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會議 4

字數:5177   加入書籤

A+A-




    “現在各地的醫院,也都比較欠缺,你看著抽調幾名醫師,到各縣駐紮,方便百姓看病。當然,主要是小病,比如感冒啊,發燒啊,消炎啊,拉肚子之類的常見的。藥物的話直接從倉庫提取就行了。大病現在來不及,小病也不能放鬆。這些外派的人員,藥方按照說明書使用便可。”
    “不過要確定沒有中藥治療的情況下,才使用這些藥物。畢竟是藥三分毒,有很多副作用的。”
    “是,陛下。微臣回去就安排一些學習時間比較長的人,先行前往。”
    藥物楊正拿出來的也不多,隻有幾種。主要是治療感冒、發燒、拉肚子的藥物。
    不過這個時候,也基本的都是這些小病最為致命,沒辦法,沒有藥物治療。
    隻要把這些小病治療好,人口也必然會有提升,或者說大量的提升。
    “女醫師那邊主要要學習婦科疾病和嬰幼兒的疾病病理,包括養胎、接生之類的。”楊正再次強調。
    “是,陛下,微臣明白了。”
    “現在小孩的夭折率太高了,要盡快的降低下來。”楊正道。
    沒辦法,這個時候嬰兒有兩成活不到一歲,能夠活到二十歲的,也隻有一半人。即便藥物比較充足的皇室都是如此,康熙皇帝有一百四十多個孩子,有一半沒活過十五歲,東漢十三個皇帝,五個沒活過十歲。
    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連藥物都沒有,夭折的就更多了。
    嬰兒一般不會是大病,都是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可是在這個時候,這些小病就是不治之症。
    而且嬰兒抵抗力差,很容易染病,一旦生病,隻能聽天由命。
    至於衛生條件髒亂差,自己也正在治理,女子太早生育,自己也做了大量的規定來避免。
    生活水平低,母親乳汁沒有營養,也隻能加強經濟建設了。
    太難了啊,這個時候大部分百姓都是在吃糠的,哪有那麽多的肉食。也就是現在草原打下來了,糧食作物大量增產,草原這裏的百姓才好過一些,中原那裏現在百姓恐怕都要吃半年的野菜度日。
    “裏麵有如何加強嬰幼兒存活的方法,各位回去都要加強學習,要保證每個孕婦都要知道。各地主官,嬰兒存活作為主要考核項目之一,是否晉升,也要看這個。”
    “是,陛下。臣等遵旨。”
    在座的各位大臣也看到了關於嬰兒存活的分析,雖然都知道長不大的孩子太多了,但是二十歲都活不到的占一半以上,還是很震驚的。
    如果把這個數據給治理好,治下的人口必然會大量的增加。
    “那,陛下。關於十六歲以後成婚的,是否列為政令?”蕭首相看了看意見,想了想,說道。
    其他的都好處理,讓官員整治環境,發展經濟便可。但是關於男女成婚的,確實需要中央的統一政令才行。
    “可以了,都已經宣傳三年,也可以實施了。”
    楊正想了想,最後確定到。
    雖然一直在宣傳早婚的危害,但是朝廷的政令卻一直沒有發布。
    主要是因為,現有的風俗就是女子嫁人後就是別人家的人,所以想早些嫁出去,節約自己家的糧食。
    想要扭轉這點,就要安排好十六歲之前的女子。
    現在各地的學校也建立了,女子也可以到學校上學,吃飯之類的,給家中的負擔比較輕,家中也就不怎麽在乎了。
    另外漠南漠北羊毛作坊的開設,也能緩解一些。
    畢竟女子可以到廠裏學習工作,即便在家裏,也可以放羊,這個又不是體力活。
    女子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隨著楊正設置女子官員以來。
    百姓們也看到了,女子也可以當官了,自然家中聰慧的女子,也能得到一些資源。
    普通百姓們家中的女子也是可以開墾荒地的,即便開墾不了,也有免稅額度的,所以為了一些經濟利益,說不定還會多留幾年。
    不過百姓的身體素質,短時間倒是很難提高,沒個三五年,還真是提高不了。
    “陛下,藥物的管理方麵?”李雲猶豫了下,說道。
    楊正聽到這裏,也是停頓了下。
    他知道李雲太醫的意思,就是藥物是否會流入中原,流入中原該如何?
    楊正對於此,倒是沒有太多的看法,流入就流入了唄,都是中華子民。
    再者說了,糧食自己也沒怎麽限製,也流入了中原。
    “那就要求一下,有大隋戶籍的可以購買,當然,也不要太嚴格,有些事情,你自己懂就行了。”
    “陛下英明。”
    混到了軍政會議的人,沒有笨蛋,聽到陛下這樣說,也知道陛下有些心軟了。
    不過能夠追隨這樣的陛下,還是很欣慰的。
    特別是幾個女子官員,眼圈又要紅了。
    不過說道加強營養,楊正倒是想起來,還有什麽營養有牛奶營養多的嗎?
    自己養奶牛,生產牛奶就行了啊。
    沒有塑料,可以用玻璃瓶密封嘛,再說了,還可以用鐵做大罐頭盒,造紙廠也生產了,紙盒也能做了,就是沒有鍍膜而已,不過這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能夠密封即可。
    要說奶牛,還是要黑白花啊,這種牛在產奶高峰期,每天可以產奶五十到八十斤,淡奶期,也能產奶十斤到四十斤。
    每個縣城安排幾頭牛,學校和府衙的奶,便夠了。
    不過牛奶生產還是比較複雜的,奶牛也不是出生就產奶,現在也沒有足夠的人,還是要等等再看。
    或者說建設兩個飼養工廠,交給兩個才人,倒是也可以。
    反正閑著沒事,還可以用宮裏的宮女太監,節約成本嘛。
    見到陛下有些出神,孫國安趕緊拉了下楊正的胳膊,把楊正從知識海洋的暢想中,拉了出來。
    見到大臣都在看著自己,楊正咳嗽了兩聲,緩解了尷尬。不夠也沒人敢讓陛下尷尬。
    “醫學院的暫時就這樣了,加強培訓,加強嬰幼兒的存活率,加強接生之類的,李雲自己回去看著培訓。”
    “是,陛下。”
    “皇家學員這裏,進行的怎麽樣了?”
    “回陛下,文學院這裏已經開始授課。”馬周回答道。
    “嗯,要培養一些律法方麵的人才和行政方麵的人才。其他的也不可缺,比如各地中學以及大學的教師就是很重要的。現在我們缺少官員,各種官員都缺少,你也根據缺額調整。”
    “是,陛下。”
    “穆景勝這裏呢?”楊正接著問道。
    “回陛下,現在理工學院的人白天學習理論知識,晚上學習機械安裝操作。現在蒸汽火車和蒸汽機,已經開始拆解分析研究了。”
    楊正深深吸了口氣,還真是有些著急了。
    要穩住啊。
    “嗯,知道了。各種設備都給你們了,便學習,便操作就行了。”
    “是,陛下。陛下,學院計劃明年開春開始修建定襄往新城的實驗性火車,還請陛下批準。”
    楊正聽到這裏,開始思索起來。
    雖然不用製造,隻是操作,不過半年時間夠嗎?
    算了,讓他們自己決定好了。
    “行,你自己開著辦就行了。我臨幸前會把設備放你們學校倉庫的,你可以先修建擴大一些。”楊正答應道。
    既然他們覺得行,那就做好了。
    反正失敗是成功他娘。
    自己也不缺這一點錢。
    “是,陛下。微臣遵旨。”穆景勝鬆了口氣,說道。
    他確實有些擔心,陛下會不會覺得學習時間短,會不同意。
    不過既然同意了,自己的課程進度,要加快了。
    定襄這裏都已經有蒸汽工廠了,麵粉廠自己就帶著學生去看過。
    每天轟轟的,很多人都在磨麵。
    而且廠長還自己購買麥子,然後磨成麵粉售賣,增加收入。
    學生們見到了,對於機械的力量更加喜歡,更是希望加快研究蒸汽車輛了。
    “楊采兒,你那邊呢?”
    楊正接著詢問女子大學的情況。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