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佛門鬧事 1
字數:4804 加入書籤
沒一會,薑溫便看完了資料。
別的沒感覺出來,隻感覺到陣陣的壓力,鋪麵而來。
“不要著急,又不是讓你一下修好。我會把各種設備放在這裏,你在鋼鐵廠周邊,找塊地方,直接修建好了。”
“陛下,這個恐怕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行,雖然設備之類的都是現成的,現在沒有足夠的工人,都要重頭開始。”
“我知道,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合格的工人,特別是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匠。不要急,便生產,別學習即可。”
“是,陛下。如果這裏一下生產出來,也沒那麽多的煤炭。”
楊正想了想也是,現在可不是後世,有火車的時候,幾十車皮拉過來就夠用很長時間了,現在煤炭還在慢慢挖呢。
聽說雲中煤礦那裏前段時間下雨,還給淹了一下。
看來自己的蒸汽抽水機,還是要放一些過去的。
“這樣吧,下次煤礦送煤過來,你拉一些蒸汽抽水機送過去,讓他們用蒸汽抽水機排水,這樣看能否增加一些效率。韓安,你也給煤礦那裏發個電報,和他們說一下。”
“是,陛下。”二人回答道。
韓安接著便跑去發送電報去了。
楊正對於蒸汽機了解不是太多,剛開始以為蒸汽機還真是用橡膠密封的。
後來楊正看過資料,又讓穆景勝帶領的團隊拆解了幾台之後,才知道原來都是使用的機械密封,就是用銅活塞。
因為橡膠有個缺陷,不耐高溫。
可是蒸汽機本就是燒煤燃燒的,裏麵還有高溫氣體,到處都是高溫,這就需要機械密封了,而這個密封比較好的就是銅活塞了。
不過好在,自己在漠北有個銅礦,現在大半年了,生產的銅,自己也沒有售賣,節約了一大批材料。
至於鋼鐵,那就更方便了,這裏已經生產出來鋼鐵了,以後鐵也不缺少了。
所以生產蒸汽機,推廣蒸汽機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楊正也多少了解了下曆史上蒸汽機推廣的難點。
首先就是蒸汽機對於零件的高標準要求,這就需要各種精密的儀器,這樣才能生產合格的機器。不過好的地方在於,各種機床,鏜床等工具,楊正已經提供給穆景勝那裏,讓他們現行研究。
其次,剛開始的蒸汽機容易壞,這就需要大量的數量工人進行維修。楊正現在也沒有那麽多的工人,隻能說是慢慢培養了。好的地方在於,各種書籍的推廣,這裏很多人都認識字了。所以到時候也可以慢慢的看著說明書來維修。
更何況,自己生產的蒸汽機,肯定是後世改良之後的,可以大規模推廣的。
最後還是理工類知識的缺乏,現在是個連力矩、壓強都不知道的年代,要推廣還是很麻煩的。好在,大學理工學員要招入了幾百人,工程師也可以慢慢的培養了。
不需要太久時間,五年八年,也能培養一些了。
更重要的是,有了蒸汽機,發電機之類的也就不遠了。
楊正也越來越感覺到,一切的問題,都是人才的問題,一切的難點,都是人才的困乏。
不由得在心中,再次加大了對於教育的重視,看來還要加強推廣啊。
楊正和薑溫在會議室又聊了一會,留下了一堆的書籍和技術圖紙,和倉庫裏煉製水泥的設備,便離開了鐵廠,往定襄趕去。
因為定襄的和尚,再次鬧事了。
自從宗教管理局宣布宗教改革之後,也是因為漠南漠北的寺廟比較少,大的寺廟隻有定襄的清涼寺,和尚也沒有多少,一百多人,所以也沒鬧出太大的動靜。
智能法師帶著人在傅奕那裏鬧事,都被流放到漠北新城那裏修城修路去了,漠南的其他和尚見到後,也都老實了下來,開始準備考試了。
不過智能和尚派去中原的徒弟慧可,到了長安城東靖善坊內的大興善寺,找到了主持慧遠大法師。
這個時期的大興善寺可比後世的少林寺還要出名,畢竟也是皇家寺廟之一。此廟有著悠久的曆史文化,興建與晉武帝年間,至今已經四五百年了。
隋朝開皇年間,印度僧侶眾多來到長安,在大興善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所以大興善寺也是長安翻譯佛經的譯場之一。
慧遠法師作為主持,也不是無名之輩,在開皇年間,便和其餘慧藏等麗人入境為“六大德”,並有僧眾三百餘人入寺供養。
大興善寺
大雄寶殿內
慧可正在拜見師兄慧遠法師。
雖然慧可和慧遠不是一個寺廟出來的,但是佛教也講究輩分的,按照輩分,慧遠就是師兄。
“師弟慧可見過慧遠師兄。”
慧遠法師停止了敲木魚,睜開眼睛,說道:“嗯,從草原回來,是何事啊?”
“師兄,草原隋王那裏發布了很多不利於我佛的政令,師父在那抗議,讓我帶人回來問詢如何應對此事?”慧可憤憤不平的說道。
慧遠法師皺了皺眉頭,關於草原的事情,這裏也是有報紙送過來的。慧遠也覺得對於佛教太過於嚴格了,不過草原也不是隻針對佛教的,道教在那裏也要受到同樣的對待。
師出無名啊。
“你師父讓你來的?”
慧可停頓了下,說道:“是,草原定襄清涼寺那裏的智雲法師,居然接受了他們那些苛刻的條令,師兄不服,讓我回來,他在那裏接著抗議。”
慧遠聽到清涼寺的智雲法師居然接受了,驚訝的問道:“智雲師叔居然接受了?他有沒有說什麽啊?”
“是啊,智雲師叔接受了。”接著,慧可禪師思考起來,“好像說什麽了,哦,說什麽水滿則溢什麽的。你也知道我讀書不多,這些不懂的。”
“水滿則溢?”慧遠法師沉思了起來,他也在思索此事如何解決。
不過他心中,隱隱覺得師叔說的是對的,畢竟盛極而衰。
佛教在隋國君臣的支持下,已經快速發展幾十年了,眼看著就要超過南北朝時期了。
可是,朝堂上的那個人,真的會放任佛教發展嗎?
要知道佛教的發展,可是以為這大量的良田被占有,大量的人口被奴役的情況。
看來,說不定真的到了做出取舍的時候了。
慧遠禪師心中歎了口氣,問道:“那你此次前來,所為何事啊?”
慧可法師愣了下,所為何事,剛才不是說了嗎?讓你們出主意啊。
看著師兄花白的胡子,慧可以為慧遠師兄年紀大了,可能剛才說的忘了,便再次說道:“師父想讓中原的各位,出出注意,看如何是好?”
慧遠捋了捋胡子,緩緩說道:“能有什麽主意啊,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唄。”
“什麽意思?”
“智雲師叔不是說了嗎?水滿則溢。我佛現在需要的不是冒頭,而是沉澱。而且我也認為草原的措施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要定期考核,師兄就覺得很好。”
“前些年因為中原戰亂,所以很多人都到了寺廟來避災,然後就剃度了。不過他們連經書都不會讀,如何當的了和尚啊。”
“可是師兄,讀書要花很多錢的,雖然現在書籍便宜了,但是也沒足夠的人教授啊?”
慧可法師解釋道。現在中原雖然也是用了活字印刷,書籍的效率大量提升,書籍的價格也打落了很多,但是因為紙張產量的原因,價格也還在堅挺著。
“想要學習,拿著樹枝在地上都可以。”慧遠緩緩說出一句話來。
慧可法師聽到這句話,也知道了師兄是不會派人和自己一起去草原的。
想了想,直接說道:“那師弟就不打擾師兄了,不過師弟想從大興善寺帶些人,前去草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遠法師沒有說同意或者說不同意,而是讀了一首詩。
這也是楊正在報紙上針對佛教的時候,宣傳的一首詩。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