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留有餘地

字數:7477   加入書籤

A+A-




    當金尚抵達會場的時候,外麵已經有人在等著了。
    很快,人群中的孫大器和郝齊聯就被找到,後者抱怨了一下流程太長,需要應付的方方麵麵太多,有解答不完的問題;前者的精神尚好,就是臉上難掩疲憊之色。
    從國外回來後,金尚和孫大器時不時通電話,見麵的機會倒是不多。
    “我來晚了?”
    “沒有,安排就是如此,前麵還有不少人從早上八點半到現在……下午一點都過了。”
    手握半瓶礦泉水,半天說了不少話的孫大器旋開蓋子,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道,
    “馬上第四季度了,今年各部的情況是好是壞,差不多也該見分曉了,表現好的要鞏固優勢,差一點的要想辦法彌補。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兩年多了,原來的主基調是默認國有大型企業是出口主力軍,結果嘛……”
    剩下的不說大家都知道。
    放開枷鎖後,猶如脫韁野馬的中小型民營企業成為出口創匯的中流砥柱,不僅是紡織服裝,輕手工業以及電子代工等勞動密集型實體發展迅猛,就連以往沒多少建樹的精密消費電子,it軟件和文化產品都有不俗的表現。
    這其中,今夕文化是當仁不讓的排頭兵,產值已經堪比一個小型窮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了,按照統一口徑折算,比個別中西部小縣城的體量還要大。    小靈通移動終端更是誇張,全國保有量超過四千萬,哪怕扣除各種打折促銷優惠券,總計營收三百七十多個億,因為售價太低,毛利潤不高,算上信號基站的布設和維護,盈餘不到二十個億,考慮通貨膨脹,基本也就賺個辛苦錢。
    旱澇保守的小靈通話費倒是每個月很穩定地貢獻將近五個億的營收,且在逐步上升中,是發展最穩,最賺錢的業務。
    至於今夕商城的銷售額,前年金尚對梅應年吹牛,保證三年內營收超五十個億,結果兩年多就超了百分之六十,其中大部分增幅就是跨境電商的p3播放器是主力軍,其它如紙料褲,書籍影音等文化產品以及蔬菜罐頭調味醬等也賣了不少。
    “孫老哥在外經貿這邊聽到什麽風聲沒?今夕文化處在什麽檔次……”
    “這麽說吧,很多有頭有臉的老總,看到你們的數據,再對比自家的,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業績太耀眼,顯得別人太無能,實在是沒臉開口。
    “好吧,明白了。”
    世界貿易組織剛開始發揮作用,大家還不太熟練,不知道該怎麽玩,隻是按照過去的慣性推動往前發展,和金尚這種迎風浪三尺的完全不是一個畫風。
    縫紉機的踏板踩冒煙了,能出口多少衣服?
    辛苦一年能賺回一台精密機床,還是換回一架大型客運飛機?    這就是效率的差距,簡直沒法說理。
    這也是今夕文化申請建設數據中心,實際難度極大,上麵依然願意仔細了解一下訴求,條件允許就放行的原因,沒有困難要上,有困難解決問題盡量上。
    就在三人閑聊的時候,不遠處出現了二姑夫張華的身影,金尚連忙招手,靠近後,不由得好奇地問道:
    “有什麽成果?”
    “就是農業農村部的人問了下短期目標和長遠發展規劃,主要是土地利用率,生物能源開發,非糧油料作物,轉基因以及生物質燃料的技術儲備問題。感覺就是淺嚐輒止,恐怕還是要你這邊一錘定音……”
    “這樣啊,我差不多明白關鍵點在哪了,放心,準備充分。原則問題已經解釋清楚了,聽證會更多的作用是打消相關方的疑慮,程序審核嘛……走過場的居多。”
    “希望如此!”
    作為利益聯盟直麵最基礎的第一產業的關鍵,冰河貿易的規模擴張很容易達到天花板,野蠻低效地疊加產能已經不太行了,得深挖潛力,勤修內功,建立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護城河要拓寬。
    雖說今天的事,主要是解釋一下公司的戰略方向以及將來要做的內容,書麵的材料已經交上去了,但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或者仔細看過,還需要金尚這個老板用三言兩語,言簡意賅地讓大家信服。
    半個小時後,有工作人員通知金尚準備,和張華以及郝齊聯等人又寒暄了幾句後,來到一個稍微小一點的大廳,看著不像是聽證會,而是一群中年人在等著金尚宣布工作,多瞅了幾眼,甚至還看到幾個須發皆白的學者模樣的人。
    都是不認識的人,看著也不像是沒事找事,就為了刁難一下彰顯存在感的家夥,大概有什麽不方便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話。
    很自然地在下手一個為自己準備的空位坐下,金尚調了調麵前的話筒,語氣平和地說道:
    “我是金尚,有什麽問題,我會盡量回答。”
    場麵頓時冷了一會,大家看了幾眼年輕得有點過分的小老板,才有一個看著五十多歲,前額略有點禿的老者問道:
    “我是來自農科院的研究員,姓張,我想問一下你這個能源樹的事,有成功的先例嗎?”
    “路肯定是能走得通的,我就知道有橡膠樹,麻風樹,續隨子以及微藻柴油,但經濟效益,短時間內不能指望,可以將它作為科研課題,重點研究一下,可大範圍推廣,還是要謹慎。像南美這種地廣人稀的熱帶地區,或者北美大平原農業資源過分溢出的區域,可以試試。不過嘛……我覺得當地人沒有那麽強的動力,有更好的替代。”
    “你很實誠,吹牛歸吹牛,實情如何,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能不實誠嗎?
    這玩意一看就是噱頭,暫且不說所謂的“能源樹”要占多少地,花多少精力推廣種植,還要投多少錢提煉汽油柴油,高額的成本,就讓人退避三色,且產量還不讓人滿意。
    “可以作為補充,特殊情況下可以作為替代品,真指望它來取代石化燃料,基本沒有可能。”
    “也就是說,轉基因甜高粱種植,以其為原料,大規模製造燃料乙醇,其實也不太好做?”
    “這個倒是可以,不能一概而論。”
    輕輕搖頭,金尚回應道,
    “燃料乙醇,或者說工業酒精,變性乙醇什麽的,其實都是一回事,非食品級的,隻要不是質量太水,都大差不差。哪怕不作為汽油添加劑,本身也是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不愁消納不了。”
    “那你知不知道,國內目前的生物燃料計劃,幾乎隻是象征性地試點,壓根沒有鋪開?”
    “嗯!”
    這都不了解,金尚哪裏會想要做這個。
    在此之前,名義上四家生物能源定點公司,唯一的用途,就是將不好隨意安排的陳糧妥善處置,製作成工業酒精,隻是一個不太受追捧的渠道,
    最大的原因,在於一九九七年的無水乙醇價格,遠比汽油要高。
    往汽油裏加乙醇,大虧特虧。
    目前正在名義上推廣的e10標號汽油,其實就是添加了百分之十乙醇的汽油,好壞暫且不論,最大的目的,還是降低對原油的依賴。
    這一世的祖國要大很多,國土勉強蹭到了世界島油氣帶的邊,總體而言,天然氣還是比較充裕的,原油儲量總體其實也還湊合,就是品相好,儲量大,開采成本低的超級大油田比較少。
    不如中東那種用鐵鍬挖幾下就冒油的,也遠不如加勒比海南岸什麽都不做,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天然汽油和輕質柴油從地下往外冒,匯聚成湖的天選之地。
    稍微好一點的,不是地質條件惡劣的高原就是北亞極東永久凍土,好不容易挖出來,提煉妥當後,再用管道輸送到使用地,成本比從海外進口還要高很多,這就很讓人難受了。
    對私家車主來說,汽油實在是太貴了,可放眼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控製力下降,全球經曆了數年的不景氣周期,全球需求等待複蘇,原油價格折算本幣不到七十元,大概等同於前世九美元。
    你沒有看錯,不是九十美元,是九美元,比瓶裝純淨水還要便宜,油幾乎是白送的,估計就油桶比較貴。
    按照經濟學家公允測算,目前價格翻三倍才是比較合理的,無奈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不講情理,現在就這個價,想想就明白,現在的汽油柴油到底有多廉價。
    要是再往裏麵加並不便宜的無水乙醇,基本等同於路邊攤吃牛肉麵,用的是九十元一斤的山茶油一樣扯淡。
    所以國內目前的e1090號汽油和e1092汽油,要麽掛羊頭賣狗肉,要麽就是象征性弄一點,做個樣子。
    “既然你知道,還打算做無水乙醇,是有什麽倚仗,還是在賭未來國際原油價格會大漲?”
    現在不劃算,不代表未來不劃算啊!
    假如有一天,汽油的標準價超過了無水乙醇,那麽生物燃油這個項目,就算是名利雙收了。
    隻不過,國內情況有點特殊……
    “會漲,而且會漲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這是一方麵,另外……”
    肯定了這種判斷,金尚繼續解釋道,
    “生物燃料本身的利潤,隻是一方麵,想必諸位也知道,不管是陳糧綜合利用,還是轉基因甜高粱,秸稈,釀酒殘渣,紙漿廢水之類的,製備無水乙醇也好,丟進沼氣池發酵,或者作為飼料和廢料的輔料,都是穩賺不賠的。恰好,我這邊有一整套,農業,化工,能源和居民應用方麵的布局,自用或者供應市場,基本都用不完。實事求是地說,如果隻用產業能量轉換效率來看,什麽生物燃料,新能源或者低碳節能設備等等,都是不劃算的,可要是放在整個產業循環上來看,就很賺了。”
    如果隻考慮生物乙醇,那肯定是回不了本,而中間副產物,發酵飼料,有機肥料,環保回田,再生物資,汙染治理等,各方麵都是有建樹的。
    是不是值得做,要看怎麽做,站在什麽立場來衡量。
    “你既然已經考慮清楚,我就不強調了,能源供需問題固然重要,口糧安全,土地出產是絕對要保證的,一旦涉及到與民爭糧,與糧爭地,就沒有可以通融的餘地了,利用率不高的荒堿地,隻要不是破壞性的開發,可以嚐試利用。這件事就這樣吧,我對你這個速生竹柳項目很感興趣,如果真的像描述中的那樣好,對環境生態的改善將提供很大的助力。”
    “主要是考慮到它易成活,生長快,耐寒,抗鹽堿,十分適合北方,且經濟價值不低,目前少量移栽,表現相當好。”
    “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們這邊,會派出科研小組,不會幹涉經營,隻是做數據統計和分析研究,畢竟,全世界這樣的大規模實踐都極少,三北防護林的推進還是有難度的,這些年在京沙塵暴已經少了很多,可空氣質量依然不佳,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這個沒有問題。”
    除了造紙以及後續綜合利用外,林木家具,上等建材,餘料回收,木材幹餾,木焦油,木炭,木煤氣等,其實都是不錯的半成品副產物。
    甚至很多都不需要政策支持,自己就消化幹淨了。
    比如線下生活的渠道,恐怕一般人就知道探店打廣告,送一送外賣,發放優惠券什麽的,真正的平台渠道,最賺錢的,其實是物資的集約化處理,預製菜,半成品食材,分級分銷,一次性包裝袋包裝盒,刀叉碗筷,餐巾紙,都能通過這條線散發到每一家大飯店,火鍋城,小吃門店,路邊攤甚至是流動小販手裏。
    你以為這就完了?
    餐廚垃圾,廢舊脂肪油料,也就是俗稱的地溝油,回收後,過濾去除水分,殘渣送去沼氣池去毒發酵再利用,成分複雜的油料則可以很輕鬆地製作成生物柴油。
    金尚委托專門的谘詢公司調查過,以這種方式製作而成的生物柴油,比目前市場上的柴油價格高很多,可將其運到西歐,依然比當地主推的所謂“能源樹”和“微藻柴油”之類提煉的生物燃料低很多。
    城市餐廚殘餘提煉生物柴油,成本低廉到極為誇張的地步,賺大發了。
    當然,產量有限,一個大都市全部餐廚地溝油加起來,估計也就能供應百來台大貨車開一開,體量太小,所以金尚建議讓李萱去聯係一下各大食品工廠,它們才是廢舊油料脂肪的產出地,與其擔心偷偷排放被抓住罰款,還不如低價倒給城市線下渠道,集中起來處理,哪怕是倒貼錢都願意。
    即便現在還沒有大量出口這類生物柴油,將這些十分優質的燃油高價回售給零售餐飲,就是十分優質的熱灶猛火油,賣瘋了,供不應求。
    與之一起進入京畿地區各大門店的,還有質量一般的燃料乙醇,加一點氧化鈣醋酸鈣什麽的,調製成固態酒精,越來越受到火鍋店,川菜店以及小型戶外旅行團的歡迎。
    所以說,把控了渠道,找準了命門,賺錢比從零開始要容易多了。
    在一個蒸蒸日上的大社會,大時代裏,隻要能保質保量生產出來,控製好成本,就不用愁賣不出去。
    當下的主流是生產不足,而不是生產過剩,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天大地大,不如膽子大,趕緊下手開幹開搶,才是快速發家致富,發展壯大的關鍵。
    當然,今天主要的問題不在什麽生態農業和生物燃料,而是互聯網,電子商務,數據中心,新能源,特高壓和智慧城市的問題,尤其是迫在眉睫的城市電網改造和能源供應的問題。
    和張教授談了一會,就換了一個人和金尚“對線”了。
    “十一中旬,能不能看到數據中心,智能電網和電子商務,還有文件裏提到的,遠端動態響應,電動化,無現金支付園區成型,至少要讓人看得見,摸得到,而不是泛泛而談,空對空,一點實際都沒有。”
    “如果隻是提交的文件裏的那些,其實已經是比較保守的了,規劃的應用場景,遠比那個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