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偶遇
字數:7588 加入書籤
將眼前的材料大致看了一遍後,金尚也明白了自己將要接手的,是個什麽狀態的團隊。
為了養活自己,還要時不時承受著被母公司的吸血,什麽長遠計劃,已經無從談起了。
怎麽來錢快,就怎麽幹!
這樣的結果,導致漫畫製作和發行的具體業務構成,有極大的隱患。
過得好不好,完全看合作方的生意好不好,掏錢夠不夠爽快。
長此以往,核心競爭力就完全丟掉了。
“要將這些細枝末節的項目砍掉嗎?”
“暫時不用!”
琢磨了一會,金尚放棄了立刻大動幹戈的想法,.
“剛接手就指手畫腳的新東家,是得不到擁護的。你暫時不要挑動這些人的飯碗……”
五個月欠薪,算上這個月,就是半年了。
根據今夕文化和美影廠的接收方案,會在十天內,發放半個月的工資,解一解燃眉之急。
下月初的發薪日,正常發放當月工資和剩下的半個月工資。
接下來半年,逐漸將欠薪補齊。
如何安撫人心,並逐漸改善處境,還不能操之過急。
“現有的,耐心做完!但是,不是經過總部評估,直接買下版權的項目,沒有特別的理由,就不接了。”
“那……事情總有做完的一天,接下來,他們幹什麽?”
“將手中持有的IP翻出來,炒一炒冷飯,做續篇,那麽多優秀的題材,不能就這麽棄之不用。還有就是,母公司擁有版權的,可以試著讓他們開發一下,比如……”
說著的金尚,將抽屜裏麵的《三國演義》和《三國誌》翻出來。
“現成的模板,要是還是做得讓我不滿意,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了。”
以前他們是怎麽撈快錢,混日子,得過且過,金尚不管,現在,要是再不表現出和名聲相匹配的水平,頂著非議,也得給這些人一個好看。
將具體如何操作的事,和魏雙萍商量了一下後,金尚繼續問道:
“兩張王牌——《東方漫客》和《少年繪心》的情況怎麽樣?製作部門一旦沒有‘活水&,就會腐爛變質,我也知道,發行應該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吧?”
“還行!畢竟是老牌雜誌,《東方漫客》已經跨入第十個年頭了,《少年繪心》也有三年的積累,各自有為數不少的讀者,編輯和創作者流失不嚴重,幾個主要台柱子,還沒有被挖走。”
掌握了上下遊的渠道,輾轉騰挪的空間更多,發行部門明顯過得更加滋潤一點。
“這樣,也好!”
不是太糟糕的狀況,讓金尚稍微放心了點,
“東西先放在這,我慢慢看,過後有意見,再通知你!人事工作之外,你的主要的職責,就是將這一塊業務給我看好了。不求迅速擴大規模,致力於提升本地租售服務體驗即可。暫時,我沒有特別需要製作和發行部門配合的工作。對了,遠程辦公體係,要搭建起來,各個網點都要納入互聯網管控中。除此之外,終端配送,由條塊管理,改為垂直管理……”
林林總總說了一些,魏雙萍在記事本上寫了一大堆,直到午飯時間,才結束。
“你會開車嗎?”
對即將離開的魏總監,金尚出言問道,魏雙萍臉色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
“不會!”
“公司下個星期有兩台商務車送到,你去領用一輛,出行的話,去值班室叫一名司機。以後你也是管理實務的高管了,不能老打出租,蹭別人的車。”
“謝謝金總!”
“去吧去吧,有什麽想法,直接遞申請,現在有辦公聊天軟件,隨時可以留言,我看得到。”
買商務車,除了公司發展需要,也有折舊抵稅的意圖。
現在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很快就會脫離小規模納稅人的範疇,如何合理避稅,得提上日程了。
梅疏影這個名字,隨著《明月幾時有》這首歌,走入萬千歌迷的視野。
是什麽樣的歌手,配得上這樣的曠世之詞?
大家都很好奇!
現在,謎底揭曉了。
不是早期傳言的一眾知名歌手,而是毫無粉絲基礎的新人。
作為藝人,有無質量過硬的作品,是很大的加分項。
現在看來,梅疏影的實力還是有的,唱功不俗,而且和詞曲很搭。
相互成就的事,大家也是樂見其成。
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像是從石頭縫裏突然冒出來的一曲成名的女歌手了,梅疏影完美地揭示了,不是沒有滄海遺珠,而是很少有人將它們發掘出來罷了。
當然,這也與單曲碟背麵青春靚麗的素顏照,確實很漂亮也不無關係。
天生麗質的才女,天然就是人生贏家。
相比之下,攜《送別》和《口是心非》兩首同樣質量上乘的歌曲橫空出世的元休,就沒有露出廬山真麵目,封麵上隻刻著一個手繪的,有點淩亂的長鼻子木偶,再無其他可以顯示身份的東西了。
不管是梅疏影,還是元休,唱腔都很特別,一經麵試,就收獲了不少歌迷的心。
臨近畢業季,學生比較青睞《送別》,電台點播中《明月幾時有》的熱度居高不下,而各大書店,商場,音像製品試聽等,則是《口是心非》的天下。
一開始,金尚還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麽最不被看好的歌曲,反而取得了讓人驚喜的成績。
下午茶時間,金尚登上京城學聯論壇,看了下音樂區關於最新上架新歌的點評,才稍微有點頭緒。
『前衛,時尚,唱得好,隻是基礎!我以二十年後的眼光來看,確實是二流以上,一流未滿的水準,但是,現在才是一九九五年,國際上的音樂風向,還處在英倫搖滾對抗Grunge風潮的階段,《口是心非》這種風格,給人的感覺很獨特,天然具備讓時下的歌迷追捧的韻味。』
而且,此世的祖國,傳統明顯更加頑固一點,對所謂的“超越”、“超脫”以及“時尚”的接受程度,要更保守一點。
如果現在拿出所謂的“中國風”金曲,還真未必比一眾民謠和山歌能打。過幾年可能還行,現在有點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