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倭國使者 二

字數:5694   加入書籤

A+A-




    周建武點了點頭,“那大家都說說,此事真實性如何?”
    “回陛下,臣覺得應該是真的,雖然不一定有那麽大的礦,但是一定有,不然草原那裏也不會知道而且傳出消息來的。”房玄齡上前說道
    “陛下,臣認為不管真假,要盡快查實。如果是真的話,那倭國便是有意欺瞞朝廷,當發兵征討。”李孝恭拱手說道。
    這時,百騎司李君羨也遞來密報,李世民拿過來看了下,寫的正是四方館發生的事情。看完放到了桌子上。
    “此事由李道宗去四方館詳查,盡快查實。”周建武想了想安排道。
    “陛下,此事恐怕很難查。一來倭國距離中原太遠,不好去當地核實。二來倭國使節即便知道,恐怕也不會承認。”李道宗皺著眉頭說道。
    周建武想了想,也是如此,身懷巨寶,誰會說啊。再說了,又不好嚴加審問。
    “你在明處巡查即可。李君羨,你帶領百騎司,暗處查詢,一定要得到消息。”周建武說完又把百騎司安排了出去,畢竟百騎司是可以用刑的。
    “陛下,如果查證屬實的話,那要作何準備啊?”長孫無忌站起來問道。
    眾人也紛紛沉思起來,如果倭國真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那麽肯定不能不要的。但是倭國跨過大海,遠征不易啊。最主要的是連倭國的信息都不清楚,國土何方,國土多大,壯丁多少,兵器盔甲多少全都不知道。
    這時官員們才認識到自己可能犯了個錯,就是對敵人一無所知。
    “陛下,我等當嚴審倭國使節,詢問倭國狀況,現在我們對倭國一無所知,真的要遠征,狀況難料啊。”李靖站立起來說道。
    眾人也紛紛點了點頭,最後周建武拍板,由李君羨調查清楚倭國的狀況,但是朝廷各位將軍也需查詢倭國史料,加強對倭國的了解。
    會議後,李君羨帶著人跑到了四方館,來到了倭國使節居住的地方。
    “參見將軍。”倭國使節見到人來了,連忙過來行禮說道。
    “現在問你們幾句話,要如實回答啊。”李君羨問道。其實他也知道問到的希望不大,但是還是要實驗下的。
    “將軍請說。”龜田小太郎趕忙答到。
    “聽說你們那裏有巨大的金礦銀礦,是否為真啊?”李君羨盯著他的眼睛說道。
    “啊,將軍此話怎講啊?倭國窮苦之地,哪有哪些貴重之物啊。”龜田小太郎不解的說道。
    “看來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來人,全部抓了。”說完李君羨一擺手把人全抓了起來。
    “憑什麽抓我們,我們是使節,不能抓。”倭國人大聲呼喊著。
    沒人聽他們的喊叫,幾個士兵直接拿起破布堵住了他們的嘴巴,押著往牢房走去。
    李君羨想了想,又來到隋國使節居住訓練的地方,找到了陳平。
    陳平這時候也知道了陛下的安排,而且消息已經散步了出去。
    見到後,陳平說道,“李將軍所為何事啊?”
    “沒什麽大事,就是聽說你們和倭國使節發生了衝突,所以過來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
    “多謝李將軍了,一些小衝突,已經解決好了。”
    “其實還有一個小事,就是當時你們的人說倭國有大量金銀,卻不上供中原,是否為真啊?”李君羨直接問道。
    局麵一下安靜了下來。陳平緩緩的說道,“首先我說的你們相信嗎?其次就算此事為真,你們如何去占領啊?要知道倭國路途遙遠,而且是在大海之上。”
    “這就不用陳大人費心了,我國自有辦法。”
    “行,那我告訴你。倭國確實有大量金銀,僅僅銀礦,就夠中原使用數百年,你去挖去吧。”陳平說完一甩袖子走了。
    李君羨這時候也感覺到了棘手,是啊,隋國使節說的自己也不一定相信啊。乃乃的,看來還是落在倭國使節身上。
    想到這,往倭國使節關押地方走去。
    到了地方,看到關在木欄裏麵的眾人,黑著臉,一擺手,“全部帶出來,綁在柱子上。”
    手下士兵聽到了,趕忙把裏麵的眾人拉了出來,往柱子上一捆。
    倭國使節被堵住了嘴巴,“嗚嗚”的說不出話來。
    李君羨走到龜田小太郎麵前,拿掉嘴巴裏麵堵住的破布,說道,“怎麽樣啊,現在說不說實話啊?”說完揮了揮手裏的鞭子。
    “八嘎,我要找陛下,砍了你的狗頭。趕緊放了我,我是使節。”龜田小太郎大叫道。
    李君羨上去就是一鞭子,龜田小太郎“啊”的大叫一聲。
    “給我打”,李君羨說完把鞭子遞給了一個士兵。這時其餘的士兵走到了其他倭國人的麵前,拿起鞭子狠狠的打了起來。
    就在李君羨逼問消息的同時,長安城的世家也都得到了消息,畢竟各級官員軍中中下層軍官基本都是世家的人,得到消息還是比較簡單的。
    於是中原境內的從倭國過來的人遭殃了,一個個的紛紛失蹤,包括去寺廟鑽研佛法的僧人都不見了蹤影。
    經過幾天的嚴刑拷打,終於有人受不了了,和李君羨透漏了消息,倭國確實有銀礦,但是地點在哪,產量多少都不知道。
    李君羨得到消息後,連忙跑去和皇帝匯報。
    “其他人有招的嗎?”周建武看了看審問記錄,問道。
    “回陛下,暫時沒有。”
    “隻有這一條消息嗎?”
    “是的。不過隋國使節陳平透漏,金銀礦產確實是真的,不過就看能否到手了。”
    周建武也是揉了揉腦袋,就算知道了也不好占啊,路途太遠,茫茫大海,還不知道地點。
    “先把他們關著吧,把過去的路線問出來。詳細詢問下倭國的情報,人口兵甲田地各種信息都要。”
    “是,陛下。”李君羨鬆了口氣,說道。
    周建武也知道很難得到信息,就算得到了,你也得不到驗證。隻能先收集再說。
    “無言啊,你去通知李道宗,讓他盡快和隋國使節達成協議。”接著安排了下使節的事情。
    “是,陛下。”說完無言跑去通知去了。
    這天蕭瑀門前來了個客人,遞了封書信給門房,讓交給蕭瑀。
    門房接到書信,不敢耽擱,連忙往後院去給蕭瑀送去。
    蕭瑀處事比較嚴厲刻板,剛正不阿,屢次忤逆聖意,有次和陳叔達意見不和,直接在朝堂憤怒的爭論,皇帝幾次都製止不住,朝堂混作一團。當時周建武剛登上皇位,見二人如此放肆,氣的半死,把禦案都掀翻了,拂袖而去。後來直接下了聖旨,罷免了兩人的官職,回家閉門思過去了。
    蕭瑀本就是心高氣傲的人,想想自己都是為了朝廷,但是卻被罷官,悲傷不已,直接大病不起。皇帝知道後,也後悔了。連忙下旨任命其為太子太師,後來病好後入宮謝恩,又把女兒許配給蕭瑀兒子蕭銳。
    後來在唐儉出使突厥的時候,蕭瑀讓他帶封家書給定襄的姐姐蕭皇後,然後被人舉報,再次遭到罷免。
    蕭瑀看到書信,蕭皇後讓從蕭家子弟裏選取一人嫁給楊正,這倒是沒什麽,選個人過去就行了。不過又看到不能從自己孫女中選擇,說是三代之內近親結婚,不利兒女。而且經過蕭皇後的調查確認了,蕭瑀看後也將信將疑。
    坐在書房想了想,自己這邊不行的話,蕭家長安的就沒多少了。不過著作郎,弘文館學士蕭德言,好像有一孫女,年方十歲,聰明伶俐。想了想,拿起筆寫了封拜帖,說明第二天去府中拜訪,讓管家送了過去。
    蕭德言接到蕭瑀的拜帖後,看了看,也不清楚發生什麽事情,就不再多想。
    第二天,蕭瑀來到蕭德言府上拜訪,蕭德言也是一早就在門口迎接。
    “恭迎蕭相”,蕭德言上前行禮說道。
    “無須多禮,我已無官職。今日來此乃為私事。”蕭瑀笑著說道。
    蕭德言不解,有什麽私事。
    接著便迎接蕭瑀進入了書房。
    “不知蕭大人來此所為何事啊?”蕭德言疑惑的問道。
    “也無大事啊。聽說你家有一孫女,優雅大方,秀外慧中,特來介紹一門親事,看是否合適?”蕭瑀撫摸著胡子說道。
    “不知道夫家是何人啊?”蕭德言坐下來問道。
    “乃是我姐姐的孫子,我的外甥孫,隋王楊政道。”蕭瑀緩緩的說道。
    蕭德言“嗖”的一下站了起來,驚訝的說道:“什麽,是隋王?這個合適嗎?”
    “怎麽了,你不會擔心陛下吧?我蘭陵蕭家何須看別人的臉色。”蕭瑀語氣硬硬的說道。
    蕭德言想了下也是,世家之間都是相互聯姻的,不需要看其他人的臉色。
    “這個還需考慮考慮。”蕭德言想了想說道。
    “好說,不過你要快些決定啊。聽蕭皇後說,隋王對她的安排有些不滿,趁著現在隋王沒有機會決定,先定下來再說。總之這也是一個機會,你們自己看著辦吧。”蕭瑀說道。
    “多謝蕭大人。”
    “不用謝,都是一家人。說實話,要不是蕭皇後查詢過後,得指三代以內近親不能成親,否則對子孫後代不好,我也找不到你這裏。”說道這,蕭瑀站起來看著外麵,“再者說了,我們蕭家也需要多一條路,懂嗎?”
    蕭德言沉默了會,說道,“叔父大人,隋使還在長安求親公主呢?萬一陛下答應了怎麽辦”
    蕭瑀想了想,說道,“答應了再說吧,不過我料想這次不會答應的。朝中眾臣可都是反隋出身的,如何願意讓皇室聯姻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