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千裏迢迢

字數:8192   加入書籤

A+A-




    公司壯大到這個程度,金尚也是發現了,隻要不滿足於現狀,無論想要幹什麽,首要任務就是找錢補充現金流,或者擴張再投資。
    靠企業自然發展壯大,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如果不能融到資,用別人的錢幫助自己賺錢,放大杠杆,靠過人的眼光在許許多多不知道價值幾何的市場中淘到真金,就隻能在漫長的時間裏苦熬,積累資本,然後再想其他。
    這個時候,小金就越發感受到,有一家實力雄厚的銀行作為後盾,為自己的事業輸血,到底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恐怕二舅梅應年也是在意識到自己的事業觸碰到了某個天花板,需要更多的積累更上一層樓,才會用盡了手段,將民興銀行這家股份製金融實體掌握到手裏。
    今夕商城是一家正在迅速發展壯大的電商平台,近一年的時間裏,國內也冒出了四五家同類型互聯網公司,可在規模和影響力上,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就連“像素級”複製,執行“跟隨戰術”的京華商城,也差了一大截。
    圍繞今夕文化而衍生出來的各項業務,早就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生態圈,手握今夕聊天這個流量入口,還捏著電商平台這個流量黑洞,形成了完美的“大循環”,再輔以其他細分領域,基本能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孤島”了。
    未來幾年,再把握住社交網站這個風口,應該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現在,則是最困難的資源積累期。
    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十分齊全,網絡用戶不多,想要有大作為都不可能,也沒那個條件。
    “好消息是,在去年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聯網用戶增長的情況下,今年的電腦裝機量再次上了一個台階,據目前統計的結果,網民數量有望在春節前超過一百萬。”
    “有點奇怪啊。”
    聽到這個數據,魏雙萍有些不能理解,
    “從在線聊天和電商平台活躍用戶的數量來評估的話,實際要更多一點,在一百三十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才對。”
    “很正常,網吧的推廣,因為我們的動作,影響力更大,實際上輻射的用戶更多了。”
    個人電腦是一台機器對應一個人,家庭用戶也就平均三四個,目前國內會操作電腦的並不多,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且集中在各大高校以及大學城附近。
    恰好,網吧就是集中在這一區域,使得每台電腦輻射的活躍用戶,明顯偏多。
    今夕聊天的高活躍用戶,目前已經突破了五十萬大關,注冊賬號數量還要高兩倍多。當然了,有一人多號的情況存在,還有飛信這個競爭對手,以及數個細分領域的聊天軟件分流用戶。
    和印象中的網民使用一款軟件,就基本不用其他軟件不一樣,現在的互聯網用戶的新鮮感還是很濃鬱的,許多都是飛信和今夕聊天同時使用,在今夕商城買東西的同時,也不會忘記去京華商城比價。
    現在的互聯網應用並不多,知名的就那麽兩三家,大家勉強還看得過來,不像是二十年後,林林總總的競品數十家,刷都刷不過來,隻好集中使用某一款體驗最好的。
    野蠻生長的尾聲,下一步就是大浪淘沙了,今夕文化領先一步,可能不能笑到最後,還需要好好努力。
    “倉儲物流基地落戶之後,需要大量的員工來維持,你的想法是從外地調過來,還是就地招聘?”
    “骨幹肯定以公司空降為主,大部分員工還是要本地招聘。一開始隻能這樣起步,待穩定下來,再老考慮其他。”
    魏雙萍斟酌著答道,
    “目前規劃的大型基地,維持起碼的運轉,至少要兩百人,全負荷運轉,算上協力人員,估計要超過六百。”
    “這麽多?”
    開個“分基地”居然要這麽大的投入,金尚也不由得有些意外。
    參照京城總部的情況,這個數量應該能壓縮到一半才對。
    “金總,北邊好歹是大本營,近在咫尺,效率明顯要高一點,很多部門還能借用兄弟公司的資源,遠在千裏之外的江南就沒那麽多便利了。”
    “也對。”
    說是分開運營,今夕商城的業務還是和總公司藕斷絲連的,比如半獨立的團購和線下生活業務,就借用了總公司的地推團隊,節約了不少人力物力。
    “如果要降低運營成本,那就不得不大量使用臨時工,將某些不重要的業務外包了?是不是……會影響用戶體驗?”
    電子商務這一行雖然已經破冰,到底沒有成為市場主流,廣大老百姓對見不著麵的交易,還是有些不信任的,如果服務過程中但凡有什麽不對,就會損失客源。
    尤其是終端配送,在目前的條件下,十分難做,可再難也要堅持,否則,後果難料。
    指望臨時工和外包工盡心盡力也不現實,大批量使用全職合同工,又有些不堪重負。
    “這方麵,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盡量在控製成本和服務質量之間,找個平衡點了。”
    魏雙萍無奈地回應道,
    “攬件和配送點的設置,標準電子地圖的開發,實名製的推廣等等,都需要大家的配合,光靠電商平台,是推不動的。”
    不說別的,網絡支付就需要銀行係統以及手機聯絡配合,如果這個口子打不開,遠程支付就沒法實現。
    另外,客戶下單買東西,平台也要將商品及時送到消費者手裏才行,這就需要強悍的物流係統作為支撐。構建一個大型物流基地,包括大型分揀機在內的設備采購,就是一大筆錢,甚至許多都要進口,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看著計劃書後麵附著的預算明細,後麵一連串的零,讓金尚不由得頭疼不已。
    “到處都要錢,難道要讓我這個老板親自上台營業,賺錢填補窟窿嗎?”
    動不動就幾千萬上億,家裏再有錢,也經不住這麽花啊。
    接下來,也有好消息,就是和本地商量小靈通入駐的事,成功率還是挺高的,劉燕青走訪了幾個市區的熱點區域,發現移動市話的市場不小。
    ——
    接下來的兩天,大家再次為公事而奔波,下屬們紛紛對接各個單位商討細節,金尚則參加了好幾個商務交流會,認識了一些可能會有業務往來的老板。
    二十歲上下的小年輕在這樣的場合出入,還是挺顯眼的,許多企業家都想認識認識。
    當然了,今夕商城的火熱,多多少少也是加分項,讓大家對金尚有點印象。
    互聯網是個新興行業,部分傳統行業領域的企業家,還認為從業者大多是騙子,當然了,在這一行掘金也是很熱衷的,畢竟賺錢效應那麽明顯。
    甚至有幾個自認為財大氣粗的中年人,開價想要買金尚的公司,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效果總體而言,不算特別優秀,但也過得去。
    當地的商圈,對有實力的外來者,大抵還是秉持著開放態度的,合作意向比排斥欲望要多。
    至於說服當地銀團為金尚授信放款,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決定的事。
    好在,金尚也不是特別急,實在不行,老黃家的底子還是很厚的,除了大量的不動產,現金也不少,臨時支用一下,應該也不難。
    如果不是小金不想欠太多人情,堅持要走商業化解決方案,估計要輕鬆許多。
    不過嘛,一帆風順是好,稍微有點坎坷,也意味著有挑戰性。反正不論成敗,都承受得起。
    星期三上午,在簽署了一係列合作備忘錄後,大家一同踏上了西行的路途,上飛機前,金尚提前和回到老家的女朋友李萱通了電話,說了一下未來兩天的打算,讓對方期間做一點準備。
    下午四點多鍾,幾人拖著沉重的行李箱,走出了航站樓,就見到外麵等著的一輛中巴車。
    這是李萱提前包下來的,為接下來好幾天的行程提供支持。
    乘坐這輛內飾還算不錯的大車,靠窗坐著的金尚,看著機場高速外已經一片枯黃的平原農田草場,不由得感慨道:
    “中西部地區,少有的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的平原,果然名不虛傳。”
    古時候,南方開發程度不及北方,江南的土地肥沃程度,其實比中西部要差一點,靠著精耕細作和出眾的技術,一度成為“魚米之鄉”的首選寶地,自宋朝中葉開始,兩湖地區的開發開始深入,“湖廣熟,天下足”的認知,證明了這地方優越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江漢平原還產石油鋼鐵煤炭,雖然不是特別豐富,也還湊合,這就很難得了。
    再加上此地氣候溫潤,一年兩熟,絕大部分經濟作物都能在當地很好地生長,工農業條件都很優越。
    另外,它還是長江和漢水兩大內河水運樞紐,更是天下之中,名副其實的陸路運輸網的中心,貨真價實的九省通衢。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大家習慣叫它‘江城,實際上,我覺得它更配得上‘橋城這個稱號。”
    上次來,也就是匆匆一瞥,這次可得好好看看了,坐在身邊的李萱附和道,
    “國內跨江發展的城市中,最均衡,麵積最大的了,幾座溝通南北的大橋功不可沒。”
    “你也不是當地人吧,雲夢離這還有點遠。”
    “周邊城市的人,對這座城市的情感挺複雜的。全省精華匯聚一身,自然讓外來者不平衡,不過,有個能扛起楚地招牌的超大城市存在,也是好事。”
    “這個嘛,難免的。”
    就跟京城不斷發展壯大,京畿周邊的市縣則比較凋敝一樣,但凡有點本事,就都去首都發展了。
    有個“大塊頭”在身邊,周圍的小嘍嘍完全沒有競爭力。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資源往大城市集中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區域核心都市的優勢地位,極難打破,二三線城市想要趕超的難度太大了。
    當然,事情也不是那麽絕對的,江浙地區的經濟體量就很大,各城市發展相對均衡,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沒那麽富裕,還是要走集中力量發展中心城市的路,否則,就沒有亮點,吸引不了外部投資了。
    “你先前說的,這裏出乎意料的熱情?”
    “嗯!我爺爺稍微有些人脈,親戚也有走仕途的,但在這種核心城市,也算不得什麽大人物,無法左右其發展方向。在我看來,是咱們公司的業務布局,吸引了當地的眼球。”
    “具體是哪些?實體製造,電子信息,互聯網,電商平台,還是半導體元器件?”
    “都有點,高科技企業,是轉型的重頭戲,尤其是半導體,電子信息,消費電子,IT技術,貨真價實的實體製造也是很受歡迎的。”
    說著的李萱,遞過來一個文件袋,金尚取出幾份分析報告,就仔細看了起來,離抵達下榻的酒店還有一個多小時,來得及研究。
    二十多分鍾後,基本瀏覽了一遍後,金尚就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了。
    核心理由並不複雜,就是調整城市發展的方向,重點是以電子信息,芯片半導體為基礎的軟硬件製造和開發技術,其中消費電子和互聯網應用,是終端變現的必由之路,這兩樣恰好在當地的產業升級轉型的重點扶持的範圍內。
    事情還要從當地的曆史發展脈絡說起。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武漢三鎮的發展曆程都差不多,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長江和漢水隔開的三部分都是分開建設發展的,經濟聯係雖然緊密,到底不是一體。
    進入工業現代化後,突飛猛進的鐵路公路橋建造技術的成熟,一座座跨江大橋貫通,才有了“三合一”的基礎。
    從秦漢一直到近代,漢水的航運規模,一直都遠超長江的,直到幾十年前才徹底逆轉。也難怪很長一段時間裏,古人都視漢水為主脈,上遊的金沙江是支流。
    造成這一認知的根源,就在於出川口的三峽地區,水流湍急,暗礁密布,且道路難行,十分危險,嚴重製約了川蜀到中下遊的水路運輸。
    在這份資料裏,金尚看到了一份數十年前,花了極大的代價,采用火燒水淋,挖泥船噴填,甚至是火藥爆破的方式,將一座座暗礁清除後,極大改善了航運條件的大事件。
    一般人是不可能了解這種和普通生活關係不大的舉措的。
    也就是說,長江中上遊航運條件改善,也就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川蜀等地的大輪船江海直達的夢想,實現的時間並不太長。
    還有一個事件,是相對提前的,就是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水利工程,也極大提升了中上遊巷道的水深,為這條“黃金水道”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鑒於此,現如今武漢三鎮的老城區,以沿漢水為主,大江上遊為輔,相對成熟,而在下遊水患比較頻繁的地區,明顯要發展滯後一些。
    為了更進一步,勢必會將未來的發展重心,往長江沿線轉移。
    醞釀良久的“長江新城”計劃,就呼之欲出了。
    看了下地圖上重點標注的位置,金尚心中就有數了,前世華中地區最大的光電子信息技術開發區,被稱作“光穀”,有著全國前三的大學城,出類拔萃的便利交通,最後也確實搞出了一點名堂的超級產業園,就在那裏。
    這個國家級的高新示範區,已經搞了七八年,目前為止,不是說沒有起色,到底基礎薄弱,建設時間較短,還處在築巢引鳳,厚積薄發的階段,其名頭真正打響,估計還得十來年。
    光電子信息技術什麽的,產業園裏肯定不僅僅隻有這些,其他相關的高科技企業肯定也是重點招商的目標。
    國內領先,國際上也沒幾家同行的互聯網高科技公司,是理所當然的明星企業,而且這個體量剛剛好,太大了瞧不上還是開拓階段的“光穀”產業園,太小了又沒什麽影響力,不值得花太大代價來拉攏。
    “看完了?你覺得……有前途嗎?”
    這次合作商談,不說是一拍即合吧,至少雙方還是很有意願的。
    “你爺爺那邊怎麽說?”
    “咱們家……也就有牽線搭橋的實力,具體方案,是說不上話的,還要看公司能不能拿出一些東西,那邊的條件是不是夠吸引人。”
    “到處都要錢,同時布局兩三個地方,我不一定玩得轉。融資的壓力有點大啊……”
    “先談著,如果確實很有誠意,找錢的事,下一步再說。”
    幾千萬上億的體量,不一定滿足得聊地方上的胃口,這裏可不是三四線小縣城,而是全國前十的特大城市,不拿出點幹貨,都上不了台麵。
    “這裏的重工業分為很濃,鋼鐵,冶金,造船,汽車,石油化工等等,都很強,輕工業手工業的基礎也不差,就是在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高科技領域,似乎少有建樹,這個‘長江新城計劃,估計也是為了補足短板而做的。”
    李萱不時介紹,金尚也頗為認同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