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瓊林宴 三
字數:5645 加入書籤
其實對於人口的數量,特別是中原地區,楊正一直抱著懷疑的態度。
隋朝的時候,大業年間,有戶籍的百姓有八百九十萬戶,五千多萬人。到了現在周朝,統計的隻有二百萬戶。
古代人口的數量一直統計不清楚,關鍵就是因為中央的政策到了下麵,很少有人能夠嚴格執行。畢竟地方上都是世家說了算的。
如果真是二百萬戶,李世民也不可能有能力發動那麽多次的戰爭,來開疆拓土。因為一千多萬人口,還遍布在整個中原地區,糧草根本供應不了大軍。兵員也絕對會不足的。
更多的人口則是因為戰亂,投奔了世家,成為了奴仆,或者逃入了深山,或者家中的孩子根本不報戶籍,因為這個時候有人頭稅的。
有的家裏好幾個小孩,後麵的孩子都叫二牛二虎之類的,一家有好幾個二牛二虎,也是為了避稅。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世家藏匿了大量的人口,五姓七望,哪個沒有幾萬甚是幾十萬的奴仆。後麵更多的中小世家,藏匿的人口就更多了。
隨便算下,大大小小的世家,隱匿一半人口都算少的了。
比如三國蜀漢建國的時候,有戶20萬,男女90萬。可是四十年後,隻有戶28萬,男女94萬。半個世紀,兩代人了,居然人口沒怎麽增長。
當然可能因為戰亂多發,人口增長緩慢。
但是隨著天下太平,蜀國投降之後,晉朝建立的時候,時間也就十幾年,三國總人口從800萬增長到1616萬,蜀地人口變成了912萬戶,4344萬人,增長太多了。
當然,這也與晉朝成立,部分蜀地世家被彈壓,所以一些隱戶被重新統計了。
後世很多人也認為,三國時期蜀地人口也應該在四百萬左右,不可能隻有戶籍上的不到一百萬。不然也撐不起那麽多次的北伐。
可見這個時期,世家隱匿人口是非常多的。
不過楊正暫時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中原這個樣子,草原也同樣如此。
這裏的人也有奴仆,沒有戶籍的。
自己宮裏的人,很多宮女太監就是如此。
這可是一塊大的石頭,踢不好的話,很可能傷了自己的腳。
短時間內,楊正也沒有辦法。不過好的地方是,那些問題大多在中原,現在不歸自己管轄。
既然想著沒用,楊正便帶著幾人來到了宴會場地,場地已經搭建好了。
宮廷晚宴一般在下午六點,所以還是需要看著時間前往的。
士子們已經入席,官員們則單獨的桌子招待。
紅酒也已經提前倒到了醒酒器裏麵,準備等著宴會的開始。
進士學子們則和同桌或者旁邊的人相互打著招呼。
坐在主位的幾名官員,看著一甲中的兩個女子,一陣陣的無奈表情,隻能和唯一的男進士馬周低聲聊著。
霍小玉和楊采兒倒是放的開,和旁邊的宮女不停的了解著桌上的水果菜品。
宴會使用的是大圓桌,上麵放著玻璃轉盤,可以轉的。至於以前的分餐,楊正這次並沒有用,也有為了避免菜品過多,分著的話很多人可能吃不到或者吃不完。
還是一起吃比較好。
楊正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帶著侍女前去。
“陛下駕到。”禮儀官員見到楊正過來了,趕忙喊道。
“參見陛下。”眾人行禮道。
如果是分餐製,大家跪坐著倒是比較好行禮,現在坐著高凳子,隻能站起來,簡單行禮。
當然,楊正對於這些也不是太在乎,行禮就行了。
“免禮。”孫國安見到楊正點點頭,趕忙喊道。
來到主桌,楊正環繞了一周,一群女進士們映入眼簾。
好像錄用的女子確實有些多了。不過這時候了,也顧不著了。
接著楊正坐了下來,負責禮儀的官員,便開始宣布宴會開始。
眾位大臣和進士也坐了下來。
接著便是上菜,或者說叫起宴。
一群群的宮女太監端著一個個的盤子走了過來。
楊正抬頭看了下忙著安排的禮儀官,也知道確實有些為難他了。
把孫國安叫了過來,“你等會,把禮品什麽的,送一份給禮儀官。”
孫國安愣了下,連忙說:“是,陛下。”
沒一會,菜便上好了。
看著桌上的海鮮大餐,楊正也流了口水。不過該有的矜持還是需要的。
參加宴會的官員和進士總共兩百人左右,十人一桌,分了二十桌。每桌還有一個太監一個宮女負責倒酒,添菜之類的。
見到菜上滿了,禮儀官便開始安排每桌的酒,先是把醒酒好了的紅酒,倒入酒杯。
楊正這邊是如蘭和畫眉孫國安親自負責的。
先是給皇帝倒,然後首相,接下來狀元榜眼探花,以及其他的官員。
有些宮女太監見到士子們疑惑,便和他們解釋起了為什麽醒酒原因。
主桌的這邊,如蘭也說了起來,“這個是紅酒,也就是葡萄酒,需要醒酒。讓酒水中的物質和空氣接觸,這樣可以增加酒水的柔順度,增加香味等。”
桌上的人聽到,也是不由得點頭。
見到酒水都已經倒好了,楊正端著酒杯站了起來。
眾人見到陛下站了起來,知道要講話了,趕忙站立起來,端著酒杯,望著陛下那裏。
“各位帝國的新科進士們,
首先很高興,在今天能夠見到如此多的才子才女們。
你們都是從幾千人中選拔出來的精英,所以,今天我專門舉辦了宴會,為你們慶賀。
有很多事情,也許你們現在不明白,但是我相信,隨著你在這裏的時間的增長,也會越來越理解各種政策。
比如今天宴會的流程,禮儀,就和你們在書中了解的不一樣。為什麽這樣呢?”
下麵的進士沉默無聲,默默的站立著。
楊正環繞了一周,笑著說道,“其實沒什麽,就是因為我們官員少,而且沒錢。所以場麵啊,小點就小點吧,想來你們也不會在乎這些。”
“陛下英明。”台下的進士們聽到陛下如此做的原因,是節儉。不由得齊聲說道。
“你們可能不知道,其實啊,我是不怎麽喜歡別人叫我陛下的。特別是這個時候。”
見到下麵的官員和學子們麵麵相覷,楊正接著說道,“因為我覺得我現在的功績還不夠,中原之地盡失,有何顏麵啊。”
說到這裏,楊正也感覺說的有些多了,趕忙轉移話題,說道:“這些都不重要,你們叫陛下也好,大帥也好,都行。”
“今天是宴會,所以其他的事情就不談。主要的事情就是吃好,喝好。”
“你們心中也有很多疑問,我也大概清楚,但是希望你們在後麵,能夠多看,多聽,多學。希望你們能夠真正的了解中華的璀璨的曆史,真正的為中華的富強而奮鬥。
雖然你們考中了進士,但是也不能驕傲。這就像萬裏長城,才開始墊基,我們的事業,才剛剛開始,所以以後看在座的眾位了。
與君共勉。
飲勝。”
說完楊正端著酒杯,一口氣喝了下去。
眾人見到,大喊著“飲勝”,也趕忙喝完了自己杯中的酒水。
禮儀官見到講話結束,趕緊安排宮女太監門倒酒。
“畫眉,你去和每桌的宮女說下,讓她們講解下桌上的食物如何吃,把酒也介紹下,別喝錯了,再喝多了。”楊正擔心有人喝多,便安排了一下。
“這位是霍小玉狀元,這位是榜眼馬周,這位是探花楊采兒。”蕭首相在旁邊介紹道。
“參見陛下。”幾人趕忙站立行禮。
“坐下吧。今日是宴會,不要那麽多的規矩,不然晚上隻行禮了。”楊正見他們又站起來了,趕忙讓他們坐下。
“這位就是我大隋的第一位女狀元啊,不錯。你們二位一樣,我也看了你們幾人的卷子,題目做的很好。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達到這個成績,想來也是用了功的。”楊正看著在座的幾人,不愧是中原的花魁,確實挺漂亮的。馬周穿著進士服,也是玉樹臨風。
“謝陛下。”
“馬周,馬周,你是哪裏人啊?”楊正再次聽到馬周的名字,有些期盼的問道。
“回陛下,學生是山東清河人。”馬周見到陛下問話,連忙回答。
聽到是山東清河郡的人,楊正不禁的屏住了呼吸,接著問道:“清河郡,那裏到時人傑地靈啊。怎麽想到來草原科舉的?”
“回陛下,學生去年剛進入長安,在長安做幕僚的時候,聽到草原科舉的消息,便辭別了恩主,來這裏參加科舉。”
“恩主可是常何?”楊正激動的問道。
馬周疑惑的點了點頭,說道:“正是中郎將常何。”
楊正狠狠的握住了拳頭,心裏想著,宰輔之才啊,終於被我給撈到一個。
真想大聲喊出來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