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G1國道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詳細說下。”楊正問道。
“是,陛下。中原計劃出兵兩萬人,由代國公李靖為主帥,翼國公秦瓊、盧國公程咬金為副將。計劃從定襄轉九原出擊西域。”
“代國公?”楊正心裏想了想,也是,好像李靖是滅了厥後才封為衛國公的,現在厥沒有機會滅了,恐怕還是代國公,誰讓他沒參加玄武門呢。還真是派了精兵強將啊。
不過要是他們不讓從蘭州經玉門關路線的話,那自己就隻能從內蒙北部,經居延海到伊吾,然後到高昌了。
想了想,這條路線也是後世g7國道的路線。
g7國道起於北京,經河北、山西、內蒙、甘肅、到烏魯木齊,全長兩千八百公裏,被譽為最美的公路。
最重要的是,經過內蒙後,到新疆路段,就沒什麽車了,有也是貨車。而且要經過幾百公裏的無人區。
從定襄過去經過這條路,也要兩千一百公裏的距離到高昌。看來要多做些準備了。
不過如果真的像後世在這裏修一條道路的話,那以後經略西域,就不需要走河西走廊了,也算多了一條路去西域,距離也能減少一千公裏以上。
不過沿途,必然要多打些水井,不然沒有水用。
想到這裏,楊正讓馬周先行告退,然後叫來了工部侍郎趙德言,以及近衛軍韓安。
沒一會,趙德言接到消息和韓安一起走了過來。
“拜見陛下。”
“免禮。”
“韓安,近衛軍擴編如何了?”楊正直接問道。
“回陛下,已經擴編完畢。外調軍官已經調遣,各部隊和各地民兵抽調的士兵,也已經入營,正在訓練。”
“嗯,交給你們一個任務。過來看下,”楊正說著,指著地圖,和二人說道。
“趙德言,我準備在這裏修一條道路,從九原五原直接到高昌。當然,長度在兩千公裏以上。”
“陛下,這些地方都是戈壁,人煙稀少,修路的話,用處不大吧?”趙德言看到後,想了想說道。
“是的,即便修好後,用的人恐怕也不多。不過我們不能總是從河西走廊經玉門關去西域了,那裏畢竟還不是我們自己的地方。”
“陛下,請吩咐任務。”韓安則是直接行禮,請求分派任務。
“這次我們要攻打高昌,可是不能隻打高昌就結束了,我想趁此機會,一舉解決西北。所以我們要考慮到西北以後經略的事情了。”
“在這裏,雖然道路修建成本太高,但是還在承受範圍之內,關鍵的是,一旦修通,那麽我們去西域,就不需要從河西走廊過了。”
“所以要修建從五原到高昌的道路,距離在一千八百公裏,十米寬水泥路。此事交給趙德言侍郎了,人員抽調的話,從新城工地抽調三萬,從九原鋼廠抽調兩萬,備足糧草帳篷,半個月後開拔,八月中旬從五原往西修築。”
“是,陛下。”趙德言隻能接令,畢竟陛下已經說了。
“陛下,隻有五萬人的話,可能需要三年到五年才能修好。”趙德言簡單估算了下,說道。
“你,先用五萬,等我軍攻占了西域之後,到時候可以抽調十萬甚至是二十萬以上的俘虜來建設此路。不要急,先派遣工匠,修建好倉庫之類的,方便儲存物資。”
“是,陛下。”趙德言也鬆了口氣,如果真是一年兩年還真的太難了,這可是相當於從漠南到漠北的道路,不過如果等滅了西突厥後,有了足夠的俘虜,那就簡單多了,堆人頭嘛。
“韓安,你先派一個師負責沿途的護衛安全,另外就是到九原之後,讓師長去找鐵廠的薑溫,那裏抽調幾名工匠,主要是負責沿途的水井。”
“你們也知道,那裏人煙稀少,修路用水或者沿途商旅的用水都不方便,所以要修建足夠的水井,計劃道路兩側尋找水源,每十公裏打上一口。”
“啊,陛下,這個,水井打起來很慢,而且還在戈壁灘。”韓安猶豫著說道。
“放心吧,不是讓你們用鋤頭挖,是用和輜重營相似的機器來,幾天就可以打一口百米身的水井了。”
韓安聽到這,也放下了心,十公裏打一口,兩千公裏也就兩百口,也不算難。
說道:“是,陛下。臣這就抽調二師前往負責。”
“讓他們三天後集合去九原,先去學習如何使用機器。他們的機器我到時候會送過去的。”楊正點點頭說道。
戈壁打井的話,應該要在五十到一百米深了。如果超過一百米的話,成本劇增,有些太浪費了。
一口井成本幾萬塊,井上也要修些房子,不能誤入了,還要裝備抽水機等,還真是一筆不大不小的花銷。抽水機就不用了,每個地方備上水桶也就行了,畢竟路過的人不是很多,軍隊的話如果從那裏過,直接帶著抽水機也就行了。
至於打井距離,十公裏一口的話,確實不少,而且每口井成本就要幾萬,不過也沒太好辦法了,真不行的話,就隻能少打幾口,具體的要看當地有沒有地下水,或者水深如何,太深的現在就沒必要打了,畢竟是無人區。
交代好了之後,就讓韓安派人安排去了,趙德言也是回到了衙門,開始組織人員,準備修建楊正計劃中的國道。
至於城池修建,倒是不擔心,畢竟從中原陸續的還有人在趕過來。
後麵的幾天時間,楊正先是抽了一天把定襄皇家商行倉庫貨物補充了一批,特別是自行車,售賣的確實比較快,城池的人也都喜歡買,雖然要一個月的工資,但是卻可以節約馬匹的材料。剩下的時間,又補充了各地修城修路的材料,畢竟收入了一筆錢,還是花了促進消費比較好。
接著便帶著人趕去了九原鐵廠。
見到薑溫後,在幾萬人的幫助下,廠區住房已經修建差不多,道路也已經修築好了,特別是到礦區的十來裏的鐵道
軌道車可以直接在上麵拉,用牛馬之類的,節約了大批的人力。
聽說要調集幾名工匠和抽調兩萬人工後,薑溫也是二話不說,把人給準備好了。
近衛軍二師的師長是沈浩,也是和楊正一起前往漠北,從漠北一路晉升過來的。雖然以前連個名字都沒有,但是學習了文化知識之後,給自己起了沈浩的名字。
對於皇帝安排的任務,二話沒說便整理了隊伍,帶著補給來到了九原鐵廠,在這裏找到了薑溫,開始讓士兵學習起了如何打井以及如何操作機器的知識。
經過幾天的學習,機器操作也比較簡單,所以開起來也是很容易,很多士兵都已經學會了。
楊正過來的時候,近衛軍正在熱火朝天的學習之中。
“微臣拜見陛下(校長)。”薑溫和沈浩聽到陛下前來,連忙過來迎接。
“免禮。”楊正說道。
“建設挺快的,房屋都已經修好了。什麽時間可以開爐啊?”楊正看著薑溫,問道。
“回陛下,現在焦炭和礦石已經儲存了一批了,設備正在安裝,八月份開爐沒問題的。”薑溫想了想,說道。
“嗯,不過不要著急。一切都是剛開始,慢一點無所謂,先要確保安全。”
“是,陛下。”
“沈浩,你的士兵培訓打井怎麽樣了?”楊正又對著沈浩問道。
“報告校長,機器操作比較簡單,已經學習差不多了,現在可以打井了。”
“可以在這裏多練習幾次。對於安排你去負責修路打井,有沒有什麽想法?”楊正接著問道。
“回校長,沒有。”沈浩不好意思的說道。
“胡扯。讓我過去,我都有想法,你們會沒有?士兵會沒有?”
沈浩猛的聽到陛下的說法,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呆立在了現場。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