就已經很不錯了。
    金尚的要求真不高,絕對數量可以不高,但份額一定不能低。
    社交網站的一大好處就是,隻要關注度足夠,金尚發個什麽消息,理論上的瞬間,世界的每個角落的用戶都能立刻收到。
    這種影響力,堪稱恐怖。
    關注用戶一百,不值一提,一千就稍微有點名氣了,上萬就意味著你已經獲得了一定數量的鐵杆粉絲,十萬就是行業喉舌,到了百萬規模,名氣就開始出圈了,一舉一動都有各行各業的萬千粉絲注意,要是有上千萬粉絲,說一句舉足輕重都不為過。
    再往上,抵達上億關注的層次,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企及的,不提也罷,等金尚哪天真的成為首富,估計能行。
    又過了十幾分鍾,金尚才關掉了電腦。
    『限製還是太大了,拍照手機還做不出來,數碼相機的價格十分昂貴,便捷好用的usb接口還沒普及,所以,現在的博客隻能以文字為主,這樣的平台,可不就得往網上文青活動中心的路子上走麽?』
    有些事,以二十年後的眼光來衡量,感覺有些匪夷所思,可以當前人們的現實條件,當真是沒有別的選擇。
    除非金尚能拉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精英來站台,做專業的互動交流,可那樣的話,就不是博客,而是“人均985”的知乎了,受眾更少,明顯把路走窄了。
    這年頭,壓根做不了分類信息谘詢類網站,網民就這麽多,集中起來都嫌不夠,往下細分,就真的沒幾個人了。
    大就是強,全就是好,隻要是用戶,全都要,沒啥可挑剔的。
    『唉,慢慢來吧,先讓身邊人加入進來,再認證幾個公號,最後的殺手鐧,就是讓大明星,尤其是戴義琴入駐。』
    總不能真的邀請幾位大老師在上麵更新什麽《遺情書》,《男女內參》或者連載“養魚日記”吧?
    打一打擦邊球也就算了,真要是變成“浴皇大帝”出沒的福利網站,把名聲搞臭,那可就真的完了。
    『安全,高效,後患少,還容易操作,影響力突出,看來隻有娛樂明星符合條件了,也不怪後來的社交網站,不是變成吃瓜平台,就是網購帶貨的引流渠道,越來越沒意思。』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現在的博客,還是很有價值的,尤其是對一大堆需要發聲渠道的人來說。
    『數碼相機,拍照手機麽,先去買幾個用得著的專利,遲早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