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量子糾纏
字數:7273 加入書籤
“小蘭多博士,你看看我們這夥人又傻眼了,現在有幾個人還能炯炯有神的看著你?”這時又是約翰遜開口提醒著小蘭多博士,如果連約翰遜這個理科高才生都無法跟上,想來其他人肯定更是茫然。
“我再用個簡單的案例來比喻量子糾纏,假設沙梅特習慣的走路姿勢是跨出左腳時,同時自然而然的舉起右手去保持身體的平衡,這兩個動作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機製體係。
也就是說,跨腳與舉手這兩個動作就是這個體係內的慣性協同動作,不管任何時候,隻要沙梅特一跨腳,就能同時不假思索的舉起手,反之亦然。”小蘭多博士繼續說明著。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在阿爾卑斯山上複製出有著沙梅特生物特征的左腳,當我們對它下達向前跨出的指令,這時不管沙梅特人在阿富汗或是澳大利亞,都會自然而然的舉起右手?”杜克不可思議的問著小蘭多博士。
“大致上就是如此!隻是這其中的過程遠比我剛剛這麽簡單的描述,要複雜上千千萬萬倍,這也是蘭多實驗室為什麽會花上七十多年的時間,才能突破這些瓶頸的原因。
一般來說,量子糾纏這樣的超距作用,通常隻會發生在小如粒子這樣的物質身上,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摸索出大量粒子同時運動時,對遠端的大量粒子產生量子糾纏的機製。
尤其是像人體這種複雜的綜合分子聚合體,我們必須建立極為龐大的數據庫,才能對人體內的主要量子運動模式進行分析建模。”小蘭多博士繼續說著。
眾人這個時候,基本上大致都能夠理解蘭多實驗室在這七十幾年裏,到底都在進行怎樣的實驗計劃,這的確是一項跨時代的科研項目,難怪需要花這麽長的時間,以及這麽多的資金。
“小蘭多博士,你剛剛所說的那些,是否已經有了具體的實驗數據?”杜克身為國際製藥集團總裁,聽到如此驚人的科研成果,第一時間自然要詢問這一切是否已經經過實地的驗證。
“那是當然,量子糾纏能突破時間與距離的限製,讓宇宙另外一端的某個粒子運動型態發生改變,這個概念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了,隻不過以當時的科研水平,遠遠無法支持相應的實驗論證。
尤其這些年有關量子糾纏領域的研究,多半都聚焦在它能超越光速的限製去傳遞信息,把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應用在信息的傳遞上,反而忽略了它能改變粒子運動狀態的本質。
等到我父親真正啟動了這個計劃,更發現其中的困難程度遠遠超過他所想象,畢竟當時的量子力學,還是以觀察與假設為主,尤其它獨有的不確定性特質,盡管各種實驗不斷的同步在全球各地進行,卻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所幸這些失敗的實驗,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經驗,直到最近這二十幾年,分子生物工程與半導體芯片科技的突飛猛進,終於讓我們的項目有了強而有力的支持,特別是在十八年前,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次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實驗。
但是其中仍有許多假設上與建模上的瑕疵,因此這十幾年來又經過不斷的糾錯修正,又在全球進行了幾百次的實驗,直到上個月,這個項目的有效率,才正式突破了百分之十。
有了這樣的成果,我們認為這個項目該是進入下個階段的時候,這才臨時通知大家,舉辦這個七十年來的首次成果發表會。”
超過百分之十的有效率?小木屋裏的所有人,對這個數據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他們不知道這樣的數據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乍聽之下仿佛隻有一成的有效率,應該還能有更多的進步空間才是,但是做為一個外行人,這時也不知道該有什麽反應才是正確。
尤其是有效率這三個字,什麽是有效率?為什麽不是成功率或轉化率?此外,這個項目的下個階段又代表什麽意思?
“能否讓我們知道這百分之十的有效率,它的定義是什麽?”杜克繼續追問著。
“沒問題!這百分之十的有效率,指的是從十八年前第一個成功個案開始,在我們所有進行實驗的樣本中,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個案,確實是因為我們在遠端啟動他的生物特征程序後,因而發生了量子糾纏的遠距作用,顯著地改變了他的運動狀態。
更具體地說,這十八年來的總樣本數是八百八十八件,其中出現顯著運動狀態改變的是九十一件,精確的有效率是百分之十點二八。”小蘭多博士這時補充著實驗的具體數據。
“什麽是顯著的運動狀態改變?”亞伯特這時突然興致勃勃的問著。
大夥聽到亞伯特這時所提出的問題,心想,難道他真想拿沙梅特祭旗,讓他失足跌落山崖?若真是這樣,可真有一場好戲可看!
“到目前為主,在這個實驗中,所謂顯著的運動狀態改變,十之八九都是標的物消失在當下的位置,簡單的說,就是不見了。
也有極為少數的人,會有進入平行空間的狀況,或是遊移於我們所處的空間與平行空間之中。”小蘭多博士繼續說著實驗的過程。
“不見了?這意思是實驗的標的物死了?或是人間蒸發了?”你們又是怎麽知道有些人進入了平行空間?”杜克好奇的繼續追問下去。
“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收集到任何標的物死亡的數據,但是我們能夠確定絕大多數的標的物,都已經不在這個地球的範圍裏。
或者更精確的說,他們都不在這個星球的衛星定位範圍裏。因為從最近十年開始,我們在每個標的物的身上,都植入了能夠實時觀測生物特征與全球衛星定位的芯片,用來追蹤他們的生命跡象與運動軌跡。
但是在我們啟動他們生物特征程序的同時,不但立即就在現場失去了他們的蹤跡,就連電腦裏的監測數據也立刻抓不到任何信號,這個現象,幾乎完美的契合了量子糾纏的特性。
隻有極為少數的個案,他們同樣在現場失去了蹤跡,但是他們的生命特征與衛星定位卻還是能被有效收集,我們因此合理的懷疑在那個當下,他們應該是就地進入了平行空間。”此時小蘭多博士又將這個實驗項目帶進了另一個範疇,這些標的物到底去了哪裏?
“那些失去監測數據的標的物,如果已經被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移動到地球以外的地方,是否可以就此認定他們已經死亡?畢竟一個沒有任何特殊裝備的人類,一旦突然離開地球的大氣環境,曝露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中,結果自然隻有一死!
換句話說,隻要是啟動了生物特征程序,相當於是執行了一次死刑,唯一的不同就是那些標的物根本還來不及知道發生了什麽,就已經糊裏糊塗的被行刑了。”亞伯特突然麵露惻隱之心的說著。
“就目前的實驗結果來說,有極大概率會是如此,這也是我們認為這個項目必須要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原因,我們必須能進一步控製住這些標的物的運動軌跡,至少也得能夠追蹤到他們的下落才是。
既然部份實驗結果顯示他們並未消失在全球衛星的定位範圍內,就表示他們可能還留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如果那裏真是平行宇宙,或許就表示我們已經發現了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球。”小蘭多博士這時平淡冷靜的說著另一項石破天驚的發現。
“你說的這個平行空間,是否也在下一階段的實驗計劃裏?”杜克這時激動的說著。
“那是屬於宏觀物理學的研究範疇,而我是微觀物理學的學者,研究的是最小單位量子的運動,平行空間的研究並不是我的專長。”小蘭多博士客觀而專業的對著熱情的杜克潑了一盆冷水。
做為一個生物科技業者,以及一個貴族共濟會的成員,杜克能夠想象平行空間的發現,背後代表的是怎樣的利益,如果貴族共濟會能夠早一步跨進與地球相容的平行空間,那就相當於成為另一個地球的主宰,這無疑是個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機。
“會長!平行宇宙空間的計劃我們一定要啟動,不管得花多少錢,我們都得全力支持,這要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創舉還要偉大千萬倍!
如果資金不夠,我去負責募資,多少錢我都能募到,隻要這個計劃成功,我們就是下一個地球的主宰。”杜克難掩激動的對會長索羅斯說著。
“冷靜點,隻要是該做的事,我們一定會去做,就像是當年創會的查爾斯爵士與獨排眾議支持這個項目的布漢會長,貴族共濟會永遠能看到大家所不能看到的未來。
但是現在先別急,眼下還有蘭多實驗室的下一個階段要進行,我們先繼續聽小蘭多博士說下去。”索羅斯會長氣定神閑地說著,看來他早就對這一切了如指掌。
“蘭多實驗室的下一個階段,將朝三個方向繼續推進。首先,就是將樣本有效率從百分之十至少提高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的有效率,隻能證明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對的,但是距離我們是否已經有效地掌握了這項技術,還是有段不小的差距。
百分之三十的有效率,乍看之下雖然仍不成熟,卻代表整體質量的提升空間,更代表我們可以試著常態化的去運作這項技術,而不是之前所經曆的摸索過程。”小蘭多博士簡單介紹著第一個未來發展方向。
“沒問題,我替大家同意這個發展計劃,你盡管繼續說說下個階段的發展方向。”會長索羅斯沒等其他人提出意見,立刻就同意了這個計劃。
在貴族共濟會的組織架構中,會長擁有一言九鼎的絕對權力,雖然在座的每位會員都是一方之霸,而會長索羅斯不過就是個光杆會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會長權力所能影響的範疇,絕對不隻是貴族共濟會的會務而已,更包括了每位成員轄下的事業,畢竟他們每個人手上的事業,都是依托在貴族共濟會的群策群力,沒有人敢公然違抗會長的旨意。
更何況所有人在聽到剛剛小蘭多博士所做的實驗成果發表後,大家對這個實驗項目隻有更加支持的份,一旦這個技術成為成熟可控的技術,接下來的世界,必將成為貴族共濟會的世界,自己豈有不全力支持的道理。
“我支持!我支持!”隨即整間屋子的會員,前仆後繼的同聲對這個科研計劃表達讚同。
“其次,就是實驗範圍的擴大。在七十多年前,當我父親第一次與布漢會長談及這個實驗項目時,原本是針對非生物個體所做的計劃,但是當時布漢會長似乎另有考量,他希望能先以生物個體進行研究,尤其是針對人類,這才讓項目計劃大幅改弦更張。
我父親原本的計劃,是聚焦在軍事或航空領域的應用,例如透過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去改變洲際導彈的彈道、協助失去動力或是被狹持的飛行器安全降落等等。
這些都是能夠大幅改善人類生活,甚至是改變世界格局的重大發明,如果我們連人類這麽複雜的生物個體都能搞定,對於像是導彈、飛機這些非生物個體,相信也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都能從中嗅到滿滿的商機,這將會比人工智慧更能改變人類的生活。”小蘭多博士繼續說著未來的第二個發展方向。
“看來當年的布漢會長,一定有個苦大仇深的死對頭,才會希望老蘭多博士先針對人類去進行這個項目。”
副會監約翰遜這時輕鬆開著前會長布漢的玩笑,大家都知道布漢會長掌管會務的時候,當時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世界局勢瞬息萬變,各方角力相互傾軋,當時不管是布漢會長或是貴族共濟會,或多或少都有著許多的死敵或競爭對手。
如果當年的布漢會長真想透過這門技術去對付什麽難纏的對手,倒也無可厚非,隻不過這個計劃一直到了七十年後才初步看到成效,就是不知道當時的布漢會長跟他的對手最後到底是鹿死誰手。
“小蘭多博士,既然現在你們連人類這麽複雜的生物個體都能搞定,又何必大費周章的去立項發展非生物個體的研究呢?這不該已經是水到渠成的項目嗎?還是你們想借此多爭取一點研究經費?”掌管貴族共濟會財政大權的會監包爾曼,這時合理的懷疑著小蘭多博士這發展方向的動機。
雖說貴族共濟會向來都不缺錢,但是蘭多實驗室畢竟是個巨大無比的錢坑,未來的資金需求隻會比過去更大,他甚至可以想象小蘭多博士接下來隻要開口,肯定是萬億美元以上的天文數字。
如果花了這麽大一筆錢,短期內能夠看到成效,或是能夠利用這個技術讓資金快速回流,這個投資自然還算值得;就怕像當年布漢會長一樣,雖然投入了大把資金,卻是在七十年後才看到成效,這就是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虧本買賣。
“這個計劃,可能要比會監大人想象的複雜許多。不管是生物個體或是非生物個體,他們各自都有著各自的巨大差異。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動物,人類的量子運動模式就與魚類、昆蟲天差地別,即便是花博士這樣的分子生物學專家,一輩子也隻能聚焦在人類這個物種的研究領域,如果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對象是蜘蛛,隻怕還得另外找專家來負責這個項目。
至於非生物個體也是一樣,空氣粒子與金屬粒子的量子運動模式就是不一樣,水分子與化學聚合物分子的物理特性也是截然不同,更別說在空中飛翔與在地下潛行的巨大差異。
要能透過量子糾纏去產生超距作用,就得先精準複製它們的量子運動模型,隻要其中有任何一點差錯,都會影響量子跳躍的程度,這兩者之間便糾纏不起來,更別說會不會出現超距作用。”小蘭多博士這時像是繞口令般的解釋著為什麽非得專案立項來進行這個發展方向。
包爾曼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盡管他對此依然有所質疑,卻不是那麽堅定,一方麵自己的確外行,他也搞不懂小蘭多博士說得到底對還是不對,身為貴族共濟會的會監,自然不能拿自己的不專業當做胡攪蠻纏的理由。
另一方麵,他能感受得到會長索羅斯對蘭多實驗室的支持,既然蘭多實驗室能曆經三任會長都對它如此信任,自己也不需要當著眾人的麵去當那隻不識趣的烏鴉。
“剛剛聽了小蘭多博士說了那麽許多,不知道能否讓大家親眼見識一下量子糾纏超距作用的神奇?我們不需要非得找個人來做實驗,隻要找個最簡單、最方便的物體就行了。”
包爾曼這時提出建議,畢竟從頭到尾都隻能聽著小蘭多博士的一麵之詞,無論如何,花了一千億美元的投資,總得親眼看到實驗成果才是,不管在座的所有人如何外行,也不能閉著眼睛亂扔錢。
“沒問題,實驗室早就對此做好了準備,稍後我們就將在各位的麵前,進行金離子的量子糾纏實驗。”看來小蘭多博士對此也是有備而來,立刻就答應了包爾曼的要求。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