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攻占定襄 五

字數:6175   加入書籤

A+A-




    吃飯完畢,楊正讓內侍收拾了桌子,義城公主帶來的侍衛在外麵也吃好了,接著便帶著義城公主到營地內巡視。
    看著衣甲鮮明的軍隊,威武雄壯的騎兵,義城公主也是大為感慨。
    “陛下,你這些兵都在這裏嗎?”
    “沒,還有一個團一兩千來人的部隊在漠北。”
    “那裏一千多人夠嗎?”
    “防守倒是夠了,不過可以征招民兵的。漠北的百姓都接受過軍事訓練,進攻的話可能有些問題,但是防守城池還是沒問題的。”楊正想了想解釋說道。
    “嗯,那就好。對了,這裏總共還有一千多人,你打算怎麽辦?”
    “挑選合適的編入軍中,其他的準備成立建設兵團,專門看管俘虜,修城修路之類的。”
    “那就好。他們用的什麽槍?拿來我看看。”義城公主點了點頭,見到士兵用的槍和見過的不一樣,便問道。
    侍衛沒有說話,轉頭看向楊正,見楊正點了點頭,把槍遞了過去。
    楊正走過去說道,“這槍比較危險,這是子彈,單獨的,一下可以裝填五發,然後拉一下槍栓射擊一次。”說完給義城公主解釋了起來。
    由於玩過左輪手槍,所以上手還是比較快,很快就了解熟悉了槍支,並往遠處開了幾槍。
    “還不錯,確實挺厲害的火器。如果以前大隋有如此武器,也不至於”說道這義城公主又感慨了起來。
    這一點楊正倒是不太讚同,“武器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畢竟武器也是由人操作的。戰爭的因素最重要的永遠是人的因素。即使以前隋軍有這樣的武器,可是敵人太多,甚至自己人反叛的都有很多,武器先進隻會亡的更快。”
    義城公主沉默了,孤身在草原上打拚二十多年的女子,如何不知道這些呢?可是就是有些不甘心。楊正看到氣氛有些沉默,連忙說道,“姑奶奶,定襄這邊的工匠官員百姓認字情況怎麽樣了?”
    “你送來的書我都讓官員分別教授了,這邊也印製了一些。不過效果怎麽樣我也不太清楚。陳剛,你們營中有開展認字課程嗎?”
    陳剛趕忙前走幾步,說道,“回公主,有的。現在認字多的可以寫信了,少的也有幾百個字了。用陛下教授的拚音,學習還是很快的,特別是字又簡化了好多。”
    “嗯。咱們啊這裏人少,不認識字不行的,不然打下來的地方都沒官員去治理了。”
    這時孫國安趕上前來,“陛下,城內回報,叛逆已清繳,相關人員都押在俘虜營中。大軍隨時可以入城。”
    “嗯,陳參謀,城外沒有逃跑的吧。”
    “回校長,沒有一人逃脫。”
    “嗯,那你讓騎兵整理一下,孫國安通知下城內,咱們入城。姑奶奶,走一起。”
    說完楊正帶著義城公主再次來到大帳,讓義城公主稍事休息,自己跑去換上了自己的大帥服,又穿上了防彈衣,頭盔,腰裏掛著新換的沙漠之鷹手槍。看了看鏡子,“不錯,很帥”。
    說完出了帳篷,騎上了戰馬,義城公主也騎馬走了過來。接著二人在騎兵和侍衛的簇擁中,往定襄城走去。
    城內兩個團長接到大帥入城的消息,趕緊組織軍士戒備,每個路口街道都安排了軍士把守,從城門到內宮的路邊也放了兩排士兵持槍警戒。
    進入城門,看到兩邊林立的將士,楊正皺了皺眉頭,沒有百姓出來迎接嗎?不過古代軍紀都比較敗壞,百姓不敢出門也是正常的。
    楊正回頭看了陳吉盛一眼,“陳參謀,帶大家唱首歌吧,就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說完接著往前走去。
    陳吉盛接到命令,“兄弟們,咱們唱首歌,我來起頭,大隋軍人各個要牢記,預備,齊。”
    “大隋軍人各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希望聽到歌聲,能讓百姓們心安一些吧。
    義城公主,陳剛他們聽到威武的軍歌,兩邊站立的軍士,身後傳來的馬蹄聲,一顆心也飛了起來。嚴明的軍紀才能造就百戰百勝的軍隊。
    來到內宮門口,留守的隋朝大臣以蕭成、陳平為首正在宮門迎接,“拜見陛下。”
    “免禮。”楊正趕忙下馬說道,“諸位留守定襄,都辛苦了。這次突襲,也沒來得及和諸位聯係,更是怕你們深處敵人營寨,個人安危為重。不過現在好了,定襄啊以後就是咱們的了,也不用擔心其他的事情了。”
    幾人麵麵相覷,還沒說什麽呢,人家把沒招呼你們的理由都想好了,還是為了你們的個人安危,還能說什麽呢,“臣等謝過陛下”。
    楊正見忽悠過去了,連忙說,“走,進去議事。”
    接著眾人一起來到了議事大殿,義城公主則是告辭去了蕭太後那裏去。
    再一次坐在大殿的大王椅上,看著下麵站立的朝臣。楊正說道,“孫國安,去準備一些椅子什麽的,以後啊都坐著議事好了。諸位也都年紀大了,總是站著也甚是勞累。”
    “謝過陛下。”從漠北跟著的倒是比較習慣,議事的時候再會議室就是坐著小些的椅子的。定襄的朝臣倒是兩年沒見過楊正,不太清楚情況,隻能先謝過再說了。
    “其他的大事戰果之類的,各部隊統計清楚,明日上朝再說。今天也都比較勞累,要做好安撫工作。蕭尚書,你回頭帶著官員把安民告示張貼好,宣傳到位。”
    “是,陛下。”
    “陳吉盛,你帶著騎兵在城外駐紮,等下從孫國安那裏拿著酒肉過去,不過晚上要記住了,最多一半人喝酒,不能誤事了。”
    “是,校長。”
    “一團二團近衛營,做好城內和宮內的防衛工作。慶功的時候一樣,隻能安排一半人喝酒,另外的人明天再說,現在城內還不穩。”
    “是,校長。”
    “好了,沒什麽其他事情了,我也要好好的休息休息了。”說完看了下孫國安。孫國安立刻喊道,“退朝”。然後跟著楊正往外走去。
    再次來到臥房,楊正突然有一些不習慣,也許這裏呆的時間太短,總是沒有家的感覺,說起來還不如漠北呆的時間長。
    “孫國安,你讓韓安近衛軍輪流休息,東廠也是一樣,近期也累了,先把下麵的人安排好。”
    “是,陛下。”孫國安聽完安排下屬去了。
    “畫眉如蘭,你們倆的女兵也安頓好,輪流休息。明日過後可以給他們輪流放假,也在定襄轉轉。”楊正說完又安排起了女兵,“走,和我去後宮看看皇奶奶去,也好久沒見了。”
    “是,陛下。”二人說完和身邊侍衛說聲讓她們休息,便和楊正一起往後院走去。
    來到後宮的時候,義城公主正和蕭太後聊著什麽。楊正通報後趕忙走了進去,“孫兒拜見皇奶奶。”
    “回來了啊,來。走近一些,讓哀家好好看看。”楊正聽到後,走向前去,“不錯啊,壯實了啊。”說完眼淚流了出來。
    義城公主見到,趕忙過來遞過來手帕,擦了起來。
    “你們啊,就是不甘心。不過現在結果暫時倒是好的,我也聽義城說了,漠北已經定了,漠南突厥恐怕這次也不在了。後麵呢,就和中原交界了啊。”蕭太後憂心忡忡的說道。
    “請皇奶奶放心,中原不過來就算了,過來的話我也能拚個兩敗俱傷。”楊正咬咬牙說道。
    “哼,兩敗俱傷就是你想要的嗎?”
    “當然不是,現在時間在我這邊,孫兒才十二歲,有什麽好擔心的。過個三十年,中原皇帝已經老了,我還正年輕。放心吧,我就算打不過還能跑不過嗎。我可不會明知道必死的結局還會去做。”
    義城公主聽到這裏,皺著眉頭,想說什麽,但是什麽都沒有說。
    楊正看到後,知道義城公主在想著什麽,“姑奶奶,我認為隻要人活著就有希望,不可逞一時之氣。有些事不能急,皇爺爺就是做事情太急了,總想著一下子把事情全部做好,哪那麽容易的事情啊。步子不能邁太大,太大了容易扯著額”,看到旁邊的人,楊正連忙停了下來。
    “你啊,知道這些就好。當年我也勸過他,可是他就是不聽,最後落個這麽個結局。”蕭太後見楊正還沒暈頭,也是欣慰三分,又說起了楊廣當年就是性子太急切,才造成天下皆反的局麵。
    “聽說這次是突厥人先去進攻你的?”蕭太後又把話題扯到了這次的戰爭上。
    “是的,孫兒在漠北發現銅礦一座,突厥人想要強占,所以起了兵革。更重要的是中原使者唐儉的挑撥與誘惑,頡利可汗又目光短淺,所以造成的。”
    “那頡利可汗如今如何了?”
    楊正皺了皺眉頭,心裏想著不會想保下頡利可汗吧。“這個孫兒也不太清楚,我問一下。”說完走到門口,“孫國安,進來一下。”
    “孫國安,頡利可汗如今如何了?”楊正眨巴了下眼睛問道。
    孫國安愣了下,可汗如何了你不是看到了嗎?人頭都給你了。又看到屋子裏太後公主都在,也反應過來了,趕忙跪下說道,“回陛下,奴婢接到你的旨意,說一定不要讓大汗受到傷害,連忙帶著人去追趕可汗他們,可是等奴婢追到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啊。”
    “晚了,什麽意思?”楊正“嗖”的一下站了起來問道。
    “回陛下,奴婢趕到的時候,頡利可汗就被部下殺了啊,聽說是突利可汗收買了頡利可汗的侍衛。去年開始頡利可汗就把突利可汗圈禁起來,突利可汗懷恨在心,於是就派人收買了大汗身邊的侍衛,然後就這個樣子了。奴婢隻從突厥人手裏搶來了大汗的首級,其他的都不知道在什麽地方了。”孫國安哭喊著說。
    楊正指著孫國安的頭,走到他身邊,踹了兩腳,說道:“你啊你,讓你幹什麽行,啊。保護個人都不能做到,要你還有什麽用啊。來人啊,給我把他拖下去,砍了。”
    看到外麵的侍衛進來,架著孫國安就要出去,蕭太後說道,“免了吧,突厥可汗被身邊侍衛所殺,也怪不得他。饒他一命吧。”
    楊正沒有說話,看了看義城公主,義城公主深深的吸了口氣,“算了吧,饒他一命吧。”
    “還不趕緊謝恩。”
    孫國安連滾帶爬的走了過啦跪在地上,“謝太後公主不殺之恩。”
    “行了,別哭哭啼啼的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連夜尋找突利可汗和他身邊的人,不管死活全抓了,等明兒給頡利可汗陪葬。”
    “是,陛下,奴婢這就去。”說完擦了擦眼淚往外走去。
    蕭太後和義城公主沉默著,沒有說話。這些事誰都知道怎麽回事,楊正容不下他們。想要得到突厥,就必須要把他們的首領全部殺了,這樣才能收其民,得其地。
    “必須要這樣嗎?”蕭太後沉默了一會,問道。
    楊正歎了口氣,“孫兒有事在身,先行告退。待改日必給姑奶奶賠罪。”
    說完告退了出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