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漠北分校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當然,主要目的就是演練隋軍的作戰方式,了解隋軍的戰鬥能力,深入了解隋軍將士的戰鬥素質。
主將更是派遣了李靖帶兵,副將則是程咬金,秦瓊兩名武力出名的武將。李勣、尉遲敬德、侯君集等負責留守。
當然,軍中還要有一些勳貴子,也要一起磨礪。
皇帝周建武更是派遣了二百人的玄甲軍,跟隨出征。當然,主要是學習。
李靖這個時候還沒有滅突厥,所以還不存在功高蓋主的情況,而且中原的火器兵,一直交由他來訓練的,這次去也是主要學習隋軍的練兵方式。
兵力定在兩萬人,也是因為周建武想要試試高句麗的虛實。如果隋軍真的進入了西域,遇到了西突厥,那麽短時間內必然回不來。
這個時候對於高句麗做一番試探,也是必須的了。所以還留下了李勣、尉遲敬德等人。
至於出發的地點,就按照草原的約定,到時間直接從定襄到九原一直往西行軍,沙漠而已,隋軍可以過,中原軍隊照樣可以。
出兵人數比較少,所以抽調起來也比較方便。騎兵主力直接從朔州軍隊中抽調,時間確定後,主將李靖帶著長安的人出發即可。
決定了出兵的事情後,眾人也鬆了口氣。
接下來周建武又和眾位將軍,討論了如何試探高句麗的事情。
先要確定戰略,然後待隋軍出征以後,便可以抽調軍隊了。
不過出兵時間,應該要到明年開春了。畢竟西域和遼東的冬季不同,遼東還是很冷的。
楊正這幾天在定襄也是忙的轉不開身,畢竟現在是更換裝備的重要時期。
首先更換的就是近衛軍的裝備,除了鎧甲之外,每人一套防刺服。可以有效的防止冷兵器的殺傷。最重要的是比較輕,兩斤左右,基本沒有什麽影響,即便外麵在加上鎧甲。
楊正防刺服就兌換了二十萬套,全員多穿一套,也可以防住要害。畢竟西突厥可不是簡單的。
步槍則是全部換成了八一杠,狙擊槍也換成了八五狙擊槍,這樣火力猛地增加了一批。機槍迫擊炮還是團部師部以及軍部籌建。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通信設備。
近衛軍並沒有和別的部隊一樣裝備營級別的電台,而是裝備了步話機。
這樣通信兵可以直接背在身上。
而且可以配備不同的天線,來實現不同距離的通信。一般情況下,通信二十公裏,在現在沒有電磁幹擾的情況下,通信五十到一百公裏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距離也足夠了,畢竟隻是一個師的部隊,哪怕散開,也就十公裏差不多了。
更何況是近衛軍,主要負責保護皇帝的,平常也不會散開。
每個連都裝備了兩部,一部使用,一部備用。電池也是足夠的,當然發電機在師部,每天用完的電池過去充電,然後送到各連。
為了此次出征,為了自己的安全,楊正也下了血本了。
換裝後的訓練,楊正則沒有管。隻是兌換了大量的子彈,讓他們練習。原先用的五六半,現在自動步槍,還是要熟悉一下,不然容易控製不住彈藥量。
至於其他部隊的招兵以及部隊換裝,則是交給了參謀部陳吉盛負責。
楊正則主要開始了海軍空軍的籌建裝備工作。
空軍還好一些,但是海軍則是比較複雜了。
因為海軍至少要在有水的地方。
漠南是有一些湖泊,不過水都不是很深。適合行船的幾個地方,呼倫湖之類的,都在東北呼倫貝爾地區,太過於遙遠。比較近的烏梁素海,現在更是還沒有形成,那是後世道光年間黃河改道才形成的湖泊。
如果到漠北的話,倒是有些湖泊,比如後世蒙古海軍駐紮地,庫蘇古爾湖,也比較適合,長一百多公裏,寬二十公裏。不過既然都到了這裏了,那還不如直接去貝加爾湖訓練呢。
於是楊正見到飛艇已經起飛幾次了後,也有些經驗了。便帶著海軍全部,以及空軍的部分,在一個豔陽天,前往了北海。
畢竟是夏季,白天時間也比較長。
所以一個白天,飛艇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航行,也算安全飛了一千多公裏。
當然,在沒有定位的情況下,飛的一直不高。因為要時刻看著路麵。
不過還好,至少有指北針,往北飛也就行了。
北海哪怕在後世也沒有海軍在此,不過現在也沒辦法,也不好直接去沿海占領地方。
當然,如果海軍訓練完成後,還是可以的,畢竟直接有了戰鬥力。不會像現在這樣,有些擔心外放。
正值七月份,秋收還沒開始。
於是楊正便和北海的縣令,召集了上萬的百姓,來此務工。
因為靠近北海的緣故吧,所以北海縣的人口還算不錯,畢竟可以捕魚,打獵之類的,漁業和皮毛產業正蓬勃發展著。
在留下了施工圖紙,以及幾艘飛剪船以及兩艘蓋倫船,加上訓練的一些火炮之後,便交給了海軍了。
當然,最重要的可能就是那一艘蒸汽炮艇了,雖然是木殼的,也隻有三百噸。模板自然是清末的“萬年清”係列的炮艦,隻有六門炮。但是在這個時候,就是無敵的武器了。
見到這幾艘軍艦的時候,海軍學院的學員,都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居然有這麽多,這麽大的船,雖然和中原一直的平底船不同,但是上麵的大炮,也是振奮人心的。
楊正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當然最主要的是留了一批書籍,放在了臨時的帳篷搭建的圖書館內。至於訓練,疏通河道,航道之類的,則是交給了北海縣令了,漠北巡撫還在巡邏呼倫貝爾的幾座城池呢。
至於海軍學院的修建,則是需要在北海外色楞格河流入北海的區域進行。當然還是選擇城堡,這樣也方便防守。
海軍軍港同樣如此,現在海軍守軍不足,隻能讓當地駐軍幫助協防一下。
至於冬季寒冷的問題,隻能讓他們在屋內學習知識了,外麵的船舶也沒辦法,不過應該能抗幾個冬天,畢竟船都是新的,冬季也隻是放著不動而已。
交代好事情後,楊正又到了漠北的定北城,也就是烏蘭巴托地區,開始把帶過來的一半空軍學員,進行了安置。
當然,修建各種建築物,學區的事情,交給他們學員自己負責,標準暫時按照漠南的標準修建。
楊正又兌換了幾架教練機和飛機放入臨時修築的板房倉庫,其餘的,隻能靠他們自己了。畢竟這些知識,楊正也不是很懂。
飛機當然是二戰時期螺旋槳了,一直也是按照這個訓練的。
最重要的就是讓海空軍不要急,至少用五年時間學習知識和訓練,畢竟以前也沒有什麽基礎。會飛的也就是見過飛艇和旋翼機。
經過了半個月的忙碌,楊正終於把這些事情給安排好了,都準備回去了,漠北巡撫馮毅快馬加鞭的跑來求見,楊正也隻好先接見看看。
“微臣參見陛下。”馮毅一進門,就行禮說道。
“免禮。”
“謝陛下。”
“坐吧,這次過來沒有什麽政務方麵的事情,主要是把一部分空空海軍放到漠北,這樣也安全一些,畢竟定襄距離中原太近了。”楊正簡單說了下自己前來的目的,畢竟不是過來考察工作的,也沒必要麻煩了不是。自己又不是乾隆。
“是,陛下。這樣確實方便很多。那需要漠北做什麽嗎?”馮毅接著說道。
“嗯,現在趁著沒有秋收,需要召集一些百姓,盡快把營地房屋修好,這樣也好過冬。”
“陛下聖明。放心臣一定盡快募集百姓來自務工。現在漠北的路修差不多了,這裏閑著的人也有一些,有份收入的話,這個冬天會更好過了。”馮毅聽到又要招工修營地,也是帶著些興奮之情說道。
漠北地區的行業是挺多的,但是誰會閑賺錢少呢?恐怕聽到陛下要修營地,老人都要過來幫忙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