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一朝九相
字數:3302 加入書籤
下邳科舉之後,齊國朝堂的官位空缺基本都得到補充,蕭錚也正式宣布實行群相製。
以中書令王湛、門下侍中盧淵、尚書令李弛三省長官為相,同時吏部尚書荀彧、禮部尚書皇甫韜、刑部尚書司馬懿、兵部尚書許轍、戶部尚書杜畿和工部尚書崔茂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亦為宰相,九人一道入麒麟閣,統稱為相國。
麒麟閣設首相一職,由九名相國輪流擔任,一人輪值十日。
除此之外,蕭錚還正式宣布實行判官製度,將本屆科舉中榜者皆派去各州各郡各縣充任判官,對當地長官行輔佐和監督之責。
從中央的地方的官場全部整頓完成後,蕭錚立即命還在豫州的薑維率軍進入兗州,開始清剿荼毒兗州百姓的盜匪賊寇,還兗州百姓一個清平世界,同時開始推動流民的安置工作,主要就是在徐州登記造冊,將大量投奔徐州的流民安置去久經戰亂的兗州。
按照均田令,凡是自願前往兗州的流民,凡年滿十五歲的男丁都可以分得露田(種植穀物之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女丁可以分到露田二十畝。
兗州久經戰亂,死難者不計其數,到處都是無主之田,完全可以安置大量的流民。
但均田令對於兗州的世家大族而言無疑是一場天大的災難,若是兗州百姓人人實現耕者有其田,哪裏還會有佃農耕種他們世家大族的土地。
本身他們兗州就因為常年戰亂,盜匪橫行,導致土地常年荒廢,若是再無佃農願意耕種,他們世家大族手中持有的土地將變得一文不值。
而蕭錚在兗州推行均田製也令青州和豫州的世家大族有一種唇亡齒寒的危機感,他們感覺均田製這把利刃遲早會落在他們青州和豫州頭上。
一封封信函如雪花一般飛向下邳,當然這些世家大族是沒膽量直接給蕭錚寫信,誰都不敢因此而觸怒到蕭錚,給自己和家族惹來災殃。
這些信函更多是給王湛、崔茂、李弛和盧淵四人,畢竟世家大族都是盤根錯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存在,如今他們四人在蕭錚的小朝廷出任相國,這些世家自然寄希望於他們幾人可以說服蕭錚取消推行均田令,保證世家大族的利益。
入夜,一輛馬車悄無聲息停在了王府的後門,崔茂從車上下來,左顧右盼確定無人跟蹤後,閃身從後門進入王湛的府邸。
誰也不知道,就在對麵不遠處一處不起眼的宅子裏,一雙眼睛隔著窗外死死盯著王府後門。
直到後門轟然關上,此人才提筆在手中的攤開的本子上寫下一句話——
子時三刻,工部尚書崔茂至王府。
而這句話的上方,分別記載著尚書令李弛和門下侍中盧淵的名字,兩人也是前後腳進的王府。
王府內,帶路的下人和崔茂皆是步履匆匆,很快走到王湛的書房。
帶路的下人沒有繼續往前走,隻是衝崔茂點了點頭,崔茂會意,直接推開書房的門進去,果然王湛、盧淵和李弛都已經坐在座位上等他,麵前茶杯中的茶水已經少了大半,顯然等他已經有些時辰了。
看見崔茂進來,盧淵麵露一絲冷笑,語氣中分明帶著幾分譏諷:“崔尚書,我還以為你今夜不來了呢?”
自寧朝立國,河間盧氏和清河崔氏不和已經有百年,雖說大家如今同在蕭錚的朝堂為官,卻也還是互看不順眼,沒事就喜歡相互針對。m
崔茂沒有理盧淵,隻是麵向王湛道:“王相,實在抱歉,出門前有些事情耽擱了,來得晚了一些。”
王湛也不想他們二人繼續逞口舌之快,遂點點頭,笑道:“既然都來了,那我們就開始談正事吧,這些日子諸位應該沒少收到其他世家寄來的信函吧。”
三人都沒有說話,隻是各自點了點頭,麵色卻有些無奈。
這些世家大族將希望都寄托在他們身上,但其實他們自己也是有心無力呀。
如今蕭錚在朝堂實行九相製,他們四人作為世家代表同朝為相,看似權力不小,但是另外五人都是蕭錚的心腹,即使他們四人一心,在議事表決之時也沒有任何勝算。
而且除了崔茂掌管工部,王湛、盧淵和李弛名為三省長官,地位尊崇,卻都是有名無實,實際權力牢牢掌控在其餘五部尚書手中。
“齊王推行均田製之心如此堅定,恐怕無人可以勸阻吧。”崔茂率先開口了,言語間似乎有推脫之意。
他今夜之所以如此遲來,就是因為一直猶豫不決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的緣故,他知道玄武衛的無孔不入,他是真的擔心會因為半夜密會王湛觸怒到蕭錚。
前幾日的科舉考試清河崔氏子弟無一人上榜,而其他世家大族皆有子弟上榜。
崔茂已經意識到科舉製的不可撼動,他心中的危機意識更重了,如今崔家沒有土地錢糧,殘餘的子弟也不爭氣,崔茂發現似乎自己能依靠的隻有蕭錚。
若是自己再因觸怒蕭錚而被罷職免官,恐怕自此之後,天下再無清河崔氏。
這些日子崔茂一直活在忐忑不安當中,他不知道自己那日在官邸公然提議廢除科舉製恢複九品中正製的事,蕭錚知不知道,他擔心蕭錚會以為那日寒門學子圍堵齊王府大門是受自己指使,那到時候自己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因此崔茂最近是低調了不少,連交好的世家大族寫給他的信也是丟在書房,拆也不拆,看都不看。
今夜王湛邀請他秘密來府中議事,他本不願意來,擔心最終王湛搞出什麽事情會連累到自己,但是又擔心自己會因為缺席被其他世家大族孤立,最終崔茂無奈隻能磨磨蹭蹭拖到三更半夜才來王府,隻希望能夠避開玄武衛的耳目。
但是王湛一開口,崔茂頓時感覺心中不妙,他與王湛同朝為官多年,太懂他的為人了,聽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分明是打算為兗州的世家大族出頭,破壞蕭錚在兗州推行的均田製。
因此,崔茂自然當即開口表明自己和清河崔氏的立場,免得又被王湛這個老狐狸拖下水,自己和清河崔氏已經遭受不起任何的災禍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