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漠北軍政

字數:5329   加入書籤

A+A-




    “這猴孩子,太不愛惜衣服了。回去還要洗,浪費肥皂。”一個老人看到了搖了搖頭說道。
    “哈哈,沒什麽的,大爺。現在咱們也不缺衣服。小孩子高興就行。”旁邊的年輕人打趣的說道。
    “你們啊就是餓的不夠,以前天天餓肚子,也就這兩年才過上好日子。都忘了?”
    “哪能呢,大爺。前年我還餓的半死不活的呢。現在都開始吃陛下發的魚了。”
    “知道就好。”老人接著哼哼了幾句。
    楊正也看到了小孩子不斷在冰麵上摔倒,和穆縣令說道,“冬天的話,北海要加強下安全教育。特別是小孩子,別到時候掉河裏湖裏之類的,這裏挖的冰洞,白天要派人看著,晚上要堵著,過一夜凍上就行了。別到時候出事。”
    “是,陛下。臣這就回去通知安排。”
    楊正接著和穆縣令說,“這裏每天都可以在不同地方捕魚,但是要注意了,不能大的小的全抓了。這裏的魚可是生長了幾千年,這樣抓下去,十年就抓完了。再說了,也吃不完這麽多魚。網眼到時候放大一些,要做好保護。特別是魚產卵的時候,可以設立禁漁期,要讓母魚能夠順利的產子。”
    “陛下英明。臣正擔心如此多的魚吃不完呢,控製下捕撈的數量是非常必要的。”
    “嗯。不僅是魚,要和商戶百姓都解釋清楚了,咱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獵物啊,樹木啊全砍光了,到時候子孫後代用什麽啊。樹木有砍也要有栽種,獵物大家也可以進行養殖,建立養殖場,不是更方便嗎?不然漠北的糧食人哪吃的完啊。”
    “是啊,臣這就回去和商戶協作,爭取讓他們開展養殖。”
    “嗯,這個呀到時候你和楊巡撫商量就行了。過幾天捕魚就可以賣了。到時候百姓也可以吃到鮮魚了。”
    “是,陛下。”
    “行了,你忙吧。我先回了。”楊正說完帶著侍衛,拉著給部隊的魚,以及自己的那條大馬哈魚往回走,準備回去吃魚去了。
    這幾天對於北海城的百姓來說可以說是個歡慶的日子。在去北海玩耍的大人小孩抱著魚跑回家的時候,一路上的百姓都看到了。速度很快的就傳到了十裏八鄉的,大家也都知道了北海那裏冬天抓魚,一網可以抓幾十萬斤。
    這兩年大家也攢了一些小錢,一個冬天沒有吃魚肉,也有些饞了,於是紛紛帶著銀錢到北海冰麵上,邊看抓魚,邊買魚。
    時間過的飛快,楊善經和楊辰在接到楊正通知後,快馬加鞭的往北海城趕。緊趕慢趕的,終於來到了北海。
    楊正見到風塵仆仆的楊巡撫和楊辰師長,於是安排先洗漱休息一天,明天和穆縣令一起過來安排事情。
    翌日
    楊正帶著幾人來到了會議室,開始講述了自己一路的經曆。
    聽到楊正兩個月行軍四五千裏,幾人也是大為吃驚,趕忙一頓馬屁送上。
    “這是漠北周邊的地圖,你們可以看看,我的行軍的路線標注了。”楊正製止了馬屁,把路線圖給了在座的幾位一份。
    眾人接過來看了下,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沒想到漠北居然還有這麽大的地方。什麽時候才能占完啊。”
    楊正搖了搖頭說道,“想全部占完是不太可能的,地方太大,而且冬天太冷。不過我們要先占領一些戰略要地,建設一個一個的點,再從這個點往外推進,逐步開發。這裏我準備建設個小城市,不要太大,按照鎮子標準,住萬把人就行了。”說著指著後世赤塔的地方說道。
    幾人點了點頭,說道,“這裏確實是個戰略要地,開發後也可輻射周邊。”
    “嗯,然後從赤塔往南,修築公路城池到滿洲裏,呼倫貝爾。城池之間公路要修築好。按照現有標準即可。”
    幾人吸了口涼氣,這要多遠啊。
    “從赤塔到北海有七百公裏,赤塔到滿洲裏有四百公裏,從滿洲裏到呼倫貝爾有兩百公裏。合計一千三百公裏的路途,加上三座小城。”楊正簡單計算了下,當然,如果真要修路的話,肯定要多出一些來的,畢竟不能都是直線。
    “那這樣的話,漠北招募兩萬人,城池要求不大的話,可以一年半或者兩年左右修建好。主要是路途比較遠,材料運輸不便,要一邊運輸一邊修路。”楊善經想了想,說道。
    “行,你們在北海修築幾個巨大的倉庫,我把建築材料放到這裏一些,先修到赤塔的,等修築差不多了,我過來在在赤塔放材料就行了。這樣速度快一些。”
    “陛下英明。另外唐儉在漠北已經呆很長時間了,要不這次修路暫時由他負責?”楊善經接著說起了唐儉。
    楊正這才想起來,漠北還有尊大神呢。連忙問道:“唐儉這兩年在漠北表現如何?”
    “回陛下,他現在跟著小吏,每天在學校上課,倒也悠哉樂哉。”楊善經想了想說道。
    托著下巴想了想,說道:“行,這次修路就交給他好了。由他負責好了。另外從北海往北的路要一直修築,不能停。往北還有幾千裏呢。到時候我也會流放一些人過來,都安排他們往北海以北修路好了。”
    “是,陛下。”
    “嗯。現在我們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溝通交流不便。所以你們從官衙和軍隊中選拔一些識字比較多的人,到定襄軍校培訓。學習最新的通訊技術,可以從這裏直接溝通各個城市的。”
    “還有這種東西?”
    “當然了,以前沒拿出來,是因為沒必要。現在地方也比較大了,需要用到了。不然太慢了。”
    “是,陛下。臣回去就挑人。”
    “嗯,另外漠北這邊楊辰,再招募一個師的部隊,主要負責呼倫貝爾方向的敵情,那裏部族眾多,需要軍隊震懾。先按照現有的編製,組建第四師,爭取半年內組建完畢。楊巡撫這邊配合好。軍官等我回去之後從各部隊抽調,士兵也從漠南調一些過來。”
    “是,陛下。”
    想想又要養活一萬多軍隊,不禁一陣心疼。
    “對了,楊巡撫。漠北這邊的過來打劫的部族多不多?”
    “有一些。今年秋天北海外圍幾個村子就被搶了。傷亡幾十號人。是從更北邊的地方過來的,不知道什麽部族。”
    楊正想了想,還是要加強一下裝備才行啊。要不按照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樣子試試。
    “那這樣吧,到時候官衙出個通知,就說鑒於土著部族太多,為了增加百姓安全,所以百姓可以購買燧發槍槍支,每個村寨由官府協助組建民兵,保護家鄉。不過購買需要辦理持槍證件,有大隋漠北行省戶籍的人才行。其他地方暫不開放。”
    “那樣會不會比較亂啊。”楊巡撫擔心的說道。
    “會有一些,但也不是絕對的。和他們說好了,隻能在北海縣以北或者計劃中的幾個新城周圍使用,其他地方不行。”
    “最主要的是,我們要想辦法激發百姓們的血性,讓他們變的敢打敢拚,這樣才更有利於我們對外開拓。隻綁在土地上的,不行的。”
    “再說了,他們那些槍,連盔甲都沒有,對軍隊有威脅嗎?那些槍支技術比較簡單,就是不售賣,現在很多人至少中原恐怕都能造出來了。隻是有沒有拿出來而已。”
    楊辰師長說道,“回校長。有一定威脅,但是威力不大。我們可以遠距離殺傷。還有火炮,威脅不大。”
    幾人想了想也是,就不再多說什麽。
    “冬天也不能閑著啊,軍隊要協助府衙,對民兵進行培訓。多培養一些民兵,這樣打仗也有人幫你。”
    “是,校長。我師輪流有一個營的部隊,專門到各地縣衙負責訓練民兵,加強戰備。”
    “嗯,做的不錯。不過不要鬆懈啊。”
    “明年修路的工人,工錢夠嗎?”
    “回陛下,差不了多少。今年漠北糧食大豐收,足夠我們吃兩年的,明年糧食再出來,都要想辦法養雞養鴨釀酒了。關鍵是皮毛的賦稅,去年一年有百萬銀元,今年要更多。再說了,修路的材料都是陛下提供的,又不花錢。”楊善經笑著說道。去年的皮毛賦稅確實比較多,完全可以滿足漠北的開支,還能抽出一部分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行,那你們自行安排吧。不能拖欠啊。不夠的話和我說,給你們撥款,但是老百姓的錢不能拖欠。畢竟咱們在這裏時間還短,不能傷到民心。”
    “是,陛下。不會的。臣等一定做到不拖欠。”
    “行了,你們回去選人去吧。我在這裏休息休息,十天後回去。到時候北海的人一起出發,楊巡撫選的人,可以讓他們自行前去報到。”
    “是,陛下。”
    因為電報電台要用到電,所以楊正一直沒有拿出來。現在地盤雖然人不多,但是地方太大了,通信根本跟不上了。所以先拿出來好了,大不了每個地方裝幾個太陽能麵板,再備上手搖發電機唄。
    接下來的時間裏,楊正徹底放飛了自己,在放置好建築材料和擴軍用的武器彈藥盔甲後,每天跑到城外滑雪,打獵,過上了逍遙自在的日子。
    同時皇家的槍械店,也在城內開設了,並進行了銷售,當然首批數量不多,隻有兩萬杆和一些彈藥。因為民兵的槍支都是發放的,購買的也就是一些獵人,百姓等。畢竟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一支要二十多銀元,還不包括火藥子彈。
    北海縣衙也開始辦理了民眾的持槍證,雖然過來的不多,但是也是個好的開始。
    好好的玩耍了幾天後,楊正也帶著眾人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