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什麽才是真正的好皇帝
字數:5018 加入書籤
群臣們帶著複雜的心情往京城返回。
有的在反思自己一直以來當臣子的所作所為,似乎好像真的和太子所說的一樣,隻是盯著天子的那點事情,而沒有真正的去好好思索、考慮,為國為民的去做一些事情。
回想自己年輕時,還是一個書生的時候,那時滿腔熱血、一心都想著忠君報國、為國為民的去做一些事情。
時至今日,自己又真正的為天子、為國家、為百姓做了多少的實事呢?
看看腳下寬敞的水泥馬路,再看看前方正熱火朝天賣力幹活修路的流民。
太子都知道為天子分憂、為國家、為百姓去做一些實事,做一些好事,太子還隻是一個孩子,都知道這樣的道理,而自己口口聲聲的忠君愛國,卻是根本就沒有為國家、為百姓去做什麽實事。
羞愧!
有很多的大臣都覺得自己非常的羞愧。
國朝養士已經一百多年,講究忠君愛國,長年的教育下來,大明朝還是有很多正直的大臣,有很多有著高尚品格的大臣。
在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大明朝,在貪汙極其嚴重的大明,依然還是有海瑞這樣的清官,也有於謙這樣為國為民不顧一切的大臣。
這說明曆朝曆代都不缺這樣的人,不缺有著高尚人格的大臣,他們是真心的為國為民、真正的忠君愛國,想著要為國家、為百姓做一些事情。
隻是有些時候,生不逢時,天子昏庸、小人當道,總是無法一展胸中抱負。
現在聽到太子的話,頓時間就覺得羞愧難當,同時也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明即將迎來一位雄才大略的偉大天子。
盡管朱厚照現在的所作所為似乎和文官集團們一直以來所提出的背道而馳,既不好好的在東宮進學接受他們的洗腦,年紀輕輕又伶牙俐齒的。
但是從太子這些時日的一舉一動來看,可以的看得出來,太子是一位很有想法、也很有作為的儲君。
他總是能夠另辟蹊徑的想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問題。
天子沒錢,又沒辦法開商稅,就想辦法去辦工廠賺錢,還讓百姓可以購買到更加廉價的布匹,又為大量的人提供了工作,有飯吃。
這造船捕魚,看似違背祖製,但又能夠獲得大量的海魚,恰好又可以解決當前饑荒的問題,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糧食。
將來如果全麵開海的話,到時候整個大明可以捕撈的魚就非常的龐大,足以養活上千萬人,這是真正的造福於民,為民做好事,開辟了一個巨大的糧倉出來。
還有眼前的水泥,這是神器,有了此物,大明對外可以鞏固邊防,對內可以修河堤、水庫、可以修橋鋪路等等,好處多多,對於大明的基建實在是太重要了。
從太子的身上,很多人看到了真正一代明君的影子。
至於弘治皇帝,他不過是一個被文官們忽悠瘸了的傀儡皇帝罷了,當了十五年的皇帝了,不僅僅沒有給大明做出什麽真正有益的事情,而且還讓局勢變得更爛,改了開中法,讓邊軍的糧食都無法保障了。
大明的鹽業也是徹底的成為了大明權貴、鹽商、官吏們的盤中餐了,朝廷收不到銀子,百姓吃著昂貴的鹽,卻是養肥了那些權貴、鹽商們。
弘治皇帝是一個好皇帝嗎?
從國家建設的角度來說,他根本就不夠格,根本就不是一個好皇帝,盡管他很勤勉,每天批閱奏疏都要批閱到很晚。
盡管他勤儉節約,連皇宮都不舍得修葺,吃穿用度都是非常的節省,後宮也隻有一個女人,開支很小。
盡管他為人寬厚仁慈,愛民如子,對臣子們很好。
可是這些對國家真的有用嗎?
大明的老百姓還不如一樣的窮困,甚至於比起以前來還要更加的簡單,土地兼並更加嚴重,弘治皇帝的仁慈對於老百姓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他勤儉節約的那點東西對整個大明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反倒是下麵的這些大臣,窮奢極欲、鋪張浪費、貪汙。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對於皇帝來說,真正要做的事情是為了整個國家的未來和為了百姓去考慮、做事。
而不是什麽都聽文臣的,國家沒錢,當然是要開征商稅,這商稅又收不到百姓的頭上,隻是收那些有錢的商人、士紳、權貴的頭上。
可是弘治皇帝被大臣們一反對,立即就慫了,還相信了他們什麽民不聊生、苛捐雜稅的鬼話。
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大明的局勢越來越爛,沒錢什麽事情做不成。
邊防空虛、軍備廢弛、韃子年年南下扣關、土司反複無常、女真劫掠成性,倭寇肆虐、海盜猖獗
無論從哪一方麵來說,這弘治皇帝都不算是合格的皇帝,都不算是一個好皇帝,甚至於連他父親都遠遠不如。
明憲宗雖然說寵愛萬貴婦、重用宦官和廠衛,但是成化皇帝時期至少還是可以做一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比如對天順末年叛亂進行清理、平複兩廣、平複荊襄流民,並對河套進行清理,驅趕韃靼,成化犁庭等等。
盡管文臣們恨透了成化帝,極其的討厭他,但是對於大明來說,成化皇帝的所作所為是真的有益於國家和百姓的。
如果不是成化皇帝打擊韃靼、女真部落,弘治皇帝現在估計著還要更加頭疼,那就不是南下劫掠的事情了,說不定還要野望中原了。
這女真部落也就不會僅僅隻是騷擾、劫掠遼東邊鎮的事情了,而是搞不好會跟明末一樣,要打出‘七大恨’的口號來反明了。
還有成化帝雖然是重用宦官、廠衛,但也讓這些大臣們一個個老老實實的,別的不說,至少這賑災的時候,不會像現在這般,竟然敢將所有的糧食都給吞掉,完全不顧百姓死活的地步。
說到底,還不是下麵的大臣們知道弘治皇帝寬厚仁慈,即便是被查到了恐怕也沒有什麽事情,再加上聽信他們文官的,到時候朝中找人好好的勸說一番,基本上屁事沒有。
還有就是弘治皇帝不重視廠衛的力量,馬放南山、自廢武功、自己弄瞎自己的眼睛而耳朵,所以大家也不會覺得弘治皇帝能夠知道下麵的事情。
這也是各級官員該如此膽大包天、無所顧忌的根本原因。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就是災難,天災,這才是真正的民不聊生。
有抱負、有理想的大臣們在思索著,同樣也是有文臣們皺著眉頭在思索。
太子不受控製就算了,關鍵是還喜歡亂來,總是能夠搞出一些東西出來,還如此的清醒,這對於他們這些文官集團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他們最喜歡的還是弘治皇帝這樣的天子,最好拿捏,什麽都聽他們文官集團的。
這將來一旦太子登基的話,恐怕好日子就到頭了,看太子現在的樣子就知道,他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啊。
不僅僅不喜歡和他們這些文官們親近,而且喜歡的東西還不是他們儒家的這一套,喜歡旁門左道、喜歡奇巧y技。
還有這太子之間會搞錢,又會搞事情,也不知道腦子裏麵裝的是些什麽,又是紡織廠、琉璃廠的,這又弄出了造船廠、水泥什麽的。
還要開海,這以後想要金錢這一塊來限製天子的話可就不容易了,天子有錢,手裏麵又有錢,這以後想要做些什麽事情就容易多了,而不會像弘治皇帝一樣,一句沒錢就懟的無可奈何。
空有一腔熱血,卻是最終什麽事情都做不成,隻能夠繼續任由他們這些文官們擺布,老老實實的在宮中當個泥塑木雕的天子。
想到開海,還有征關稅,謝遷的臉上都陰晴不定,他自己是江浙的豪族出身,家族在江浙地區的產業極廣,根深蒂固,代表的就是江南縉紳集團的利益。
開海對於江南地區的海商、大家族、縉紳集團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沒有辦法繼續去壟斷海洋貿易的巨額利潤了。
而且還要收關稅,這等於說是要叫商稅了,這是江南士紳集團、商人們所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交稅是絕對不可能交稅的!
“經過這樣的一回,恐怕以後想要再來限製太子的話就更難了。”
“看弘治皇帝的意思,估計也是支持太子的,從小溺愛,再加上現在也確實是做了一些事情出來,恐怕以後就更支持太子了。”
想到這裏,謝遷更是頭疼。
另外一邊的馬車裏麵,弘治皇帝、朱厚照、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坐在寬敞的馬車裏麵,正在商量一些事情。
“開海勢在必行!”
“海洋是個大糧倉,可以養活上千萬的人口,如此巨大的糧倉絕對不能放著不取。”
“但是這倭寇和海盜,始終也是禍害,還是要想辦法徹底的清剿掉才行。”
“兩位愛卿不知道對此有何高見?”
弘治皇帝看向張懋和朱輔,他們兩個是大明武將勳貴集團的代表人物,想要重整軍備的話,少不了他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