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分一杯羹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洛陽,建興宮。
“蔣楊,這就是你給朕,給大寧找來的好幫手,現在居然反手就要攻打並州,對付大寧了!”
禦書房內,陳晱雷霆震怒,狠狠將手中的一份線報甩到蔣楊臉上。
蔣楊不敢躲閃,任由線報重重砸在自己臉上,紙張輕飄飄的打在臉上其實不疼,但蔣楊還是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疼得難受。
蔣楊不敢抬頭,卻也感受得到陳晱兩道憤怒的目光一定在恨恨逼視自己。
他能理解陳晱的憤怒,大寧掏空了國庫,皇上放棄了尊嚴,冒著遺臭萬年的風險終於請來了突厥人南下對付蕭錚,可誰知道突厥人卻不講武德,一言不合就調轉槍頭攻打大寧。
其實他自己心裏也覺得冤枉,雖說是他提出來的引突厥入寇中原對付蕭錚,這也是得到陳晱的同意,隻是誰也沒有想到突厥人居然如此無恥,打不過蕭錚轉而就要攻打他們寧朝。
更滑天下之大稽的是,現在的局麵是突厥人要打寧朝,而蕭錚卻主動派兵將突厥人堵在了井陘,阻止了突厥人荼毒並州甚至司隸州。
盟友背刺自己,敵人卻出手相助,天下還有比這更可笑的事嗎?
陳晱衝蔣楊發泄了一通怒火之後,心情也漸漸平複下來,恢複了一個帝王該有的冷靜和從容。
他此刻除了深深的後悔之外,還有難以言狀的憂慮。
在原先的他看來,突厥人在塞外虎視眈眈,蕭錚在中原犯上作亂,兩者皆為大寧的心腹大患,因此他最終采納了蔣楊之策,甘冒禍亂萬民的風險,行驅虎吞狼之策,引突厥人南下對付蕭錚,就是寄希望於他們可以打個兩敗俱傷,好讓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一箭雙雕,一舉消滅內憂外患,中興大寧。
但他也沒想到稱霸漠北的突厥人居然如此不堪一擊,轉眼間就被蕭錚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如今居然還被蕭錚圍困在井陘之中,隨時都會灰飛煙滅。
若是連突厥人三十萬鐵騎都不是蕭錚對手,大寧又拿什麽去對付蕭錚?
偏偏蕭錚又是野心勃勃之輩,當年他不過占據徐青二州,皇兄以歸還蕭齊故土各自稱帝分治東西為條件他尚且不答應,如今大寧十五州他已得其七,更絕無和談的可能。
對於這麽一個對手,打又打不過,談又談不攏,陳晱也是無計可施呀。
難道大寧百年基業,真的要毀於此人之手嗎?
想及此處,陳晱目光不由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蔣楊,雖說在突厥一事上他看走了眼,但其實在很多事情上他倒是都能提出獨到見解。
陳晱不由暗暗歎了口氣,有時候他真的很羨慕蕭錚,明明出身草莽,卻有大批有識之士競相投奔,不像自己,居然隻能依靠一個背叛白巾軍的降將,明明知道他才德有虧,還是不得不重用他。
他其實也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裏,若非世家把持朝政,多方掣肘,阻止自己科舉取士,導致有識之士無法躋身朝堂,自己也不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
有時候陳晱甚至覺得,世家之患,更甚於蕭錚。
世家就如同蛀蟲一般,早已將大寧這棵原本枝繁葉茂的大樹啃食得千瘡百孔,不堪一擊,隨時都有被蕭錚這等亂賊連根拔起的危險。
“蔣楊,如今事已至此,朕不想殺你,但你必須得給朕,給大寧一個交代。”陳晱冷冷看著蔣楊,語氣不帶一點感情。
蔣楊跪在地上,後背冷汗直流,幾乎浸濕了他的後背。
他明白自己現在已經站在了鬼門關前,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令陳晱滿意,很有可能下一刻自己就會身首異處。
他心念急轉,心中便很快有了計較,一咬牙,沉聲道:“陛下,其實現在蕭錚與突厥人相持於井陘,正是我們大寧對外用兵擴充實力的天賜良機呀。”
陳晱冷冷一笑,語氣譏諷道:“對外用兵?對哪裏?鄴城還是濮陽?”
蔣楊假裝聽不懂陳晱話裏的譏諷,解釋道:“陛下,此時絕不可對蕭賊用兵,如今蕭賊到處造謠說陛下勾結突厥人,若我們對鄴城或濮陽用兵,豈不是坐實了蕭賊編造的謠言?而且如今蕭賊替我們大寧將突厥人攔在並州之外,我們若是此時出兵攻打他的地盤,隻怕落人話柄,為天下人不齒。”
陳晱聞言麵色不由一沉,狠狠瞪了蔣楊一眼,都是他出的餿主意,他陳晱不怕蕭錚造他謠,他隻恨蕭錚說的都是真的。
“不攻打蕭錚的地盤,那我們大寧還能對哪裏用兵?”陳晱的語氣聽起來沒什麽好聲氣。
“陛下,如今蕭賊與突厥人相持無暇南顧,我們可以趁機拿下荊州呀。”
陳晱不由眉頭一皺,如今揚州牧孫竣與荊州牧桓延在苦戰,朝廷一直坐視不理,坐山觀虎鬥,但是現在下場去爭奪荊州合適嗎?
當初洛陽淪陷,皇兄蒙難,陳晱依遺詔在函穀關即位稱帝,但雄據荊襄的荊州牧桓延卻一直沒有對自己上表稱臣,隱隱約約有自立為王的征兆。
直到自己還都洛陽,桓延迫於形勢,不得已終於向陳晱上表稱臣,當時陳晱為了穩定南方,全力對付蕭錚,也沒有跟他計較,甚至為了安撫桓延還給他封了一個竟陵侯的爵位。
隨後,揚州牧孫竣派叔父孫瑁進京朝見陳晱,希望朝廷支持他們攻打荊州,陳晱自然樂於讓兩個不太聽話的地方實權派相互火並,自相殘殺,好讓朝廷坐收漁翁之利,因此朝廷也默許了孫竣出兵荊州。
孫竣也成功把握住了機會,借助蕭錚集結重兵在北方迎戰突厥人,傾揚州之兵攻打荊州,連下荊州南部的零陵、武陵、長沙和桂陽四郡,兵鋒直指襄陽。
桓延隻剩下了江夏與南郡兩郡之地還在苦苦堅持,恐怕堅守不了多久,除了晁震占據的南陽郡,整個荊州都會成為孫竣的囊中之物。
桓延倒是派人進京見過陳晱,希望陳晱可以下旨讓雙方罷兵言和,陳晱也沒想到桓延居然如此不堪一擊,但事到如今他也隻能借故推脫掉了,他知道此時桓延已經是無力回天了,若是下了這道旨意,反而會引起孫竣的不滿。
他倒想過落井下石出兵荊州從中分一杯羹,畢竟將來一旦守不住洛陽甚至是關中,還可以退回長江以南,與蕭錚劃江而治,蕭錚麾下並無水軍能夠跨過滾滾長江,自己也可在南方繼續延續大寧的百年基業。
隻不過一來桓延已經對自己上表稱臣,自己再出兵荊州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二來自己當初已經跟孫瑁表態默許孫竣出兵荊州,朝廷不會橫加幹涉,此時也不好出爾反爾了。
因此,現在蔣楊提出要朝廷趁機拿下荊州,陳晱倒想知道蔣楊能給自己找出一個能夠讓自己名正言順出兵荊州的什麽借口。
蔣楊似乎一眼看穿了陳晱的心思,大著膽子道:“陛下其實可以封桓延為中書令,命他入朝為官,同時封驃騎將軍羅鋒為荊州牧。如此一來,若是桓延接受旨意乖乖入朝為官,羅將軍自然可以以新任荊州牧的身份名正言順率兵入駐荊州,若是桓延抗旨不尊,陛下自然也有理由派羅將軍進軍荊州,討伐不臣。”
陳晱心中微微有些意動,但隨即遲疑道:“但如此一來,恐怕會開罪孫竣,令他對朝廷心生不滿。”
蔣楊卻搖搖頭道:“陛下,孫竣與其父孫璟一般,素來狼子野心,有不軌之心,若是任由其拿下整個荊州,野心必然膨脹,反而對朝廷愈加不恭,現在朝廷拿下荊州北部,也是對孫竣的一種警告和抑製。”
陳晱遲疑片刻,最終還是點點頭:“一切就如你所言吧。”
蔣楊暗暗鬆了一口,知道自己又逃過了一劫。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