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天津變成了忙碌的工地2

字數:6595   加入書籤

A+A-




    朱厚照騎著馬行走在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麵,再看看眼前熱鬧非凡的天津港,也是滿意的直點頭。
    經過這幾天時間的以工代賑,天津各處的工地都已經開始逐漸的步入正軌,起初的時候還是很混亂的,畢竟麾下的這些人也是缺少經驗。
    但很快也是從流民當中提拔了一些有經驗的人來幫忙管理,一個個工地也就很快變得井井有條起來,速度也是快速慢慢的提高了。
    “水泥真乃神器也!”
    “僅僅隻是幾天的時間,就已經修建起如此寬闊的碼頭,寬敞的水泥馬路!”
    朱厚照的身邊,楊廷和也是忍不住再次感歎起來,感歎水泥的強大,感歎這個神器。
    看看眼前忙碌的港口,幾天前澆築的水泥路都已經幹了,非常的堅硬、平整、又幹淨,行走在上麵的時候可比走黃泥路舒服多了。
    再看看港口新建的碼頭這裏,規模比起原先的小碼頭要大的多,不僅僅可以用來停泊大型的船隻,而且還可以用來放置大量的貨物。
    就像現在,三艘拖網捕魚船回來了,此時此刻,整個碼頭這裏都熱鬧非凡,大量的小孩子閑著沒事做,一個個都來看熱鬧,看著船員們一擔、一擔的將海魚給挑下來,看著港口碼頭這裏堆積如山的海魚,他們這才明白,這幾天天天吃的魚原來是從海裏麵捕撈上來的。
    “確實是神器,有了這水泥,我大明以後無論是修橋鋪路,還是鞏固邊防、城牆、水庫、堤壩等等都將非常的容易、輕鬆,還會變得更加的堅固耐用。”
    “此物的用途實在是太廣了!”
    旁邊的沈整也是跟著感歎。
    “哈哈,有好東西也是要想辦法將它推廣起來,要想辦法讓更多的人受益,我大明的好東西還少嗎?”
    “可是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得到了推廣的?”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笑著微微搖頭。
    楊廷和一聽,頓時就沉默起來。
    仔細的想一想,還真的是和朱厚照所說的一樣,大明的好東西很多,有很多的技術都是非常不錯,也是非常有用的。
    可是真正能夠得到推廣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文人們將這些視為奇巧y技,是旁門左道,甚至於根本就不了解這些東西就直接下了定性,認為不過是一些無關重要的東西罷了。
    就像自己寫信給京城的一些好友、同僚說起水泥的事情,他們一個個的回複幾乎都是相同的語氣,不過是一種建築材料罷了,僅此而已。
    對於京城裏麵那些高高早上的官員來說,他們更在乎的是手中的權力,在乎是儒家的統治,關心的是朱厚照這個太子為什麽不在京城好好的讀書,而是跑到天津這裏亂來。
    為此楊廷和也是遭到了很多的彈劾,不少的大臣彈劾楊廷和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沒有教導好太子殿下,以至於太子殿下不在宮中好好的學習為君治國之道,反倒天天跑出京城去好奇巧y技,行商賈之事。
    楊廷和為此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彈劾,心裏麵也是委屈的很。
    一開始楊廷和也是和他們所想的一樣,但跟在朱厚照身邊時間久了之後,慢慢的也是改變了一些想法。
    就比如眼前的捕魚船。
    以前楊廷和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海洋是一個大糧倉,可以向海要糧。
    但是現在,三艘捕魚船每天都可以運回來三十萬斤海魚,這些海魚吃都吃不完,以至於現在天津港口這邊都在大量的廉價賤賣海魚,一文錢一斤!
    一文錢一斤的肉,這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現在就真實的發生在身邊,一天三十多萬斤魚,讓天津人敞開肚子來吃都吃不完。
    如果沒有這個捕魚船,楊廷和相信,天津這邊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看看道路上那些還在源源不斷往天津這邊過來的饑民就可以知道,一個個餓的瘦骨嶙峋、麵黃肌瘦,形同枯槁。
    再看看那些奸商們的嘴臉,糧食的價格一天比一天高,完全不管別人的死活,盯著饑荒之年大發國難財。
    楊廷和都能夠想象到天津之外的各地,那一定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的淒慘景象。
    再比如眼前的水泥,從京城的回信當中可以看得出來,京城的那些人根本就沒有將這個東西給放在心上,盡管自己一再強調這是神器,是基建的神器,但他們根本就不關心。
    他們隻關心自己手中的權力,心裏麵也隻想著如何往上爬,至於百姓的死活,這東西是可以拿來做文章,是可以拿來拿捏天子的,除此之外根本就不重要。
    這大明朝什麽都缺,唯獨就是不缺人,餓死了又如何,反正也餓不到他們這些當官的人頭上去。
    可是自己看看眼前的工地,看看這快速修建起來的水泥路。
    僅僅隻是幾天的時間而已,一條條水泥路都已經逐漸的成型了,相信再過上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天津港這裏將變得四通八達。
    太子還要修一條前往京城的水泥馬路,楊廷和也是非常讚同和支持的,是該要讓所有人都看看水泥這種神器!
    “走吧,去其它地方看看。”
    朱厚照這幾天每天都會在各地看看,現在天津是有種日新月異的感覺。
    昨天的時候一條路還是黃泥路,可是過兩天就變成了寬敞的水泥馬路,走起來非常的舒服;前兩天的時候,港口這邊很大一片區域都還是海邊的灘塗地,可是過了幾天的時間,這裏就已經規劃的整整齊齊。
    建起了港口、碼頭、堤壩,規劃的整整齊齊,煥然一新,以至於現在天津這邊的很多老少爺們都不太習慣於這種巨大的變化。
    還有水泥廠這邊的變化同樣也是非常巨大,一天一個樣子,一座座燒製水泥的高爐不斷的建起來,熱鬧非凡,水泥廠門口的道路,前幾天看的時候還是黃泥路,轉眼間就變成了水泥路。
    很多人第一次見到這個水泥也是好奇的跑到水泥路上麵去跺腳,跺的腳發麻了這才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道路,如此的平整、堅硬,就如同是用一塊塊巨大的岩石鋪成的道路一般,行走在上麵到時候很多人甚至於覺得比自己家裏麵都幹淨的多。
    造船廠這邊同樣也是日新月異,一棟棟房子拔地而起,造船廠的規模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多。
    原先破敗不堪的造船廠,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煥然一新,嶄新的房子,外牆刷白,上麵還寫上了各種各樣的標語。
    “我廠是我家,愛護我家從我做起!”
    “努力學習,報效東家!”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諸如此類的標語,隨處可見,激勵著造船廠內的學徒們努力學習造船技術。
    天津本地的老少爺們都已經有些不太習慣了,不太習慣天津這邊的巨變,尤其是那些在縣城裏麵的人,因為害怕流民、饑民什麽的不敢出縣城的人。
    當得知天津這邊的流民和饑民一下子就減少了,幾乎要消失殆盡的時候,起初還不相信,但直到看到縣城外麵再也看不到什麽饑民的時候才相信了這一切。
    等他們來到天津港口、造船廠、水泥廠一帶的地方看一看的時候,一個個都傻眼了,每一處地方都是熱鬧非凡的工地。
    成千上萬的人在不斷的忙碌,一條條嶄新的寬敞水泥馬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再看看天津港,記憶中的小碼頭、小港口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是規劃的整整齊齊、大氣磅礴的大型碼頭、大型港口。
    而且這個天津港一直在沿著海邊不斷的建設過去,有些區域的碼頭和港口都開始深入海中,似乎要建設深水的港口和碼頭用來停泊大型的船隻一般。
    岸邊這裏,可以看到一處處大型的倉庫、廠房、房屋在修建,估計著再過上十天半個月過來的話,大部分都可以修好了。
    “這還是天津嗎?”
    天津的老少爺們心裏麵都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就如同南柯一夢一般,等清醒過來的時候有種換了人間的感覺。
    “以後天津港口附近一帶,要建一個大型的商業貿易街,專門用來海洋貿易,依托天津港口,將來肯定是可以繁榮起來。”
    “造船廠、海事學院這邊將來主要是發展有技術的東西以及建建學校,這以後造船學院也是要獨立出來,單獨的運營,不能和造船廠混在一起。”
    “還有以後還是要想辦法在天津這邊建海軍學院,沒有強大的海軍,無論是遠洋貿易還是海外殖民都是空談。”
    “東南沿海的倭寇、海盜都是必須要清理幹淨的,而且也可以借此將軍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手中沒有軍權的話,到時候可就沒辦法對付那些文官集團,那些文官們,最怕的就是刀子了。”
    朱厚照看著一處處繁忙熱鬧的工地,也是不斷的思索、規劃起接下來自己要做的事情。
    想到這個時代海上的情況,朱厚照也是一陣頭疼。
    倭寇就不說了,從大明建國開始倭寇就沒有停歇過,時常侵擾大明的東南沿海地區,到了弘治、正德、嘉靖朝的時候倭患就已經相當的嚴重了,尤其是嘉靖朝,倭寇橫行肆虐,甚至於都已經到了直接攻打縣城、州府的地步了。
    這也是嘉靖皇帝不得不高度重視,動真格的去清剿倭寇的原因,也就湧現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
    倭患也是導致明朝不斷加強海禁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朱元璋開始的思路就是堅壁清野的思路,以此來抵禦日益嚴重的倭寇,這是被動的政策,而不是主動的想辦法去清剿倭寇。
    當然從客觀上來說,倭寇神出鬼沒,在茫茫大海上很難找到倭寇,還需要專業的水師才能夠打贏倭寇。
    所以想要剿滅倭寇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還不如將沿海地區的人往內陸一些地區遷移來的簡單有效。
    除了倭寇就是海盜了,明朝的海盜非常多,而且曆史上還有不少赫赫有名的海盜。
    這些海盜主要還並不是劫掠為生,而是做買賣,販賣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到南洋、朝鮮、倭國去售賣,從中獲取了豐厚的利潤。
    為了保護、壟斷自己的這種海貿利益,這些海盜自然也是不斷的打擊其它出海的商人,進而慢慢的形成了海盜群體。
    像明朝非常有名的海盜汪直、李光頭、許棟等,幾乎都以商業走私起家的海盜商人,甚至於連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鄭成功,他們鄭家起家也是靠的海上走私。
    通過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的海洋貿易,鄭家賺取了極其龐大的財富,這才能夠支撐起鄭家逐漸的成為明清時期東南沿海的海上霸主。
    自己以後要開海,要發展海上貿易,要進行海洋殖民,必須是清除這些倭寇、海盜的,想要清楚這些倭寇、海盜,那就必須要建立一起強大的海軍才行。
    不過想要建立海軍可不是容易事情,即便是自己有錢,又有造船廠,還可以培養海軍人才等等。
    這涉及到軍權的事情,即便是弘治皇帝同意了,恐怕滿朝的官員也是會強烈反對的,尤其是這些文官。
    他們好不容易將軍權抓在自己的手中,怎麽可能會讓天子再將這個軍權給弄回去,想都別想,一定是會強烈反對的,要不然就會想方設法的插手進來。
    一旦這些文官們插手進來,到時候這海軍就會變得跟邊軍差不多了,就沒有這些文官們搞不壞的事情。
    想到這裏,朱厚照就皺起了眉頭,頭疼的很。
    大明朝的皇帝到了現在已經是相當的憋屈了,要錢沒錢,什麽事情都做不成,要軍隊,這軍隊的調動還需要經過兵部尚書的同意,而且軍中都是文官們說了算,武將勳貴們沒有任何的地位和話語權。
    實在是憋屈的很,偏偏這些文官們還不管國家生死存亡,依然拚命的打壓武將勳貴,蛀蟲大明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