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1章 衍聖失勢,秦魏對決
字數:3594 加入書籤
泰嶽方麵有些嘩然,但反響並不激烈,楚晉交戰,項伯挑釁顏從文說得過去。
有意思的是,有死和老暮是非常讚成此事的。
有死就不用說了,天人嘛,人間鬧得越大越好。
而老暮也有理由。老暮出身楚國啊,那老驥會也是在大楚境內。項伯親自找到了老暮,表示楚國對老暮的支持,並且暗示老暮的根基所在,希望他支持此事。
所以,老暮隻是略微猶豫,就答應下來。
但五老要過半數支持,此事才算成行。所以,項伯又找到了殘心。理由很簡單,晉王當初想要投靠殘心來著,結果最終選擇了秦國,算是把殘心耍了。
殘心在這件事上,反倒比老暮沉穩了許多,最初是拒絕的,他認為當前聖地最需要維穩。
然而,項伯就采取了硬套路。
一句話,你要不答應,我大楚就和秦國結盟。
這就沒治了,殘心無奈表示同意。
當三老都同意之後,顏從文一下子慌了。
他雖然是文丘第二把交椅,但那是因為夫子的緣故,他自身修為不過地仙初境,完全沒可能打得過早就在地仙上境的項伯啊。
但讓他就這麽推下去?那怎麽可能,那可是他費盡大半生心血才走到的高位,絕不甘心。
於是他動用文丘力量試圖改變局麵,可是,他又早已背離了最具備影響力的夫子,整個文丘幾乎沒什麽人肯幫襯。
至此,顏從文危機當頭。
而這時候,項伯秘密找到了他。
談話很簡單,項伯說清楚用意,隻是因為楚晉之戰,顏從文作為五老之一,楚國很擔心他利用泰嶽支持晉國,所以才發起的此次挑戰。
若想取消,很容易,顏從文隻要親筆給項王密函,保證絕不參與楚晉之爭即可。
顏從文隻是略微猶豫了一下,項伯就變了臉,手掌捏住了劍柄,認真告訴他,挑戰是很可能分出生死的。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你不答應,我就會借挑戰宰了你絕了後患。
慌神之下,顏從文趕忙親筆手書,還加蓋了印信。
而後,不出意外,這消息直接就傳播了出去,頓時晉國上下對這條老狗一頓痛罵,家國危急存亡,你竟然為了保全自身幹出這種事來?
堂堂衍聖公啊,你還要點臉不?
文丘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不恥與這等匹夫為伍,跟顏從文劃清了界限。
有文丘打頭,早就義憤填膺的晉國各方名士幾乎都冒出來申斥,稱他不配尊老位。
在這種態勢下,文字營完全沒有意外,在林廷琛主持下,徹底與顏從文斷絕關係。
目的達到了,還出乎意料的好,因為這件事,顏從文沒等到項伯,卻等來了泰嶽的申斥,並且暫時取締其代尊老之位。
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想而知,明白中計的顏從文要吐血幾升。
但一切都塵埃落定,他想再翻身難了,沒了聲望,還沒了背後晉國勢力的支持,孤家寡人,混個屁。
按下這條喪家犬不談,江凡終於等到了時間。
九月初三,秦魏之間第一顆火星炸裂。急先鋒司馬鐸與魏國悍將虎侯在多次斥候交鋒中碰上,兩人都不是什麽善茬,當即打在一處。
而這一戰,直接點燃了漫天烽火。這場舉世都在關注的巨型戰役徹底開打,綿延二十裏的戰線如同拉鞭炮一般,稀裏嘩啦炸開。
這是一場毫無花哨的大軍對壘。也是雙方傾盡全力,要一戰定輸贏的曠世賭場。無論此前籌謀多少,最終還是要在這血火戰場上決定青史。
秦國如約沒有動用驪山火器,但驪山冷兵器與戰甲依然是無敵於當代的存在,所以,盡管人數上差著不少,秦軍依然悍勇至極,上來就壓著對方六十萬大軍打。
曹莽不愧為大魏曾經的軍神,很快就扭轉局麵,反壓秦國,而後,勇武大將軍蒙田從左路猛進,將魏國左路軍徹底壓製,戰況因此再度逆轉,秦軍二次反壓。
半日後,許虎擊傷中軍大將李德,中軍反壓,攻守再次易形。
然而不過區區半個時辰,上將軍王翦從右路擊潰曹彰,戰爭第三次反轉。
至此,雙方已經鏖戰整整一個白天,先後替換兵力達到三批,但根本沒有停止的意思,一戰定輸贏!雙方都很清楚這個信念。
黃昏之際,秦軍全麵壓製了魏軍,眼看大魏即將兵敗如山倒,卻不料陣型突變,魏國最後二十萬大軍壓上,戰場也突然仿佛換了一個人指揮,這二十萬人以虎豹騎穿插補救,分三路呈錐形突襲,一度將秦軍分割成四段,最危急的時候險些首尾難顧。
關鍵時刻,大帥高起親自上陣,顧思源和陸輕侯分別帶領最後的八萬大軍馳援左右兩翼,終於穩住了陣腳。
而隨後,秦軍開始大規模反攻,一路壓著對方推進,直到魏水岸邊。
魏軍統帥曹莽終於親自披掛上陣,居然充當了大將角色。
而迎接他的,正是老對手勾刀。
另一邊聖泰聯軍統帥周蒼龍也率精銳出擊。但他也被強者帶領精銳擋住了,魔帥燕伯符。
中軍,大帥高起則迎來一位莫名其妙的年輕統帥,麵對無敵的殺神,這位年輕統帥展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軍事天賦,一度和高起殺得難解難分。
月上中天,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也忘記了疲憊,就在這時候,戰爭的轉折點也出現了。
中軍,年輕統帥終歸不敵殺神高起,在三萬殺神軍全力爆發之後,潰敗,魏國中路斷開,二十裏戰線徹底分成兩段。
虎豹騎遇上申屠禮,申屠三兄弟新仇舊恨,終於也有了了斷,申屠禮親手斬殺申屠虎,俘虜申屠豹,虎豹騎統帥許虎率殘部奔向國都建安。
但秦軍代價也很大,上將李德陣亡,這是開戰以來大秦首個陣亡的主要將領。
一炷香之後,西路軍全麵壓製了對方,勾刀與曹莽十七年之約,也終於劃上句號,勾刀雙腿盡斷,曹莽在弦月彎刀下人頭落地,久久不倒。
主帥身死,軍心潰散,蒙田乘勢追擊,徹底擊潰左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