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傳國玉璽
字數:5546 加入書籤
孫國安走上前來,沒有說話,擺了擺手,幾個人衝了過去,從人群中拉出幾個宮女太監。
另外幾個人則衝到了寢殿之中搜尋起來。
“太後,救命啊,”幾個被抓的宮女太監叫喊著。
蕭太後看到身邊的人被抓,感覺自己要氣死了,一個小太監,居然敢來自己這裏抓人。
還有沒有王法了,還有沒有尊卑了。
“住手,放了她們。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敢進哀家的寢宮之中。”蕭太後黑著臉,上前說道。
孫國安沒有說話,靜靜的等著。
沒一會,幾個人抱著個盒子走了出來,孫國安打開盒子一看,玉璽正在裏麵。
蕭太後見到這幫人把玉璽拿走了,趕忙上前製止:“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動玉璽。不怕死嗎?”
“回太後,玉璽本就是陛下之物。理應交由陛下報保管。”孫國安不卑不亢的說道。
蕭太後更氣了,這個玉璽,自己偷偷帶了幾千裏路。中間無論是宇文化及,還是竇建德,或者是突厥可汗,自己都沒有交出去。
沒想到現在居然被人,就這樣給拿去了。
對了,他們怎麽知道在什麽地方。回頭看了下,見自己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和孫國安他們站在一起,也就明白了。
深深吸了一口氣,蕭太後也知道,玉璽是要不回來了。不過自己本就是給他們楊家保管的,至於用這種方法嗎?心裏也不由得對自己的孫子不滿起來。
不過眼下木已成舟,也隻能這樣了。
“哎,楊家的子孫,還真沒一個簡單的啊。”蕭太後無奈的說完,不再管宮外之事,轉身進入大殿。
孫國安忍住內心的興奮,帶人趕忙往宮外走去。玉璽要趕緊交給陛下才是。
這個晚上,楊正並沒有休息。
而是搬了個軟塌,躺倒了大殿外的院落之中,休息。
今天晚上的行動楊正倒是不擔心,出動軍隊抓幾個混混,如果還出問題了,那他們就太沒用了。
但是人抓了之後,如何處置,倒是一個難題。
這個不僅僅是涉及到後宮蕭太後的事情,更主要的是現在的律法規定,官員犯法後,可以納銅贖罪。
對於這個規定,楊正也是了解的。這是封建社會對於權貴的照顧,在律法方麵的體現。
漢朝李廣全軍覆沒,打了敗仗的時候,也繳納過金銅來贖罪。
可是楊正卻知道,這個條款對於民心的傷害。
百姓們會對官員充滿恐懼,因為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律法可以保護他們。哪怕是官員欺辱了他們,也可以繳納金銅來抵罪。
在送到報社,明天準備刊印的文章中,楊正提出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並且取消了權貴可以繳納金銅來抵罪的條文。
這一點楊正並沒有和任何官員商量,因為他知道,官員不會同意的,哪怕是跟著他從漠北過來的官員,恐怕也會有異議。
躺在軟塌上,楊正也知道,明天之後,恐怕自己就再也不能和世家和解了。甚至可能和很多權貴離心。
在發布之前,楊正也猶豫了很久,很久。
有人說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這條領先了一千多年的條文,會造成什麽後果,楊正還真的是不知道。
不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趁著這次有官員犯罪,直接取消這個條文,造成既定事實。讓官員們來不及反對。
現在手下官員還比較少,兩個行省,城池也就幾座。如果等到後麵官員越來越多,城池越來越多的時候。
那麽阻礙會越來越大,這個條款還真的取消不了了。
更讓楊正擔心的是,提出法製的時候,就意味著和儒家的決裂。
意味著中原的儒家書生,再也不會支持自己。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就是一家獨大,法家學說的人,都不知道跑什麽地方去了。
也不知道,千年之後還有信奉法家學說的學子嗎?
旁邊坐著的如蘭畫眉二人,見到楊正有些發愁的麵容,勸解到:“陛下,不用擔心。近衛軍都是從各軍抽調的精銳,抓幾個地痞流氓還不是簡單的嗎?”
楊正睜開眼睛,笑了笑,說到:“我不是因為這個擔心。”
看著二人疑惑的眼神,楊正拍了拍二人的腦袋,“你們啊,如果哪天知道我為何擔心。至少可以擔任巡撫,治理一方了。”
正聊著,孫國安飛快的跑了進來,舉著個盒子,見到陛下在院落中,趕忙跑來跪了下來。
“陛下,奴婢找到玉璽了。請陛下過目。”孫國安兩首托著盒子,說道。
楊正聽到玉璽找到了,也來了興趣。
趕忙起身,接了過來。打開盒子,果然裏麵放著一個玉璽。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登基用的,上麵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後代的皇帝登基都要搶奪玉璽,不然總感覺底氣不足。
不過楊正隻是當成價值連城的文物來的,來自後世的他,倒是不相信這個迷信。
朱元璋也沒有傳國玉璽,也開創了將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中國幾千年,大一統的王朝,也就秦漢,唐,明,清,這麽幾個。明朝也算是排的上號的。
當然,在原本的曆史中,隋亡後,蕭太後帶著玉璽和孫子一起來到了草原,中原建國時候,並沒有傳國玉璽。太宗李世民還專門刻了一枚“受命寶”,聊以。
直到貞觀四年,李靖率領軍隊討伐突厥,蕭太後帶著楊政道回到了中原,才將傳國玉璽交給李世民,李世民也是龍顏大悅,給與了封賞。
楊正總感覺,原本楊政道能夠活著下來,就是因為獻上了傳國玉璽。畢竟作為隋朝的嫡係,把關係傳承的傳國玉璽獻上,也就是意味著他徹底認輸了。
天命從此歸於大唐,對大唐統治比較有力,所以得到了優待。
不過後麵這方玉璽被蒙古人帶到了漠北,消失無蹤。
楊正激動的拿起傳國玉璽,腦海中就傳來一個聲音,“發現傳國玉璽一方,價值壹千億,是否出售。”
楊正一個激靈,趕忙把腦海中不切實際的想法仍掉。雖然壹千億能夠再擴軍幾十萬,說不定都能打下中原了。
不過說什麽都不能賣,這個是國寶啊。哪怕放到21世紀,這塊玉也是多少錢都不能賣的國寶。
不錯,方四寸,上紐交五龍,邊角還有用黃金補上的一個角,上麵刻著小篆。
“不錯,是塊好玉啊。”楊正捧著玉璽,仔細端詳著。
有塊不對的地方,楊正發現玉璽的側麵,居然還有幾個小字,仔細看了下,“天命石氏”。什麽玩意。
眨巴了下眼睛想了想,也不是不對,有這幾個字反而確認這是真的了。應該是後趙石氏,石勒在得到玉璽之後,特意在玉璽旁邊加上的,想保佑後趙政權。
可惜的是,二十年後,後趙就亡了。
在之後的日子裏,傳國玉璽顛沛流離,南朝宋齊梁陳,一路繼承下來。
直到隋朝建立,楊廣率軍從陳朝手中取得,後就落入了隋朝手中。
在宇文化及政變,很快就失敗,被竇建德給滅殺。所以就落在了竇建德手中。
不過草原義城公主,去中原竇建德那裏連同江都政變後殘留的隋朝的人員一起要了過來。
竇建德不敢得罪突厥,然後就一起送到了草原之上。
蕭太後帶著玉璽,來到草原後,就把玉璽藏了起來,再也無人知曉。
直到現在被楊正派人拿了過來。
這塊玉石,可是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曆史,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文物了。
“恭喜陛下獲得傳國玉璽。”,一陣恭賀聲,打斷了楊正的臆想。
孫國安畫眉如蘭他們見陛下拿著玉璽呆住了,趕忙跪下恭賀起來。
“免禮。”楊正說道。
突然有些發愁,這可是國寶啊,可不能讓自己給搞丟了,萬一丟了的話,自己就真的是民族罪人了。
哪怕被中原大周得去都行,楊正都能夠接受,怕萬一被人偷了,豈不悲催了。
總感覺放什麽地方都不合適,楊正從來沒有這個患得患失的感覺。
哪怕以前見過那麽多的金銀珠寶,也都是放庫房裏麵。
現在朝局不穩,放大殿,還真可能丟。
想到了係統,楊正開始閉上眼睛交流起來。
“係統啊,你們這裏開空間是怎麽開的?暫存個物件”
“按照規格,最小的一個立方,年費一千萬。”
楊正不由得腦海中飄過一群馬。
最後商量好久,五百萬一年,租了個最小的一個立方的空間。
把玉璽偷偷的放了進去,終於安心了。
租金直接繳納了二十年的,又是一個億沒了。
二十年的時間,應該能夠穩固朝綱了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