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報紙發布

字數:6205   加入書籤

A+A-




    時光幽幽而過,去往中原的使節也終於回來了。楊正在大殿招待了他們。
    談判結果楊正已經提前匯報,談不上好壞。不過有了這個緩衝,隋軍新招募的戰士基本就能訓練完畢了,隻要有六萬精兵在手,楊正還真不怕他們。也就是現在沒有那麽多的官員,打下來那麽多的地方也沒用。
    “你們任務完成的很好,等下每個人都有賞賜。回去後陳平組建督察院,你擔任院長兼任左都禦史,負責組建督察院。不僅僅要監督朝中官員,地方官員也交給你們了。具體的你可以問蕭相。”
    “是,陛下。”陳平有些疑惑不解的答道。想要問,又想想算了吧,等回去問蕭相好了。
    “讓你們散步的倭國有金銀的消息結果怎麽樣?”楊正滿懷期望的問道。
    “嗯,這個消息已經散步出去了。他們也把倭國使節抓了。不過具體有沒有相信,不好說。”陳平猶豫的說道。
    楊正想想也是,一個消息不太可能那麽容易相信。再說了,就算相信了,他們也沒有海船啊,也沒有海圖,很難過去的。還是有些急了啊,不過也算打亂了倭國的發展節奏,雖然這個節奏楊正也不在乎。
    “王興華、苗靈珊你們各自帶隊歸建。士兵們輪流放假,你們也一樣。假期結束後,抓緊訓練,把耽誤的時間要補回來啊。”
    “是,大帥。”二人回答道。
    “行了,走的時候去孫國安那裏,把給你們的賞銀拿回去,回去發給士兵和隨行人員。去吧。”楊正說完躺倒了椅子上。
    “臣等告退。”眾人告退出門。
    還沒睡著,後宮就傳來消息,說蕭太後相招,楊正也隻能起來,往後宮走去。
    “孫兒見過皇奶奶。”楊正行禮說道。
    “哦,政道來了啊。讓你過來是和你說件事情。你的婚事定下來了,是蘭陵蕭家蕭德言的孫女,秀外慧中,難得的良配。問問你的意見。”蕭太後看著楊政道說道。
    楊正眨巴了下眼睛,意見,我能有什麽意見,都定下來了還問我幹嘛。不過還是不能拒絕,“一切由皇奶奶做主。”
    “嗯,那我這邊就安排納彩定親了。”
    “是,這些事孫兒也不懂,就由皇奶奶做主吧。孫兒這段時間會呆在軍營,新兵比較多,要加強訓練了,可能不能常來宮裏給皇奶奶請安了。”雖然楊正確實不太喜歡呆在宮裏,可是隻要呆在這裏的時候,每天都是來請安過後,才回去睡回籠覺的。
    “嗯,軍國大事重要。不過你也要好好休息,不能太過操勞。”
    “是,孫兒醒的。”楊正抬起頭回答道。
    “嗯,那你先回去吧。我這就安排。”
    “對了,皇奶奶,偽周後宮裏有我一位姑姑,說是還沒有隋國公主的稱號,可否正式晉封公主。”楊正突然想起了後宮的可憐的楊妃還沒有封號,說道。
    “這個合適嗎?都過去這麽久了,而且是在偽周後宮裏。”
    楊正想了想,確實有些不合適。冊封過去恐怕偽周後宮又要鬧騰一番,對姑姑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那就先等等看吧。不過一些賞賜該有的要有。”
    “行,到時候我來安排。”
    “那行,孫兒告退了。”
    見蕭太後點了點頭,楊正慢慢退出房間。
    真他娘的累啊,趕緊回去休息。
    剛回到宮裏,孫國安帶著幾份報紙過來,楊正拿過來看了看,還行。正版的是關於賦稅農稅稅收的,新城修建的,背麵是刊印的三國演義,還有一些其他的文章。
    剛開始搞成這個樣子,算是不錯了。
    不過現在靠自己培養人才太慢了,還是想辦法從大唐挖人才是。
    “你通知蕭首相、陳禦史、蕭巡撫和軍隊少將以上軍官明日上午十點會議室商議國事。另外明日午飯多準備一些,給他們備上。”楊正安排孫國安說道。會議室也是楊正受不了在大殿儀式的氛圍,在大殿旁邊改建的一處房子,暫時叫軍政會議室。
    孫國安答應後剛要去通知,“等等,還有報社的傅星文、銀行的嚴英一起。”楊正又想起來,要是通過了肯定要在報紙上公布的,便一起讓孫國安通知了。
    沒一會,孫國安通知回來了,“回陛下,已經通知完畢了。”
    “嗯,換身衣服。和我一起出去轉轉。”楊正在孫國安外出通知的時候已經換好了便裝,怕人認出來還帶了個鬥笠。
    “陛下,這個不安全啊。”韓安在一旁勸說道。
    “有什麽不安全的,你帶幾個侍衛也穿上便裝,攜帶手槍就行了。”
    韓安無奈,隻能換好衣服,準備和楊正一起逛街。
    定襄城楊正真是沒怎麽晃悠過,剛過來的時候就跑路了,回來的時候又在修路修城,好不容易出來兩次差點被認出來。因為大洋上有楊正頭像,後來幹脆不出來了。
    來到紛擾的街道上,路邊的商戶確實比前兩年多的多,路上行人笑容也是多了很多,突厥人還真是不會治理城池。
    路上的道路已經讓楊正進行了路麵硬化,好走多了。兩旁也有很多小商販,在賣東西。
    楊正他們直接走到了商業區,裏麵人流一下多了起來。
    商鋪還是比較多的,基本也都是定襄原有的商戶,皇明商行在其他的坊市。
    往裏走了幾步,見到一家賣普通肥皂的,楊正看了看孫國安,隻見孫國安點了點頭。
    剛走進去,就一個人過來招呼,“公子,你是想看哪種?小店的肥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不管是洗澡還是洗衣服,效果那叫一個好。”
    楊正笑了笑,“你倒是挺會說的啊,練多久了啊。”
    “哪能呢,確實是貨真價實。可以先試試,這有水。”說完端起一盆水過來。
    楊正沒有去洗,“不用了,以前用過香皂。”
    夥計恍然大悟,“香皂確實比這個好,用過之後芳香撲鼻啊,隻在皇明商行售賣,不過就是太貴了。老百姓隻舍得用這個。這個雖然不香,但是去汙能力還是很好的。”
    聽到夥計瞎說,孫國安趕忙瞪了他一眼,可惜,兩人級別差的太遠,活計不認識。
    “行,給我拿上兩塊,老孫付錢。”
    兩塊肥皂兩塊錢,楊正想了想,還是有些貴。不過人工成本也就能到這個地方了,再低沒什麽利潤了。百姓收入還是比較低,修路修城的基本有兩塊大洋折合一千塊,其他的就沒這麽多了。
    不過這個工價在這個時候算是不錯的了,也沒幾個地方能拿這麽多。皇明商行的一些日用品也不貴,特別是兌換的棉衣棉被棉鞋等物,隨著天氣的寒冷,銷量劇增。
    很多商人都已經購買了棉衣之類的,然後去草原各部落售賣。也有一些人開始研究棉衣裏麵的棉花究竟是什麽,可能由於時間關係,還沒人想到是棉花。現在棉花沒什麽人用,隻是用來觀賞的花卉。
    拿著兩塊肥皂,楊正又來到了酒樓。
    拿起菜單看了看,菜品豐富了很多啊,由於菜譜的推廣,炒菜得到了流行,豬油豆油也得到了推廣。定襄也開了幾家榨油作坊,到中原收購黃豆運過來榨油,油渣用來喂養牛馬。
    楊正點了幾個菜,便招呼幾個人一起坐了下來。幾人剛開始不敢做,楊正說道,“快坐啊,別讓人看出來。”幾人才慢慢落座。
    剛坐下就見店老板拿著份報紙遞給了一個說書的。說書的便開始讀起了上麵的文章。先是國家政策,一直到後麵的三國演義,一眾食客們叫好聲連成一片。
    楊正聽的也打賞了一塊大洋,說書的老頭說的更起勁了。
    因為篇幅比較短,一會便說完了。
    “再說一便啊,別停啊。”
    “不能說了,老漢要休息了,今天說的嗓子都冒煙了啊。要等等。”老漢狠狠喝了口水說道。今天早上報紙送來後,因為提前有宣傳,所以店老板早就找到了人過來讀報紙,一天下來讀了好幾遍了,口幹舌燥的。
    食客們聽到老漢確實是聲音都變了,也說不下了。便吃起了飯菜。
    “你們說啊,陛下是怎麽想起來發布報紙的啊?把朝廷大事都公開出來。”
    “公開出來不好嗎?咱們也能知道發生了什麽啊?”另一位食客說道。
    “沒這麽說。就是上麵的話,大部分都是白水文,沒什麽藝術價值。”
    “白水文不還是為了讓你們看懂,否則你聽的懂嗎?”
    “怎麽聽不懂啊,我現在也學了不少字了,別的不說,讀書是沒問題了。”
    “哈哈,邊讀邊查字典吧。”
    “那是陛下英明,給了咱們字典,不然哪有咱們擺攤的識字的機會。現在到處修路修城,百姓賺了錢,才來買我的東西啊。”
    “那是。”
    這時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傳了過來,“嗯,和隋煬帝一樣,濫用民力,百姓們苦不堪言,早晚釀成大禍。”
    飯館頓時安靜下來了,食客們都扭頭看著那個說話的人。
    韓安孫國安站起來就要抓人,楊正趕忙把他們給拉了下來。
    任何改革,隻要有人受益,就肯定有人受損失。這位要麽是中原過來的,要麽是以前突厥在時比較受寵的,一時半會觀念轉移不過來。
    “胡說八道,陛下修城修路讓多少人賺到了銀錢,買到了糧食啊,養活那麽多百姓,哪來的苦不堪言。”一位食客立刻指著那個人說道。
    “修城還不是濫用民力,造宮殿還不是為了自己享受。”
    “胡說八道。要是不修城的話,老百姓哪來的錢買糧食,定襄每年都有人餓死,也就現在陛下來了,沒有了。隻要有份力氣,哪怕老年人,都可以去看個門,做個飯,有份收入,能養活自己。”
    “就是,修宮殿怎麽了,又沒讓百姓拿錢,還讓百姓賺到了錢。再說了,陛下征服漠南漠北,那麽大的功績,過幾年又要大婚,還不能修個新房子了。”
    楊正聽到這,差點一口酒水噴出去。我的大婚傳的這麽快嗎?
    疑惑的看了看韓安和孫國安,“咋回事,不剛定下來的嗎?怎麽大家就知道了。”
    兩人扭扭捏捏的,說不上來。
    “是不是後宮傳出去的?”楊正問道。
    兩人點了點頭。楊正也是無語了,臉色也有些不好看,幹什麽啊這是,來顯示你蕭家的威望恩寵未減嗎?
    不過由於自己越來越大,官員們確實對後宮那位越來越疏遠,以前有事請示,現在都是直接匯報陛下或者直接自己辦了。
    仍了兩塊大洋在桌子上,店裏的吵鬧也不想看了,楊正直接出來大門,來到大街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