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9章 一戰定天命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江凡在地圖上比劃,“秦國陸軍從西、北兩方麵壓下,東路由海軍施壓,無名從南麵北上,楚國四麵受敵……”
他說著說著,忽然想起某個典故,出了下神,搖頭失笑,畢竟不同,這次英雄不會那麽悲哀,曆史不會那麽遺憾。
女帝點點頭,“王翦率領五十萬大軍,分兩路壓下,逼項臣退回龍江南岸,東麵交給海軍,從南灣出發,登陸福州,無名越過大巴山,屯兵蜀水南岸,對楚國形成合圍。”
江凡道:“圍而不攻,此際楚國沒有退路,那麽不論從王的角度還是官兵百姓的角度,都會接受你的打法。”
女帝長身而起:“而我的打法,已經很清晰……”
“你親自邀戰,與項大哥一決勝負。凰衛對天犼,精銳對精銳。”
女帝卻搖搖頭:“你說對一半,我定要親自出戰,但不是凰衛對天犼,而是……”
江凡真是沒想到,她居然想臨時組建一支軍隊。而且要項臣也這麽做。
怎麽說呢,雙方交換從辰、晉獲得的戰俘三萬,供對方挑選戰兵,臨時組建,臨時操練,三個月後,以這些人馬對決勝負。而為了確保公平公正,雙方募兵、操練,將由對方監督執行。
江凡吃驚一陣,忽然明白過來,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如此,首先就降低了戰損,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了。而極低的戰損也同時能最大程度削弱兩國軍民之間的敵意,避免水火不容,將來麻煩。
然後,兵馬對等,統帥對等,公平之戰,這樣的戰爭,輸贏都沒什麽可說,楚人也絕對能接受。
第三,臨時募兵,還對決統帥練兵、統兵之能,勝敗都沒借口,都得心服口服,楚人能認同,項臣也可以甘心了。
第四,很符合項臣的作風,也很像女帝的風格。不會讓民間過多懷疑。
“好辦法!”江凡拍掌讚道。
“我會告知項大哥,我想他也樂得這麽做。”
“不用,此戰會發布檄文,天下皆知,項臣自然明白。也必會響應。”
江凡點點頭,忽然有點感慨:“這天下,真的到處是英豪。”
女帝笑笑:“這就是人間。”
“誒?你從什麽時候開始確定項臣心思的?”
女帝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他自己說的。”
“啊?”江凡愣了,趕忙拆開一看。半晌才感歎:“臥槽,還真是。這家夥……一如既往的直腸子。”
“這叫真性情。”
“嗯……都那麽回事兒……”
“行了,你也別閑著,你項大哥需要你幫個忙。”
“嫂夫人?”
“他嘴笨,不知該如何跟虞傾城交代,想讓你幫忙。”
“義不容辭,說起來,我對付嫂子很有一套……唉?為啥踹我?”
——
凰初二年八月十五,秦國上將軍王翦率領五十萬大軍分兩路壓向楚國,楚軍勢弱,不得已退回龍江南岸整軍備戰。
八月二十,已經初露崢嶸的秦國海軍從福州登陸,五萬大軍占據廈城,西望郢都。
所有人都已經看出,秦國這次要全麵出擊,徹底擊敗楚。
而與此同時,所有人都在關注的最後一個諸侯國,滇國,也出手了。
滇王嬴無名舉旗,稱滇為周之諸侯,然明皇禪讓,滇自然已成秦之諸侯,如今秦皇氣吞六合,欲一統華族,滇王自當響應,遂於八月二十四,奉詔出兵。
滇王無名,肩扛金雕,胯下白虎,親率十萬大軍穿越巴山,兵臨蜀水。
真正的四麵合圍。楚國不得已,兵分四路,分別駐防四方國境,而這樣一來,兵力過於分散,情況基本上很明顯,沒法抗住,隻要一路被突破,便大勢已去。
一時間,天下噤聲,所有人都明白,這是天下歸一的最後一戰了。
那位女帝凰騰九天,氣吞萬裏,滅夏,吞魏,製晉,覆辰,收滇,如今已經要邁出這最後一步,擊敗楚國,六合歸秦。
一個煌煌大秦即將製霸天下。
世人都靜靜看著,等待這最後一戰到來,充滿忐忑與期待。
然而,秦軍並沒有發動總攻,而是做了個出人意料的動作。
八月三十,秦皇女帝於貫日峰發檄文。
——朕蒙明皇禪讓,初登大寶,雖不敢自比先賢人皇,亦當以天下為己任,視百姓為子民。自大華以來至大周,天下雖紛爭,無外諸侯之亂,吾等皆同為華族,同一血脈,終當一統,天下一家。
朕攜煌煌王師,問九鼎之重,收夏、魏、晉、辰、滇,唯餘南楚。今四麵合圍,大戰若起,楚遍地烽煙,生靈塗炭。朕不欲也,楚君又何其忍心?
朕聞楚王當世豪雄,亦存天下歸一之念。如此,願君以大義故,與朕親臨陣前,一戰對決。朕勝則楚降,華域一統,朕敗則秦退,生不伐楚。此為減殺孽,安蒼生之大善。問君,可敢?
隨後,附上了秦丞相李修的對決之法。
時間,十二月初一。
地點,烏龍原。
方式:秦、楚各挑選晉辰之戰中的俘兵三萬,互換予對方挑選八千參與對決。
不得不說,李修這道檄文真是用心良苦。
首先,點明了女帝名正言順,然後點明華族從來都隻是內亂,大家根本上還是一家人。
既然一家人,就不能長期紛亂,一統是必須的。
現如今,我大軍來了,四麵圍攻楚國,一旦大戰,楚國將麵對何等境況?
然而,女帝不欲多造殺孽,不想百姓受苦,竟大義凜然,親自出陣,與楚王公平對決,一戰定勝負。同時還給項臣戴了頂高帽子,說他也應該是這麽想的,實際上把他給架了上去,你要不同意,楚國百姓該怎麽看你?
對局,可以說是完全公平公正的,你我親自為將,各征召對方八千戰俘為兵,以此較高下,勝負皆無怨。
然而誰都知道,秦國聲勢何等浩大,采取這種方式,其實是最吃虧的。
故此,結合這所有條件,最後一句,問君可敢?為點睛之筆,在世人看來,直接捅在項臣肺管子上,項臣什麽人?自詡霸王,哪能不敢?
於是乎,這封戰書直接得到了霸王項臣回應。
十二月初一,烏龍原,一戰定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