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8章 晉之何從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封典搖頭,“他可不是什麽監軍,事實上,他才是魏王最看好的統帥,是大王秘密培養了二十年的才俊,可惜,時不予他,還未來得及展露鋒芒,便碰上這樣一場戰爭。說實話,若給他三年掌兵機會,今日就算你還能贏,隻怕也相當不輕鬆。”
“鄧玉……”說實話,江凡沒親眼見到鄧玉率眾降秦的情況,對這個名字也感到很陌生,但既然封典如此推崇,想必不會錯。
“小白臉都不簡單。”封典悶哼一聲:“他和你一樣,少年成才,兵法韜略無所不精,實話告訴你,大魏打的許多戰爭其實幕後指揮都是鄧玉,隻不過魏王向他問策之後,派人執行罷了。”
江凡這才有點驚訝,“這個鄧玉竟然如此了不起?”
“何止,他不但百戰百勝,還和你有點類似,對異族非常不爽,私下裏曾和我說過,他最佩服你和嬴無雙的一點,就是不論華族自家如何,外人決不能打主意。見見他吧,這小白臉對大魏軍政門清。”
江凡拱了拱手:“謝過。”
封典擺擺手站起身:“具體情況你和他聊,另外拜托你一件事,呃,也不說拜托吧,盡量就行。許虎那虎東西雖然至今不肯歸降,但人還不賴,將來能不殺盡量不殺,我也沒兩個朋友,他算最好的一個。”
江凡笑笑:“非大罪孽,江某也不是嗜殺之人。不過,你說沒兩個,就是最少還有一個,是誰?”
封典悶哼一聲:“賈老毒。”
“啊?”江凡有點懵,也不是一類人啊。
封典撇撇嘴:“那條毒蛇的確不是個東西,但不爭名不奪利,這點跟我有點類似,算了,你還是防著他點更好。走了。”
說罷,一把扯下破爛的外衣,扛起鐵戟舉步而去。
江凡原地思忖片刻,決定把鄧玉的事交給小翠。隨即去了趟王宮大殿。
大戰方艾,諸事待理。魏王宮深夜依然燈火通明。
江凡悄悄從側門進去,發現小翠正在處理國事,下麵不隻有秦國官員,還有驪山學子,以及魏國諸多文武。
小翠處理政務完全可以用快刀亂麻形容,無數複雜之事,到了她手裏總能幹脆利落的用最合適的方法處置。
但事情太多了,直到東方發白,這場夜朝才散去。
江凡打了個哈欠,從廊柱後麵繞出來:“媳婦啊,該休息了。”
嬴無雙沒有抬頭,揮筆疾書,批閱完最後一封奏折,才喝了口已經冷掉的茶。
“如你建議,設立秦嵐閣功臣譜,將來李德上將軍必位列其中。”
江凡點點頭:“英雄應該萬世景仰。李越可還好?”
“說了句,將軍難免陣前亡,他為祖父驕傲,就繼續操練去了。”
江凡有些感慨,這就是老秦的軍人啊。
兩人說了幾句秦嵐閣功臣譜的事,趙高來換茶,女帝也換了個話題。
“老丈人那邊處置妥當了?”
江凡嗬嗬一笑:“大差不差,魏王現在在抱孫女。”
嬴無雙居然愣了下:“他?”
江凡笑著點點頭:“梟雄也是人。”
女帝卻搖搖頭:“我更願意相信,他是在告訴你態度罷了。”
江凡嗯了聲:“那就不管了,說到底也是魏王,魏國沒了,他總歸需要一陣子調整。”
說罷,將見魏王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女帝也有點驚訝,想不到魏武還有這麽一段曆史。
“安宗似從未透露此事。”
“嗯,是魏武自己要求的,他說不希望還有人像他一樣威逼皇庭。幹脆,就把自己打上曹賊烙印了。”
女帝聞聽也深表佩服:“大義能忍千古罵,魏武真豪傑,可歎沒能生於三百年前,與這位較量一番。”
“嗬嗬,剛打完,就別老想著戰鬥了,眼下收拾魏國殘局才最重要。”
女帝頷首:“政務有曹纓、曹老二、司馬如幫襯,倒還算容易,唯獨這散落的亂軍是個心腹大患。”
江凡笑道:“這就是給你送人來了,鄧玉,封典推薦的,這家夥了解魏國一切軍政,得了他會容易很多。”
女帝聽完江凡的轉述,眼睛也是一亮:“不想魏國還藏著這樣一個人才,好,我明日親自見見他。”
江凡道:“如今你得了皇庭神機,夏國毫厘,再加上這位魏國鄧玉,麾下越發人才濟濟了呢。”
女帝也躊躇滿誌:“下一步,平定魏國,然後……”
她鳳目光芒凜冽,望向南方。
江凡知道,她在思考項臣。
“魏國這邊還需要些時間,和楚國的一戰隻怕要拖一拖。”
女帝這次卻搖頭了:“和夏國那次不同,我們已經拿下魏,腳步就不能有任何停頓了,一方麵處理魏國軍政,另一方麵要開始經略晉夏辰三國。”
江凡沉思一下,明白她說的有道理,楚國攻勢如火如荼,拖得越久,對秦國越不利:“那麽……你有何計劃?”
女帝看著他:“禪讓,我需要這個名號了。”
一統天下,需要大名義,江凡也明白,到了那個時刻。
緩緩吐出一口氣:“我會去麵見父皇。”
女帝點點頭:“禪讓之後,東征。”
江凡並不意外,東征,是晉國。女帝要與項臣瓜分司馬棘。
“我想,逼司馬棘投降。”
江凡沉思一下道:“利用亂局?”
女帝笑笑:“和我想到一處去,但你覺得司馬棘會如何選擇?”
江凡張嘴剛要說,卻發現女帝目光有些異樣,頓時心神一動,認真思忖一番,忽的愣了下,“我去,難道是……辰國?”
女帝笑了:“是啊,我以為如此。最不可能的一個,反而是最可能的。隻有投降辰國,才能繼續掌握一些權力,圖個東山再起,投奔秦楚,都沒戲。”
江凡撓撓頭:“嗬嗬,你還真別說,當年你忽悠鳳辰的話,好像真要落在實處啊。”
當初小翠以天下三分慫恿鳳辰,可現在鳳辰有了東七州,有了張儀三十萬殘兵,加上晉國投靠,還真就三分天下有其一了。
“當年,我也並非完全忽悠,這個局麵是很有可能出現的,我們不是推衍過?隻不過這是當初第三種過程罷了。”
江凡這才想起來,的確,當初推演過五套可能走向,雖然如今結果沒跑偏,但過程到底有不小的意外。
“鳳辰這小鳥,放棄信城國度,放棄岱州,趁亂取東部沿海,我當初還以為他隻是抱著海上退路的想法,如今看來小瞧他了,你說,他是不是想到了晉國今日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